?

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云支教”優化路徑探析

2024-03-29 00:40陳驍駿
當代體育科技 2024年4期
關鍵詞:支教輔導志愿者

陳驍駿

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2020 年9 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圍繞“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這一主旨,提出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深化體校改革、規范社會體育組織、大力培養體育教師和教練員隊伍、強化政策保障、加強組織實施等八大具體措施[1]。在此基礎之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2]。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事關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事關學校教育全面建設,事關國家體育強國建設全面落實,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愈發突出。

長期以來,我國雖十分重視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但地區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體育教育這種需要場地、儀器等資源投入的學科。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云支教”概念應運而生,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所謂“云支教”,即以“互聯網+教育扶貧”的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支教活動。這是一項旨在改善教育資源不平衡現象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新高校教育第二課堂,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新途徑。

近年來,一些高校依托學科、師資、地域等優勢,陸續組織開展“云支教”活動,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特色鮮明的實踐服務項目。其中,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于2022 年7 月成立筑夢體育人“云支教”實踐團隊,這一團隊基于本學科體育教育優勢,以體育教育作為“云支教”的核心內容,持續聯絡10余個對口學校,招募百余名志愿者,開展一系列體育教育相關的課堂、講座、參觀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和社會影響。

1 體育“云支教”的重要意義

1.1 改變授課方式,提升教學質效

當前,我國加強體育教育的政策體系已經逐漸完備,但如何將具體政策落實到基層實踐,仍然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區別于傳統課堂的線下教授模式,網絡課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逐漸趨向于普及化,打破教學場地和教學方式的限制,成為這一新型授課方式的突出優勢。體育“云支教”借助網絡課堂,通過線上授課和線下授課相結合的方式,為支教活動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有助于支教活動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從學校層面來看,一方面,支援院校能夠借助契機展示院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在云課堂方面探索的成果,幫助貧困地區的學生接觸到國際國內的最新資訊,不斷拓寬眼界,努力實現體育夢想;另一方面,被支援院??梢越柚鯔C彌補因地域帶來的體育教育師資不足、技術匱乏、資源匱乏等問題,通過網絡課堂真正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為實現教育相對公平排除障礙。

從學生層面來看,一方面,體育“云支教”有利于志愿者運用專業知識和理論儲備展示教學內容,組織線上小組討論、對學生進行答疑輔導、學習考核、成績統計等教學活動,實現“教”與“育”在實踐活動中的和諧統一;另一方面,體育“云支教”可以打破時間、地域等局限,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幫助邊遠地區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更多、更快、更好地學習體育運動知識,種下體育夢想的種子,為實現體育強國建設強基固本。

1.2 聚焦教學主體,提升學習興趣

從教學過程來看,需要志愿者學生以教師身份引導被輔導學生自主選擇其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了解學習的大致過程,并提前在網絡課堂的在線資源中查閱該項目的要領進行自學,在充分自學后,由志愿者教師和被輔導學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輔導學習。無論是志愿者學生,還是被輔導學生,均需要在支教過程中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對志愿者學生而言,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從“學”到“教”的身份轉換,有助于幫助志愿者學生更早地接觸教師身份,更好地適應學生身份與教師身份的同質性和差異性。對于被輔導的學生而言,需要在教師引導下完成多項學習任務,有助于學生養成收集和利用材料的習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及團隊協作能力?!霸浦Ы獭蹦J较?,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均產生了較大程度的變化,不再局限于“面對面”的線下講授,而使得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且富有感染力,同時也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擺在重要地位,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可以隨時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學習和討論,學生通過頭腦風暴和答疑討論,對自己的疑惑點進行探討,集思廣益,并幫助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這樣可以大大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自主學習興趣,組成學習共同體。

1.3 抓住實踐契機,提升教學能力

作為一項實踐活動,體育“云支教”承擔著實現實踐育人和助力個人發展的雙重任務,志愿者學生作為參與體育“云支教”的主體之一,其主要群體為高校學生,其中師范院校的大學生占比較大。大學生志愿者在校期間主要以理論學習為主,通過參與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儲備以實踐的形式進行測試,助力其更好地實現知行合一,實現全面發展。區別于其他“云支教”項目,體育“云支教”聚焦于培育學生的體育興趣,并幫助有體育夢想的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同時在國家“雙減”政策背景下,體育學科可以更好地發揮優勢,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教育輻射到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

這一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社會實踐的良好平臺,在體育“云支教”中,志愿者學生能夠針對不同教學對象的身心特點和學科認知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鍛煉,在反復的培訓、備課、授課過程中,幫助志愿者學生獲得真實教學體驗,提升其教學基本技能和教學能力,更好地樹立職業夢想。在滿足學生多樣化、復雜化、個性化服務需求的同時,還需應對種種困難與挑戰,在此過程中可增強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志愿者學生作為教師這一引導者,直接影響被輔導學生的教育視野、教育理念、課堂教學能力以及學科知識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力,這就使得志愿者教師在參加“云支教”活動中時刻以教師身份要求自身,不斷錘煉教學本領,提升教學能力。

1.4 整合有效資源,提升教育均衡

教育對個人成長起著至為關鍵的作用,對世界的認知和對知識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影響成長期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地協調教育資源也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上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體育教育作為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有助于成長期學生養成受益終身的體育習慣。2021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4]。而在實際工作中,體育學科則經常被其他科目占用或用于上自習課,同時由于缺乏專業教師資源和專業場地,學生體育鍛煉時間難以得到滿足。體育“云支教”活動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地域限制,能夠跨地區、跨行業、跨時間地實現欠發達地區學生與重點大學的學生和專家學者等的“面對面”交談,能夠有效整合并傳遞體育教育領域的最新資訊和動態,幫助學生在知識、能力、心理狀態等方面不斷提升進取,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的更多方面的可能性,真正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流動與共享,不斷提升教育的均衡性和普遍性,為實現教育相對公平排除障礙。同時,網絡上的教育資源豐富多樣,但也存在優劣之分,通過網絡建立龐大的志愿者服務團隊,可以有效緩解線下教學中體育教師等教學資源緊缺的需求問題,在線上幫助篩選優質網絡教育資源,以滿足被支援地區學生的服務需求,將不同需求與不同的志愿者進行匹配,從而改變以往支援服務供需不平衡的狀態,有效整合資源。

2 體育“云支教”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毫無疑問,教學質量是影響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體育“云支教”過程中,志愿者對于線上課堂的把控能力和在網絡課堂中的教學能力也就成為了支教活動是否成功的衡量標準之一。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其他教學科目,體育“云支教”突破二維課堂的限制,采用聲音、文字、圖像的動態技術,甚至三維和四維的多媒體技術,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體育“云支教”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更高的教學質量。但在過往的體育“云支教”實踐中,由于網絡課堂授課較線下面對面授課難度更大,就會出現志愿者因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能專業素養不足而無法把控課堂的情況。一方面,為確保教學質量,志愿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技能,而部分志愿者雖然有相關知識積累,但并未接受過正規嚴格的數字技能培訓,特別是部分非師范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學和管理技能培訓,缺乏經驗,這就導致志愿者在使用網絡課堂進行授課時,容易因操作不熟練而出現超時、卡頓等教學問題。另一方面,部分志愿者在開展體育“云支教”課堂前未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背景,導致無法準確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因材施教,使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有所欠缺。多次出現這類情況不僅會影響教學效果,也會打擊志愿者參與體育“云支教”活動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2.2 教學針對性有待加強

志愿者和被輔導學生的精準對接是有效開展體育“云支教”活動的前提,而雙方的有效對接不僅需要學校之間的有效溝通,更有賴于地方政府、社會組織等力量的有效介入。但在過往的體育“云支教”活動中,仍然存在志愿者和被輔導學生無法精準匹配的情況。一方面,體育“云支教”的順利開展依賴于志愿者對被輔導學生的學習情況、家庭情況、身心狀況和教學環境的了解分析。但是,由于地域限制,受輔導學生的情況往往由當地的學校來提供,缺乏對受輔導學生的客觀評估,受輔導學生的家長對于孩子本身的興趣愛好與能力的了解與志愿者的教學需求也存在一定的認知差異,這使得“云支教”活動存在一些供需不匹配、針對性不強的情況。因此,志愿者缺乏對受輔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興趣愛好的個性化分析,對輔導目標和輔導內容的制定不是十分明確。另一方面,受貧困地區“云教室”、體育器材等硬件條件的限制,課堂交互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志愿者教學時主要集中在對現有資源的描述和講解上,也即主要停留在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領會和運用層面,較少深入分析、綜合、評價等層面。這也就使得志愿者與被輔導對象由于前期輔導匹配信息不完整、信息滯后等情況,在輔導過程中出現誤會,甚至影響“云支教”活動的公信力和持續性。

2.3 溝通有效性有待提升

有效溝通是影響“云支教”活動開展的關鍵因素。通常情況下,體育“云支教”借助網絡課堂展開教學,在志愿服務開始前,需要征詢被輔導學生的家庭意見,在得到家長支持和學生配合后,支教活動才將正式啟動。但在開展體育“云支教”活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志愿者和被輔導學生無法有效溝通的情況。一方面,是硬件設施不足導致的溝通不暢。體育“云支教”主要通過智慧教室、電腦、平板、手機等可視化工具進行授課,但部分鄉鎮學校設備配套不足,導致“云支教”過程中經常出現設施不足、工具老化、網絡問題,以致授課中的溝通交流不暢,造成志愿者和被輔導學生雙方的交互延遲,從而導致雙方授課體驗變差,嚴重影響體育“云支教”活動的有效開展。另一方面,部分家長對體育教育和體育“云支教”活動的支持理解不夠,導致志愿活動難以為繼。一些家庭的體育健身意識淡薄,體育投入低,受認知影響,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專門抽出時間參與體育運動是在浪費時間,不如將精力放在掙錢養家上,甚至會在沒有與志愿者溝通的情況下隨意停課,導致支教活動出現間斷,持續性不足。

2.4 反饋真實性有待改進

真實有效的反饋意見是不斷提升志愿服務質量的重要參考。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互聯網+支教”而言,需要充分考慮到網絡課堂和網絡教學的特點,也需要充分結合體育學科的學科特性,才能獲得真實有效的反饋意見。在體育“云支教”活動中,由于活動開展時間短而無法得到真實有效反饋的情況仍然存在。一方面,由于目前體育“云支教”活動缺乏教學過程和教學信息的組織整合,僅僅以志愿者每次課的記錄和反饋為主,教學設計中教學評價不足,特別是學期末和年終的總結性評價缺失,使得評價反饋的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單一,并沒有將支教質量和產生的效果展示出來,導致無法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案例為后續活動提供參考,有礙于支教活動的長期發展。另一方面,體育“云支教”的教學主體并不僅僅只有志愿者本身,現行的反饋評價只局限于對志愿者的評價,而忽略了對被輔導學生的評價,對學生及其家長的客觀評價也有助于提升支教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志愿者之間的相互備課觀摩交流的機會不是很多,志愿者的指導教師往往也是一帶多,這導致反饋評價的重要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3 體育“云支教”優化路徑探索

3.1 完善選拔和培訓機制

志愿者作為體育“云支教”活動中課程實施的負責人,不僅肩負教師傳道授業的基本任務,更為重要的是肩負著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培育體育愛好、養成體育習慣的重要使命。因此,志愿者需要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自覺主動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論、學科知識、專業技能,同時多渠道拓寬視野,用更具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來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從支教團角度出發,需要不斷完善選拔和培訓機制,將提升支教活動質量作為體育“云支教”活動的核心競爭力,真正實現體育“云支教”活動的良性循環,為建設體育強國強基筑本。一方面,志愿者組織團隊需要把好志愿者的選拔關,將志愿者的思想品德、專業知識、教學能力、興趣愛好等因素作為選拔志愿者的重要指標,注重選拔責任感強、專業知識過硬、教學水平扎實、熱心公益事業的學生加入志愿者隊伍。另一方面,在提高選拔標準的基礎上,需要選聘經驗豐富、能力過硬的專業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對志愿者進行專業化和系統化的培訓,并在培訓期結束后增加考核環節,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加入團隊,確保進行支教的志愿者都能具備足夠的理論知識、教學技能、網上課堂操作能力等。

3.2 建立學習交流機制

建立有效通暢的學習交流機制,不僅有助于志愿者之間相互交流教學經驗,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共同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還有助于加強志愿者與專家、名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好地發揮“傳幫帶”作用,幫助志愿者更好地吸收教學經驗,助力體育“云支教”活動的有效進行。一方面,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志愿者團隊每周或每月召開支教情況交流會,交流教學進展情況,提出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并反思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方法。同時,通過召開經驗座談會、案例分享會、成果表彰會等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激發志愿者在體育“云支教”活動中的積極性,讓志愿者在多元化的交流活動中互相學習、相互啟發、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建立常態化的學習機制。固定時間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工作學習,通過邀請專家、名師舉辦講座等方式,組織全體志愿者共同學習先進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確保常學常新。同時,邀請教育名師、體育名人等以客座教師身份加入體育“云支教”團隊,通過共上一堂課等活動不斷對志愿者團隊注入活力。

3.3 建立跟蹤評價機制

教育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志愿者首先要清楚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才能更好地實現個體發展的目標。體育“云支教”活動需要對志愿者學生和被輔導學生的學業、性格、愛好、家庭等因素進行綜合性分析,針對不同被輔導學生成長發展的身心特點,匹配與之相近的志愿者,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首先,在教學設計環節,志愿者可以調查了解學生感興趣的運動方向、喜歡的課堂學習方式,讓學生說出自己對授課的需求,使志愿者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其次,在教學實踐環節,志愿者要注重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使用在線網絡創建來自課程教學、家訪和校內課堂教師的反饋記錄,并根據所有相關者的評估和反饋定制在線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全方位的評價反饋意見時,既要收集受輔導學生和家長的反饋意見,又要對志愿者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反饋。最后,志愿者團隊可以組建一支多元化的反饋評價小組,在課后的復盤反思環節,根據志愿者的自我評估、被輔導學生及家長的反饋、指導教師意見和小組成員意見,對志愿者的實踐育人成效和管理模式進行綜合評價和調整[5]。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志愿服務信息數據庫,通過數據交互分析和深度挖掘,跟蹤了解學生接受輔導后的變化,從而有效對接并確保提供更優質的志愿服務[6]。

3.4 建立家校聯動機制

家庭和學校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兩個重要場所,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也最為直接。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能夠協調家校之間的關系,確保家長與教師更好地獲取學生的學習生活信息,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進而更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和引導,使體育教育生態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第一,開放課堂,邀請家長進入會議室聽課,并以此為契機與志愿者進行全方位交流。感受志愿者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有進一步的感悟。第二,定期組織“家校交流日”活動。請家長定期對課堂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促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更好地融為一體。第三,開展科學健身講座,向學生及家長傳授科學健身知識,用科學的體育知識促進學生和家長的身心健康發展,讓家長體會到體育學科的魅力,幫助學生和家長樹立長期的體育意識,培育體育愛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效的家校溝通機制的建立不僅需要高校和家庭兩方力量的努力,還需要有效結合地方政府、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隊等多方力量,只有充分發揮多方合力,才能讓體育“云支教”活動切實惠及需要幫扶的每一位學生。

4 結語

體育“云支教”作為“互聯網+教育”下的新型支教模式,將體育教育學科優勢和信息化技術優勢充分融合,不僅有助于教會學生體育知識,更有助于發揮體育教育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品質、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遵守規則的意識。在今后的體育“云支教”活動中,通過進一步完善選拔和培訓機制,建立有效的學習交流、跟蹤評價和家校聯動機制,不僅能夠幫助體育“云支教”常態化、長效化發展,更有助于體育教育真正走深、走遠、走實。

猜你喜歡
支教輔導志愿者
海外支教 心靜如花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糧儲扶貧 支教圓夢
我的泰國支教之旅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