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2024-03-29 06:56賈華強
祖國 2024年4期
關鍵詞:經濟體制結構性供給

文/賈華強

黨中央向全世界明確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一個重大判斷,對于我國新時代如何夯實高質量發展,實現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具有極重要意義。

抓住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戰略目標

黨中央同時指出,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睆倪@個角度說,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必須確立和抓住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這一戰略目標。

什么是現代化經濟體系?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新范疇,引起了國內外高度關注。但報告本身并沒有給出其內涵界定。我國一些學者為此做出自己的新探索。如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要素實現自由流動、市場的“無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緊密“握手”,是現代經濟發展大趨勢;中國經濟體系向現代化升級的過程,也將是雙向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擴大、不斷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過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杰認為,它特指中國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所謀求和打造的“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經濟體系;具體而言,做強做優做大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部門,真正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構建創新型國家,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分別是全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任務、戰略支撐和制度安排。

這些觀點對于我們深入認識和把握“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筆者結合對黨中央文件精神的認真學習,結合當今世界發展現實,也參考上兩位專家的看法,嘗試把“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概括如下:

2024年1月18日拍攝的津濰高鐵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徑盾構機“津城一號”始發現場(無人機照片)。津濰高鐵津沽海河隧道是京津冀地區開挖直徑最大、掘進距離最長的高鐵盾構隧道。來源:新華社

所謂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以促進國內市場競爭的“無形之手”和政府理性調控的“有形之手”緊密結合,并不斷推進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的經濟運行體系,是現代經濟發展市場化、調控化、全球化的大趨勢過程。特別要強調,中國經濟體系向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升級,就是中外市場雙向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完善和深化的過程。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對此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求:“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需要我們在下述方面做出特別努力:

一是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二是要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三是要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四是要激發和保護好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2024年1月10日,在理想汽車江蘇常州基地車間,機械手臂進行焊接作業。2023年常州市GDP達到10116.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中國GDP“萬億城市”再添新成員。來源:新華社

貫徹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原則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建立在對當今國際經濟發展大勢把握的基礎上,也是建立在對中國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上的。從這些要求看,高質量發展必須把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原則,當作安身立命之本來貫徹落實。

追求高質量的商品生產和經濟運行,已經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嚴格的公眾要求和發展趨勢了。質量既體現在微觀方面,也體現在宏觀方面。

從微觀角度說,企業是保證商品質量標桿的主體,因而質量便構成企業的生命力量。即使企業過去有好的質量口碑,但如果不注意抓牢抓實,仍然可能會走向衰落。日本曾出現過的神鋼事件就是例證。因此企業必須以質量為切入點,走質量振興之路。

從宏觀角度說,只有真正改善和擴大了有效供給,提高了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才能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擁有國際競爭實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強調效益優先,意味著必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F代社會中,資源配置不單單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生態問題,優化資源配置,僅僅強調經濟效益已經遠遠不夠,還要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效益優先必須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綜合效益的競爭優勢。這對企業是如此,對國家間的競爭來說,同樣是如此。

貫徹綜合效益優先原則,應該不斷地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依靠創新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其產出增長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長率的部分。全要素生產率主要源自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因素,因此變革和創新的作用就特別重要。

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產業體系格局反映著其產業構成的狀態。我們要從運動的而不是靜止的、從系統的而不是破碎的、從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角度,來把握產業體系的發展規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為我們促進和完善產業體系指明了方向。關鍵是在協同上發力。立足當前,應著重推動實體經濟與現代金融協同,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避免金融脫實向虛。著眼長遠,需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人才支撐。

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曾強調,要堅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變化完善宏觀調控,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為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開出治本良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中的一項重大任務。從2015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上提出這一概念和任務,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五大任務,到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應該說,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以調結構、促升級、協供求,就成為了全國人民的共識。

當然,這一任務的本身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也是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變化著的。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便被放在了“三去一降一補”之前。前者是“主攻方向”,后者是為了“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倍髨蟾嬷幸蟀褜嵤U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這種內涵的新變化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地來把握。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的提出,主要是要解決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結構性供給缺陷,特別是部分行業和企業的供給能力和供給結構的缺陷,并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因而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但筆者認為僅僅這樣,可能還是不夠的。從具體要求看,雖然這五個方面非常重要,但進一步看,國內個別企業經常暴露出的不端行為,使得中國國民對本國產品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了不信任;前些時期百姓對國外產品,特別是奶粉、高壓鍋、馬桶蓋、化妝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哄搶式搶購,以致在日本出現了一個新詞,叫做“暴買”。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1 億人次出國旅游,平均每人要消費5 千美元,因而在國際上就形成了5 千億美元的外需增長,也相當于中國從國外增加了5 千億美元的進口量。

這有力地表明,我們解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除了上述五個方面外,要使商品供給成為有效供給,要使商品供給成為國內的商品需求,要真正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還有個去偽劣問題。這同樣對上述的五大任務形成制約,如果不去偽劣,如果商品品質仍然不夠,就不能指望去產能、去庫存后不產生新的過剩產能和庫存,就不能指望供給體系的質量切實得到提高。因而,上述的結構性供給側改革任務,就不僅僅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還是供給側結構性管理問題。

解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管理問題,無非是抓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抓好微觀主體特別是企業素質的提升工作。供給側結構性缺陷的關鍵,無疑是在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方面,因為企業是勞動價值和社會財富的創造場所,是商品的生產者和供給者,這使得提升企業素質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而從提升企業素質角度說,除了繼續抓好創新發展、提升硬件先進性之外,我們更要重視抓好軟件建設,這包括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重視知識產權建設,促進領導者和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產品的檔次和品質,促進勞動效率的有效性和先進性等等。

我們生活中的企業難以計數,絕大多數也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但也不排除有個別害群之馬,更不能說這些害群之馬對我國上述供給側方面的問題就沒有影響,因而防止商品偽劣現象、提升供給品質,就不能只靠企業的自覺,而同樣也需要政府的嚴格監管。

二是抓好政府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做好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更為重要的工作。

從政府的角度說,所有的供給側缺陷都是通過市場反映出來的,因而除了改革現有一些抑制供給側活力的體制和政策,如對落后產能的保護、緊縮的貨幣政策、繁瑣的審批制度等;除了某些需求側管理的措施,如擴大政府購買,來彌補供給側缺陷外;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加強和完善政府的市場監管制度。這是帶有根本性的舉措。

市場監管制度如何完善?或者說應該怎樣加強和完善市場監管制度?筆者認為至少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需要建設好商品品質快速舉報通道,以對商品的質量和市場過剩情況進行及時反應,為此要對舉報人給予相應獎勵,形成讓民間來監督、讓政府早知道的良性機制。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要能夠順利進行,信息的暢通和準確,情況的透徹了解,是基本的要求,這樣才能即使企業產能的增量和存量調整有現實依據,也使政府的幫助能夠有的放矢。從高鐵等項目成功的經驗看,只要情況明、戰略準、措施對,政府的經濟行為就會有遠超預期的好成效。二是要明確和細化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市場監管責任和懲治方法,并且要逐漸制度化。出現問題一定要有相關干部和直接責任人在公開場合承擔責任,不能無關痛癢地批評一頓了結。三是要嚴格管理政府工作人員的行為,使大家真正為企業發展和國家發展保駕護航,防止出現不負責任和吃拿卡要等現象。

在促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黨中央還提醒了我們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進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為此需要我們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這方面可以做好多工作,比如需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要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等。

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要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建立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上的?,F實情況表明,現代市場經濟體制有著多種多樣的運行形式,既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不管哪種市場經濟體制,要具有競爭力和生命力,就必須使人們通過分析和洞察其內部管理制度中的缺口和薄弱環節,能夠有針對性地通過制度的建設、補充,來不斷優化相關管理制度體系,提升和強化行政管理效力。否則,這種體制就會走向僵化和衰亡。

新中國七十多年的實踐表明,在我國現有的社會生產力條件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有效方式。我國能夠從新中國成立時的貧窮落后狀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該說和市場經濟體制所激發出來的活力是息息相關的。因而,我們需要堅持并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就多次強調,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完善產權制度,實現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在這一原則下,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比如,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要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深化稅收制度改革,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這是2024年1月31日拍攝的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黑河片區(無人機照片)。來源:新華社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打好當前我國發展中的硬骨頭攻堅戰。我國黨和政府對今后經濟領域的要求,就是要根據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這個當前中國面臨的突出問題,把未來政策的重點從強調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更加重視經濟增長質量而非速度。從長遠角度看,要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也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充分發揮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為此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充分發揮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國民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形成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經濟體制。當今世界是開放性的世界,對此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在《共產黨宣言》中,對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就進行過深入剖析。和馬恩所處的時代相比,當今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的程度已越來越高,已經形成了地球村內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有機體。雖然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經濟一體化還不穩固,甚至出現了反全球化的思潮和舉措,但在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際分工基礎上,由政府間通過協商締結條約,已經建立起了多種類型的區域經濟聯盟。在這些一體化的經濟區域內,商品、資本和勞務能夠自由流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國際經濟的融合。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融入到這種國際融合的趨勢中,必須要適應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時代要求。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經完成了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從加快發展到科學發展再到“穩中求進”的轉換,實現了從增長數量到增長質量、從增長速度到增長效益的升級,正在以世界大國的姿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平發展道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這方面同樣需要我們做出艱苦奮斗。我們需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需要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需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需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猜你喜歡
經濟體制結構性供給
基于應力結構性參數的典型黃土結構性試驗研究
切實抓好去產能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
長征途中的供給保障
也談供給與需求問題
關于結構性改革一二三
國務院批轉《意見》: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清單明確
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清單出爐——國企改革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