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無形經濟的資本實質及其哲學視界

2024-03-30 08:35黃志軍
學術交流 2024年2期
關鍵詞:有形資本生產

黃志軍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院,北京 100872)

無論是對于當今的思想界,還是經濟界來說,“無形經濟”概念大抵說來還不是特別的廣為人知。一方面,無形經濟長期隱藏在有形經濟中,并不引人矚目;另一方面,無形經濟是發達經濟體向更高階段發展而逐步興起的新經濟形態??梢灶A見的是,它在當代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由此,它之于經濟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社會生活產生更為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隨著2017年《無形經濟的崛起》一書(以下簡稱《崛起》)(1)該書由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喬納森·哈斯克爾(Jonathan Haskel)和英國皇家統計學會首席執行官、英國國家創新基金會(Nasta)高級研究員斯蒂安·韋斯特萊克(Stian Westlake)合著,中文版在2020年4月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在此基礎上,兩位作者于2022年又聯手合著出版了《重啟未來:無形經濟的挑戰與應對》(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12月),繼續將無形經濟的研究推向深入。國內相關的研究有張雄的《無形經濟崛起后的當代資本主義》,載于《光明日報》(2022年7月18日第15版),以及于2023年5月在安徽財經大學召開的第三屆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30人論壇暨數字智能化時代的“無形經濟”理論研討會上的會議發言,見王程《無形經濟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社會科學報》,2023年6月15日第3版。的出版,這一概念便受到經濟理論界和實業界的極大關注,如比爾·蓋茨在該書的“推薦序”中更是以“更多人應該關注這個全球經濟趨勢”為題進行鼓與呼。在一定程度上,這也反映了無形經濟自身在當代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客觀事實及其重要影響。那么,何謂無形經濟?從《崛起》的書名原文,我們可以窺見一斑,即“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也就是說,它是“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照此觀之,這仿佛也確實是一個悖論。因為嚴格來說,資本是資本主義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核心,而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嗎?或者說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了資本可以不在場的地步和形態了嗎?顯然,這是《崛起》提出的一個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即無形經濟是無資本的資本主義形態嗎?為此,我們將在固定資本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意義上,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方式給出界定,揭示無形經濟的資本實質,并在有形與無形、主觀能動性與經濟客觀規律、無形經濟的消極影響(如加劇不平等)與積極效應(如社會上層建筑變革)等哲學視界上進一步對它予以審視,以期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一種可資借鑒的理論資源和實踐啟示。

一、無形經濟的當代表現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其中,一個主要的表現就是發達經濟體中的實體經濟逐步向不發達經濟體轉移,而不發達經濟體則通過承接這種靠產業資本和大量勞動力為支撐的實體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由此,發達經濟體也開始慢慢顯露出經濟的無形化、虛擬化,或者“不真實感”。比如,相關數據顯示,2006年微軟市值約為2 500億美元,但在資產負債表中,該企業的資產估值為700億美元,其中現金和各類金融工具等占了600億美元,而傳統的資本形態即有形資產如廠房和機器設備等價值僅為30億美元,只約占微軟資產的4%和市值的1%。由此,《崛起》認為微軟堪稱現今時代的經濟奇跡,代表了一種新的資本主義形態,也就是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1]XI再比如蘋果公司,2018年其市值約為1萬億美元,建筑物、現金和其他存款等有形資產僅占公司市值的9%,剩下的大部分價值在于無形資產。這種無形資產包括從研發中獲得知識、產品設計、廣受信任的品牌、與供應商寶貴的長期關系、員工的公司內部知識和關系、操作系統中的軟件,以及龐大的數據資源等等。[2]29由此可見,對于發達經濟體中科技、研發、品牌、軟件、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含量占比高的企業來說,資本實現利潤的方式越來越倚重無形資產的投入和開發,其財富積累的方式由依靠傳統的勞動力剝削轉向通過壟斷無形資產來獲取超額利潤。

事實上,這些單個公司所展現出來的無形資產遠遠超越有形資產的情形,只是主要發達經濟體中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比例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個個生動寫照。通過主要發達經濟體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的顯示圖(如圖)[2]30,我們可以發現,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里,無形資產投資的規模一直處于增長狀態,并且開始超越有形資產的投資,而有形資產的投資則開始呈現出放緩的跡象。這顯然是發達經濟體內部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同時也是世界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這主要是由于資本全球化的程度變得更高,特別是服務業投入成本增加及信息技術、管理技術日新月異等諸多因素,使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均衡被打破。盡管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數據顯示,不發達經濟體內部無形資產對有形資產的超越,但是從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也就是資本越發展,它就越瘋狂地發展生產力而言,發達經濟體所發生的這些變化極有可能是不發達經濟體未來的現實景象。正如馬克思在德文第一版《資本論》的第一卷序言所言:“問題在于這些規律本身,在于這些以鐵的必然性發生作用并且正在實現的趨勢。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向工業較不發達的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后者未來的景象?!盵3]

圖 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投資資料來源:作者的計算來自www.lntaninvest

當然,無形經濟不是“無中生有”的經濟形態,它也有自身發展的軌跡和歷史。以有形經濟和無形經濟的兩個概念為樞紐,有學者把西方資本主義400多年發展的歷史劃分為兩種形態:第一種是以有形經濟為主的資本主義,包括17世紀早期資本主義、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19世紀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20世紀壟斷的資本主義。而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尤其是1971年美元金本位制度解體(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意味著資本的虛擬形式越來越多樣化,資本的虛擬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因此也就意味著第二種,即以無形經濟為主的金融化資本主義誕生。這種以無形經濟為主的資本形態,在21世紀主要表現為金融化資本主義、科技資本主義、數字化資本主義。[4]歷史地看,在以有形經濟為主的資本主義中,無形經濟是長期隱藏其中的一種經濟力量,只是它并未起支配和決定的作用,比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主要研究的對象是以手工業為主要方式的生產,有形經濟的物質性、可感性是占據主要地位的,或者說勞動者與有形生產資料的結合其實處在一種較為直接的關系中,李嘉圖在其《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中也是如此,主要以機械、礦產、谷物、棉紡織品等為研究對象,而對于產品設計、知識創造、品牌價值等經濟要素并未給予適當關注。這當然不是他們有意如此,但也并不意味著無形經濟的缺失,而是經濟活動和發展規律使然。從這個意義上說,無形經濟作為經濟發展規律的當代表現,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其中由資本本性支配下的無形經濟與有形經濟的矛盾轉化是其內在動因。

于此,無形經濟的當代表現還主要體現在它對世界經濟危機的重要影響上。喬納森·哈斯克爾認為,當代世界的經濟危機其實是一場無形經濟發展不充分的危機。這些危機主要表現在21世紀初以來發達經濟體所處的困境,如生產率增長的停滯、財富與收入的不平等、經濟發展的脆弱性、經濟的不良競爭以及現代經濟的“不真實”等。這些危機產生的原因,以往有兩種基本的解釋:失落的黃金時代和大分裂的敘事。前者主要訴諸對技術和教育等傳統要素的投資,后者主要訴諸對精英階層的不當行為和道德敗壞的控訴。但是喬納森·哈斯克爾指出,這兩種解釋或敘事最終在對目前經濟危機的解釋中融合在了一起,即特殊的利益集團改變游戲規則,通過犧牲社會的整體利益進而獲得自身的特殊利益,破壞了穩定的經濟增長所依賴的既有機制。也就是說,上述兩種敘事事實上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現實方面,即“資本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企業越來越多地投資無形資產(多數是不可測量的)”[2]28。在此意義上,所謂的當代經濟困境其實是發達經濟體艱難轉型的結果,也就是從依賴有形資產向依賴無形資產轉型的結果,其根源正是在于這種轉型的不完全,以及無形資產投資的增長放緩。

基于以上論述,《崛起》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提出如下主張:(一)認為無形經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以往我們只是把無形經濟看作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有形經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部分,但是從有形資產投資向無形資產投資的長期轉變是一個持續經歷的過程,逆潮而動并非發展良計,因勢而為才是通往繁榮之道;(二)認為無形資產在當今世界的經濟生活中具有重要影響,比如無形資產對長期停滯的影響、對加劇不平等(收入、財富和尊重)的影響,以及標準、框架與規范這些無形經濟體系下的基礎設施的影響等等;(三)圍繞無形經濟的轉型,需要改革公共投資和知識產權等資助制度、改革無形資產豐富型中的金融與貨幣政策、從制度和意識形態等方面改革城市運轉方式,以及減少企業和個人之間的不良競爭等。顯然,無形經濟的當代表現或它的崛起為我們把握當代經濟所面臨的困境和未來發展,應對當代經濟社會的挑戰提供了一種不同于以往的視角。這對于我們自身對無形經濟的認知和研究來說,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二、無形經濟的資本實質

通過對無形經濟的當代表現的闡述,我們對它有了初步的認知。這種認知在《崛起》一書中是通過實例來使讀者獲得的,比如有形資產系列為:建筑物、信息與通信技術設備、非電腦機械和設備、車輛等,而無形資產系列為:軟件、數據庫、研發、礦藏勘探、娛樂、文學或藝術原作、設計、培訓、市場研究和品牌推廣、業務流程重組等。 可以說,有形資產是人類在漫長的物質生產活動中所使用的主要生產資料和工具,也是經濟學歷來的主要研究對象,而無形資產則被稱為經濟體系運轉中的“暗物質”,愈發左右著物質財富的生產和流通,尤其是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這樣一種生產中的“暗物質”更是不可避免地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但面對這樣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我們不能僅憑比喻和舉例來把握它。因為比喻和舉例根本不能代替對無形經濟的概念闡明,更不會輕而易舉地就將無形經濟的實質揭示出來。其實從根本上來說,無論是有形經濟,還是無形經濟,都是以獲取利潤為最終目的的經濟形式,只是它們在獲取利潤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罷了,或者說以它們為中介的財富積累的方式不同罷了。在此意義上,我們試圖立足于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視角來分析無形經濟的資本實質。

在《崛起》中,作者在嚴格的概念界定上花的筆墨很少,以至讓人產生概念不嚴謹的印象。我們認為應對“無形經濟”概念作必要的理論界定,澄清對它的模糊認識,以免掩蓋其資本的實質。具體而言,喬納森·哈斯克爾認為無形經濟就是資本的無形化,而資本則是可提供長期生產服務的固定資產。[1]9由此,自然可推斷出無形經濟即是可提供長期生產服務的固定資產的無形化。該著作通過“藥品專利”來說明無形經濟即資本的無形化,如藥企通過投入資源研發,或以出資購買的方式獲得了專利,那么藥企再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銷售,專利便獲得了長期的價值,所以專利便是能帶來長期利潤的無形資產。其他諸如軟件、數據庫、研發、礦藏勘探、娛樂文學或藝術原作、設計、培訓、市場研究和品牌推廣、業務流程重組等無形資產都可作此理解。但是對于何謂“可提供長期生產服務的固定資產的無形化”,我們認為還有必要作進一步的解析和探討。

第一,《崛起》里的“生產”主要是指由國民經濟賬戶統計的企業、政府或非營利部門的生產活動,還包括家庭生產活動(諸如洗衣、做飯之類的活動)。顯然,這與馬克思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區分是有差別的。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視域中,所謂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區別關鍵在于它們是否能帶來新的價值,即價值的增殖,而與具體的勞動形式無關,也就是說主要看支付勞動工資的來源是可變資本,還是等價貨幣,前者可以被視為生產勞動,而后者則被視為非生產勞動。正如馬克思所言:“只有那直接轉化為資本的勞動是生產的;所以,只有可變資本當做可變量來推動的勞動,是生產的?!a勞動是這種勞動,它會產生出剩余價值,或者說會侍奉資本,當作生產剩余價值的手段,從而是當做資本,當做會自行把價值增殖的價值?!盵5]由此,喬納森·哈斯克爾的“生產”概念將非營利活動和家庭勞務也包括在內,而不給出區分的理由,實際上是模糊了無形經濟的資本屬性。

第二,《崛起》里的“固定資產”指的是一種需要消耗資源生產的資產,而像金融資產則不需要此類消耗,如飛機、汽車、藥品專利等均為消耗資源生產的結果,而股權則不是。從本質規定來說,這種需要消耗資源生產的資產其實屬于生產資本的范疇。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馬克思將生產資本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它們是按在生產過程中執行職能的資本價值各自的周轉方式不同而劃分的,而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則沒有固定和流動的區分。所謂固定資本,即是“在它執行職能的全部時間內,它的價值總有一部分固定在里面,和它幫助生產的商品相對立,保持著自己的獨立”[6]。正是因為這種特性,固定資本獲得了它獨特的存在形式。在這個意義上說,喬納森·哈斯克爾所謂的固定資產在實際上屬于生產資本中的固定資本范疇,即不是一次消耗的資產,而是逐步地、一部分一部分消耗的資產。于此,我們認為無形經濟的資本在實質上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它是生產的結果,也就是物化勞動的結果,是積累起來的勞動,而非活勞動,所以它不是“無中生有”的資產,亦非流通領域的事物。由此,它被投入繼續再生產,從而構成價值增殖的資本要素。這也就難怪我們很難在《資本論》第2卷中馬克思關于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論述中察覺到上述無形資產的存在。因為馬克思研究的主要還是生產過程,即作為生產的前提和條件而存在的資本物質形態,比如機器、產房、設備、燃料等等。而對于像專利、數據庫、品牌價值等生產結果的再利用等問題,則更是超出了那個產業資本時代的視野。當然,對于作為生產前提和條件而存在的非物質形態,如企業文化、管理制度、組織規范、流程設計等等,馬克思也是關注得不夠多的。這一點后來隨著泰勒制、福特制等企業管理制度的發展而逐漸受到重視。盡管如此,《崛起》把無形資產理解為固定資產的無形化,其實質也表明它不是資本自我增殖的根源,但是它擴展了我們對資本自我增殖方式和手段的既有認知,比如保護知識產權和專利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對于推動知識創新和產品創造的重要作用等等。

另一方面,在繼續再生產過程中,不能再簡單地把無形經濟看作有形經濟的影子。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形態,它是物化勞動的一部分,但是它也有獨立自主存在的特性。這種獨立自主性是在它與有形經濟(比如有形基礎設施)發生微妙且持久的轉型關系中產生的。這一點,我們以往在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的比照中,也會發現勞動力素質的提升、勞動工具的改善、勞動效率的提高等無形要素在資本增殖中的作用。然而在這里,無形資產在生產過程中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即無形資產在資本主義生產的過程中,將極大地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也就是說,在資本的技術構成與資本的價值構成比例中,無形資產成為資本的技術構成的越來越重要的一極。正如《崛起》認為相較于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密集型企業的運行有其獨特的模式及特性,如4S效應:(1)擴展效應。有形資產在使用時,時空上具有單一性和統一性,而無形資產則可以實現時間和空間的分離,可在多處使用。(2)沉沒效應。在放棄投資時,有形資產可以比較明確地收回成本或抵押、流轉,而無形資產的收回成本及其難度都要大得多。(3)外溢效應。有形資產在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方面具有明顯的排他性,而無形資產則能夠被他人利用并謀取利潤。(4)協同效應。諸如創意之間的結合,其相互作用的范圍比有形資產更廣,規模更大,形成的價值更高等。由此可見,無形資產的這些獨特模式和特性,對于我們豐富和擴展資本有機構成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簡言之,無形經濟屬于生產資本,是固定資產的無形化,不是資本自我增殖的源泉,但是在經濟投資和發展過程中,由于其4S效應,將扮演著有形經濟無可替代的作用,即它能夠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進而加速和擴大交換價值的生產。

三、無形經濟的哲學視界

從政治經濟學批判看,無形經濟的崛起實際上是改變了資本的技術構成,從而改變了資本的有機構成,可以說是生產方式上的一場變革。然而,對于這樣一種資本新形態的思考,除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視界,必然還需哲學視界的介入。在哲學的視界中,(1)通過辨析有形與無形之間的相互關系及轉化,進一步揭示無形經濟發展的歷史趨勢;(2)通過闡明經濟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與經濟發展規律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把握無形經濟建設的內在要求;(3)通過分析無形經濟所帶來的不平等的消極影響與財富積累效率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考量無形經濟對社會的現實影響。哲學視界中的這三組關系是由“無形經濟”概念自身所引導出來的,而不是我們給它強加上去的。所以,我們在此也將結合無形經濟的資本實質來加以闡述。

首先,無形經濟常被稱為“暗物質”,比如企業理念、流程規范、品牌價值等,它與有形的機器設備、廠房等可觸摸的物質是兩種不同的存在方式。顯然,如何理解有形經濟與無形經濟的關系,實際上對于理解無形經濟自身是一個核心問題。眾所周知,在哲學上,關于有與無、有形與無形的關系問題是涉及宇宙本體論的問題,即關涉到如何理解萬事萬物的存在方式問題?!独献印烽_篇就曾對此給出了頗具思辨意味的解答,即“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有,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7]。這里的有無之辨,在于說明無形之道產生了天地,而有形之天地則產生了萬物,老子用無形體的道來觀察天地原始的奧妙,而用有形體的天地來觀察萬物的母體的邊涯,這樣便知道了天地和萬物的來源了。在《老子》第二章,他又提出“有無相生”的判斷,指出有和無之間既對立又相伴相生的辯證關系。由此可知,在老子的哲學宇宙論中,無形是有形的根基,而有形則是無形的表現,在邏輯上無形先于有形,有形隨于無形。但是他又辯證地認為有與無其實是對立統一、相伴相生的。在此意義上,這種關于有無的哲學之辨對于我們把握無形經濟來說是非常具有啟發意義的。

一方面,如果缺失了有形經濟的支撐,那么無形經濟將是一種虛無的存在?;蛘甙凑战洕鷮W的話語來說,如果脫實向虛,那么離經濟危機也就不遠了,經濟泡沫的破碎也就臨近了。無形經濟的崛起發端于發達經濟體,有它自身的產生和發展歷史,即資本自身的發展規律使然,也就是資本為了獲得更大利潤,需要降低可變資本的成本,將大量的實體工廠轉移到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利用那里廉價的勞動力,為它們既有的無形資本(如為世界知名品牌貼牌生產(2)貼牌生產,也可以稱為代工生產、委托生產、委托加工、定牌制造、生產外包等,其本質是指擁有優勢品牌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縮短運距,搶占市場,委托其他企業進行加工生產,并向這些生產企業提供產品的設計參數和技術設備支持,來滿足對產品質量、規格和型號等方面的要求,生產出的產品貼上委托方的商標出售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攫取更多剩余價值。所以,對于不發達經濟體來說,不能照搬照抄發達經濟體中無形經濟的模式來運營經濟,而是應進一步壯大有形經濟,積蓄資本的力量,進而才能在未來與發達經濟體的無形經濟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倘若沒有無形經濟的發展,那么有形經濟的存在也將始終處于低級階段,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物質財富的積累方式得不到質量上的提升,對于經濟活動來說,也是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就經濟發展的趨勢來說,無形經濟對有形經濟的支配和統治將是一個歷史過程,就像金融資本、虛擬資本對產業資本、實業經濟的支配和控制一樣。我們雖然認為無形經濟產生于有形經濟,但是前者對后者的超越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其次,對于發達經濟體來說,無形經濟的崛起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結果,同時也表明深處其中的經濟主體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之創造性。按照黑格爾辯證法的核心精神來說,這是作為推動原則和創造原則的否定性在勞動活動中的彰顯。對于主體來說,目的是其內在的精神規定,其行為就是在目的的引導下展開的,所以黑格爾認為“目的是直接的、靜止的、不動的東西;不動的東西自身卻能引起運動,所以它是主體”[8]。那么,在經濟活動中,資本主體在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潤這一目的的驅使下,必然要以否定前一種經濟形式和內容的方式來實現,這主要表現在勞動主體充分發揮其全部主觀能動性來進行經濟的創造,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來締造資本自身的運動規律。當然,主體展開自身的經濟活動或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是沒有條件的,而是受制于和依賴于既有的條件,這里既包括物質條件,也包括精神條件,二者皆有之。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對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依賴程度的關系對于把握無形經濟建設的內在要求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般而言,有形經濟的建設主要依賴外在于勞動主體的物質條件,當然,這里面也必然內含一定的精神創造物,但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無形經濟的發展依賴內含于勞動主體的精神條件或精神生產的能力??梢哉f,無形經濟對勞動主體的精神能力要求更高,而不是像在有形經濟的創制活動中,主要是機械式的、流水線式的、打螺絲式的活動。尤其是在當代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經濟創造活動中,對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程序設計研發、文化產業創意等領域的勞動主體而言,他們的精神生產能力和活動對無形經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經濟活動中的精神條件這種主動性要素越來越占據支配地位的時候,物質條件這種被動性要素則越來越會處于依附的地位。由此,無形經濟的建設實際上主要是人力資源中智力要素的發揮,所以勞動者的教育和培訓都將改變以往以技能為主的方式,而更注重主觀能動性中想象力的培養、創造力的激發等方式。

最后,無形經濟的崛起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既包括積極的社會效應,也包括消極的社會影響。對于發達經濟體來說,無形經濟作為那些少數具有相關資源率先開拓市場、占有利潤的企業來說,他們及其內部員工獲得了更多的收益,而對其他的企業來說,則并不如此。顯然,平等問題對于無形經濟的發展來說是不可避免的社會哲學問題。一般而言,無形經濟將催生和加劇三類不平等:一是收入不平等。無形資產的協同效應和外溢效應加劇企業間的不平等,從而導致員工薪酬差距的擴大化,從事無形資產管理的相關技能人士逐漸占據高薪崗位,而無形資產的管理者也由此索取高額薪酬。二是財富不平等。無形資產主要聚集在高度發達的城市,由此推動優質房產價格的上漲,再加上政府對流動性較強的無形資產跨企業、跨國轉移征稅難度大,更加劇了財富的不平等。三是尊嚴不平等。在無形經濟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的時代,開放性人格由于更擅長對接創意、促成交流,可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而開放性程度較低的傳統主義者則相反。[1]126-127顯然,對于發達經濟體及其內在的民粹主義來說,反對這種不平等,進而要求平等是具有正當性的。但是對于不發達經濟體,特別是處于現代化境遇中的經濟體來說,以效率的尺度即財富積累的速度來審視無形經濟,或許更能理解無形經濟對于他們的重要意義和現實價值。

如果說無形經濟加劇了發達經濟社會體內部的不平等,那么無形經濟在以下方面則會對社會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一是無形經濟的發展將推動無形基礎設施(輔助經濟運行的規則、規范和流程)的建設和發展。喬納森·哈斯克爾認為,人與人之間和企業之間的信任是最為軟性的基礎設施,人際信任可促成社會交流,繼而創造協同效應,而企業信任有助于提高無形資產投資規則的確定性。二是無形經濟更加需要優質的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對員工的自主性、領導者權威提出了適應從有形經濟向無形經濟的轉型的更高要求。三是隨著無形經濟的發展,相應的公共政策和措施也將圍繞如何為無形經濟創造便利條件和發展知識基礎設施而作出改變。[1]7、8、9章顯然,隨著無形經濟逐步滲透到整個經濟活動中,身處其中以及奠基其上的那些無形基礎設施、組織管理方式和相應的公共政策都會逐步發生或快或慢的改變,以適應無形經濟的發展。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來說,這是經濟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這種改變對于人類活動的創造和發揮、對于整個社會的基本建設和發展來說,是具有重要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的。

無疑,推動無形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運動,是值得整個社會予以關注的時代課題。特別對于我們建設中國式現代化來說,也是一種可貴的思想借鑒和實踐啟示。我們從中應該認識到無形經濟產生和發展的規律,一方面,要把握有形經濟與無形經濟的關系在生產實踐中的邊界,防止經濟脫實向虛、無形經濟與有形經濟在空間上的脫鉤;另一方面,在無形經濟的發展中也要積極作為,在遵循無形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強社會上層建筑的現代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建設邁向縱深。

猜你喜歡
有形資本生產
從無形到有形 化復雜為簡單
從“有形覆蓋”邁向“有效覆蓋” 不斷提升基層黨的建設質量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未定義
資本策局變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第一資本觀
VR 資本之路
精致概念,化“無形”為“有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