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炮兒拳擊

2024-03-31 17:21不見不散
讀者·原創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教練比賽

不見不散

刀哥去醫院看傷。對著斷了一根肋骨的X光片,醫生大惑不解:“怎么搞的?”答曰,打拳打的。醫生哈哈大笑:“都這個歲數了,還被打成這樣?”刀哥說他當時很不好意思。而我就更難為情了,因為打斷這根肋骨的,正是區區在下。

不知道別人打拳的心路歷程,就我而言,一方面,對盤珠子之類的實在提不起興趣;另一方面,中年以后,身體每況愈下,越發覺得年少時體育課有虧欠,亟需找補。沒想著一定是拳擊,可樓下偏偏開了家拳館,且學費的折扣力度浮夸;試課時,小帥教練又很靠譜,耐心遠遠好過我的駕校教練,花了三個月的工夫,讓我分清了左右直拳。種種機緣,使得我在拳王們紛紛考慮退役的年紀,開始了自己的拳擊生涯。

組 團

開始我是有些自卑的,基本只上私教課,不和其他人一起,但架不住群練氣氛熱鬧,就悄悄地去混團課??吹接袀€“年輕仔”和我身高相仿,就鼓起勇氣湊上去跟他對練,日復一日,終于熟到可以詢問年齡,沒想到他居然比我還大半歲。這就是和刀哥相識的過程。和我不一樣,刀哥什么運動都喜歡,來打拳是因為“以前沒練過”。

很多年前,我就在想,中年人都去哪兒了。直到自己步入中年,才發現,這些人并沒有消失,仍舊默默地活力四射。認識刀哥以后,我又結識了東哥、洲哥、歐哥、姜總、輝哥……出于同樣的原因,老炮兒們迅速抱團,用拳擊抵抗歲月的侵蝕以及標簽化的人生。有這么多人陪著,興許就能練出個模樣,吾道不孤啊,哈哈。

直到鄒醫生打拳之前,54歲的標哥是大伙兒的標桿—40歲的面相,30歲的身材,以及20歲的火暴脾氣。標哥經常在下班后一身短打扮,拎著拳套去廣場找人打手靶。鄒醫生說自己62歲,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鄒醫生在,沒人覺得自己年紀大。之前,我打算打拳打到50多歲就去練太極;現在,這個時間延長到至少62歲。鄒醫生一頭搖滾長發,和他退休返聘專家的身份實在不搭,但想來病患看到這么有活力的醫生,也會大受感染,生命力也跟著旺盛起來。

有時,單從相貌上是看不出年齡的,林哥剛出現在拳館時就是如此。但他每次打拳時都帶著環保袋,而他從帆布袋里掏東西時的從容,只有多年浸淫菜市場的男人才能表現出來,仿佛他掏出來的不是拳套、護齒、繃帶,而是青菜、蓮藕、小蔥。上去一問,果然是卑微的中年男人。好佩服自己,這樣一等一的觀察力,只有中年以后才有。

東哥做了很多年的物業管理工作,還一直堅持著搏擊的愛好,因為玩得開心,加之又覺得之前的拳館太小,索性自己開了一家拳館。好佩服東哥,這樣一等一的實力和為愛好買單的任性,只有中年以后才有。

切 磋

有趣的是,拳館里人人愛好和平,連打嘴仗都很罕見,需要論個高下,會直接動手,在“彬彬有禮”和“不服就干”間切換。因此,拳友也是我見過最平和的運動愛好者,說話特別客氣,互相以“哥”相稱,這稱呼和實際年齡無關。即便約戰的時刻,都用最謙虛的話語,來表達“鄙人不才,要把閣下的臉打成平的”。

典型的例子就發生在我身上。有拳友問我:“你‘帶牙套了嗎?”肯定帶了啊,不過牙套這東西直接套在嘴里,也不方便借給你啊。再轉念一想,這是要借牙套嗎?這分明是要和我切磋一下,問我護具帶夠了沒。一瞬間好感動,這么優雅的挑戰,值得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而且,不留手。

和許多人印象不同,拳擊也不是開始就直接實戰,基礎練習不夠,教練連沙袋都不可能讓你打,因為會傷到手腕。過了菜鳥期,終于可以實戰,教練還會叫你戴上牙套、頭盔、護襠,拳套比平時用的更厚,一套裝備把自己護得嚴嚴實實,加上教練在旁邊盯著,想受傷都難。至于刀哥受傷,純屬意外,下文再提。

場上更多的是運動傷,比如我那次。當時姜總一個上步前直,我順勢搖避,本以為躲得精彩,想給自己點贊,不承想蹲下去就閃到腰,站不起來。一旁圍觀的標哥急忙施以援手,讓我平趴在拳臺,給我按摩,又用指甲掐我的穴位。見無大礙,才放我慢慢起來,說手邊沒有銀針,若去他那里針灸,效果會更好。我這才知道標哥的職業,趴在地上給標哥點贊,以后再有身體問題,就只找標哥。

不打不相識。在實戰中,對戰雙方通過激烈的搏斗、緊密的接觸,進行著包含汗水在內的信息交換。幾場打下來,相互了解程度遠遠強于喝過幾頓大酒。事實上,我們也會在打完拳之后喝頓大酒,以修復彼此之間的友誼。這時大伙兒又顯得情商特別高,碰杯時恭維彼此的拳技,類似“前輩前手好快,愣是沒躲過去”。冰啤酒下肚,精神和肉體上的倦怠一掃而光。中年男人的生活,一地雞毛,一天中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肉搏一場后喝冰啤酒。

人心惟危,能找人開開心心打一場,不用擔心被訛上,這就是信任。有這樣的信任和了解,再辦啥事兒,就只想去找拳友。作為律師,拳友們有法律問題,也自然會找我。我收過最有趣的律師費,是之前幫某個教練打官司,他送我10節私教課。我當時正處于倦怠階段,怎么練都沒長進,猶豫要不要繼續。但10節私教課這么大的禮包,怎么可以浪費?趕緊拉著刀哥操練。一來二去,居然順風順水地度過了運動生涯的瓶頸期。

雖說安全,可拳頭打在身上,不疼是不可能的。對練中也許沒啥感覺,結束以后,體內激素回歸正常,疲憊感退去,疼痛感便如潮水般涌了上來。打我最疼的是宇哥。宇哥是警察,性格內向,對自身要求很高,連聚餐都不喝酒。他把對生活的熱愛全部傾注在了拳擊上,每次實戰都高度逼真,打的拳又重又狠。我都被打怕了。后來想,這大概是為數不多和警察對打的機會。

每次和宇哥切磋完,他都去出差辦事,或者說抓壞人。有時會想,他和我對練時,是不是把我當成模擬對象了?不好說。不管怎樣,有宇哥這樣的警察保護我們,實在讓人很有安全感。

出 戰

就體重而言,刀哥比我輕20斤不止,其實不能和我配對,但就年齡、身高,以及兩人相熟程度,還是勉為其難安排上了,當時我的技術還無法把控力度。幾重因素疊加,這才造成了刀哥的肋傷。

刀哥沒讓我付醫藥費,說在“大廠”工作福利好,能走保險。當然,這事也給我留下了陰影。為了完成自我救贖,之后很長一段日子,喝酒都是我買單。再跟刀哥實戰時,就只打臉,橫膈膜以下,碰都不碰。

我則全程見證了刀哥的進步,眼見他身法愈發飄逸,重拳更加凌厲,不惑之年又果斷更換賽道,從安逸的“大廠”出來,轉去創業,做駕駛系統的開發。眼瞅著新能源車行業越來越紅火,刀哥加班也越來越頻繁,都沒整塊時間打拳了。

盡管如此,刀哥還是決定,要參加比賽—共三個回合,每回合三分鐘,每場休息間歇場上會有舉牌女郎,場下有觀眾的正規比賽!刀哥邁出了我想都不敢想的一步。

更大的挑戰來自對手名單出來那一刻。得知這位對手是在校生,比刀哥小20歲,群里面沸騰了。以往,我們都打趣他是在打弟弟,現在,這是要和外甥上場比試了啊。拋開年齡不論,刀哥平均每個月出差4次,每周工作6天,不定時應付來自甲方的各種刁難,還要給一雙兒女看作業、送輔導班。身體上,刀哥和我一樣,腰椎、肩膀都過度勞損。比起對手的輕裝上陣,刀哥真是在負重前行。

中年人打拳,“嗶哩嗶哩”網站上有位教練總結得到位—打的分明是人情世故。如何控制分寸、不傷和氣又鍛煉身體、分出高下,已經讓我們玩得爐火純青。相比較而言,年輕一點兒的會員,就一五一十、真刀真槍地打。但不管怎樣,搏擊運動,提升戰斗力還是核心。

備賽的草臺班子迅速組建起來。林哥搞來了對方的訓練視頻供刀哥揣摩,我是陪練,模仿對手。根據視頻,這小伙子跳步十分了得,我陪練一局,只能跳一分鐘,多一秒都蹦跶不起來。標哥自然保障醫療,其他人各自領受提桶小弟、啦啦隊、攝影師等角色。備賽期刀哥正常上班,出差三次,加班就沒個準數,事情雜而不亂,抽得出的時間都用來練拳?,F在想來,整整一個月,小區保安看見兩個業主早上7點多就在樓下廣場上蹦來蹦去,一定覺得這倆兄弟腦袋被門夾過了。

直到比賽前一天,對于結果,大家心里還是沒數,心態倒是很放松—所謂拳打少壯,輸給只有自己一半年齡的對手,不丟人。敢于走上拳臺,直面拳頭的考驗,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沿著這個思路,我當晚給應援團想了個能屈能伸的口號:輸了比賽,贏了生活。

正式比賽時,口號改成了“贏了比賽,也贏了生活”。刀哥勢如破竹,完全沒有給對手機會。估計小伙子也是沒料到,被工作掏空了身體的老家伙居然可以如此生猛。賽后刀哥和大家合影留念,享受英雄禮遇。刀哥的戰績,是全體老炮兒的集體勝利,每個人都與有榮焉,此時此刻,只能找家館子,才能釋放排山倒海般的感情。

晚上刀哥請應援團全體吃小龍蝦。這次應該不用我買單了。

后 續

真正的生活不會因為一次業余比賽的勝利戛然而止,大伙兒繼續一邊忙自己的事情,一邊抽出時間照顧愛好。啤酒館的小馬很奇怪:“最近怎么老是你一個人?”掰著指頭算了一下,刀哥還在加班,洲哥人在泰國,標哥不打拳的話基本不出門,歐哥回老家了,宇哥回了東北老家,好像還是做警察。我的第一個教練小帥去了廣州,開了家屬于自己的拳館。給我們上過課的教練,已經一個手掌都數不過來了。大家都有事,可不就只有我一個人了嗎?

最早因為沒人和我打羽毛球,才誤打誤撞進入拳館;曾以為中年之后就不會交到新朋友了,不承想,卻有這么多同齡人并肩戰斗,用拳擊,在危機重重的中年克服了孤獨,在人生的拳臺上,我也小小贏了一個回合。

猜你喜歡
教練比賽
Coach,Where Are You?教練,你在哪兒?
野兔“教練”
健美比賽
貪玩教練
選美比賽
睡著了
比賽
加油
最瘋狂的比賽
賽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