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學思維方式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2024-03-31 17:19馬抗美
人民論壇 2024年5期

馬抗美

【關鍵詞】人才中心 創新高地 人才強國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边@是面向新時代新征程瞄準世界前沿的人才工作動員令,為我國人才事業發展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現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任務,改變束縛人才發展的思維方式是一項重要任務。

價值思維: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是新時代人才集聚最為重要的途徑和載體,在建設過程中需要人才工作實現諸多方面的創新發展,實現人才集聚的高層次,發揮人才效能的高水平。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思維,這種思維的核心集中體現在對人才價值的全面思考,關注人才的主體性,關注人才的健康持久發展。人才通過自身的創造性勞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夠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但僅僅看到這一點是不夠的,更不能因為這一點,就把人才作為實現目標的工具。人才固然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具有工具性職能,但如果僅僅把人才看作實現目標的手段,就會陷入實用主義的誤區,使人才活力難以充分釋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痹邳h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引領驅動”“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充分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價值全面而深刻的把握,為新時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重中之重是凝聚一批世界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產出高質量創新成果?,F代文明中的人才是生活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充滿個性、情感豐富的個體,他們身上蘊藏的價值絕不是簡單地用金錢和數字就可以評估的。因此,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需要具備更長遠的眼光和更廣闊的胸襟。首先,要充分認識人才勞動的特點。創新特別是高層次的創新是一項極其復雜艱苦的工作,消耗體力精力巨大但產出并不穩定,人才創造性勞動及其成果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發展周期。其次,要充分認識人才聰明才智發揮的條件。人才的知識和才智是其自身儲備的知識寶藏,是人才價值得以實現的最重要的基礎。但是,知識和才智在沒有進入到創造性勞動的實踐過程時,其通常是以潛在資源的形式存在著,需要通過主觀因素和外部條件的有機結合,才能在實踐中轉化為新思想、新工藝、新產品等現實的生產力。因此,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以對人才的真誠尊重、真正理解和真心愛護為前提,不能只看眼前,不顧長遠;只見物質,不見精神;只管使用,不顧培育;只見效益,不見活力。

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發揮高水平的人才效能,要求我們始終貫穿以“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邏輯主線的馬克思主義人才觀,突破把人才作為工具的思維局限。樹立新時代人才觀,不僅要充分認識人才的現實價值,而且要為人才潛在價值的實現創造條件;不僅要為人才施展才華搭建舞臺,還要為人才全面自由發展鋪平道路。從人才的尊嚴、權利、需要和發展出發,通過各項改革,不斷賦予各類人才主體地位和施展才能的機會,不斷擴大人才自我支配和自我實現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以先進的價值觀引領人才的成長,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從而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只有這樣,人才引領驅動的作用才能有效發揮,從而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當代價值。

開放思維:廣聚天下英才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放眼今日之中國,無論是突破“卡脖子”的科技難題,還是書寫好鄉村全面振興的大文章,無論是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還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都迫切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有為人才。我們要在世界范圍廣泛吸納人才,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不僅強調了面向全球吸引人才的戰略導向,而且更強調了高層次人才的集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才工作的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面對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新目標、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引領人才工作。

中國要能夠在全球范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到底依靠什么?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在斗爭中不斷爭取、吸引、匯聚和培育優秀人才,從而保證黨的目標順利實現的奮斗史。特別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盡管物質資源匱乏,依然有無數優秀人才積極主動投身黨的事業。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經驗表明,凝聚人心的事業以及靈活開放的人才政策是人才集聚的核心要素。早在延安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人就提出了“來去自由”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營造了寬松開放的人才制度環境,吸引了大批人才,包括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參加抗日戰爭和新中國建設,顯示出強大的“人才磁鐵”效應。

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面對的是世界級拔尖創新人才,他們有著不同的國別、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生活工作經歷、不同的性格秉性等,要引進來、留得住、用得好,必須以更開放的思維,深入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理解包容他們的個性特點和生活工作習慣,針對他們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支持政策,形成與世界級人才溝通、交流與合作的順暢渠道。

我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一項人心所向的偉大事業,具備了凝聚天下英才、吸引天下英才的核心要素,同時我國具有穩定的政治環境、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以及海納百川的文化傳統,因此,我們應有信心和勇氣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模式為引領,做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建設工作。

差異化思維:促進人才合理布局協調發展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意味著高品質人才生態的形成和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雹弋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正加緊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部署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同時發揮不同城市人才集聚的平臺優勢,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這是一個關系長遠的人才戰略布局,是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

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每個城市都是其中的一個要素,需要正確把握自身定位,處理好與其他城市的關系。在現實中,求同思維強調的是關注事物的共同點和相似之處,從而尋找事物發展規律的一種思維方式。這是人們在認識事物時必要的一種思維方式,其劣勢則是容易產生思維定勢,形成思維惰性。如果在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過程中,各地按照已有的觀念和原則運作,就會出現相互模仿、相互復制的現象,由此帶來人才內卷和惡性競爭加劇,不利于雁陣格局的形成。

一些地方的人才引進政策缺乏對自身特色和需求的精準定位,以及對本地特點、區位優勢、未來發展方向的綜合考慮,個別條款與本地實際情況脫節,有的地方一味引進“高精尖”人才,引進后卻未能有效利用,有的地方一味“優待”外來人才、“冷落”本土人才,這些不理性的人才需求會導致人才資源的浪費。有研究表明,地方人才政策效能的發揮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人才政策設計、人才政策執行、人才服務保障、人才成長環境等。地方政府單靠人才政策創新并不一定能實現理想的人才競爭結果,地方財政收入是一個重要的權變因素,在人才政策的效應上起著調節作用,當地方財政收入較高時,人才政策的作用會得到明顯增強。由此,人才政策的制定必須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關鍵是自身定位的精準性。

良好的人才發展戰略布局需要突破求同思維的定勢,倡導差異化思維。各城市可以通過政策、環境和機制的綜合引導,給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提供機會,形成人才流入門檻較低、創業成本較少、生活工作環境更具親和力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集聚地,與人才高地形成互補。各城市應運用差異化思維,找準自身特色和需求的精準定位,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充分支持本地區優勢產業,在此基礎上確定人才集聚的目標、任務和途徑,在建設人才強國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服務思維:為高水平科研創新活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強調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向用人單位放權,為人才松綁,需要進一步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在現代管理中,管理和服務并不是截然對立的,它們往往是重合的,管理是服務的一種表現形式和必要手段。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個別地方的管理手段和環節雖然完備,但卻失之于重復和繁瑣;各項規定雖然規范,但卻在執行中過于死板,缺乏靈活性,使人才的時間和精力不能集中。人才的勞動具有開拓性、探索性和創新性。人才要有敢于突破束縛、超越前人的勇氣,要付出更多的體力和精力,要面對更多的挫折和失敗,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和壓力。因此,簡單的管理思維不僅不能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還會阻礙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在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過程中,為了充分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傳統的管理思維必須轉向服務思維。管理思維和服務思維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思維起點的不同。管理思維的起點是管理者的管理活動,體現的是管理者的主體性。而服務思維的起點則是人才的創造性活動,體現的是人才的主體性。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初級階段的、簡單的后勤服務,也不是被動的服務,而是一項具有科學性、專業性和前瞻性的職業化服務。這種服務要為高水平科研創新活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對于人才創新創造成果的產出具有獨特的價值和貢獻,也是高活力人才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過程中,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人才勞動的特點和規律,實現由管理思維向服務思維的轉變,并將其貫穿于人才工作全過程。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中國政法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

責編/靳佳 美編/楊玲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