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民營經濟發展對策研究

2024-03-31 17:07許明
唯實 2024年2期
關鍵詞:南京民營企業經濟

許明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強調要正確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做出重要部署,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31條重磅政策,在國家發改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釋放出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強烈信號。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專題召開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會議,出臺實施意見,就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和營商環境做出具體部署,市人大常委會適時作出了“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南京作為省會城市,承擔著“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重大任務,但目前來看,南京的民營經濟還存在著發展信心不足、創新勢頭不強、產業基礎較弱等問題,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上,還需要系統謀劃、扎實推進、久久為功。

南京民營經濟發展現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京民營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為標志,體制內“下?!比藛T成為創業主體,蘇寧、五星、圣和藥業等企業在那個時代孕育發展;第二階段是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標志,知識分子創業蓬勃興起,天加環境、巨鯊顯示等企業開始發展;第三階段是新世紀以來的第二個十年,以互聯網創業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為標志,帶有鮮明的研創型、平臺型經濟特征,途牛、運滿滿等平臺企業,以及世和基因、誠邁科技等生物醫藥、芯片設計與制造企業快速涌現,成為南京民營經濟新的生力軍。

十年來,南京民營經濟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南京民營經濟增加值達7765.24億元,年平均增速9%,總量連跨五個千億級臺階,GDP占比從39.9%提高到45.9%,是南京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2022年末,南京民營企業總數達162.39萬戶,是2012年同期的3.8倍,其中“四上”企業0.75萬家,占全市“四上”企業總數的83.7%。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6家。2021年民營企業專利授權數超4萬件,位居全省前茅,創新主體作用更加顯著。2021年南京民營“四上”企業從業人數比2012年凈增22萬余人,占全部“四上”企業從業人員的65.8%,就業吸納作用日益彰顯。南京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連續三年在國家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中位居全國前列。

南京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階段與外部環境的變化,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帶來的三重壓力影響,不少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受阻;市場開拓難、融資難、技術創新難、結構性用工難等新老問題疊加,使南京民營經濟呈現出若干新變化,部分問題開始逐步凸顯。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民營經濟總量呈現階段性震蕩與趨勢性收縮。2012—2019年,南京民營經濟增速指標已呈現收縮性趨勢,受三年疫情沖擊,民營企業面臨供給需求雙向制約,增速進一步呈震蕩下降趨勢。2012年,民間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2.2%,2022年這一數據已經下降到44.9%。

民營經濟產業分化、規模分化程度進一步加大。2022年,民營經濟三次產業結構分別為2.8:34.5:62.7,這一比例在2012年則為2.1:43.1:54.8。民營企業轉向“投資小、收益快”的第三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營經濟對長期發展前景缺乏足夠信心。2012—2021年,南京民營“四上”企業數絕對量上升,但在民營企業總數中的占比則從1.76%下降至0.97%。全國工商聯公布的2022中國“民企500強企業”榜單中南京僅有8家入圍,僅占江蘇入圍企業數量的8.7%。

民營企業盈利能力下滑,對經濟增長支撐度不夠。南京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商貿業、房地產和建筑業,受宏觀政策和疫情影響,行業發展受到較大沖擊。2021年民營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為1.9%,下降1.6個百分點,企業生存壓力加大。2022年,南京納稅超5億元44戶企業中,民營企業僅為10戶,納稅額76.3億元,占全市全口徑稅收收入比重僅為2.64%,稅收貢獻度有限。

民營經濟發展出現的上述問題,既與南京的城市特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有關,也與南京的法治營商環境不夠優化、助企惠企效能不足有關。

一是城市特有資源稟賦制約了民營經濟發展。相較崇商氛圍濃厚的其他沿海城市,南京社會各界的思維方式偏于保守,創新創業的氛圍不夠濃厚。作為省會城市,南京的央企布局較多,國有經濟占比較高,全市產業結構呈現出第三產業以傳統服務業為主,工業以傳統產業為主的特點,新興產業的影響力和規模還不夠大。同時,南京市域面積較小,產業用地空間受限,縣域(郊區)經濟較為弱勢。

二是法治化營商環境還需進一步打造。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招投標環節中,仍面臨隱性壁壘,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和政務環境有待進一步建設。知識產權維權案件審理仍然存在立案難、取證難、執行難的問題。在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過程中,缺少對土地、人員的妥善退場處理機制,企業對員工合法權益的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是行政服務的效能和水平與企業期待還有差距。在生產經營審批全流程中,“線上線下來回跑”“數據更新不及時”等問題仍然存在。政府在政務數據資源的確權、開放、流通、交易方面制度尚不健全。涉企服務中“清”有余而“親”不足,一些部門執法監管“剛性”有余,“柔性”不足,對企業個性化發展需要考慮不周全。

四是金融支持政策還沒有落實到位。部分惠企政策落實的溝通協調機制尚不健全,個別涉企獎勵政策準入門檻較高,對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微企業、傳統產業的支持和激勵程度不夠,民營企業融資困境仍未得到根本好轉。

五是企業自身轉型發展和抗風險能力還要增強??傮w而言,南京民營企業產業層次還不夠高,產業集聚和特色發展還不夠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標準的企業不多,一些民企經營較為粗放,熱衷于鋪攤子、上規模。個別民營企業杠桿率過高、盲目擴張導致經營陷入困境,急需加大紓困幫扶力度。

推動南京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要求,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支持民營企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心民營企業發展和民營企業家成長,全力構建“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發展氛圍。通過表彰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家、設立“南京市企業家日”等方式,在全社會弘揚企業家精神。要建立常態化民營經濟工作推進機制,設立市區兩級“民營經濟中小企業訴求響應平臺”,協調解決好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點問題和共性訴求,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

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建立行政機關不履行政策承諾及合同約定的問責機制,加強招投標、招商引資等重點領域政務誠信監測,持續推進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堅決糾治“新官不理舊賬”“擊鼓傳花”等政務失信行為。著力破除各種體制障礙和隱性壁壘,貫徹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實施企業跨區“一照多址”改革,推行簡易注銷、歇業登記等相關配套制度,加快網上“中介超市”服務平臺建設,為民營企業打造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提升商事案件審判質效,對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侵權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建立南京都市圈知識產權聯盟內侵權案件通報機制,構建尊重保護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的法治環境。依法加強對民營企業及企業家的合法權益保護,依法審慎采取強制措施,保障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

打造便捷高效、暖心舒心的政務服務環境。出臺政商交往“正面清單”,暢通常態化政企溝通渠道,持續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濃厚氛圍,讓企業安心干事創業。公布一批容錯糾錯典型案例,在全社會形成正向保護激勵機制,給敢擔當有作為的干部吃下“定心丸”。優化完善生產經營審批流程,建立完善數據開放平臺和標準體系,破解“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統一編制跨部門綜合監管事項清單,探索建立“綜合研判、聯合檢查”工作機制,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非現場監管,堅決杜絕“一刀切”“運動式”執法,嚴禁未經法定程序要求市場主體普遍停產停業。加強民營經濟運行監測,加強分析研判,加大惠企政策支持力度,確保政策精準到位。

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提升產業科創能力。著力為民營經濟發展構建最優創新生態,幫助民營企業實現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全鏈條耦合互動,形成乘數效應,以創新先行贏得市場空間。要因地制宜,統籌運用好區域現有的技術資源。梳理出南京區域內具有優勢科創力量的龍頭企業和高等院校,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科技創新相關的人才、資金、裝備、設備等資源向這些地方適度集中,力爭建成一批科技原創性的策源地。要瞄準國家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相關領域,通過“揭榜掛帥”等手段,積極參與到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進程中去,更多地體現南京元素,充分發揮好南京資源優勢,彰顯科技自立自強走在前的要求。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學研科創中心。統籌運用好研發載體、平臺機構、產業基金、開發園區、創新人才五個要素,構建產業科技開放創新生態。要重點瞄準運用研究,堅持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在供給側要把力量放在科研機構上,利用好南京科研院所里可以運用轉化的技術,通過新技術引領新產業;在需求側要重點發揮好企業主體作用,將南京的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納入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全過程中。大力培育平臺機構,為研發載體研發、交易、轉化全過程提供服務。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好研發成果轉化的市場化、研發人員職務發明成果的市場化和四大要素利益分配之間的市場化問題,通過生態打造,實現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

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體系。優化科創金融服務。高標準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優化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機構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合作,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標準化票據、供應鏈票據、保理等業務。探索依托省級融資擔保機構增信等方式完善科創企業債券融資增信機制,降低科創企業債券成本及債券融資風險。搭建創投對接平臺,推動創投機構與優質項目高效對接,形成集基金孵化、基金服務為一體的創投生態體系。推進信貸資源向小微企業傾斜。支持金融機構單列小微企業信貸計劃,探索銀行間信貸抵押物評估報告互認,進一步降低貸款門檻、優化流程,加大對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支持力度,推動小微企業貸款持續擴面、增量、降價、提效;鼓勵政府主管部門主動與金融機構共享信息,運用稅收、交易流水、經營用房租賃以及有關信用信息等數據,幫助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精準信用情況“畫像”。

注重民營企業風險的防范與化解。一方面,要“防未病”。緊盯資產端、負債端、經營數據等重要環節,建立健全企業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定期分析排查企業運行狀況,與銀保監、人行、金融監管等部門,加強區域金融和債務信息溝通,及早對接幫扶,提前會診干預。要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樹立正確的戰略發展觀,推動企業穩健發展,避免過度的順周期現象,杜絕通過一味加杠桿的方式進行野蠻擴張、大干快上等行為,防范經營風險。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財務管控運行制度,根據企業自身發展需求選擇合理的發展路徑和方式,科學規劃長短期投融資比重、債務規模和時間區間,提高融資結構與企業發展的適配性。另一方面,要“治已病”。按照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原則,壓實屬地責任,分級響應處置。提前會診干預,一旦發現問題,及早對接幫扶。對出現重大風險的大型重點企業,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實行“一企一策”專班推進,深化“府院聯動”機制,搭建資本要素撮合平臺,綜合運用引入戰投、股權融資等多種手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作者系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秘書長)

責任編輯:張蔚菊

猜你喜歡
南京民營企業經濟
南京比鄰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南京不會忘記”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南京·九間堂
又是磷復會 又在大南京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