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2024-03-31 17:27周殿芳
關鍵詞:逆向創造性思維

周殿芳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已經成為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語文教學,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探討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當前教育工作的重要課題。

一、設疑問難,引發學生獨立思維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背S幸牲c,常有問題,才能常思考,常創新。因此,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學會質疑問難。

(一)引疑巧問。教師在了解學生自學存疑的情況后,根據教學的重難點,結合學生的疑問,巧設問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如,教學《一定要爭氣》時,圍繞“中學時代的童第周為什么要爭氣”這一教學重點,結合學生在預習中提出的問題,設計這樣一串疑問:童第周為什么要跟班試讀?當什么時候他才下決心要爭氣?他做出了哪些努力?他當時的學習為什么不是很好?疑問一層深一層,前問的“果”成為后問的“因”,促使學生不斷地進行判斷推理,排疑解難,通過積極思維狀態,使學生輕松地理解了重點內容,也訓練了邏輯思維能力。

(二)激疑拓展。在教學中,不但要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還要提高質疑問難的質量。如《大海的歌》一文中兩次提到“歌”——歡樂的歌和一曲新歌。指導學生朗讀時,不僅要做好感情的處理,還要指導學生體會二首歌的感情的升華。通過對“歡樂的歌”和“一曲新歌”所表達的不同情感質疑問難,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在反復的頌讀中去品味。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讓學生體驗到了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二、展開想像,激發學生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在創造性思維活動中有助于推陳出新,產生大量新奇獨特的構想,它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教學中可以利用文中關鍵詞與中心句,想象并補充故事情節,這是引發學生想象,激發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方法。如《放風箏》一課的第六自然段抓住三種風箏展開想象,描寫各式各樣風箏的美麗姿態。仿照描寫“小蜜蜂”“小金魚”的方法,把其他的風箏用自己的話進行細致描述。有的學生說:“你瞧,那兇猛的老鷹,撲扇著巨大的翅膀,好像在尋覓美味的獵物?!庇械膶W生說:“那粉紅色的蜈蚣,正擺動著長長的尾巴,好像在做太空旅游?!庇械膶W生說:“雪白的仙鶴,展開翅膀,好像在說‘朋友們,咱們去那朵白云上跳舞,好嗎?”學生們運用豐富的想象,描繪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再如,體會古詩《舟夜書所見》意境,教學中,先讓學生理解詩意,然后讓學生當小畫家,用畫筆表達詩意,進一步體會那樣的意境。學生興趣很高,用簡筆畫很快勾畫出種種畫面。有的是:在高高的山嶺間,一條小溪靜靜地流著,一只小船??吭诎哆?,那枯黃的燈光照射在河面上,河面泛著點點金光,山嶺上一片烏云擋住了月亮。有的畫面是:一片綠色的蘆葦叢,一只黃色的小船孤零零地停著,紅色的燈光,透過蘆草灑在河面上,閃閃發光??梢?,通過指導學生展開想象的表達能力訓練,有效地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三、變果溯因,指導學生逆向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變果溯因是一種有效的指導學生逆向思維的方法。這種方法鼓勵學生從已知的結果出發,逆向思考問題的原因和過程,從而發現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情節、人物或主題進行變果溯因的思考,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這個結果對整個故事或主題的影響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思考,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時也能培養他們的逆向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此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運用變果溯因的方法來指導學生逆向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或者從不同的結果出發,逆向思考問題的原因和過程。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式,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和創意機會。

四、運用比較,啟迪學生求異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比較法可以有效地啟迪學生的求異思維,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比較法是一種通過對比不同事物、觀點或方法,引導學生發現它們之間的異同,從而激發創新思維的方法。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同一主題的不同文本,或者同一作者在不同時期的作品,讓學生發現其中的差異和特點。通過比較,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求異思維,思考不同的可能性。此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運用比較法來啟迪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可以提供多個開頭或結尾,讓學生比較它們的不同和特點,并嘗試創作出自己的獨特版本。如教授《司馬光》一文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大膽想像,提出:如果你遇到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水缸里,會用什么辦法去救他呢?有學生說,可以找樹枝把他拉起來;有的說,可以用盆子把水缸里的水舀干;還有的說,可以找大人來幫忙;搭人梯拉出來;想辦法把水缸放倒,讓水流出來……先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然后再通過討論交流,運用比較,得出最佳的救人辦法。這樣既鼓勵求異,又重視求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運用比較,不僅可以啟迪學生求異思維,還可以促成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創造性思維是學生需要的一種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方面。創造的種子孕育在孩提時代,如何去培養,如何去根植,這是每位教學工作者值得思考與探索的問題。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與開發學生的創作意識和初步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而小學教師,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責任重大,要在這一關鍵時期,通過日常教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創造力的知識基礎,種植并栽培好飽滿豐碩的創造力的果實。

猜你喜歡
逆向創造性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逆向而行
創造性結合啟示的判斷與公知常識的認定說理
《文心雕龍》中的作家創造性考辨
兒童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
保持創造性的29個方法,每天看一遍
逆向工程技術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