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流行病學研究

2024-04-01 02:13黃幼芳藍惠華林一張玲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24年5期
關鍵詞:感染率季節陽性率

黃幼芳 藍惠華 林一 張玲

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檢驗科,廈門 361003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咽痛等,感染病因很多,可由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或真菌等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流行與年齡、區域、季節均有一定關系,可表現出不同流行特征[1]。肺炎支原體(MP)和肺炎衣原體(CP)是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體,可引起肺部感染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和CP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檢出情況,探討感染類型、人群及季節分布特征,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對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的4 89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其中男2 886例、女2 010例,年齡1 d~102歲。納入標準:⑴有呼吸道感染癥狀;⑵性別、年齡不限;⑶使用抗菌藥物前、就診當日或次日完成病原學檢測;⑷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⑴先天性疾??;⑵免疫缺陷性疾??;⑶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⑷重度營養不良。

本研究經廈門大學附屬成功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批準文號為:73JYY2024131398)。

2.方法

抽取靜脈血5 ml于促凝管中,靜置30 min后,于離心半徑20 cm離心機3 5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待測,采用亞輝龍iFlash 3000-A磁微粒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標準品同時進行血清MP-IgM和CP-IgM抗體檢測(當天完成)。不能及時檢測標本,離心后分離血清于2~8 ℃冷藏保存,第2天檢測。血清MP-IgM和CP-IgM抗體的陽性判斷標準均為COI≥1.1。

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MP、CP感染類型(表1)

表1 2021年至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MP及CP感染類型比較[例(%)]

2021年至2023年4 89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血清MP-IgM抗體和CP-IgM抗體陽性檢出率為14.48%(709/4 896),其中MP陽性率為12.58%(616/4 896),CP陽性率為1.63%(80/4 896),MP+CP陽性檢出率為0.27%(13/4 896),以單一MP感染為主。MP陽性>CP陽性>MP+CP陽性,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2.MP、CP感染的性別分布情況(表2)

表2 不同性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總MP及總CP陽性分布情況比較[例(%)]

MP陽性和MP+CP陽性歸為總MP陽性(629例),CP陽性和MP+CP陽性歸為總CP陽性(93例),總MP陽性率高于總CP陽性率。同性別患者均以MP陽性為主,MP和CP總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不同性別MP和CP感染率不同,女性總MP陽性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748,P<0.001),但CP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60,P=0.548)。

3.MP、CP感染的年齡分布情況(表3)

表3 不同年齡段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總MP及總CP陽性分布情況比較[例(%)]

同一年齡段患者以MP感染為主,40~<60歲組總MP陽性率和總CP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368,P=0.066),其他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不同年齡段總MP陽性率、總CP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4.MP、CP感染的季節分布情況(表4)

表4 不同季節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總MP及總CP陽性分布情況比較[例(%)]

夏季總MP陽性率(15.30%)、總CP陽性率(2.40%)均高于其他季節。不同季節總MP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747,P<0.001),MP感染高發于夏秋季;而不同季節總CP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4.114,P=0.249),每個季節CP感染率差別不大。

討論

近幾年,由于病原體不斷變遷以及抗菌藥物廣泛使用,細菌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逐步得到控制,但其他病原體引起的感染仍占主導地位[3]。呼吸道感染的多種病原體中,MP和CP引起的CAP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2]。Oumei等[4]研究報道,MP可引起10%~40%的CAP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2021年至2023年的4 89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在MP、CP感染方面,以單一MP感染為主,總MP陽性率高于總CP陽性率,這與相關研究報道結果一致[2,5]。

MP無細胞壁,是一種大小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原核生物,分布廣泛,可獨立存在,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具有傳染性。致病機制主要有2種:⑴MP利用其特殊的細胞黏附器,黏附在宿主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產生氧自由基、炎癥介質,造成呼吸道直接損傷;⑵宿主對MP入侵產生異常免疫應答(過度自身性免疫),也可造成宿主免疫損傷[6]。本研究顯示,MP陽性率在不同性別、年齡、季節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女性MP陽性率高于男性,這與國內許多報道[7-8]相符,但與馬玉芹等[9]報道不一致。0~14歲兒童為MP主要感染對象,分析原因可能是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免疫力低下,一旦吸入感染者飛沫,其呼吸道黏膜就容易被MP感染[6];學齡前期、學齡期兒童常處于托育、學校等集體環境中,容易造成疾病傳播。本研究結果顯示,3~<6歲組兒童MP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齡組,提示5歲以下兒童也屬易感人群,與Brown等[10]報道MP多發生于5歲及以上兒童不同;≥60歲老年人較少發生MP感染,與李亞娟等[11]報道結果不一致,可能與醫院體系性質不同、收治老年患者的基礎疾病不同等有關。MP在每個季節感染率都較CP高,不同季節MP感染率均有差異(均P<0.05),夏秋季高發,這與國內文獻報道不一致[8,12],可能與地區氣候、溫濕度等有關。

CP是通過感染宿主細胞,并在宿主細胞內寄生而致病,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也是引起CAP的重要病原體。Quinn[13]研究指出,CP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易引起多種慢性感染性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應予以重視并進行徹底治療。本研究中,不同年齡段CP總陽性率為1.90%,與秦輝等[14]報道的感染率接近。CP感染率在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0.98%、1.51%、2.25%,呈逐年上升趨勢,與張宙等[15]報道一致;CP陽性率在性別及季節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不同年齡段CP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成守金等[16]報道CP感染年齡上無差異有所不同,可能與地區差異、統計人群及檢測方法學不同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MP、CP是急性呼吸道疾病重要病原體,其中以MP感染為主,夏秋季高發,多見于女性、兒童,CP感染無性別、季節差異,但有年齡差異。本地區病原體流行特征調查有利于衛生健康部門對廣大群眾加強衛生知識宣教,對易感人群采取積極有效防控措施。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黃幼芳: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分析/解釋數據,統計分析,起草文章;藍惠華:統計分析,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林一: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張玲:醞釀和設計試驗,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并指導

猜你喜歡
感染率季節陽性率
英國:55歲以上更易染疫
我喜歡的季節7
季節蠕變
季節的變換
不同類型標本不同時間微生物檢驗結果陽性率分析
花的季節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降低新生兒機械通氣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發感染率
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密切接觸者PPD強陽性率在學校結核病暴發風險評估中的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