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企業資金風險審計的研究與實踐

2024-04-02 05:14路國華
當代石油石化 2024年1期
關鍵詞:重點資金檢查

路國華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審計中心,北京 100728)

關鍵字:資金風險 審計 實踐

資金作為保障企業正常運轉的關鍵要素,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資金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處于中心地位,防范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各類風險,提升資金運營效率,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1 中央企業開展資金風險管理專項審計的必要性

近年來國際經濟形勢復雜敏感,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頻發,給國民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依托審計監督手段,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資金風險,既是國家落實統籌發展的要求,也是保障央企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1)加強資金風險監管是國家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強調“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近幾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相繼出臺資金風險防控要求,2021年3月下發《關于加強中央企業資金內部控制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中央企業建立內控與業務、財務、審計等部門相互制衡的工作體系,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要對資金內控關鍵環節持續強化監管,強化資金全流程預警監控,促進資金管理活動可控制、可追溯、可檢查,加快推進資金內控信息化建設;2022年2月下發《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完善資金內控體系,將資金內控規則嵌入信息系統,建立健全資金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同時,國資委對開展資金風險審計提出明確要求。2020年9月印發《關于深化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對資金中心等資金管理機構應當每年至少審計1次,對負責資金審批和具體操作的關鍵崗位和重要環節應進行常態化監督。加大對高風險業務的監督力度,對重點子企業和高風險業務每年至少開展1次專項審計,切實防止風險交叉傳導。

2)持續防范資金風險是央企的必由之路。保持財務狀況穩健,加強現金流管理,提高資金使用安全性是保障央企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央企資金管理暴露出諸多風險,企業資金回籠風險、資金占用風險、資金舞弊風險的管控依然任重道遠。央企需要持續鞏固完善和優化提升資金管理,有效防控重大資金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2 深入開展研究型審計,準確把握審計目的,合理確定審計范圍

專項審計是針對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對企業全面實施的審計項目[1]。某集團作為大型中央企業,產業鏈條長、業務種類多,資金風險管理專項審計覆蓋面廣、業務差異性大。要采用研究型審計工作思維和方法,科學把握審計目標和范圍。

1)認真研究法規制度。依法依規審計是審計人員的立身之本,發現和確認風險存在必須有明確的規章制度為依據。將研究貫穿資金風險審計全過程,掌握重點,把握變化,編制資金風險制度庫和風險管控清單,指導審計工作落地實施。

2)準確把握審計目標。深入研究往年同類專項審計方案內容,分析集團下發的全級次企業資金風險排查清單,檢查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真實性、合規性、效益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堵塞資金管理漏洞、防范化解資金重大風險。

3)合理確定審計范圍。堅持風險導向[2],通過大數據手段和企業自查相結合,把集團境內外所屬企事業單位、分子公司全部納入審計范圍,實現審計對象全覆蓋。堅持問題導向,通過風險識別清單,對高風險領域、高風險業務、高風險環節以及重點崗位開展重點審計,實現審計領域全覆蓋。堅持結果導向,結合曾發生的資金風險和損失情況,把資金存貸管理、資金收支管理、“兩金”占用、對外擔保、對外投資等均作為重點審計項目,實現審計內容全覆蓋。

3 以風險為導向,以業務為核心,科學把握審計要點

3.1 以資金指標為抓手,檢查資金管控風險

資金指標是反映企業資金風險程度和資金管控水平的重要數據,是資金風險管控的重要抓手。

1)國資委對央企考核的指標體系。近幾年,國資委對考核指標進行多次調整,如,2019年提出“兩利三率”考核指標,即凈利潤、利潤總額、資產負債率、營收利潤率、研發經費投入率;2020年引入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形成“兩利四率”考核指標體系,引導企業改善經營效率和發展質量;2023年進一步優化為“一利五率”[3],新增營業現金比率、凈資產收益率,突出現金流管控和資本收益。資金審計應重點關注與資金直接相關的資產負債率、營業現金比率指標,并結合企業預算控制體系,檢查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付息債務、“兩金”占用等資金管控指標。

2)資金指標檢查的重點內容和方法。重點檢查資金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和完成數據真實性。特別是營業現金比率指標,即經營現金凈流入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反映企業銷售質量的高低和主營業務獲得現金的能力。該指標排除了壞賬損失的影響,營業現金比率高,證明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現金流量的支持程度高;反之,證明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雖然高,但現金流量支持程度低,大半當期收入形成應收賬款,成為企業的債權資產。

3.2 以資金合規為基礎,檢查資金安全風險

開展資金相關業務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集團相關制度規定。只有保證合法合規,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資金安全。需重點檢查以下內容:

1)存貸款管理。某集團設立了專業財務公司作為資金池以集中管理境內外資金,企業籌融資均需要通過內部資金平臺開展。重點檢查是否違規在外部金融機構籌融資、存貸雙高增加財務費用、資金期限錯配引發流動性風險等。

2)對外投資、擔保。對外投資屬于嚴格管控項目,應重點檢查是否未經批準開展證券、金融衍生品、委托理財等高風險業務。對外擔保重點檢查是否違規為無股權關系的組織或自然人提供擔保、對控股(參股)公司超股權比例提供擔保、以抵押質押等形式對外提供擔保等。

3)對外借款。某集團禁止向外部單位直接提供資金借款,應重點檢查隱藏在正常業務中的變相資金支持,如通過票據、增信等方式為第三方提供資金支持,利用賒銷、延期收款等形式變相出借資金等。其中向控股、參股公司借款的審計應把握4點:一是可以通過財務公司委托貸款,不能直接借款;二是委托貸款要按內控權限指引履行審批程序;三是對方股東需按股比提供借款或擔保措施;四是要按規定收取利息。

4)融資性貿易。融資性貿易屬于高風險業務,國資委多次發文嚴禁開展融資性貿易,集團公司也有明確規定[4]。融資性貿易有多種表現,如,虛構貿易背景或人為增加貿易環節,無實質性業務的貿易往來;與由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或上下游之間存在特定利益關系的企業開展業務;通過對同一客戶提供原材料并包銷其產品,形成大額應收及預付款,且無貨權等資產抵押質押、變相為對方提供資金支持等。這些貿易無合理的業務需求和商業邏輯,實質是對外進行資金借貸活動。一旦對方資金鏈斷裂,我方將承擔巨額損失風險。

3.3 以資金結算為對象,檢查資金流動性風險

資金結算與資金流動性息息相關,特別是及時收回款項對保障企業正常運營至關重要,既包括銷售貨物款項的回收控制,也包含工程施工企業工程款結算等資金回收。需重點檢查以下內容:

1)合同資產結算。合同資產與應收賬款不同,應收賬款是無條件的收款權,合同資產是附條件的收款權。審計應重點分析合同資產特別是工程施工企業未按規定及時轉為應收賬款的原因,并據此分清責任、提出建議。

2)應收款項。按照“誰形成的欠款,誰負責清收”的原則,業務部門是清收責任人,要檢查每筆應收款項清收責任是否落實。重點關注無法收回或超過訴訟時效的款項,特別是工程施工企業、貿易型企業的款項以及3年以上未收回的款項。

3)對外付款。超合同約定進度、超審批權限對外支付資金可能造成資金損失風險,截留收入、虛列成本費用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利用個人賬戶辦理對公資金結算業務都可能造成違規違紀。應重點檢查付款依據的真實性,特別是長期無動態和債權人等關鍵要素變更的應付款項。

4)存貨占用。重點關注形成大金額積壓物資的原因和責任。企業普遍存在以領代耗的現象,方便了日常使用的同時也掩蓋了存貨實際規模,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產生損失浪費甚至倒賣等違紀問題。

3.4 以授信管理為落腳點,檢查資金信用風險

嚴格的信用管理是防范資金風險的重要手段[5],特別是利用信用控制系統與業務系統的聯動功能控制信用管理本身存在的風險。應重點檢查以下內容:

1)信用管理。檢查是否存在業務部門不按規定對交易對手進行信用風險評估、核定信用等級、確定賒銷(預付款)額度,甚至突破限額開展賒銷或預付款業務;規避信息系統剛性控制違規開展已提未售、線下銷售業務;合同文本未明確約定款項收回方式、收回期限和違約責任;對信用變動狀況跟蹤不到位,與失信、列入黑名單企業發生業務往來等情況。

2)票據和信用證管理。在確保票據真實、準確、完整、合規、不存在兌付風險的情況下,方可收取商業匯票。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未制定收取商業匯票、保函和信用證出具機構的短名單;開具保函、信用證業務審核不嚴,未取得真實、有效的交易文件等情況。

3.5 以信息系統為切入點,檢查資金基礎管理風險

某集團下屬企業眾多,經營數據量類別多、規模大,靠人工手段防范資金風險較為困難。審計應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經營數據進行分析,梳理出異常的資金現象開展深入檢查。

1)制度建設。制定資金相關管理制度并按需修訂完善是資金風險防控的基礎,審計在檢查制度建設完整性的基礎上,還應通過制度管理信息系統檢查制度承接情況,包括檢查承接的制度是否照搬照抄、有無根據企業實際進行優化。

2)權限控制。不相容崗位管理嚴格分離是杜絕舞弊風險的關鍵手段,除線下分離外,更要有經營業務系統、資金收支系統對不相容崗位的剛性控制。資金關鍵環節相關預警、控制等條件應當嵌入信息系統,實現全流程預警監控,如果存在權限設置問題,要重點抽查其經手的業務是否存在舞弊行為。

3)銀行賬戶。賬戶檢查需要通過集團司庫管理系統進行,企業原則上應在合作銀行開立銀行賬戶,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應同步開通銀企直聯功能。開通銀企直聯后原則上不得開通網銀支付功能。還要檢查單位已注銷和其他不使用的賬戶是否及時撤銷,未達賬項是否及時清理。

4 優化項目組織模式,合理調配審計資源,著力提升審計效率和質量

資金風險專項審計項目涉及某集團160家企業,覆蓋范圍廣、審計內容多、組織難度大、質量要求高,需多措并舉以提高質量和效率。

1)總部部門攜手合作。資金風險政策性強,審計與財務應采取“四共模式”:一是共編審計方案,共同研究審計目標和重點內容;二是共同組建隊伍,由財務部推薦資金領域專家加入審計組;三是共研重點問題,對審計中發現的重大風險事項及時溝通,共同研判風險程度;四是共商審計報告,對審計報告反映的問題,共同商定反映方式,探討整改方案。

2)審計項目協同開展。在安排企業自查基礎上,充分結合各類審計項目,要求相關項目按照審計方案對資金風險進行排查。同時組建專門團隊,根據往年審計情況選擇部分資金風險較大的企業進行重點抽查,做到點面結合、重點突出。

3)合理調配審計資源。充分利用某集團審計“三支隊伍”,在集團本部設置審計組長、審計專員、審計主審崗位,與企業審計人員、業務骨干組成多個審計組,有序推進重點檢查。對業務相似度高的企業,可采取交叉互審以提高工作效率。

4)深化應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業務信息系統、資金管理系統、信用風險管理系統等,采取“數據分析+查證落實”的審計模式,發現風險疑點。借助天眼查、中登網、裁判文書網等外部政府公共信息平臺進行數據比較和信息分析,綜合判斷核實問題。

5)加強項目過程管控。加強企業自查過程管理,建立專項審計線上工作群,及時解答審計人員提出的疑問,發揮專業指導作用,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為開展重點檢查、匯總報告提供借鑒參考。及時為參審人員講解審計方案相關內容,提出審計注意事項并統一認識。

猜你喜歡
重點資金檢查
孕期X線檢查,真的不能碰嗎
備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檢查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單資金凈增(減)倉股前20名
重點推薦
這些是今年要重點做的事
Playjng with ch & sh
重點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