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024-04-02 12:16李亞
公關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思想教育輔導員心理健康

李亞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飛速進步和就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愈發顯著,已經變成了高校思想教育的核心部分。作為學生思想教育的關鍵角色,大學輔導員需要主動尋找如何將思想教育有效地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品質和應對技巧。本文旨在探討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為高校學生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文中研究以大學生心理現狀為切入點,分析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的必要性,探討輔導員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輔導員;思想教育;心理健康

引言

現代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當前社會競爭加劇,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大學生面臨著嚴峻就業形勢,這一環境下大學生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同時,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在逐漸增多,這其中包括學業壓力、就業壓力、人際關系壓力等。這些壓力容易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等[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當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單一,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不能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因此,如何將思想健康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應對能力,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面臨的主要問題

高校心理服務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就長遠建設來說,高校心理服務工作還存在一些差距。高校心理服務工作現狀如下:

(一)心理疾病問題日益突出

近年來校園內不斷出現各類心理問題,如僥幸心理、報復心理及虛榮心理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引發具體事故。通過分析高校內出現的自傷事故,大多數都與心理問題存在關聯[2]。這些人員心理問題出現,主要為婚戀困擾、家庭困難、壓力過大、抗挫折能力不足等,這些問題存在直接影響到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二)心理障礙問題逐漸增多

高校內存在心理障礙學生數量增加,無法滿足市場環境需求。高校進行人才培養時,要求具備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對抗能力及心理調控能力,才能切實滿足激烈的市場環境需求[4]。當前高校主體以“00后”“05后”及獨生子女為主,很多學生直接進入到社會中,缺少社會磨練,抗挫折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三)心理影響執行學習能力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但絕大部分學生本身缺少艱苦與挫折的磨礪,一些學生存在較強的心理依賴性,承受壓力的能力不足。當他們面對陌生環境與人際關系、快節奏校園生活時,經常出現不適表現,體現為抑郁、抵觸等,出現心理失衡與行為失控,甚至發生自殘行為[5]。

二、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新時期高校進行輔導員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滿足高等教育發展需求,順利實現德育教育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內容如下:

(一)滿足高等教育發展需求

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能否順利實現預期目標的關鍵在于,輔導員思想教育能否適應時代發展與大學生的實際需求。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經濟環境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正在普及化,并且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思想教育模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也越發受到關注,其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程度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的水平[6]。就目前輔導員思想教育效果分析,思想教育受到影響的因素較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態。如果輔導員思想教育不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那么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人格都會受到影響,進而對整個學校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順利實現德育教育目標

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核心任務,立德樹人的目標需要得到實現。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系統性,有效地整合輔導員的思想教育資源,以滿足大學生的成長需求。當前的大學生習慣于在網絡上獲取信息,但是網絡上的信息內容過于復雜,質量參差不齊,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認知[7]。因此,在進行大學輔導員的思想教育之前,必須對大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深入研究,并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同時,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要突出主流思想的價值,以便順利達成德育教育的目標。

(三)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一些大學仍然將學生視為裝滿知識的容器,簡單地將教學過程視為知識被放入容器,這無疑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但是這種教學方式缺乏實踐和體驗,無法被現代大學生所接受。因此,為了整合大學輔導員的思想教育資源,需要對輔導員的思想教育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以跟上時代的步伐,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現實情況,在輔導員的思想教育活動中融入人文關懷,展現出輔導員思想教育的差異性,從而構建出獨特的輔導員思想教育體系[8]。

三、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進措施

(一)發揮輔導員作用,提高輔導員思想教育質量

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輔導員,輔導員糾正學生存在的一些錯誤品行。因此,高校輔導員日常履行工作職責時,培養自身開展德育教育的主動意識,提高班級學生的德育水平。同時,學校需要加大培養輔導員道德素質,借助崗前教育與在職教育等形式,培養與提升輔導員道德水平。德育工作開展需要輔導員具備相應的政治理論基礎,定期組織輔導員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讓輔導員自身具備良好地言行,才能教導與辨別學生的言行,及時糾正錯誤價值取向,促進其道德水平提升。

(二)樹立新的輔導員思想教育觀念

網絡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管理輔導員是直接參與者與執行人,需要保持頭腦清醒準確認識當前形勢,掌握新媒體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及客觀規律。明確新媒體對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的影響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而轉移,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此,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網絡時代下思政教育的客觀規律,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平臺與載體的使用方法,做好教育引導與把控,正視網絡時代下學生的教育需求,樹立正確的科學教育觀。倡導合理使用新媒體技術手段,高效開展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

(三)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優化輔導員思想教育體系

1.培育輔導員自身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

作為一名輔導員,必須深入了解和掌握心理教育的相關知識,持續提升自己的政策理論修養,并且保持與社會發展的同步性,以便持續刷新和改良的心理教育觀點。只有如此,才能夠把最前沿、精確的心理輔導觀點和方法傳達給學生。深化對于心理學、社會歷史道德和教育學等領域的了解,防止追求短期收益的觀念。將其視為一項持久的學術使命,確保輔導員擁有良好的全面素養,從而在執行心理教育的過程中,擁有清晰的工作策略。另外,也需積極參與到學生的集團和當前的焦點問題,緊密追蹤社會的最新議題,通過在學生的心理教育過程中產生思考的交流,從而增加心理教育的成效。

2.加強網絡輿情監管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網絡輿情監控已成為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思政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它將思想政治教育與互聯網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網絡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輔導員應提高對網絡輿情監控的重視程度,關注學生在網絡上的言論和行為,及時發現潛在的負面輿情,預防和化解網絡輿情風險。高校應建立健全網絡輿情監控機制,設立專門的網絡輿情監控部門,對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及時向輔導員反饋相關信息。輔導員應將網絡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

3.創新心理教育工作方法

輔導員需要和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一起,從學生的視角出發,探索并設計出符合現今社會熱門議題和創新的教育方式,以實施恰當的心理教育。他可以通過實施多元的心理教育,有助于鼓勵和指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心理輔導的網絡文化創作中。比方說,在國慶節、“七一”建黨節、“五四”青年節這些關鍵的節日期間,可以組織一些在線的學生心理教育活動。還可以借助諸如無人機、抖音、快手等新興的媒介,或者通過短視頻的方式,使得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積極參與,并進行個性化的表述。推廣社會主義生活中的英勇事跡,塑造優秀的榜樣,形成一套系列的教育活動。推廣社區的正面影響力,潛移默化地進行心理教育,鼓勵大學生借助網絡互動平臺主動投入,同時也可以策劃家庭與學校的共同公益行動,以紀實性的記錄、朗讀、舞蹈、音樂以及情境戲劇等多樣化的藝術娛樂方式來分享富含深度的活動,從而把“灌輸型”的教誨變成“體驗型”的,擴展了大學生接受心理教育的途徑。

(四)開展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1.課程設計

為了更有效地開展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課程設計方面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這些措施主要表現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教材的運用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等方面。首先,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是關鍵。課程內容應該涵蓋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心理調適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和處理等內容。在組織上,可以采用模塊化的方式,將內容分為不同的主題或單元,以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同時,課程內容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教材的運用也是重要的方面。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應該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最后,教學方法的運用也是不可忽視的方面。教學方法應該注重啟發式、互動式和體驗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梢圆捎谜n堂講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心理測驗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高教學效果。

2.實踐活動

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至關重要。具體而言,實踐活動是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首先,可以組織心理主題班會,通過學生們的自我分享與交流,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認知。其次,可以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邀請專家為學生講解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此外,還可以開展心理情景劇活動,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體驗不同情境下的心理狀態,增強自我調節能力。在實踐活動中,高校輔導員需要精心設計具體內容。概括而言,高校輔導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可以有效促進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實踐活動中,輔導員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不斷優化活動內容和方法,確保實踐活動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真正實現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為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3.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危機干預是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其意義在于幫助學生應對心理危機,提高心理素質。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和應對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輔導員需具備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心理危機干預;然后,輔導員應該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需求,通過與學生交流、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心理健康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需求,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危機干預;其次,高校輔導員應該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心理危機干預,這包括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家庭治療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同時,輔導員還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發展,幫助他們調整心態、增強自信和應對能力。

結語

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結合實際情況,重新整合輔導員思想教育資源。主動學習與創新,更新輔導員思想教育方法,利用各方面內容開展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教育資源,繼而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思政局面,利用輔導員思想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切實滿足市場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石杭科.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協同開展的思考——以暨陽學院為例[J].現代交際,2018(12):123-124.

[2]王瑞瑞.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結合論[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5):76-77.

[3]張雯雯,耿琰杰.高校輔導員工作模式初探——論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J].文教資料,2013(20):103-104.

[4]戰成秀.淺議高校輔導員耦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選擇[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28(09):67-68.

[5]徐金娣.人本主義心理學視閾下藝術院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3(13):99-101.

[6]張舒寧.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及解決路徑[J].品位·經典, 2022(13):105-107.

[7]高曉妹,路洋,徐凌子.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境與路徑重構[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6(03):148-152.

[8]鄺宏達,張華東.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勝任力現狀調查 ———以廣西兩所高校為例[J].中國教育學理論與實踐, 2022, 1(2):8.

(作者單位:四川工商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

猜你喜歡
思想教育輔導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關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創新方式摭談
小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