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高校教師綜合能力提升路徑

2024-04-02 12:16王文剛
公關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設計專業民辦高校

王文剛

摘要: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為國育才,為黨育人。民辦高校作為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教師的綜合能力。本文明確民辦高校設計專業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分析目前綜合能力提升的困境,通過研究教師所需要的綜合能力,提出如何加強教師綜合能力提升的具體措施,總結構建科學合理的綜合能力提升路徑,目的是為民辦高校設計專業教師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指引作用,通過提升教師綜合能力來促進民辦高校設計專業教學質量。

關鍵詞:設計專業;綜合能力提升;民辦高校

引言

2023年9月,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召開,與會代表深刻地表達弘揚教育家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性。新的時代、新的征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致力于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不斷提升教師綜合能力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民辦高校教師特征較為明顯,現階段民辦高校教師存在綜合能力有待提高,學識基礎整體薄弱,青年教師比例較大,教學經驗不足,專業實踐技能有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待完善,職業規劃和發展能力有待提升。通過民辦設計專業一線實踐教學,總結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學術研究、青年教師培訓、教學實踐、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民辦高校設計專業教師綜合能力提升的具體措施。

一、提升民辦高校教師綜合能力的重要性

教育強國的建設,是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的努力,要齊抓共管,凝心聚力,要有責任感、有擔當意識,樂于奉獻,不斷加強高校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通過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企業、行業協會的共同協調,開展培訓、交流學習、頂崗實習等保障措施和具體實施途徑,致力于提高教師專業綜合能力,把新時代民辦高校教師打造成道德高尚,教學業務能力和實踐能力強的“四有”老師。

民辦高校設計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是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的需要。我們要通過設計專業教師的不同特點,專業技能綜合考慮相關措施開展相關培訓,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民辦高校設計專業主要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教師是實行應用人才培養的基礎,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升是應用型高校青年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實現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1]。教師綜合能力影響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民辦高校的招生、就業,綜合能力提升是要堅持不懈,持續改進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和教師要雙向發力,為教學質量的提高貢獻自己的能力。

二、民辦高校教師綜合能力提升困境

(一)能力提升制度不完善,保障措施缺乏

民辦高校相對成立的時間相比公辦高校要短一些,制度建設不夠完善,外出交流、教學培訓、培訓研修管理、科研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有所缺乏。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經費投入不足,激勵和獎懲方面不夠。

(二)師德師風建設重視程度不夠

外聘教師聘請途徑較多,大部分是退休教師和企業經驗較為豐富的設計行業一線人員,尤其是來自企業教師以及校外實踐基地兼職教師,缺乏高校教師職業素養和道德規范,在學生思想素質方面的引導和提升顯著不足,對于相關意識形態的認識和判斷力缺乏一定的經驗積累,需要加強新教師、企業兼職教師的思想素質教育和定期組織相關培訓。

(三)缺乏學術交流,學術氛圍不夠濃厚

青年教師經驗不足,備課、授課等教學壓力較大,對于學術研究投入的精力不夠,在教學研究方面花費心思較少,以致學術研究氛圍不夠濃厚。大部分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走學術性研究的教師較少,對于專業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探討意識不夠,缺乏有效的學術研究空間和學術交流平臺。

(四)師資隊伍年輕化,教學經驗缺乏

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壓力較大,教師的流動性較大,每年離職、新入職的教師較多,專任教師隊伍主要以青年教師為主,作為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中充滿朝氣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師是民辦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2]。但是,青年教師和新入職不久教師的教學經驗較少,對于課程、專業的建設經驗較少,科研經驗不夠豐富,對于短期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夠明顯。

(五)科研意識淡薄,科研能力不足

大部分青年教師對于科研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整體職稱晉升、教學能力的提高沒有合理規劃,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方面主要面臨意識淡薄、研究精力分散、學術氛圍缺乏、課程研究重點不突出、科研質量不高等問題。

(六)學校和教師繼續教育意識淡薄

民辦高校對于教師繼續教育的開展比較粗放,對于不同學歷層次(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職稱層次(助教、講師、副教授)的教師沒有明確的繼續教育措施,教師走出去提升的機會較少,比如出國訪學、相關高校掛職、科研機構掛職、企業實踐鍛煉等渠道較少,制約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們開展繼續教育的稀釋較為淡薄,多數都是被動提升,自主開展對口培訓、研究、實踐的較少。

三、民辦高校教師綜合能力提升路徑

(一)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綜合能力提升保障措施

民辦高校教師綜合能力提升任務非常重要,我們要把日常的各類培養培訓變為一項系統的工程,整合、分類、明確管理,制定具體的培養培訓保障措施,更好地服務于教師培訓工作,從而提高培養培訓質量,進一步促進教師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學校要完善相關制度,做到有制度可執行,有制度保障教師培訓和提升的權益,建設和完善學?!督處熃虒W工作基本要求及考評辦法》《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研修管理與考核制度》等,開展教師的相關教研活動、科研成果、培訓考核等,把教師的教學競賽、教學研究成果、創造性教學設計、教學改革經驗等列入年度考核觀測內容中,檢測教師參與培訓、科研能力、教育教學水平。

加強引導,完善獎懲,鼓勵教師在研修、培訓、研討活動中做主題發言,對于積極撰寫論文,在正式刊物上發表的給予獎勵;主動參與教改課題、科研課題立項的,主持人和課題組成員應予獎勵;對于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對于不按要求完成相關工作量的,不按要求上交教學材料的給予懲罰,并在評優中作為指標出現。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教師愛崗敬業精神

師德師風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底線,良好的師德才能教育優秀的人才,要讓學生的思想品德高尚離不開品德高尚的教師團隊,樹立正確的教師職業觀和價值觀。學校定期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師德師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訓。民辦高校的師德師風教師教育有其特殊性,要根據教師的來源分類開展教育培訓,通過優秀教師的事跡作為活教材,讓老師們提高思想站位,強化教師自身修養,提倡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師德師風的考核也是年度考核、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對于師德師風的培訓也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求常抓不懈,讓老師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觸碰紅線,加強自我修養,以培養學生成才為己任,以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更好地發展為目標。

高校教師要遵守《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作為老師要嚴于律己,做學生的榜樣,做到“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堅定政治方向,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職業自豪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適應時代發展,強化教師自身思想素質修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自身思想修養要在教學中不斷提升,堅持立德樹人,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心里面裝著學生,為全面提高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努力。教師的思想素質直接關系到培養的人才能否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偉大復興的建設中來,教師的思想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成長。

(三)加強學術交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大學是要有大師的地方,設計專業更需要定期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營造濃厚自由創新的學術氛圍,提高學術層次,促進學術水平不斷提高。讓老師、學生具備學術前瞻性,開闊眼界、提高境界。在“名師大講堂”“素質拓展課”等學術講座環節要把先進科學技術思想,掌握學科前沿信息動態傳遞給教師,保證學科建設、專業建設、看了成建設中健康、快速發展。在開展專業學術培訓前,組織管理中要做好交流和培訓平臺的搭建工作,詳細的計劃,具體可實施性強的方案,科學的措施。學術培訓中要做到各類學術活動“有高度,有深度,有創新,有質量,有層次,有內涵,有價值”,能夠激發設計專業設計靈感,拓寬專業學術視野,促進設計類專業教師的研究能力提升。學術培訓后要總結經驗,加強交流活動,撰寫心得,發現差距,補齊短板,提高專業教學、科研能力,保證良好的學術交流層次和培訓效果。

高校要為教師能力提升提供適宜的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人事處、科研處、教師發展中心要樹立服務意識,為教學、科研一線的教師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提供支持和幫助,做到行政服務學術的意識。認真落實教學工作、教學競賽、學科建設申報、科研工作等方面的考核和獎勵措施,為民辦高校教師的能力提高和綜合素質提升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和諧的學術氛圍。

(四)努力提升教學能力

高校要以教學質量提高為核心,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內涵是課程能力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需要強化課程教學內容,課程教學形式,課程教學方法,課程改革成效更方便不斷提升教師課程改革能力。教學能力的好壞是通過老師的課前備課、課堂教學、課后總結體現的,教師要備課充分、制定合理的授課計劃,做好教學設計,完善教學材料,加強課后反思與教學總結,堅持聽課,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能力。在專業層面要加強教師對人才培養方案的理解,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落實課程教學目標。課程教學中要注重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綜合實踐課程、選修課程、通識課程、素質拓展課程的協調發展,通過課程教學突出學生應用型綜合能力的培養。

提高教學能力要定期總結教學經驗,開展教學反思,引導教師定期對自己課程教學中的表現和行為開展科學有效的反思性評價,并堅持寫總結、寫反思筆記,不斷在實踐反思中提高教學能力。

定期開展公開課制度、定期開展說課,建立健全互相聽課評課制度、定期開展課程研討會,讓老師們共同分享教學經驗和心得體會,加強好的教學經驗和優秀教學案例的總結,通過一次一次的課程教學總結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案例、合理授課計劃,提升教學能力。

(五)加強科研能力提升

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科研成果是學校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科研成果轉化和如何運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學也是高校重要課題??蒲心芰κ歉咝=處熉毞Q晉升、評優評先以及能力提升的重要條件,是新時代一流專業建設、一流課程建設的需要。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對把握當前教育教學形勢和提升學校教學成效及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3]。教師提高科研能力需要學校從制度、培訓、申報、結題、成果轉化等全方位入手,有引導、有措施、有培訓,有效地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增加科研成果數量,提高科研成果質量??蒲泄ぷ鞯拈_展,課程成果的取得能夠更好地支撐教學,教師的科研能力水平提升能夠更好地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水平。

(六)加強繼續教育,鼓勵教師內生動力

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也需要可持續發展,不斷地強化思想素質,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強實踐能力提升。要分層次組織開展高級職稱教師、中青年教師參加國內外進修及相關培訓活動,增強教師們的思想素質和科研能力。通過組織開展專業學術講座,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并推廣學校教學實踐模式和教師研究成果。參加企業實踐考察、掛職鍛煉,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組織參與課程教學觀摩活動、課程研討和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鼓勵教師們有計劃地開展學歷提升,通過在職教師去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攻讀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學歷,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促進學校師資綜合素質提升。

結語

教師綜合能力提升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隱形動力”,教師隊伍是教學質量提升的“源頭活水”。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堅持立德樹人,全方位推進民辦高校設計專業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

民辦高校設計專業教師綜合能力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構建科學合理的路徑是關鍵。學校要重視教師的發展,做好相關能力提升保障措施,積極開展培養培訓制度建設,完善獎懲制度。加強教師思想素質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和學術研究;以學生為中心,致力于教學能力提升;以科研反哺教學,提升科研能力,不斷創造新的科研成果;做好繼續教育,開拓視野,提升專業能力。通過以上各項能力的全面提升,使設計專業教師能夠更好的勝任教學工作,更好地促進學校、學生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于新時代民辦高校教育教學工作,服務于教育強國建設,服務于社會主義偉大復興。

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2 年度民辦高等教育專項課題《立德樹人視角下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22ZJY316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娟.應用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40(03):181-185.

[2]竇強.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現狀與培養[J].現代婦女(下旬),2014(08):199+202.

[3]陳嘉妮.“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福建開放大學學報,2023(01):32-35.

(作者單位:北海藝術設計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

猜你喜歡
設計專業民辦高校
基于試錯法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業交流
設計專業四年連動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高職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研究
高職設計色彩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探究
“發現式教學”在設計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民辦高校生存風險管理探析——從民辦高校資金鏈斷裂出現的生存危機說起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社會需求的交互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