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在氣候行動最前線

2024-04-02 05:00崔靖芳唐曉彤朱浩銓劉燁燁
民生周刊 2024年7期
關鍵詞:氣候變化氣候天氣

崔靖芳 唐曉彤 朱浩銓 劉燁燁

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周兵? 圖/朱浩銓

“我覺得這張照片是對我工作極大的肯定。這是去年5月,我隨中國科協到四川,在“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活動上,給學生們進行演講時拍的?!?/p>

剛剛結束了一場給小學生們科普直播的周兵,臉上未見絲毫疲憊,見到記者到來,笑意盈盈地聊起自己的工作。而他西裝下的藍底多彩圓點領帶,格外引人注意,“領帶是我有意挑選的?!敝鼙α诵?,邊整理著這條精挑細選出來的領帶邊說,“會顯得有親和力,方便今天直播跟小學生們交流互動?!?/p>

作為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在2011年之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科技工作者,從事重大氣候變化等方面的項目研究,曾獲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等榮譽。

“目前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科學傳播?!痹跉夂騿栴}愈加嚴峻的背景下,周兵現在通過科普傳播的方式,讓更多人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形成更全面的了解,“氣候變化不是一個學科的問題,已經上升到對整個文明的威脅。如果能從小養成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獲取有關知識,將來才有可能積極參與氣候環境治理?!?h3>“全球沸騰”的時代已經到來!

罕見寒潮、極端高溫、暴雨洪澇、強沙塵暴、超強臺風……近年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增多、增強,我們每個人都有切身感受。就拿今年來說,我國多地既遭遇過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斷崖式”降溫,也出現過某些時期氣溫異常偏暖、“火箭式”升溫。

周兵表示,近幾年,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增多和強度增強都非常明顯?!斑@種情況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方面原因是全球變暖,歸因分析表明人類活動是全球變暖主要原因。比如,衣食住行這幾個方面的碳排放量,占到了整個生活碳排放量的15%~20%?!?/p>

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多個重大氣候紀錄已被打破。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3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在2022年創紀錄的水平上繼續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水平比工業化前水平高50%。

“導致全球極端天氣頻發的另一方面原因,是赤道中東太平洋的厄爾尼諾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敝鼙f。

厄爾尼諾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大范圍持續異常偏高的現象;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大范圍持續異常偏低的現象。它們均可能造成大氣環流異常,影響全球許多地區的氣候。

“赤道中東太平洋的冷水、暖水事件,會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的強度,同時也會推高全球變暖的溫升幅度?!敝鼙榻B,2023年,受厄爾尼諾事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和工業化之前平均溫度相比,全球溫升已達到1.45℃。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距離2015年《巴黎協定》確定的努力將全球溫升幅度控制在1.5℃之內的目標,僅有一步之遙。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去年7月提出的一個觀點——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全球沸騰的時代到來了?!敝鼙f,歐洲、亞洲、北美、南美等地,都出現了新的高溫紀錄。

冬天變得暖和不好嗎?

2023年,人類剛剛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海表溫度均打破歷史紀錄。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不斷加劇,已成為全球面臨的最緊迫的挑戰之一。

周兵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球變暖已進入到一個新的高度。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表明,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每個10年的氣溫都高于前一個10年。2024年地球將可能更熱。因此,世界氣象組織已向全球發出“紅色警報”。

“國外多個機構的專家都在分析,認為2024年打破2023年全球溫度紀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敝鼙f。

周兵表示,從2023年到2024年,自己一直在追蹤全球每天的平均溫度以及我國溫度的變化特點,“2023年到2024年的這個冬季,是全球最暖的一個冬季”。

如果全球變暖可以讓冬天變得暖和一點,難道不是好事嗎?

“總體而言,全球變暖是弊大于利的?!敝鼙e例說,全球變暖會使南半球的冰蓋出現裂痕,從而導致南極洲板塊的斷裂。而分裂出的冰蓋會不斷融化,冰蓋面積不斷減少。對于糧食生產而言,全球變暖雖然可能會提升種植的面積和產量,但也會帶來病蟲害增多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氣候危機之下,任何人都不能獨善其身

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四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行動最前線”。

周兵表示,我國高度重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2023年,中國氣象局和國家氣候中心,都將極端天氣事件作為一個調查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近半年的調查研究,我們得出結論,可以從五個方面著手防范氣候變化風險、科學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一是將防范氣候風險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制體系;二是強化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提高確保氣候安全的早期預警水平;三是提高預報預測的準確率,提升服務水平;四是加強氣候變化風險防范的科學研究;五是加強防災減災科學傳播的力度,提高公眾防范災害風險的意識。

氣候危機之下,任何人都不能獨善其身。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每個人能做些什么?

“在出行過程中,可以選擇綠色低碳方式,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等。踐行‘光盤行動,節約紙張,節水節電,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量?!敝鼙硎?,對公眾而言,在衣食住行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能顯著減少碳排放。通過億萬人共同努力,將對全球變暖的控制起到積極作用。

在周兵心中,自己現在從事的工作,也同樣是對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所做的一份努力,“我相信小學生、中學生跟我們交流,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埋下一顆種子。我們科普工作的意義,就是為了提升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和能力,將來無論他們走上什么樣的崗位,都能為治理全球氣候環境問題作出貢獻?!?/p>

編輯:郭梁? ? 美編:陳荔

猜你喜歡
氣候變化氣候天氣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2)》發布
天氣冷了,就容易抑郁嗎?
誰是天氣之子
盛暑天氣,覓得書中一味涼
Weather(天氣)
氣候變化與環保法官
氣候變化:法官的作用
瞧,氣候大不同
氣候變暖會怎樣?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打通“網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