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學的甲烷低溫無氧轉化制丙烯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2024-04-02 22:05中國石化有機原料科技情報中心站
石油煉制與化工 2024年2期
關鍵詞:酞菁偶聯丙烯

近日,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TaPc/C3N4催化劑,可在較低溫度下實現甲烷無氧轉化制丙烯。在350 ℃條件下,丙烯選擇性為96%,乙烯選擇性為4.0%,轉化頻率(TOF)為 0.99 s-1。催化劑單程壽命大于300 h,再生后的壽命仍超過120 h。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研究》雜志。

甲烷直接轉化為輕質烯烴有甲烷氧化偶聯(OCM)和甲烷非氧化偶聯(NOCM)兩條主要路線。OCM過程使用氧化劑克服熱力學限制并使反應放熱,但目前無法避免甲烷氧化生成CO2、H2O等副產物,原子經濟性降低并污染產物;NOCM過程固有的高原子經濟性,被認為是最理想的轉化路徑,但一直被高溫和積炭困擾。

該研究團隊選擇含有Ta-N4結構的酞菁鉭作為前體配合物,為了防止酞菁鉭環間的結晶與堆積,加入石墨氮化碳(g-C3N4)為載體,利用結構空腔捕獲鉭金屬中心并通過π-π堆積作用分散酞菁環,通過浸漬后熱解制備得到催化劑TaPc/C3N4。

該研究團隊構建了通過π-π堆積作用負載在C3N4(C90N123H15)上的酞菁鉭(C32N8H16Ta)結構模型,并對甲烷非氧化偶聯的連續反應過程進行了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計算結果表明甲烷活化、乙烯生成、丙烯生成過程的關鍵中間體分別為N-CH2-Ta、N-CH(CH3)-Ta以及N-C(CH3)2-Ta,后兩者通過異構化釋放出中性烯烴分子。雖然第4個甲烷分子的活化在動力學上是可行的,但橋接N-C(CH3)2-Ta結構碳上因缺乏氫而阻礙了甲烷分子的C-C偶聯,從而使得碳鏈增長停止并使得丙烯作為主要產物被釋放。

該研究可為低溫下甲烷非氧化耦聯反應提供借鑒。

猜你喜歡
酞菁偶聯丙烯
錢愛康
《共生》主題系列作品
苯丙烯菌酮
解偶聯蛋白2在低氧性肺動脈高壓小鼠肺組織的動態表達
2-硝基酞菁鋁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過渡金屬催化的碳-氮鍵偶聯反應的研究
液化氣中的丙烯含有的雜質對丙烯聚合反應的影響
環氧樹脂偶聯納米顆粒制備超疏水表面
纖維素纖維負載鈷酞菁對活性染料X-3B的降解
四羧基酞菁鋅鍵合MCM=41的合成及其對Li/SOCl2電池催化活性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