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書院制背景下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研究

2024-04-02 10:18孫湘華
公關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師范生實踐教學

孫湘華

摘要:師德情懷是教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師范生師德情懷的培育以現代書院制為依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圍繞師范生師德情懷教育現實訴求對實踐教學路徑進行優化,通過顯性課程教學和隱性課程鑄魂有機結合。另一方面,協調整合多方力量,利用現代書院制的優勢為師范生師德情懷培養搭建平臺,設置情感體驗場,提升師范生師德情懷教育效果,為未來從事教師崗位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現代書院制;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

引言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弘揚高尚師德,是對師范生師德情懷培養的新要求。高校應給予師范生師德情懷教育足夠的重視,并圍繞如何開展師德情懷教育這項課題進行研究和探討,進一步明確在現代書院背景下開展師范生師德情懷踐教學的具體思路,全面提升師范生綜合素質和能力。

一、現代書院制特點和優勢

近年來,按照立德樹人目標,部分高校開始推行書院制教學,并將其作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書院制教育更加強調通識教育課程,重視校園文化熏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文化校園環境,拓展學生學術交流,促進文理專業相互滲透,實現專業互補,讓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打通了我國傳統文、史、哲學科壁壘,融匯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精髓,現代書院制是一種非常靈活的組織形式,是現在教育改革的重要補充[1]?,F代書院制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打破了傳統學習方式諸多限制,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具有生命力的教育和文化活動中來。書院制教學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教育服務,還有助于社會風氣改良。

現代書院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學習、借鑒、整合西方學院制的基礎之上形成的現代書院制。另一類,是對我國傳統書院制的繼承,融入現代元素,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書院制度。中國傳統書院制本身就有一套師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組織形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成長。通過傳統書院管理方式與西方住宿學院制度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生活事務管理與通識教育有機結合,將現代教育與傳統書院教育有機結合,有效地彌補了現代大學的育人缺陷?,F代書院制背景下,為師范學生師德情懷培養提供了更為寬泛的空間。

二、現代書院制背景下師范學生師德情懷培養的價值意蘊

師范生師德情懷培養有利于為我國教育事業輸送優秀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打牢立德鑄魂的育人根基

師范生作為未來教師的“后備軍”,理應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主力”。未來,師范生必然會走上教師崗位[2]。這也就決定了師范生對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將起到關鍵性作用,更體現出師范生師德情懷培養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師范生在師德情懷培育過程中有助于堅守育人初心,將師德情懷轉化成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現代化的內在動力,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職業素養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自覺地將師德情懷訴諸教育實踐。另一方面,師范生在師德情懷培育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帶到未來崗位教學之中,為時代新人澆筑精神之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傳播者,進而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

(二)加速推動我國教育改革

高校在師范生教育過程中要給予師德情懷教育足夠重視,在師范生心中種下師德情懷的種子,喚醒師范生的師德自覺,涵養師德情懷,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師范生的道德素養和專業素養,切斷未來可能出現師德失范行為,為我國教育事業夯實師資隊伍基礎。新時期,很多院校也在積極推進教師隊伍改革,構建多種形式的師德情懷培養模式[3]。但從具體實踐看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部分高校在師范生教育培訓過程中只關注了師范生的技能提升,忽略了師德情懷培養。因此,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改革,有必要從加強師范生師德情懷入手,筑牢教師隊伍“后備軍”的“蓄水池”,為新時代教師隊伍改革提供優質的師資力量。

(三)順應師范生個人成長需求

師范生作為有為的青年一代,高校期間正是師范生人生成長的關鍵期,加強師范生師德情懷培養,順應了師范生的內在成長規律。從目前看,師范生在職業成長過程中仍然會受到多元價值影響,如果師范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師德迷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就可能出現職業情感缺失,職業認知偏差,進而出現師德失范行為。而崇高的師德修養需要從師范生的成長各個階段入手,高校期間在師范生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師范生的個人成長訴求,不斷地激發師范生的內生動力。在培養師范生師德情懷過程中要增強師范生的職業認同感,直面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明確師范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定位,引導師范生澄清教師職業本質,不斷地豐富師范生的精神家園,進一步提升師范生的自我認同,更好應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沖擊和影響。

三、新時代師范生師德情懷教育的實踐路徑

新時期,師范生師德情懷具有其現實必要性,在具體實踐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師范生成長規律,主動地運用現代書院制的有利條件,為師范生的師德情懷培養創設場域,搭建平臺。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校內外各方力量,圍繞師范生師德情懷建設,形成良好的外部環境,將師德情懷貫穿到師范生人才培養始終。

(一)重視課程體系建設,暢通師德情懷育人主渠道

課堂教學是師范生提升專業技能,獲得專業知識,明晰未來職業發展規劃,筑牢初心使命的主要渠道。新時期,在師范生師德情懷教育實踐過程中要明確教育目標,打造特色課程體系。重視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思政課、專業課和教育類課程蘊含的師德情懷元素。圍繞師德情懷培養,實現各個課程的“同向同行”,打造現代書院制育人模式,進一步提升師范生師德的情懷教育效果。一是要發揮師德課程“顯性”育人功能[4]。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導師范生對師德概念、本質和構成要素進行認真思考,明確師德的基本概念,并將相關內容內化于心。二是要深刻把握思政課程的關鍵性作用。思政課是引導師范生形成正確職業道德的關鍵課程。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引領,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核心,引導師范學生認識到師德情懷教育的重要意義。三是要挖掘其他課程的“隱性”育德功能。積極引導師范生關注我國教育改革,充分認識到教育類專業課程與師德教育的統一性,學科專業課程知識性與價值性的統一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傳授師范學生專業理論知識,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教育品格。

(二)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創設合適的育人場域

校園是師范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在校園教育場域建設過程中要圍繞師范生師德情懷培養這一目標落實現代書院制相關要求。一方面,要構建師生師德學習共同體。師范生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主體,應在平等交流、雙向互動中習得知識,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學校有必要構建師生師德學習共同體,讓教師和學生在平等寬松的環境下,針對師德情懷相關問題展開探討,加深學生對于師德情懷的理解。教師從旁輔助引導,提升學生師德情懷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環境的熏陶作用,組織師范生經常參與以師德情懷培養為主題的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通過校園活動濃厚校園氛圍。要強化制度硬件建設,精心設計針對師范生師德培養的制度機制,在制度約束下引導師范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發展導向。

(三)重視師范生實習環節,搭建師德情懷實踐平臺

師范生道德情懷培養離不開實踐活動。提升師范生道德情懷教學效果不能只依靠單純的理論灌輸,而是要通過“做中學”方式,在實踐活動中讓師范生將道德準則具體化、內化、可操作化,打破傳統師范生道德情懷教學范式。一方面,要將師范生情懷教育元素貫穿到實習全過程,要讓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掌握育人本領,主動地捕捉道德情懷片段,加深學生對道德情懷場景認知,進一步激活師范生主體責任意識,主動與帶隊教師進行交流,獲得誠懇的指導意見,不斷地總結自身在師德情懷培養方面的不足和問題,并有針對性加以彌補。另一方面,師范生要主動參加多種形式的支教活動?,F代書院制背景下,為師范生參與農村學校支教提供了平臺和載體。隨著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師范生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支教活動機會。在這一程中能夠更好地激發師范生的榮譽感、使命感、奉獻精神和教育熱情,讓師范生的師德情懷變得更為扎實。

四、新時期現代書院制背景下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保障措施

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師資隊伍建設和評價體系建設,學??梢愿玫乇U蠋煼渡鷰煹虑閼褜嵺`教學的有序開展。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師的師德情懷意識和實踐教學能力,培養更多有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的優秀教育人才,為教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加強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組織領導

為確保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順利開展,高校應在組織領導方面做進一步的努力。首先,學校要成立專門的師德情懷實踐教學領導小組,由學校領導親自擔任組長,師范學院院長、教務處負責人以及相關專家學者擔任成員。該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總體規劃與具體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計劃,對師范生的師德情懷實踐教學進行全面的指導和協調。其次,學校要設立師德情懷實踐教學中心或辦公室,負責具體的實施與落實工作。該中心可以由教務處牽頭,匯聚師范學院教師和專家資源,組織開展培訓研討、教學觀摩、實踐活動等,以提高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要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明確教學目標、內容、教學形式等,確保教學工作的科學有序進行。

(二)加強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

要提高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培養一支高水平的師德情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首先,要重視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教師的選拔,建立科學合理的選聘機制,教師選拔要注重德才兼備,既要具備優秀的教學能力,也要擁有高尚的師德情操。其次,學校要加大對師德情懷實踐教學教師的培訓投入。組織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培訓,包括教學方法、情感教育、師德修養等方面的內容,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師德情懷意識[5]。其次,學校要鼓勵優秀教師參與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并將其經驗分享給其他教師。建立導師制度,讓有經驗的老師指導年輕教師,共同提升師德情懷實踐教學水平。此外,學校還可以引進師德情懷實踐教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拓寬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促進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學科交叉與融合。同時,要定期組織教學研討會、座談會等,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三)建立健全師德情懷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為了全面評價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成效,學校應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首先,要明確評價目標和標準,明確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核心內容和評估要點。評價目標應突出教學質量、情感教育和師德修養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其次,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包括課堂觀摩、學生評價、教師自評、實踐成果展示等。不同的評價方法相互配合,形成評價結果的多維度比較,更好地反映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的真實水平。此外,評價體系應具有時效性和可持續性,可以定期進行評估和調整,以適應教育發展和教學改革的需求。同時,要定期組織教學評估與反饋,及時發現問題與不足,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師德情懷實踐教學工作。

結語

高校要將師范生職業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將師德情懷作為師范生核心素養加以培養。要充分認識到師范生對于推動我國教學改革,提升基礎教育整體素質的現實作用。高校在師范生職業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過程中要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要從宏觀層面對高校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給予政策支持,從微觀層面對師范生師德情懷實踐教學進行細致指導。在具體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實踐性教學,為學生搭建平臺,提供機會,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師范生師德情懷培養效果。

本文系1.瓊臺師范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書院制創新學生管理模式改革研究》(項目編號:QT2022——22);2.2019年度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思政專項)《時間視角下高校輔導員身份認同困境與優化路徑研究》(項目編號:hnsz2019-3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曉梅.基于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師德踐行能力標準的人文素養培育實踐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1,(12):155-160.

[2]馬千惠.基于書院制的卓越師范生培養模式研究[D].導師:董海霞.渤海大學,2020.

[3]劉曉穎.“新師范”背景下師范生師德培育途徑[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9,(05):72-76.

[4]龍躍君.書院制融入我國現代大學的價值探討[J].大學教育科學,2018,(05):50-54+126.

[5]楊璦寧,曲波.中國式教育現代化進程中體育師范生體驗式師德養成的前提、機制及施行[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3,42(03):48-55.

(作者單位:瓊臺師范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

猜你喜歡
師范生實踐教學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師范生教育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改革
2018年公費師范生招生專業及計劃數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研究型學習在傳熱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