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大雪過后,抬頭看天

2024-04-03 21:56每晚yebo
意林 2024年3期
關鍵詞:邵雍龍場風雪

每晚yebo

古人曰:“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薄按笱笔嵌镜牡谌齻€節氣,一年到此,是陰氣最盛的時候。這一天過后,氣溫驟降,風雪欲來,標志著寒冬的正式開始。然而,寒冬到來的同時,也帶來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美景觀。

正德四年(1509年)正月初一,恰逢貴州大雪。被貶此地已三年的王陽明,特地趕到城頭賞雪,并寫下一首詠雪詩:城里夕陽城外雪,相將十里異陰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布衾莫謾愁僵臥,積素還多達曙明?!洞雾嶊憙L憲元日春晴》

日暮時分,城外下起大雪,王陽明望著遠處的樓臺、松竹,想起一路走來遭受的苦難,又想到即將到來的漫漫寒夜,思緒萬千。

感慨過后,他想起自己還有些薄被,足以抵御嚴寒,心境便又恢復了從容。只要多點耐心,黑夜遲早會過去,黎明也總會到來的。這首詩,也正是王陽明一生的寫照。

他幼年喪母,少年科考不順,初入仕途又慘遭陷害,被貶至蠻荒之地。人生的大雪壓在他身上,他始終從容不迫,直面嚴寒,最終成為“五百年來第一人”。

王陽明的一生,也曾遭遇過多次低谷。21歲時,王陽明通過鄉試。

正當他志得意滿之時,此后兩次會試他卻都慘遭失敗。

身邊的人議論紛紛,對他指指點點,然而王陽明卻很淡定:

世皆以不第為恥,我以不第動心為恥。

后來在28歲重新參加科舉考試,他進士及第,從此步入仕途。

本以為前途會一片光明,沒想到35歲時,他又栽了一個大跟頭。

當時王陽明得罪了大宦官劉瑾,結果遭到廷杖,還被關進監獄,他也因此身患重疾。

好不容易免了死罪,又被貶到當時瘴氣彌漫的南方。

然而命運并沒有就此放過他。途中他遭到劉瑾暗派的殺手刺殺,一路東躲西藏,多次死里逃生。

直到路過錢塘江時,他假裝投水自盡,這才瞞天過海,得以脫身。

當王陽明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抵達龍場驛站后,迎接他的又是重重困難:

陌生的環境、沒東西吃、沒地方住、語言不通、水土不服……

面對接連而至的打擊,王陽明沒有被擊垮。

沒有吃的,他就開墾荒地;沒有住的,他就搭茅屋;語言不通,他就教當地百姓官話。

王陽明曾這樣形容自身處境:“危棧斷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絕壑臨我右?!?/p>

盡管一生風雪交加,他卻閑庭信步,活得有滋有味。

在我們生命的季節,也總是雨雪不斷,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

但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保持內心堅韌,笑對苦難,這世上就沒有走不出的困境。

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就一定能跨越低谷,走出寒冬,迎接新生。

當你熬過了寒冬,自會迎來暖春。正德元年(1506年)冬,王陽明被貶到貴州龍場。當時的龍場,處于萬山叢棘之中,瘴氣彌漫,加上天氣嚴寒,一般人很難生存下去。

王陽明剛到時,只能住在山洞里,以茅草為被,采野菜充饑。

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沒有一句抱怨,也沒有意志消沉。

他白天開荒種菜,晚上打坐修心,平時則教導附近村民讀書識字。

后來為了抵抗內心的焦躁,他甚至讓人打了一口石棺,一有空就坐在棺中冥想悟學。

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處境,王陽明始終耐下心來,讀書沉思。

經過日日夜夜的修行,這才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使他成為一代心學大師。

就像王陽明說的,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生活總是給予我們各種劫難,只要你咬牙撐住,終能熬過黑暗,見到陽光。

北宋宰相呂蒙正,從小就跟母親一起,被趕出家門,住在破窯里。

寒冬臘月,他只能穿著單薄的衣裳、破舊的鞋襪。

在極度貧困時,他一度冒著寒風,在冰天雪地里行走,到處乞討。

可即便條件如此艱苦,他仍沒有放棄讀書。

平時只要一有空,他就拿起書本苦讀,經常徹夜不眠。

憑借著苦熬的勁頭,最終他高中狀元,扭轉了自己的命運。

南開大學教授葉嘉瑩寫過一句詩:“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睕]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天地如此,人生亦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時刻,只要耐得住,再漫長的黑夜,也會迎來曙光。

扛過風雪的洗禮,你才能一路走至春和景明。有人說,大雪過后,會有兩種人:一種人會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泥濘不堪的大地,無限的絕望;另一種人則會抬頭望天,看到的是雪后的晴天和無垠的美景。

王陽明屬于后者,他曾在《傳習錄》里說:“目見荒荒,心向明日張?!?/p>

在他看來,這世界上沒有絕望,即便放眼所見一片狼藉,他的內心仍充滿光明。

公元1505年,因為得罪小人,王陽明被逮捕入獄。

在暗無天日的獄中,別的獄友都面色灰暗,整日渾渾噩噩,王陽明每天卻仍照常讀書。

后來在被貶途中,路過福建一座寺院時,他還在墻上題過這樣的詩句:“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p>

面對生命中的風雪,王陽明總是昂然抬頭,將那些痛苦的泥濘丟在身后,最終等到了風消雪停,等來了萬里晴空。

這讓我想起北宋理學家邵雍的故事。邵雍出身貧寒,自幼好學,但30歲時仍沒有考取功名,窮困潦倒。有一年冬天,他窮得連爐子也生不起,但他并不憂愁,反而即興寫下一首《窮冬吟》:十二月將終,還驚歲律窮。藏冰方北陸,解凍未東風。草昧徒尋綠,花梢強覓紅。探春春不見,元只在胸中。

冬天就要過去了,可草地沒有變綠,枝頭也不見花朵,找不到任何春意。

其實,春天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的心中。在萬物凋敝的隆冬寒日,邵雍卻看到了藏在人心中那不滅的生機,以及無邊的春色。

正如海涅所說:冬天從這里奪走的,春天都會交還給你。

即便人生的風雪再大,從容走下去,等到冰雪消融,你就能欣賞到最美的春景。

王陽明說過:“人間道場,淤泥生蓮,世間磨難,皆是砥礪切磋我也?!?/p>

當你能夠心存希望,直面人生的風刀霜劍,熬過所有嚴寒的日子,就一定會迎來屬于你的春暖花開。

請相信,大雪過后,必是晴天,熬過寒冬,終得春光。

猜你喜歡
邵雍龍場風雪
邵雍及其的洛陽園林書寫
風雪中的等待
風雪兼程
貴州水城龍場銳鈦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
宋代風雪
暮晚
有話不妨直說
《王陰明 教條元龍場諸生》之改過
陽明學
論邵雍思想之結構、來歷與其數理論、觀物說對于理學之影響(三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