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家浜的蘆葦

2024-04-03 09:52許冬林
意林 2024年3期
關鍵詞:阿慶嫂沙家浜葦草

看《詩經》里寫蘆葦,寫得風雅婉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想象下那畫面:滿河滿溪的蘆葦,青碧茫茫,綠葉上的露水已凝成薄霜,秋色漸深,晨氣微涼得叫人憂傷。那個美好的女子,還在秋水的那一邊呀,一春一夏的時光過去,都還未能抵達她的身旁,唯有一片浩瀚的深秋蘆葦渲染成了一場相思的薄涼底色。

來到了沙家浜,來到了阿慶嫂的茶館里,隔窗看那些蘆葦,就全然是另一種氣象了。

沙家浜的蘆葦大氣磅礴、莽莽蒼蒼,是大手筆、大寫意,是千軍萬馬奔騰的綠。正是初夏,看花花已落,賞果果還未成,這樣的寥落時節,卻是蘆葦最好的時候。它們亭亭如修竹,俊逸如世外雅士。

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這里以蘆葦為喻,突出人之脆弱,可見蘆葦也是脆弱的。我想,從某根蘆葦個體來說,確乎脆弱,即便長到竹木的高度,可觸摸天空,到底還是一根葦草,逃不掉草本植物難經風霜的命運。

但沙家浜的蘆葦又是頑強的。千萬根蘆葦在水泊,那就是敢于改天換地的英雄好漢??!狂風經過,蘆葦在水面掀起洶涌綠浪;風雨之后,蘆葦又一根根挺起筆直的脊梁。即使被砍伐、被火燒,來年春風一喚,一根根又從泥土之下舉起尖尖的綠戟。

京劇《沙家浜》里那位機智、勇敢的阿慶嫂,就是借一片茂盛的蘆葦蕩掩護了新四軍。誰會想到,這樣清水綠蘆的好地方,竟是與敵斗智斗勇的戰場!那些臨水生長的一根根葦草,在血雨腥風的年代,都生了膽氣與豪氣,成了一個個殺敵除寇守衛家園的戰士。是??!一根蘆葦是渺小脆弱的,千萬根蘆葦站在一起,就布起了陣勢,就有了戰斗的力量。千萬根蘆葦密密生長,就長成了蘆葦的海,就呈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大氣象,就展現出了永摧不折的民族大精神。沙家浜的蘆葦,書寫的不是《詩經》里小兒女的小情調,而是一種關乎民族大義的大境界。

個體融入群體,水珠融入大海,才會煥發永不消亡的生命力。在面對著眼前那一片蒼茫無邊的蘆葦之海時,我想,生命短促如朝露,也許唯有將倏忽之間的生命融入一樁熱愛的事業中去,孜孜不倦,全力以赴,生命才會呈現一種恒久而遼闊的魅力。

在沙家浜,真想做一根蔥碧無花的五月蘆葦,亭亭而立,靜靜生長。至于此后的榮枯與浮沉,就交給江湖上的風雨和日月來安排吧。

許冬林,安徽無為人。作品散見于《讀者》《意林》《散文》《視野》等雜志,是中高考熱點作家,文章多次入選中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文風細膩優雅,帶有女性獨有的靈動與溫暖。

《意林》:很多讀者都有共同的煩惱:有靈感有方向但是懶于下筆,這種情況要怎么做呢?

許冬林:還是要養成隨手做記錄的好習慣,隨時隨地都可以擠出時間來,記錄下生活或心靈中偶然閃現的文學火花。我從前幾乎是筆記本不離身,現在大多在手機備忘錄里做記錄。

記錄下來的文字像種子一樣,隔三岔五去看看,有想法有情感沖動時再豐滿它,讓這些片段不斷生長,然后枝繁葉茂,長成大樹。

如此,寫作就變成了一件很自然也不太費力的事情了。

《意林》:在您看來,寫作應該是依靠靈感,有靈感了再寫,還是持續性、有規律性地輸出,規定自己每天每周寫多少字比較好?這兩種寫作習慣,您更推薦哪一種?

許冬林:我覺得靈感和持續寫作在寫作中是兼而有之??赡荛_始往往會是一個靈感觸動,但這只是一顆種子,要想長成大樹,就需要持續性地寫,甚至有規律性地堅持。就是要能夠讓自己“坐”下去,坐得住,坐得久,這需要耐心和恒心。

如果沒有好的想法,盲目逼自己硬寫,逼自己每周必須產出多少字,這種做法也不好,那還不如讀書去。也許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出現靈光一現的想法——靈感。

(本文入選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考語文試題,文章有刪減)

猜你喜歡
阿慶嫂沙家浜葦草
沙家浜、蕈油面:傳承常熟精神與文化
悲憫
Shajiabang: 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沙家浜:風景如畫的天堂水鄉
中醫藥堂傳奇 第五十三回 柳寶怡精修致和堂 阿慶嫂送藥蘆葦蕩
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葦草(組章)
葦草與人
親親沙家浜
《沙家濱》中的阿慶嫂原型
最后一棵“青松”忠魂永駐沙家浜
智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