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達綱領批判》中的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2024-04-05 18:07郭瑞萍
生產力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共產主義生產力共同富裕

郭瑞萍,吳 妍

(陜西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一、引言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始終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是新時代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實踐的指導思想。黨的二十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來源歸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時代實踐經驗,要深化對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理解,必須追溯到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馬克思雖然沒有正式闡明“共同富?!边@一概念,但在諸多的經典著作中都闡述了共同富裕思想,而這一思想較為集中地體現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關于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學術界歷來十分關注,成果豐碩,主要集中在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理論來源、思想內涵、理論價值和實現路徑等方面。在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理論來源的研究中,也多從整體上研究作為習近平重要論述理論來源的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但是缺乏從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的文本出發對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系統總結。而系統化梳理《哥達綱領批判》中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一方面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另一方面有助于準確把握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思想內涵,深刻理解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從而加強對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全面理解,增強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實踐的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

二、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關于共同富裕地位的論述與核心要義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指出共同富裕是未來社會的根本特征。在未來社會里,“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1],真正實現了共同富裕。

(一)通過批判私有制提出了未來社會的構想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指出拉薩爾在勞動問題上的泛泛而談回避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客觀缺陷,根本沒有觸及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被資本家私人占有的這一先決條件。在這一先決條件下,勞動資料大量地歸屬于資本家占有,從而迫使勞動者“自愿”地歸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體系下,受人驅使。馬克思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原理出發,指出一旦強大的社會生產力發展到現有生產關系無力駕馭的程度,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必然走向崩潰;而在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下,資本家不僅是生產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剝削壓迫關系的統治者,資本主義社會兩極分化的社會現實日益加深,工人階級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新社會的愿望日益強烈。因此,資本主義私有制被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所代替是符合歷史趨勢的必然。資本主義社會本身存在的勞動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結構性矛盾,唯有在共產主義社會當中才能得到根本性解決,個人勞動與社會勞動才能實現統一,只有將生產著剝削壓迫制度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消滅,祛除資本主義制度中存在著的不平等的資本剝削與剩余價值被侵占,才能在不斷發展的生產力的支持下實現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直接聯系,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中達成共同富裕的遠大目標。因此,在未來社會中,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財富由全體勞動人民共同占有,人民共同參與勞動活動,共享勞動成果。

(二)共同富裕是未來社會的根本特征

馬克思揭示的社會形態理論表明隨著生產力的不斷增長,生產資料的占有關系徹底地擺脫了私有制的束縛,“把生產發展到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規模;結束犧牲一些人的利益來滿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狀況”[2],共同富裕的實現成了歷史的必然。

共產主義社會創造了一切共富得以實現的條件和土壤,共同富裕是未來社會的根本特征。首先,共同富裕主要關涉經濟問題和發展問題,生產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未來社會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使得社會總產品日益豐富,創造出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斷推動共同富裕水平的加深。其次,未來社會是社會財富人民共有、共創共建的社會,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社會勞動的參與者,作為社會勞動的一部分參與到整體的社會產品的生產中,并享有參與財富分配的權利,以實現以全部人民的生存發展需要為財富分配的目的。最后,未來社會是人人平等,自我實現的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消滅了剝削和階級壓迫,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立起了人人平等的社會,人們可以把重心放在追求興趣和自由的行為上,共同富裕的實現是未來社會的根本特征,勞動與生產資料實現了真正的結合,全體勞動人民共同占有社會財富,共同參與勞動活動,共享勞動成果,社會生產以滿足人的生存發展需要為目的。

三、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關于共同富裕內涵的論述與核心要義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盡管沒有直接對“共同富?!边@一概念進行闡述,但是在他們的著作中,卻處處閃耀著共同富裕思想的光芒,共同富裕就是消滅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制度,在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全體社會成員組成聯合體共創共建,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富裕,最終實現人的解放。

(一)富裕是指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的統一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對拉薩爾“雜亂的,毫無邏輯”的思想進行批判,指出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在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基礎上實現了全面富裕。

共同富裕的實現必然是建立在發達的社會生產力上的,在落后生產力的基礎上只能實現普遍貧窮,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并為精神文化的豐富發展提供了土壤,實現了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的統一。在經濟上,馬克思批判拉薩爾“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指出了公平分配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才能真正實現“不折不扣”;在政治上,馬克思批判拉薩爾試圖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依靠國家幫助建立合作社走向社會主義的錯誤論斷,指出了實行“無產階級革命專政”的必要性;在文化上,馬克思批判了拉薩爾提出的“平等的國民教育”的思想,指出應去除教育的階級性質,保障勞動群眾受教育的權利。共同富裕的思想是全面富裕,廣泛地關注了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是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的統一體,是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共同發展協調統一的共同富裕。

(二)共同富裕是指實現全體人民的富裕

《哥達綱領批判》指出未來社會將實現無差別的人人共享,生產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少部分人”,而是為了“絕大多數人”。

一方面,共同富裕就是要實現“生產將以所有的人的富裕為目的”[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直接助長了普遍的特權主義和普遍的階級分化,而為了實現共同富裕就必須不斷調整完善生產關系,使得勞動者不再被迫依附于雇傭勞動體系,通過自由地聯合起來的生產組織方式,共建共享,使得社會產品變成全社會的共同財富,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夠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

另一方面,所有社會成員平等地享有發展的成果。在馬克思所闡述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在對消費品分配之前要進行總產品的必要扣除,扣除部分最終又以集體福利的形式返回到勞動者手中。這一扣除在具體的分配份額上照顧了弱勢群體,消費資料在全體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社會發展的成果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地共享。到了集體財富極大豐富的高級階段,按照每個人的實際需要分配消費品,實現了所有社會成員無差別的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的實現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哥達綱領批判》中從社會形態理論出發,科學闡釋了過渡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高級階段的差異性與內在統一性。過渡階段是指“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前者變為后者的革命轉變時期”[3]。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3]。而到了高級階段“各盡所能,按需分配”[3]。

馬克思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演化、更迭的一般規律,而對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始終貫通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共同富裕的實現兼具了復雜性與長期性。原始社會生產力匱乏,缺乏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在階級社會,財富集中于一小部分人而大多數人處于貧窮的境況中,對人民大眾的剝削日益加深,而當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直至沖破了生產關系的束縛,共產主義社會就此到來。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徹底否定了歷史上一切形式的不勞而獲,勞動者以個人所提供的勞動數量按照比例分配勞動資料,但共同富裕的實現程度也受限于生產力的發達程度以及勞動者先天稟賦的差異。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每個人都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個性與潛能,人與人的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人與社會的矛盾逐漸和解,共同富裕并不能一蹴而就,還處在發展的過程中,而共同富裕的實現依賴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不斷豐富,實現這一點必然要經過一個漫長且不斷發展的過程。

四、《哥達綱領批判》中關于共同富裕實現必然性的論述與核心要義

(一)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

馬克思批判了拉薩爾“勞動的解放”“勞動階級的解放”等錯誤觀點,以勞動的批判為切入點,對生產資料私有制、公平正義、勞動解放等內容進行重申,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和人的解放做出了較為具體的論述,指出人類社會的終極發展目標是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人類永恒的夢想,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標。馬克思指出人要實現自我的解放,就必須掙脫自然和社會的雙重枷鎖,消滅資本主義社會中被自由人權外衣掩蓋著的廣泛存在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實現勞動與生產資料的直接結合,真正實現了主體自主自覺的自由,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在這一社會中,勞動者共創共建,直接占有社會全部生產生活資料,以積極奮發的心態投身到社會生產建設活動,將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統一起來,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共同奮斗。在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將會消失,勞動者通過自由聯合起來的生產聯合體,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共建共享的社會實踐中去,實現了本性的復歸。

(二)共同富裕是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實現條件

馬克思第一次對人類解放的階段和路徑進行了闡述,未來社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解放,而共同富裕是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實現條件。

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藍圖中,社會的物質財富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勞動者擺脫了勞動的異己性質,勞動的目的轉為滿足自我價值的需要;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社會生產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勞動者得到了充足的閑暇時間以投身精神文化的創造與發展,在發達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實現了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的統一,使得社會財富真正惠及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實現使人類社會擺脫了生產工具、社會分工等因素的約束,生產活動的范圍與空間不斷擴大,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作為歷史概念的國家的政治權威就此消亡,破除了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進而也擊碎了束縛人們思想的舊意識、舊觀念相關的存在基礎,人的個性發展有了充足的空間。在共同富裕程度進一步加深的基礎上,人們積極向人類解放的宏偉目標邁進,不斷破除各種外在的和內在的枷鎖的限制,真正實現了全部個體的自我發展,未來社會將形成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前提[4]。

五、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關于共同富裕實現條件的論述與核心要義

(一)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充分發展生產力

《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資本主義社會中“雇傭勞動制度是奴隸制度,而且勞動的社會生產力越發展,這種奴隸制度就越殘酷”[3]。只有歷史地先完成對代表著剝削壓迫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消滅,充分發展生產力,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馬克思對拉薩爾“鐵的工資定律”進行批判,將工人貧困的根源指向了資本主義私有制,揭示了掩藏在雇傭勞動制度下的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現象,資本家憑借他們技術上的絕對優勢、經濟上的絕對實力攫取了工人階級的剩余價值,使勞動者只能屈從于資產階級的統治,并將自身拋入了絕對貧困的境遇。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兩大階級矛盾的日益尖銳,資本主義社會積累的豐富物質基礎為下一個社會形態的產生發展準備了前提,但在私有制社會中,這一物質財富不是為了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服務的,反而最終成了剝削階級的享受資料。因而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掘墓人,必須發揮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革命來掌握國家政權,將生產資料回歸社會占有,重新建立一個人人共享的新社會,而這個新社會只有在充足的社會生產力的支持下,在社會總產品極大豐富的條件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才可能由空想變為現實。在共產主義社會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的支持下,勞動者通過自愿合理的勞動為整個社會創造了充足的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勞動者的平等互利,共建共享,實現了建立在生產力得到充分涌流基礎上的共同富裕。

(二)建立共產主義經濟制度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必須建立起科學的共產主義經濟制度以保障共同富裕的實現,這一經濟制度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經濟體制和分配制度三個方面。

一是共產主義社會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陡邕_綱領批判》中設想未來社會是“一個集體的、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3]。

所有制問題是決定社會制度的根本問題。不同于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下工人階級屈從于資產階級統治的社會地位,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實行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社會成員通過社會化的生產實現了對社會財富的占有,得以平等地享有勞動的權利,平等地享有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途徑,社會成員通過自愿合理的勞動為整個社會創造充足的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在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的情況下,實現了勞動者的平等互利,共建共享,實現了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共同富裕。

二是要建立有計劃的調節社會生產的經濟體制。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對所謂“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進行了批判,肯定了未來社會“勞動資料是公共財產,總勞動是由集體調節的”[3]。比如兒童的勞動時間應“按照不同的年齡階段嚴格調節勞動時間”。

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表現在生產領域即為個別企業內部組織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盲目性必然引發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因此,馬克思指出要克服這一基本矛盾,就必須讓整個社會占有生產資料,由生產者集體自覺有意識地進行生產。社會生產者首先完成生產條件的分配,并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分配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的各個部門之間合理調配生產資料,科學預測社會發展的可能性并就此繪制社會發展的藍圖,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那種無序的市場生產相比較,社會調節生產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盲目競爭和市場失衡造成的資源浪費的現象,有效整合社會生產資料,從而實現全面均衡發展,更好實現共同富裕。

三是實行科學的分配制度。馬克思從社會形態理論出發闡述了從按資分配到按勞分配、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生產者“從社會領回的,正好是他所給予社會的。他所給予社會的,就是他個人的勞動量”[3]?!霸诠伯a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各盡所能,按需分配”[3]。

共產主義社會真正實現了勞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社會總產品的分配遵循商品等價交換的原則,勞動者作為社會勞動的組成部分獲得證明自己勞動時間的證明,并按照證明所代表的固定勞動量從社會總消費資料中獲得對應的份額。在內容上,按勞分配解決了資本家掠奪工人剩余價值的問題,實現了勞動者與自己的勞動能力的統一。在形式上,按勞分配超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商品交換原則與實踐之間的矛盾,實現了等量勞動等量報酬,勞動者獲得了平等的地位。但馬克思指出,只以勞動作為尺度就使得勞動者不同天然稟賦造就的勞動能力最終導向另一種形式的不公平。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的“按需分配”實現了對初級階段“按勞分配”的超越,勞動不再是謀生的手段,勞動過程中的矛盾也在高級階段逐漸消解,實現了事實上的平等。社會成員根據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獲得消費品,“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義性質”[2]。因此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實現社會物質財富合理分配的實現形式。

六、結語

研究《哥達綱領批判》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有助于理解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就是對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是在新時代時代特征把握的基礎上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有機結合的重大理論創新。

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繼承了《哥達綱領批判》中共同富裕是未來社會的根本特征的思想,創造性地深化了對于共同富裕重要地位的認識。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5],將共同富裕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時代明確了共同富裕的戰略地位,即“現在,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6]。

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繼承了《哥達綱領批判》中實現共同富裕必然性的思想,創造性地把共同富??醋魃鐣v史規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實現歷史使命的必然結果。一方面,在這個歷史階段,“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6];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接下來就是從新發展階段出現的各種新變化出發,不斷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實現的歷史階段。

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創造性闡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內涵。其一是“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盵7];其二是共同富?!笆侨嗣袢罕娢镔|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盵7];其三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5],從“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基本實現”穩步推進。

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繼承了《哥達綱領批判》中共同富裕實現條件的思想,創造性地作出了一系列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論斷。一方面,繼承了馬克思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充分發展生產力的思想,創造性地指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5],新時代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盵8];另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以經濟制度推動共同富裕的進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重視“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性,讓各種所有制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明確“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5],以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分配制度保障共同富裕的實現。

共同富裕的推進程度事關全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實現程度,需要將其落到實處[9]。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中既有對前人的繼承又有基于時代現實的創新,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是指引著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指南,是新時代穩步推進共同富裕的思想遵循和實踐遵循。

猜你喜歡
共產主義生產力共同富裕
黃龍飛: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共產主義思想麒當代啟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五形態論”與共產主義學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