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深?!返木穹治鰧W研究

2024-04-05 04:41徐偉烽
美與時代·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無意識電影深海

摘? 要:電影《深?!肥?023年春節檔上映的精神分析動畫電影,通過一個獨特的夢境視角來講述抑郁少女參宿在墜海后所發生的事情,最終得以“救贖”的故事。本文通過精神分析探究深海世界的無意識象征意象,以榮格“原型”去解構影片中的人物,從而挖掘整個“夢境”所隱蔽起來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電影《深?!?;精神分析學;無意識;原型

1963年由意大利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執導的電影《八部半》(Eight and a Half)是一部充斥著無數神秘夢境的電影和一部深刻自我剖析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費里尼完全以夢境作為敘事手段,展開對精神內在和人類潛意識心理的探索,在當時電影界可謂開天辟地。動畫電影《深?!放c上述電影有著共同的敘事主題:精神分析。同樣深受童年記憶影響,造成一切困境的主人公——少女參宿,更有著費里尼電影標簽式的洞察世事的小丑——南河。當參宿被現實壓抑得透不過氣的時候,面對無可避免的困境,參宿選擇了夢境,色彩河流組成的海洋,海風中母親呢喃的歌聲,不斷地閃回童年記憶,這是優美的、哀傷的,充滿詩意的日神精神。她企圖在夢境之中開辟出一個空間,用于慰藉,但是與之相伴的便是阻抗(喪氣鬼)的如影隨形。這時南河出現了,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混亂的,令人費解的,深海號更是一個大型的迷亂現場。當南河抓住海精靈后,這種瘋狂達到頂峰,所有人都對海精靈熬制的“疙瘩湯”趨之若鶩。但也正是南河帶領著參宿穿越虛幻與形象,通過直面痛苦來觸碰更深層次的真實,帶給參宿更加形而上的精神慰藉,達成和解?!氨瘎∈且匀丈竦囊环N夢幻世界的美麗幻想,表現酒神的強大生命力與痛苦、災難相抗衡的激情。它誕生于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沖動,是這種沖動‘和解的張力所構成的形式”[1],即其瑰麗的美學夢境奇觀也難掩其悲劇性的主調。

一、一場自我療愈之旅

動畫電影《深?!酚米詈蟀胄r到達“深海之眼”,之后聽到現實醫院媽媽的聲音通過夢境里的手機傳進來,招財貓陶瓷的破碎引發夢境破碎從而回到現實,與童年閃回段落完成了文本結構的閉合,也由此揭示了以精神分析為中心的基本敘事構造?!吧詈4箫埖辍笔菂⑺薜膲艟?,通過凝縮、移置、象征等弗洛伊德主義夢境運作機制,深海世界的人物與現實世界一一對應了起來[2]。其實在電影一開始就有所暗示,當參宿救下甲板上的魚被海浪沖走而掉進了深海漩渦之中時,顏色開始從現實的暗沉變成愈發不真實的高飽和色度的絢麗多彩,從一只只絢爛的水母的上升運動,進而演變成由一群赤色飛鳥組成的向上空間的飛躍,這一墜一升的兩個漩渦,完成了西爾伯勒所說的“門檻象征”[3]262。同時海面上的小黃鴨游泳圈也在現實之海到達了夢境之海,從而完成參宿的視角演變與電影情節從現實到夢境的一個轉換。

根據弗洛伊德的釋夢理論:“夢是一種(受潛抑的)愿望(經過改裝的)實現?!盵3]77但由于電影敘事的關系,夢的隱意在夢的顯意里面表現出來了——尋找媽媽。在電影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件紅色外套沉在海底的特寫,這件衣服是參宿媽媽留下來的,也貫穿故事始終,是牽引著參宿去尋找媽媽的動力之源,紅色代表著血液,是血腥與暴力、戰爭,預示著可怕的悲劇,“紅馬”“紅龍”在《圣經》中意味著戰爭和鮮血[4],在這里,媽媽留下的衣服與喪氣鬼那濃厚的紅都投射著電影的悲劇性和抑郁色彩。但夢的隱意如果只是單純地經由參宿去找尋媽媽這個動因,夢是無法成立的,我們對其進行略加分析以及對電影最后的結尾可以得知,這種脫離了審查作用的滿意的情感,還受到另外一個來源的強化。即由于第一個來源的情感正處于審查作用的壓力下,而尋找媽媽的這個來源得以把自身的滿意情感由壓抑中解放出來,并強化了第一來源所形成的滿意情感[3]250,這第一來源的情感是在參宿通過去“深海之眼”找尋媽媽的過程中顯露出來的與外部現實世界最終達成和解的愿望。深海世界中高飽和度的綠、藍、紅形成大大小小的漩渦、現實小丑的外套、夢中南河的被子以及南河鼓勵參宿去找尋“深海之眼”的畫面,讓人一眼就聯想到梵高的星空。濃烈的色彩之下,隱藏著無法被理解的痛楚,參宿在憂郁的折磨下跌落深海,在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沖突是一樣的濃烈深厚。電影在其敘事層面的核心情緒是“憂郁”,依據弗洛伊德所說,夢是純粹自我中心主義的,在夢里通過“仿同作用”展現出參宿的自我——南河[3]171,并經由南河之口對參宿自己說出:“人生不就是一場冒險嗎,有無數的驚喜在等著你”“一定有一些光亮在等著你”“希望你今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并憑借著南河的散場和在深刻的自我對話與檢討之后,參宿終于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當一個人敢于真正面對自我,一切改變才剛剛開始,參宿也完成對自我的成長與和解。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來重新理解少女參宿與小丑南河的鏡像關系?;蛟S,從來就沒有什么南河,他只是少女心理成長過程中映射出的主體鏡像,經由一種想象性的“誤認”(自我拯救),其實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贖和療愈之旅。

二、深海世界中的榮格“原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深海世界”同樣可以作為榮格所說的“自性(self)”(也稱為原型自我)[5],也就是內心世界和心理世界。在榮格看來,心理現象是非常復雜的,并不只是一個自我就可以概括的,他認為自我(ego)所代表的僅是關于意識的內容,即我們意識到的一切東西,但還有很大一部分屬于無意識的內容,那些曾被我們體驗過卻微弱得不能到達意識、或微弱得并未留在我們意識中的東西,都被儲存在個人無意識中,而“自性”就是協調各部分進行統一、組織和秩序的“原型”。在本文前面也曾提及,在深海世界中,意識的角色和無意識的角色、現實世界的元素和深海世界的元素都在電影最后的閃回片段一一對應起來。

在電影情節從現實世界轉向夢境世界之后,參宿的第一個目標是去找媽媽,這個行為令人感到費解,因為在電影開始的現實片段中我們了解到,父母離婚后參宿跟著爸爸,而她給媽媽發信息時,媽媽對她是非常冷淡的,甚至因為工作忙或是其他原因,都不愿意與參宿有過多的聯系,基本可以視作已經拋棄了她,那她又何來找媽媽一說呢?所以這一行為在現實世界中是完全不成立的,而且還能看得出,參宿的神經癥的一種表現:她逃避現實,沉浸在幻想中。在閃回片段中我們也得知,參宿確實患有抑郁癥,但我認為可能是相對輕癥的負面情緒,也就是媽媽的離開,及其在新組成的家庭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導致的。參宿對于媽媽的幻想與迷戀,并不是現實中真正的媽媽,而是一個大寫的媽媽,是無意識原型阿尼瑪(Anima)。一般認為,阿尼瑪是男人精神中的女性形象,但這遠不能表達它的全部含義,阿尼瑪代表的是一種幻想的力量,具有保護的作用,讓人沉浸在一種現實之外的幻想中。在電影中,參宿尋找媽媽,其實就是尋求幻想的保護,以此來逃避冰冷灰暗的現實世界。阿尼瑪在電影中的具象化表現是海精靈,海精靈的形象就是現實中媽媽離開時的一個剪影。同時,找媽媽這一內容并不全是參宿主動發起的,也受到了阿尼瑪的影響。海精靈的幻想作用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南河用它做成的湯具有迷幻作用,讓原本匪夷所思的黑暗料理,變成了美味佳肴。

而在本片另外一位重要角色——南河,在深海世界中所代表的是另一個無意識原型——阿尼姆斯(Animus)。阿尼姆斯是女性精神中的男性形象,是一種理性的邏輯,一種力量。榮格認為,阿尼姆斯在女人身上會表現為一種固執己見,在參宿身上,就是她固執地想要找到媽媽。不過更多的時候,南河在其中代表的是阿尼姆斯的積極方面的意義,就是一種反思和自我認識。在最初南河與參宿的對話中,南河就已經挑明了事情的真相:“你媽媽不要你了?!边@里就是在幫助參宿認識自我,但是他的說服失敗了,參宿對媽媽的幻想不是通過對話就能使她看清的,這是南河對參宿施加影響的初級階段,并沒有產生真正的效果,最終階段是南河收服了海精靈,哄騙參宿在深海大飯店打工,把她的注意力從“找媽媽”轉移到“飯店的五星評價”上。但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壓抑,這種關系是緊繃而暫時的,并不足以解決問題,阿尼瑪的力量依舊強大,隨時會有吞噬一切的危險。阿尼姆斯也發現了問題的真正所在,帶著參宿去到海精靈的源頭,也就是無意識的最深處——深海之眼。深海之眼代表的其實就是現實,因為現實是參宿最不想面對的,所以被她隱藏在了最深處,因此受到的阻抗也是最大的。

喪氣鬼所代表的是無意識原型——陰影(Shadow)。喪氣鬼的形象是一種紅色的條狀物,對應到現實中,是媽媽留下的一件紅衣服,這件紅衣服代表著媽媽的離開與拋棄,也是現實中參宿抑郁的直接原因,喪氣鬼在片中出現過很多次,最重要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參宿與南河尋找深海之眼的路上。根據設定,喪氣鬼是在參宿具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才會出現,但是找到深海之眼就是找到媽媽,按理來說是滿足參宿的欲望,參宿衍生出的情緒應該是激動的,卻在即將到達之際引來無數的喪氣鬼,說明參宿的自我也意識到“媽媽”根本不存在,深海之眼就是現實,她為了逃避現實,才產生了如此之多的喪氣鬼來阻止她,阻止阿尼姆斯對現實的揭露。陰影其實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心理層面的保護機制,也借由陰影原型使參宿的人格具有整體性和豐滿性。

三、“深?!彪[喻與船的象征

1895年,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與布羅伊爾合作發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論”也就傳布于世。他借用費希納的冰山類比理論,認為人的精神結構恰如一座冰山。冰山分為三層,最上層浮在水面上的是意識,只占冰山的很小部分;冰山的下層占了冰山的大部分,是潛意識;在意識和潛意識之間還有一層是前意識,意識與前意識屬于同一系統,而潛意識與前意識屬不同系統,潛意識的內容由于受到審查作用的潛抑不能進入意識領域。也就是說,潛意識屬于人的心理結構中更深的層次,是人的心理結構中最真實、最本質的部分,這種向水下探索的心理學圖景,被弗洛伊德命名為“心理地形學”(psychical topography)[6]。深海中對于水下視覺空間的建構非常符合這一理論,深海也可以理解成“潛意識之?!?,而“深海大飯店”就是浮于表面的“意識”,在“深海號”中不斷向下探索,追尋“深海之眼”的過程,就是對潛意識的追問。

同樣的,“深海號”作為一種古老的交通工具——船,是我們祖先得以征服海洋的造物,在西方神話典籍里,船也被賦予救贖世界的使命。在《圣經·創世記》里,上帝不滿人類所犯的罪惡,于是決定用一場洪水毀滅人類,但他讓諾亞建造一只方舟來保存自身和其他物種,洪水過后,只有諾亞一家和方舟上的動物得以保存?!胺街邸笔侨祟愖詈蟮谋茈y所,是救贖的象征。作為一種工具,它同樣是死者的亡靈得以橫跨大洋,抵達彼世的媒介,即救贖靈魂的載體。這是因為彼世的天堂被河流或海洋所環抱著,船是為亡靈穿越海洋而準備的?!皫缀跛锌死锾嘏c希臘本土的彩繪陶棺與石棺的四個支架上都繪滿了波浪線,并且波浪線包圍了整個畫面。這是一種具有深刻象征意味的圖像模式:一是象征海洋包圍陸地,彼世位于一個被大洋圍繞的島嶼上;二是象征彼世位于大洋深處,距離大陸非常遙遠?!薄霸诠虐<啊锻鲮`書》中,亡靈要不斷追尋太陽的腳步,歷經艱難才能達到西方永生樂園,而其主要的出行工具就是船?!盵7]同樣的例證還見于埃及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的石棺上。

在電影中,參宿和南河所乘坐的深海號有兩種象征意義。第一層是救贖意義,在前文已經說過,參宿踏上“深海號”去尋找媽媽,后來轉變目標去找尋“深海之眼”的旅程,其實就是一次自我救贖和療愈之旅?!吧詈L枴本褪菂⑺廾庥谠馐茏杩梗▎蕷夤恚?,一個克服自我逃避夢境,直面真實,追尋精神上自我和解的安全載體。承載著參宿美好的希冀,也最終帶她越過無意識之海、困境之海,讓參宿明白自己也是被愛著的,完成了自我成長和精神撫慰。

在第二層意義上,不免有些悲傷色彩,即引渡亡靈、抵達彼岸的永恒樂土,寓意生與死之間的紐帶?!吧詈L枴敝皇撬麄冊趶浟糁H的一個中間場所,介于生與死之間,是他們用幻想創造出來的小世界,他們在船上的一切故事和冒險,不過是在為最后的終點做準備。在現實世界中,參宿與南河正在經歷著存亡的關頭,他們仍然在海上漂泊著,隨時面臨生命危險,“深海號”的存在使得他們的靈魂得以短暫停留,但也援引著他們通過亡靈之海,到達彼岸世界,是一種虛幻的空間。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參宿一開始進入大飯店門口的八個字:一見生財、你可來了。是黑白無常頭上的字,暗示到了鬼門關(參宿正在失去生命)。片中還有一個細節在提示著這件事情,當南河決定去深海之眼的時候,演奏的歌曲《小白船》,而《小白船》的原型是韓國童謠《半月》,本就是一首安魂曲,意在紀念逝者,所以深海號是援引參宿他們到達彼世的“擺渡”船,而南河就是引渡參宿靈魂最終歸屬的“擺渡人”。

又如在電影結尾,參宿雖身處醫院,但是意識卻在現世與彼岸之間徘徊,中間隔著一塊電影屏幕,“深海號”在屏幕的另一邊,放映機也播放著從參宿墜海以來所發生的種種事情,好像參宿被擺渡靈魂之船丟了出來,一如卡戎(冥王哈迪斯的船夫)一般,不僅是在冥河上擺渡,還有著分辨來到冥河岸邊的是亡靈,還是不應進入地府的活人的任務。但與此同時,身處電影屏幕之外的我們也在被一種現實屏幕所區隔著,一方面,我們被剝離出夢境之外,中斷了我們對于影片的移情(電影本身就是一場無法觸及的夢),我們沉浸在參宿深海夢境中的時候,電影卻在最高潮處讓觀眾“疏離”,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通過一個屏幕媒介來觀看這場華麗的表演,樹立起堅實的“第四堵墻”。美劇《紙牌屋》中男主角弗蘭克經常直視鏡頭,并對著鏡頭說話也是這種效果。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被置于與參宿同樣的處境,參宿與深海號區隔著,我們與參宿區隔著,影片中的放映機放著的是參宿所“經歷”的夢,現實中放映著導演為我們編織的夢,有一種“重屏”的意味,我們每個人都成了“參宿”。最終參宿選擇沖破這道屏幕的阻礙回到深海號,醫院里參宿的心率也歸零了,意味著參宿回到了船上,去往彼岸世界。雖然結束時參宿完成自己夙愿,回到病房中與現實中的家庭達成和解的畫面,我們怎么知道那不是導演給我們安排的另一場美夢呢?畢竟我們都應該醒了。

四、結語

在榮格看來,世界上存在太多的裝出一副現代模樣的“無根的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空虛令人誤以為是現代人的落寞,因此也就令人覺得惡心。他們和少數的一群人帶上一副假面具,躲在令人察覺不出來的人群中,他們便是一群偽現代人?!盵8]129當參宿與南河一起拋棄理性,沉浸在混沌之中,聽從本能的聲音時,她才真正踏上成長的旅途。只有誠實面對內心的喪氣,她才能看清心底的傷口,是她不能忘、被強行壓抑的傷痛。當她不再追尋海精靈,不再渴求夢境之中母親的安慰時,她才能真正面對現實。南河教給她的,是成人世界的規范——不要哭喪著臉,所有人都喜歡看笑臉,不管怎樣都要笑出來,用臉上的笑戴上堅固的面具,來保護內心的軟弱。電影塑造了小丑南河的角色,他不掩飾自己的欲望,為了掙錢他研發各種黑暗料理,燉海精靈,暫時妥協把參宿留在船上,電影以一種感性的形式去向理性的尺度發出挑戰,這展現出來的“丑”卻凝定著藝術家對丑惡現實和丑惡的“偽現代人”的否定性體驗[8]131,南河看到參宿落海時,他毫不猶豫跳海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參宿?;蛟S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那個“人格面具”,其存在的目的就在于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會的承認。因此,人格面具這一原型幾乎自社會文化開始建立就已經滲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當中,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對于精神的探求。電影通過一種奇幻瑰麗的遐思,讓我們脫離塵世的喧囂,目睹自己的本真風貌,從而卸下我們用來迎合社會的面具,去發現無意識深處的礦藏。當我們重返現世,更能彌合我們精神上的缺口,達到和諧平衡的整體。

藝術是人生的夢,可以化作一束神圣的光,照亮每一個走過長夜的你。

參考文獻:

[1]馬新國.西方文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3-305.

[2]白惠元.《深?!罚罕J刂髁x的精神分析動畫電影[J].文藝理論與批評,2023(3):105-111.

[3]弗洛伊德.夢的解析[M].周艷紅,胡惠君,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4]胡元惠.論紅色符號“所指”在藏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J].貴州民族研究,2019(7):127-131.

[5]榮格.原型與集體無意識[M].徐德林,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1:5-81.

[6]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3:性學三論與論潛意識[M].宋廣文,譯.長春:長春出版社,2004:2243.

[7]王倩.古希臘青銅時代晚期彩繪棺畫圖像體系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6):99-110.

[8]胡經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徐偉烽,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學理論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無意識電影深海
向深海進發
深海特“潛”隊
隱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淺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的“群體心理”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解讀張藝謀影片的視覺審美
后現代視域下香港電影的解構與建構
國產“現象級”影片的跨文化癥候
“改變生活”的另類方式:論超現實主義的文學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