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臨床教學改革 *

2024-04-06 02:44陶偉偉李運倫武繼彪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6期
關鍵詞:醫學生科學技能

裴 可 陶偉偉 李運倫 武繼彪 馬 勇※

(1.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2.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創新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355;3.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

中醫藥立足整體觀念,堅持辨證施治,在疾病防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西醫藥的作用機制和不良作用相對明確,臨床應用收效頗豐,二者結合能夠相得益彰,因此開展中西醫結合專業的教育及培養中西醫結合人才十分重要。內科疾病的解剖結構和生理病理機制十分復雜,其進展與全身臟器的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密切相關,對于醫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學習難度[1]?;诖?,筆者根據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授課特點,對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闡述如下。

1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作為臨床教學的一部分,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教學設置存在爭議,部分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深入,臨床轉化效果沒有達到最大化[2],比如在處理突發急癥時,無法勝任相關工作。經反復調查研究,筆者發現,目前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學培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 中西醫教學知識的融合不夠深入盡管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是在醫學院校中,中西醫結合還沒有建立獨立、完整的體系,其教學理論仍需深入剖析,具體體現在中醫西醫知識結合不牢固,學生對中西醫結合的認識比較模糊,不能對中醫和西醫進行有效的融合。

1.2 對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由于缺乏對于相關疾病的針對性討論分析和臨床實踐,很多學生無法進行實際操作,對一些實踐技能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認識模糊,導致臨床實踐能力不足。在面對急性突發事件時,醫生必須分秒必爭地進行高度精準搶救,要求醫學生掌握扎實的搶救技能,但是目前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還有所欠缺。

1.3 網絡教學平臺利用不夠充分現階段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比較普遍,但是有些教師對平臺的使用還不是十分熟悉,線上授課時只能滿足課堂的基本需求;并且制作的網絡課件不夠完善,或者授課內容形式比較單一,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不夠,沒有挖掘出網絡教學平臺的巨大潛力,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學的初步設想

醫學生要想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游刃有余,除了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外,必須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這就要求培養的醫學生不僅要勤奮刻苦、終身求知,還要具備中西醫結合的臨床思維模式,在繼承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思維優勢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的知識和技術,利用臨床技能實訓和線上教學平臺,成為中西醫結合的有用之才?;谏鲜鲆?,筆者對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學的建議如下。

2.1 調整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授課方案作為一名中西醫結合臨床教研室的教師,筆者認為授課教師需要明確中西醫結合的教學培養目標,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實現中西醫結合的教學培養目標,首先要調整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授課方案。以循環系統疾病為例,中西醫結合心內科的課程內容分為總論和各論兩個部分??傉撝v述正常心血管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心血管系統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特點、概念分類及診斷治療新進展,并在此基礎上與中醫基礎理論中臟象學說心的相關概念、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相結合,培養學生的中西醫結合思維,方便學生理解并運用相關知識。各論將循環系統疾病作為介紹對象,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和心包疾病等病種為具體章節,參照中醫內科學,按照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預防治療等模塊進行中西醫兩方面的闡述,實現中西醫結合內科課程一體化;在課堂中明確各個病種中西醫各自的治療優勢,降低學生消化中西醫兩種結合知識體系的難度??傊?,中醫不能丟,西醫不能弱,通過提取中西醫各自的精粹,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實現教學內容的優化配置。

將內科系統的生理病理學知識類比于中醫傳統理論的相關概念,相當于把醫學生物學、解剖學、診斷學、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等多學科知識糅合在一起,并穿插滲透醫學倫理學,有助于打破學科界限,構建連貫完整的知識體系;不僅使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相互融合,也使中醫理論與西醫觀念緊密相連,從而提升學生更深層次地學習基礎醫學知識以及將基礎知識應用于臨床診療的能力。此外,各學科有效整合也避免了部分學習內容的重復,提高了效率,縮減了學時,保障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

2.2 開展中西醫結合臨床技能實踐培訓實現中西醫結合,需要加強中西醫技能實踐培訓中心建設,在理論教學中穿插臨床技能實訓課程。內科疾病的臨床癥狀具有隱蔽性,與全身各大系統的生理病理情況緊密相連,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帶來了一定難度,要求醫學生掌握臨床體征檢查的相關技能。通過結合中醫診斷學、診斷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和中西醫結合外科學,參照中醫執業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和中醫執業醫師規范化培訓考試的要求,設置實踐課程的教學大綱,參考《中西醫臨床基本技能》等教材,實訓課程包括中醫操作技能、西醫臨床技能等內容。其中,中醫操作技能包括中醫診斷和針灸治療,西醫臨床技能包括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建設臨床技能教學平臺能夠為醫學生練習技能操作、培養臨床思維提供軟件和硬件支持,充分提升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以循環系統疾病為例,中醫治療心病講究量體裁衣,先四診合參,判斷患者證型;再根據證型選方治療,如補氣活血法治療氣虛血瘀證,鎮靜安神法治療心虛膽怯證,溫補心陽法治療心陽不振證等。此外,中醫的望聞問切也適用于有癥狀但尚未出現疾病的患者,早期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及中醫的調養,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如果患者病情嚴重,經過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滿足介入術的適應證,可以在口服中藥的基礎上進行手術搭橋、支架介入治療。在整個診療過程中,涉及大量的診療手段,學生需要在中西醫結合臨床技能實訓課堂中反復進行操作練習,才能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技能,運用到臨床工作中[3]。

2.3 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手段“互聯網+”教育是互聯網科技與教育領域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使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再局限于書本或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其更新快、外延廣、便捷高效、共享創新又獨立自主,使教學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4]。但是,現階段教師對網絡教學平臺作用的挖掘并不深入,而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勢在必行。

網絡教學平臺不是局限于線上課程的講授,而是面向教學的全過程,包括教學資源分享、師生交流討論、小組討論、自測試題、答案分析、教學評價等。利用“雨課堂”發布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件和輔導材料,能夠使學生得到優秀教師的教學資源[5]。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現階段存疑的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發表個人見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6-8]。增加師生互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的交流及時了解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并按要求去學習,真正掌握相關知識點[9]。線上教學還為小組討論提供了方便的交流平臺,便于進行組間信息溝通。而線上布置作業要求在學生進行試題自測后給予其答案解析,促使學生全面、系統地復習并鞏固已學知識,理解新知識并提高學習效率,解決課堂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考核成績評價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檢測教學效果,有助于反思教學不足并進行調整。并且通過線上信息化教學可以收集匯總大量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10,11]??傊?,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教學,能夠加大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堂交流總結、課外深入學習的力度。

3 結語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是我國高校的特色醫學課程。調整授課方案,提高醫學生綜合運用中西醫理論與方法治病救人的能力;開展中西醫結合臨床技能實踐培訓,提升醫學生個人臨床技能水平;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升學生的學習素質與學習效率。這些或可穩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培養適應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能在各級醫療機構從事臨床工作的應用型中西醫結合內科醫學人才。教學路漫漫,任重而道遠。如何進一步優化課程,培養合格的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實用型人才,仍需要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

猜你喜歡
醫學生科學技能
高級技能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秣馬厲兵強技能
拼技能,享豐收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畫唇技能輕松
科學拔牙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