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治理中大數據應用展望

2024-04-06 06:19張妍梁靜宜陳迅鄧晨曦唐文君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決策政府國家

張妍 梁靜宜 陳迅 鄧晨曦 唐文君

2017 年12 月8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現代化治理水平[1]。在實現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過程中,加強宏觀經濟庫建設,提升大數據等現代技術發展水平,推進各領域現代化改革十分重要。借鑒并分析各國大數據應用水平,對推動我國大數據發展具有借鑒意義。綜合研究有利于政府等機構提高效率,加速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早日實現中華民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一、大數據與國家治理概述

大數據是傳統數據的巨量化,不僅是數據量的提升[2],更是數據質量的飛躍。目前大數據在經濟金融、醫療衛生、科學研究、政府治理等各個領域有著廣泛應用。研究大數據呈現的規律性變化,挖掘大數據顯性與隱性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家治理體系是指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傳統的國家治理體系特點主要包括“大一統”“民惟邦本”“選賢舉能”“德法相依”等思想,無論是在數據的量上還是質上都有待提高。數據質量高低與否直接決定國家治理的效率和能力水平。綜上所述,大數據與國家治理結合水平亟待提高。

綜合世界各國經驗來看,在大數據視角下研究國家治理形式多樣、意義重大。針對國家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美國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通過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全域高速信息網絡和國家信息基礎結構,為本國大數據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推出了數據開放平臺,充分實現數據共建共享,最終啟動“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速大數據技術應用落地。英國早在10 年前后就實行數據開放戰略,政府在發布一系列利好政策同時加快大數據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俄羅斯在不斷完善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構建互聯網管理體系,提高數據安全性和可靠性,全方位加強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從以上國家發展經驗我們可以總結出各國都把發展互聯網技術放在優先發展方向,通過不同方式最終達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目標。通過分析總結各國大數據發展模式,我們可以吸收借鑒其中優秀的方式方法,結合本國國情,制定更加完善的發展舉措,推動我國大數據與國家治理深度融合,更好更多惠及國民。

二、大數據在國家治理中應用場景

(一)大數據與政府治理深度融合

政府是指一個國家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權力機構,其利用權力為社會創造福利,更好服務和保障民生。在傳統數據時代,政府機構人員冗雜,層層上報機制暴露出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大數據與電子政務有利于提高政府機構運行效率,推進簡政放權。其次政府機構人員決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數據在提高決策智能化水平的基礎上能更加高效便利處理問題,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合理性。最后大數據有利于保障民生福祉,通過一系列智能化應用,創新發展應用,改善基礎設施服務。

(二)大數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眾所周知,經濟市場形式瞬息萬變,信息差的存在導致機遇總是把握在少數人手中。在大數據時代,只要你能處理分析數據,你就能做出精準的決策。我們通過國際數據與國內數據,宏觀數據與微觀數據,歷史數據與當下數據的對比[3],我們做出的決策就具有前瞻性、實戰性和實效性。

(三)大數據加速企業轉型升級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企業轉型升級面臨轉型周期長、不知道怎么轉等一系列問題。在大數據時代,我們通過數據規避人為失誤,用客觀數據說話,為企業發展把脈定向,助力企業發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進行企業畫像,利用大數據輔助企業信用評估并給出建議和對策。

(四)大數據完善政府內部結構,提高決策水平

我們通常說的“治理結構”包括包括治理主體、治理方式、運行機制等治理要素,大數據技術加速了政府治理結構變革速度,提高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水平。一方面大數據技術構建起多元化主體治理體系,讓群體決策更加智能有效,助力從傳統的經驗決策到科學化、精準化決策。另一方面大數據技術改變傳統行政體制,使政府管理更加垂直化,通過建立民意動態監測機制暢達民意,使政府決策對社會不利影響最小化,在保障決策有效有利的同時也節約了決策成本,提高了決策效率。

三、大數據在國家治理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一)意識層面缺乏“數據治國”理念

在思想上很多管理者缺乏“數據意識”,還停留在過去報紙和電視年代。進入新時代,客觀數據擁有絕對話語權,誰擁有數據誰就能解決問題。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在觀念改變上存在一定滯后性。在今后的日子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加大宣傳力度,通過舉辦經驗分享會、培訓會等增強大家意識。加強數據頂層設計,形成理念先導,真正大踏步趕上大數據發展快車。

(二)數據管理制度有待提高和完善

制度是一切的保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4]。完善的政策制度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有利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是行業健康的前提和保證。針對很多部門數據信息無法共享或者共享度不高、數據共享存在泄漏風險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政府、行業、個人企業三方聯動,在現行法律標準框架下共同推動行業準則等制度規范實施落地。

(三)數據共享存在限制和風險

數據作為一種公共資源,在市場上流通才具有價值。數據流通就是指數據共享,那么如何克服困難打破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價值充分顯現成為熱議的話題。首先政府部門要做好頂層設計,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5];其次企業要做好政策學習和領悟工作,在工作中實踐并不斷探索總結,最終形成有效的行業規范。

(四)數據人才隊伍亟待加強

目前雖然國內高校都開設了大數據專業,也培養出了一大批大數據專業相關人才,但高質量人才仍然匱乏,特別是專精特精行業人才隊伍急需得到擴充和加強。所以政府需要聯合社會力量,加強相關人才培養。首先可以通過對現有人才進行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可以有講座、團建、掛職輪崗等方式供其選擇。其次要善于引進人才,通過提高人才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等措施廣泛吸引人才落戶創業。最后要加強“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社會部門人才流通,通過“抱團”方式組建科研團隊,提高科研隊伍整體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使其更好服務于大數據建設和應用工作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大數據對政府、企業、高校等社會組織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作用早已超出了社會治理層面,對我們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巨大變革。作者通過本文希望讀者在認清大數據應用現狀的基礎上不斷奮斗,直面挑戰,擁抱機遇,將個人“數據夢”和國家“數字中國”戰略相結合,為建設“數字強國”和“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章不免有誤,還希望各位讀者指出,不勝感激。

猜你喜歡
決策政府國家
為可持續決策提供依據
決策為什么失誤了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完形填空三則
關于抗美援朝出兵決策的幾點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