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研究

2024-04-06 06:19侯瀟瀟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原理馬克思主義

侯瀟瀟

習近平法治思想凝結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精華”,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根本行動指南。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先發印發文件要求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滲透至學校教育中,有序組織開展社會主法治教育,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落到實處?!榜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簡稱“原理課”)在高校思政課體系中居于基礎核心地位,理應肩負起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的政治任務。聚焦為何要融入、何以能融入、融入什么、如何融入四重維度,深入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現實價值、邏輯前提、原則內容和路徑機制,是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落地落實落細的邏輯進路。

一、為何要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現實價值

《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標準之一是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契合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需求,彰顯馬克思主義行的道理,有助于學生在理論釋惑基礎上自覺樹立法治信仰。

首先,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是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切入點。思想政治理論課至關重要,直接關乎立德樹人任務能否落實,發揮其作用的關鍵在于重視、適應、做好。思政課要“關注社會、關注時代”,為黨和國家的偉大實踐助力。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在思政原理課中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基于理論層面明確界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內涵特征,闡釋黨帶領全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性、必然性和優越性,有助于拓寬原理課的研究視域,豐富原理課的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理論厚度和實踐溫度,彰顯原理課的鮮活性和時代感,提升課程實效性和針對性,推動原理課教學改革創新。

其次,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是彰顯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真理性的有力抓手。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總結法治建設實踐歷程的成就和經驗,把握法治建設的基本規律,回應人民群眾對于法治建設的關切。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闡明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唯物辯證思維方法,剖析習近平法治思想中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基于法治建設實踐的視角分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讓學生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馬克思主義,認同馬克思主義理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認識主客觀世界,提高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認識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有利于學生在理論信服的基礎上自覺樹立法治信仰。從思想政治教育學角度看,思想政治素質生成發展的內在轉化過程是認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為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結果。學生法治信仰、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的培養同樣需要建立在對法治理念、法治思想和法治理論的認知、情感上?!袄碚撝灰f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盵2]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從基本原理角度講清講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內涵特征、必然性和重要性,才能真正澄清學生對法治問題的思想困惑和理論困惑,幫助學生準確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基本精神,使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腦、入耳、入心,引導學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自信,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仰,抵御西方錯誤價值觀的思想滲透。

二、何以能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邏輯前提

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法治化效果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習近平法治思想之所以能融入原理課教學的邏輯前提在于,二者之間在教育內容、教育價值和教育目標上具有內在契合關系。

從教育內容來看,習近平法治思想集中體現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理應納入到原理課教學體系中。馬克思主義以深邃的思想透視歷史運動本質,創造性地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原理課闡釋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引導學生基于唯物辯證思維客觀而準確地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基于歷史唯物主義視角系統而全面地把握“三大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守正創新, 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 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盵3]習近平法治思想既堅持守正、堅持真理,也勇于開拓、銳意進取,運用馬克思主義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學回答法治與政治、德治與法治等關乎法治建設的重大關系問題。原理課中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有助于彰顯馬克思主義經久不衰的理論魅力,強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認同,升華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認知理解,引導學生旗幟鮮明地堅守馬克思主義立場。

從教育價值來看,關照實踐、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共同的價值指向。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馬克思主義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4]馬克思主義實踐性和人民性的鮮明品質也充分體現在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中國法治建設實踐,以敏銳的歷史眼光總結法治建設經驗,以過人的勇氣正視法治建設實踐交織疊加的復雜問題,以卓越的智慧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發展方向。同時,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國家法治的新要求和新期待,重點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法治難題,踐行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福利”的初心使命。因此,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扎根社會實踐、服務人民群眾的精神品質,提升課程立德樹人教學效果。

從教育目標來看,馬克思主義以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最高目標,人的自由自覺本質的回歸、人類解放的徹底實現需要每個人從與自然、與社會、與自我的異化關系中解放出來,共產主義“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對象化和自我確證”“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5]。原理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引導學生理性認識、正確處理自身與自然、社會、自我的關系,不斷改造自身的主觀世界,健全人格,豐富精神世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全民守法,強調“讓法治成為全民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6],指出“必須把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結合起來,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建設,深入開展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發揮道德對法治的滋養作用,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盵7]原理課中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有助于堅定學生法治信仰,強化法治意識,加深學生對法治權威、地位和作用的科學認知,引導學生身體力行地支持法治建設,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三、融入什么: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原則內容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系統完備,將其融入原理課教學面臨課時有限而內容繁多的矛盾,如何處理好這一問題,需要把握好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基本原則。一是重點明晰、要義突出的主導原則。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原理課的理論性和基礎性決定了任課教師必須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西方的自由主義、道德相對主義以及西方憲政中的三權分立等觀念嚴重干擾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原理課教學要精準凝練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核心內容,講清講透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方向和發展道路,從理論高度講清講透社會主義法治與資本主義法治的根本區別,講清楚依憲執政和黨的領導之間的關系,以透徹的學理澄清學生在法治問題上的思想困惑,切實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自信。二是整體把握、融會貫通的基本原則。習近平法治思想蘊含系統完整又邏輯嚴密的哲學意蘊,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于法治建設領域,堅持物質統一性原理,扎根中國法治建設實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建設價值導向,科學闡釋法治建設中的重大關系問題,生動體現出富有時代精神、實踐導向和法理智慧的政治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戰略思維等,實現了法治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論的歷史性飛躍。[8]原理課教學要充分吃透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方法,增強科學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復雜現象、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9]。

原理課教學中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需要根據教學基本規律,遵循重點明晰、要義突出的主導原則和整體把握、融會貫通的基本原則,準確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的具體內容。①融入導論,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體現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和當代價值。②融入第一章辯證唯物論部分,“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么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10]。習近平法治思想從中國自身歷史發展和現實國情出發探索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生動運用。③融入第一章唯物辯證法部分,全面依法治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習近平法治思想守正創新,客觀回答關乎法治建設、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時代問題,如:正確處理法治與政治、德治與法治、國內法治與涉外法治等關系問題,體現出馬克思主義矛盾分析法、戰略思維、系統思維等。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依憲執政、依憲治國,有序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國依法治國,體現了馬克主義政黨深邃的治國理政智慧。④融入第二章認識論部分,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黨長期治國理政的實踐,科學總結法治建設經驗,體現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的認識論原理。全面依法治國迫切呼喚與時俱進的法治理論,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法治環境。習近平法治思想為解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適應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應對嚴峻激烈的挑戰競爭、參與全球治理提供強大理論指導。⑤融入第二章馬克思主義價值論,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彰顯法律為人民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歸宿?!肮秸x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11]。⑥融入第三章歷史唯物主義,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實,深深植根于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根據經濟發展、社會需要和人民需求,堅持建設完善適應我國國情和制度的法治體系。⑦融入第五章,剖析社會主義法治不同于資本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征,揭露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實質。資本主義法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資產階級統治,目的是保持各種政治力量的均衡,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一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⑧融入第六章,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黨在長期的治國理政實踐過程中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經驗總結和創新發展,體現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

四、如何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路徑機制

為了使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原則和內容落到實處,需要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等方面構建系統的融入機制,這也是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關鍵所在。

教學理念上,激發教師創新意識,增強教師法治素養。第一,教師要愿意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12]思政課教師要有深厚的情懷,廣闊的視野,真摯的家國情懷,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和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大局出發,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重要性,激發講深講透講活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教師有能力講。在原理課教學中受限于授課學時、授課篇幅等客觀因素和教師專業背景等主觀原因,往往會出現習近平法治思想與課程教學“兩張皮”,融入內容浮于表面、過于膚淺,融入效果參差不齊、不容樂觀。同時,教師在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同程度上存在本領恐慌。因此,要定期開展法治教育培訓,加強教師法治知識積淀,提升教師法治素養,提升教師在教學中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能力本領。

從教學設計上,明晰教學思路,優化教學內容。原理課中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要遵循兩條邏輯主線,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路線邏輯,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實踐路徑邏輯,并在理論路線邏輯與實踐路徑邏輯有機統一的基礎上,合理設計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原理課教學的銜接進路,變教材體系為教學體系。教師準確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義和理論精髓,通過闡述習近平法治思想“求真務實的實踐理性、統籌全局的系統觀念、精準練達的辯證方法”,“黨領導法治的政治定力、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揭示其中蘊含的唯物論、辯證法、唯物史觀等基本原理,剖析習近平法治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法哲學思想之間一脈相承的內在邏輯關系,使學生在接受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過程中理解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同時,結合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百年奮斗過程中不斷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道路實踐,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法治文化體現出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統一的法治文明發展規律,幫助學生深刻領悟“法治中國之理”的科學性與真理性、“法治中國之路”的正確性與優越性。由于任課教師專業背景和知識儲備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集思廣益,一方面以集中研討、集體備課形式共同探討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課程的角度,另一方面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廣泛聽取學生對法治思想和法治實踐的問題和困惑,并在授課過程中根據各自專長以課程組的形式開展專題式授課,保證每一個專題都能刨根究底,把理論講深講透講徹底。

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盵13]原理課教學要充分貼近學生生活,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方式,靈活運用案例式、互動式、啟發式、問題鏈等教學形式,用接地氣的語言風格把晦澀難懂的大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如案例式教學可從學生身邊事、社會熱點事入手,圍繞學生可能出現的校園貸等侵權場景,普及民法典等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律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底線思維能力,自覺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強規則意識,提升法治素養;圍繞社會關注度高、影響群眾安全感的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涉槍涉爆等違法犯罪活動,講述各地公安機關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重拳出擊依法嚴打,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的案例;用看得見的數據、感受得到的事實說話,我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 10 年來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項指數”大幅下降[14],用強有力的數據和事實表現法治中國建設取得的成就,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優越性。同時要因勢而新,根據學生的信息接受特點,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媒體的發展,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創設課上與課下、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的學習方式,不斷拓展課程教學的時空維度,滿足學生學習的多元化需求。

在實踐教學上,實現原理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15]。要依托各種教育載體,以實踐為導向,構建立體實踐育人大格局。一是營造校園法治文化氛圍,邀請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等法治專門工作人員進校園、進課堂,用鮮活生動的案例講授法治課;在大學生辯論賽、知識問答競賽、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等校園文化活動中專門設置與法治相關的主題,使學生在參加活動中深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性和真理性、法治中國建設經驗成就和前進方向的認知和理解。二是挖掘社區、街道等教育資源,組織學生到社區、街道參加青年普法志愿者活動,參加“法院開放日”“檢察開放日”等活動,使學生掌握的法治知識和法治理念在社會實踐中得到具象化延伸,促使法治認知、法治理念內化為更為堅定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自覺。三是打造特色法治宣傳陣地,利用官微、公眾號等平臺做好做強“互聯網+ 校園”法治宣傳陣地,面向學生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法律服務保障,引導學生形成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解決的法治意識??傊?,通過拓展社會大課堂,使學生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達到原理課法治教育的最佳育人效果。

五、結語

原理課中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有待于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多樣化路徑,切實發揮好原理課在法治教育中的理論釋惑、以理服人效果,提升思政課的法治教育功能。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原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維護健康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平均場正倒向隨機控制系統的最大值原理
化學反應原理全解讀
淺議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學策略
通信原理教學改革探索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念淺析
評價視角下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堂語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