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關鐵桿青筍優質高產栽培四個關鍵環節

2024-04-06 23:00劉永勝曹曉偉
西北園藝(果樹) 2024年1期
關鍵詞:鐵桿菌核病灰霉病

劉永勝 趙 婷 曹曉偉

潼關醬筍是“名傳三百載,醬香飄九州”的醬菜名品, 2011 年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其制作原料是陜西潼關當地特有品種鐵桿青筍, 常年種植面積約2 000 畝, 主要產地集中在秦東鎮。 要生產出粗壯挺直、 皮薄肉嫩、 清脆可口的鐵桿青筍, 需在土質、 溫度、 肥水、 植保等方面做好調控管理。

1 創造適宜的土壤條件

鐵桿青筍屬淺根性作物, 根群基本分布在20~30 cm 土層中,根系不發達,吸收能力弱,要求栽植地土層深厚、土壤通透性好,盡量避免在板結、土質黏重地塊建園,選擇沙壤土或壤土地塊種植。如果土壤條件不適宜,采取摻沙改土等方式改良。

鐵桿青筍對土壤酸堿反應敏感, 適合在微酸至中性土壤中栽植, 土壤pH 值6~7 適宜生長。 據胡明等研究, 潼關縣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 平均pH值為8.47, 偏堿性, 尤其是北部靠近渭河、 黃河地區, 受土壤毛細作用影響, 土壤易發生次生鹽漬化, 造成pH 值偏高, 不利于鐵桿青筍生長。 生產中可通過綜合措施調節土壤酸堿度,如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作基肥,用量50 kg/畝),增強土壤緩沖能力,活化土壤養分;基肥中加入硼砂(1 kg/畝)、硫酸鋅(1 kg/畝)、過磷酸鈣(50 kg/畝)等;使用土壤調理劑, 如黃腐酸、 聚丙烯酰胺PAM、 免深耕土壤調理劑等。

2 創造適宜的溫度條件

鐵桿青筍屬于冷涼型蔬菜,喜溫涼環境,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 ℃,高于30 ℃或低于5 ℃生長不良,高溫長日照容易引起抽薹,成筍細長瘦弱,溫度低生長慢,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提高產量品質。

鐵桿青筍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播種育苗,初冬或次年春季定植,次年6 月上旬采收。

1)播種期。種子在4 ℃左右即可萌發,最適宜溫度15~20 ℃。播種不宜過晚或過早,過早幼苗容易徒長,冬前可能抽薹;過晚幼苗生長不充分,不利于越冬,影響來年產量。 播種前用20 ℃清水浸種6~8 h,在25 ℃環境下催芽2 天, 待7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2)苗期。 幼苗對低溫的忍耐力相對較強,可抵御-5 ℃低溫。 露地加小拱棚育苗的,育苗期白天溫度保持12~20 ℃,夜間保持5~8 ℃,日均溫24 ℃左右生長最盛。溫度過高幼苗會發生灼傷,過低會影響葉片分化。 苗期注意通風。

3)定植期。 一般在11 月中旬至12 月上旬(5~6片真葉)定植,移栽時環境溫度保持在15~20 ℃。

3 創造適宜的肥水條件

鐵桿青筍生長速度快,對水分和養分需求量大,尤其是快速生長期,必須保證不脫肥不脫水。 苗期、采收前應適當控制肥水,防止生長過旺。

3.1肥料應充足供應、合理配比

1)基肥。有機肥應足施,整地時每畝施入3 000~4 000 kg 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三元復合肥(15-15-15)30~50 kg。 需要調節土壤酸堿環境的,根據具體情況加入中微量元素肥料、生物菌肥、土壤調理劑等。

2)追肥。 鐵桿青筍對氮、鉀需求量大,對磷的需求量相對較小,施適量氮肥,增施鉀肥,配施磷肥。氮肥全部作為追肥,在移栽返青期、蓮座期和快速生長初期施入;鉀肥作為基肥和蓮座期、快速生長初期追肥施入;磷肥全部作為基肥施入。

一般全生長期需要追肥3 次。 第1 次追肥在移栽返青期(定植后7~10 d),施尿素15 kg/畝,或稀糞水1 500 kg/畝,或高氮復合肥10 kg/畝,促進幼苗生長,薄肥勤施;第2 次追肥在蓮座期(高度25 cm 左右),施高氮高鉀復合肥20 kg/畝;第3 次追肥在莖部開始膨大(葉多數呈蓮座狀,心葉與蓮座葉平頭)時,施入尿素25 kg/畝+硫酸鉀15 kg/畝,或高氮中鉀低磷復合肥20 kg/畝。 第3 次追肥非常關鍵,關系到鐵桿青筍最終品質,千萬不能脫肥,此次追肥之后無需再追肥。

3)葉面噴肥。 定植后,每隔7~10 d 噴1 次磷酸二氫鉀,根據生長情況,可加噴螯合鈣、硼砂、硫酸鋅、蕓薹素內酯等。 采前20 d 停止施用氮肥,采前10 d 停止施用任何肥料。

3.2水分適時適量補充 鐵桿青筍喜濕潤,但不耐旱、不耐澇,園地土壤要做到不缺墑(以防抽薹)、不積水(避免病害多發)。按照不同的生長階段,供水應遵循“先少后多”原則,生長前期(幼苗期)適當控水,生長后期保持土壤濕潤,生長中期淺水勤澆,保證水分充足均衡,避免忽干忽濕,防止水分變化幅度過大引起裂筍,或水分不足導致口感發澀。每次追肥后都需澆水,采前10 d 停止澆水。

4 做好病害防控

鐵桿青筍常見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軟腐病、 猝倒病、 病毒病等, 常采取以下措施防治病害。

1)凈化土壤。 播種前深翻曬土,地下病蟲嚴重的,結合翻耕施入殺蟲殺菌劑;菌核病等病害嚴重發生地塊的,耕翻時施入福美雙+多菌靈+腐殖酸鉀肥,土壤消毒,改善土質。

2)適度密植。 栽植過密影響通風,誘發病害。 株行距保持25 cm×30~35 cm, 每畝栽植3 500~4 000株。 栽植較晚的可適當增加密度。

3)避免長期連作。避免重茬或與菊科蔬菜連作,可與十字花科、 茄果類、 禾本科大田作物等輪作2~3 年。

4)做好病害預防。 苗期做好灰霉病、病毒病、猝倒病等病害的預防?;颐共】蛇x擇噴施腐霉利、異菌脲、咯菌腈等預防,病毒病可在噴施吡蟲啉、噻蟲嗪、抗蚜威防控蚜蟲, 噴施鹽酸嗎啉胍、 寧南霉素等防控病毒, 猝倒病可選擇甲霜·惡霉靈、 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等。 移栽成活后, 針對菌核病、 病毒病多發地塊, 可在施葉面肥時加入腐霉利、 鹽酸嗎啉呱銅等預防。 遇到低溫、 高濕、 多雨、 多霧、 多露、 園地積水等易誘發灰霉病、 霜霉病、 菌核病、 軟腐病等環境條件, 應勤加檢查, 可用草木灰控濕。 注意用量不可過大, 以防土壤堿化。一旦出現發病苗頭,立即噴藥防控。 霜霉病可選擇甲霜靈錳鋅、 霜霉疫凈、烯酰嗎啉、霜脲氰、氯溴異氰尿酸等防控,菌核病可選擇菌核凈、 腐霉利、 異菌脲、 氯溴異氰尿酸等防控,軟腐病可選擇噻菌銅、春雷霉素等防控。 藥劑防控7~10 d 1 次,連續用藥2~3 次。 注意交替輪換用藥。

猜你喜歡
鐵桿菌核病灰霉病
鐵桿粉絲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桑葚菌核病綜合防治技術綜述
小精豆爆笑漫畫
簡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鑰匙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液態地膜+甲基硫菌靈對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試驗
鐵桿中醫黃治品業醫濟世風采:光耀岐黃蔭蒼生 精誠業醫六十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