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中練寫,寫中促讀
——新課標視域下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策略研究

2024-04-07 11:58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7期
關鍵詞:新課標習作語文

龐 影

(阜陽市阜紡小學 安徽阜陽 236000)

前言

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科是語言科學,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特點,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文字表達與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并指出讀寫結合是強化學生寫作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小學高年級階段,伴隨學生課業復雜度不斷增加,對學生習作能力及解讀文本能力要求較高。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對讀寫結合模式提起重視,在實際教學中將習作與閱讀相結合,使學生在寫作中學習閱讀,通過閱讀提升寫作水平,促進學生全面進步。

一、新課標視域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要求

社會極速發展條件下,學生養成怎樣的品質、學會哪些知識,方能滿足社會、國家要求?新課標提出,學生應當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合作意識、創新精神、表達交流及閱讀理解能力等。語文學科作為培養學生各項素養的基礎陣地,應當發揮自身的作用,推動高年級教學改革,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并將其合理用于寫作之中。新課標為小學語文習作閱讀教學提供方向指引,鼓勵教師在教學中將習作與文本解讀相結合,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教育具有基礎性特征,語文則是學生啟蒙課程,是母語教學基礎中的基礎,是新課的改重要內容。寫作與閱讀是小學語文關鍵環節,為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新課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有效自主學習,明確讀寫目標、落實讀寫要求,解決讀寫結合模式形式化問題,為培養其綜合素質提供基礎保障。

二、新課標視域下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的意義

(一)豐富學生情感

寫作與閱讀是學生獲得感悟、收獲知識、豐富情感的重要途徑。閱讀文本內容時,學生可以對自身思想情感進行及時了解,主動體會文章含義,達到主動積累知識、構思文章框架的目的,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同時,學生和教師、同學展開交流,深刻把握文章內容,有效積累知識,進而在寫作實踐過程中充分表達自身情感。

(二)發展學生能力

讀寫結合不僅是教導學生怎樣閱讀、寫作,為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培養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增強學生表達能力,使其將所讀內容、內心感悟表達出來,或將自己的文章與他人的文章作比較,自省己身,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養。讀寫結合可以保證高年級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充分滿足,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齊頭并進,可以使學生借助閱讀強化自身理解能力與感知能力,為其自主寫作提供基礎保障。

(三)培養讀者意識

夏丏尊說:“一篇佳作應有的樣子,就是讓讀者閱讀后能夠捕捉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不會對文章產生歧義?!敝熳郧逡舱f:“寫作練習時可假象不同的讀者,通過假想讀者的假想看法,提高自身寫作能力?!边@表明寫作過程中讀者意識的重要性。而在閱讀寫作教學中,教師通過培養學生讀者意識,讓其在自查自讀中了解自身的不足,為日后學生共情、閱讀奠定了基礎。

三、新課標視域下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

(一)搭建對話橋梁,梳理下筆思路

首先,激活學生已有經驗,將文本語言變為生動的形象,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可以讓學生快速走進文本。在學習《七律·長征》時,學生對于長征歷史背景不夠熟悉,所以他們并不能夠順利領悟詩句內涵。為此,教師講述《馬背上的小紅軍》《飛奪瀘定橋》兩個故事,并請學生說說故事發生在什么時期。學生思考之后回答:“這兩個故事都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紅軍長征的時候?!敝?教師播放長征紀實視頻,并提問:“你們通過這些視頻還想起哪些故事呢?”這促進了學生對長征的認識。教師快速為學生搭建一座和文本對話的橋梁,讓文字變為形象畫面,使其了解到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從不同角度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要抓住一條思路不放。

其次,進行想象補白引導。比如,開展《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活動時,教師提問:“李白登上黃鶴樓,眺望孟浩然乘坐的孤舟。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李白眺望了多長時間呢?”學生結合詩句以及自身想象與理解進行猜測:“2小時?!薄?小時?!薄袄畎自谝院蟮娜兆永镆部赡艿巧宵S鶴樓,沿著孤帆遠去的方向眺望?!蓖ㄟ^想象與猜測,學生在腦海中逐漸形成友人送別的畫面,充分理解了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最后,積累生活經驗。寫作源于生活,引導學生提取生活中的經驗,能夠讓學生直接與文本進行對話。比如,《金色的草地》《搭船的鳥》所在的單元以生活中的美為主題,學習時可鼓勵學生觀察生活,通過仔細觀察,將收獲寫下來,準確抓住事物的特點,養成觀察習慣。寫作過程中,要求學生通過多個角度將印象最為深刻的場景、事物寫下來。通過此種方法,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學會觀察,積累更多習作素材。

(二)利用課外資源,拓寬寫作視野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就是不斷閱讀?!闭Z文新課標提出了100萬字以上的閱讀要求。同時,國家也提倡全民閱讀。小學生適當進行課外閱讀,能夠積累更多習作素材,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首先,拓寬視野。拓寬寫作視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引導其進行廣泛閱讀,提高寫作眼界,打開學生視野,明確閱讀不能停留于某個領域。為此,教師可在學期初期,根據課程標準篩選課外閱讀書目,列出推薦書目,以故事性較強的書籍為主,激發學生興趣,使其能夠記住故事脈絡、主要情節等,積累習作素材。例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以及文化讀物、歷史傳記等,均可推薦給學生,使其寫作題材不局限在有限的范圍之中。還要引導學生閱讀名家經典,如老舍的《駱駝祥子》、冰心的《繁星·春水》、魯迅的《朝花夕拾》等,做好讀書筆記與批注,注意揣摩作品篇章結構、修辭手法、語言表達及立意思想,隨手記錄好詞好句,或在閱讀后寫下評論和讀后感,整理成冊,背誦適合引用、蘊含哲理的部分。

其次,有效遷移。課外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體系的建構。教師可采取恰當方法,引導學生遷移課外閱讀內容,擴大寫作角度。例如,寫人時,以往學生過于依賴課本,以課本為唯一標準,借鑒課文中的人物寫作案例。教師需要打破學生的思維局限,鼓勵其擴大視野,實現真正的讀寫融合,凸顯閱讀對寫作的作用。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合理運用積累的素材,以寫景作文為例,提醒學生翻看讀書筆記,體會摘抄的描繪景物的好詞佳句,揣摩其吸引人的地方。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告誡學生不要直接照搬摘抄的句子,需要恰如其分地運用積累的語句,提高自身遣詞造句能力,發揮讀寫結合效果。

(三)挖掘隱藏素材,統合練筆內容

首先,挖掘留白。語文課文在敘事、寫景等方面均會留有空白,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可以據此引導學生發揮創造力以及想象力,從不同角度開展練筆。

比如,《船長》一文主要講述了一位船長在船沉沒過程中先讓其他人逃生,最后自己和這艘船共同沉入海底的故事?!按L屹立在艦橋上,……”最后沉船場面的簡短描寫具有強烈畫面感,教師在開展課文分析過程中,可以利用這句話激發學生想象力。教師問:“現在你們能想象當時乘客和船長之間的對話嗎?請試著寫一寫?!睂W生寫道:“乘客在逃生船上看著這位偉大的船長,大聲地呼喊:‘哈爾威先生,你想想你的母親和妻子,他們在家等著你啊,趕快過來吧,早日回家團聚吧?!柾驹诖^,眼睛里閃過一絲掙扎,但是很快堅定下來:‘我是這艘船的船長,我沒有控制好它,才讓它出現事故,導致這么多乘客命喪大海,我對不起他們啊!我需要為他們負責!所以請你們走吧?!贝朔N練筆,可以讓學生對船長的舍己救人、忠于職守等精神品質進行充分感受。

其次,挖掘標點。標點符號不僅可以用于斷句,還能夠用于思想情感的表達。教師應該對標點符號加以關注,基于標點符號引導學生開展寫作訓練,強化整體練筆效果。

比如,《頂碗少年》一文在主人公進行第二次表演活動時,針對其失誤描寫如下:“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教師問:“為什么作者在此處要用省略號呢?”學生答道:“表明觀眾完全被主人公的表演吸引?!苯處熖岢鲆?“請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創作?!睂W生寫道:“觀眾完全被這個表演吸引,一位先生手指上的香煙快要燃盡也不知道,一位小孩的爆米花上有蒼蠅,他也不知驅趕……”借助標點符號展開練筆,不僅讓學生對觀眾的狀態進行了補充,還有效鍛煉了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

最后,模仿訓練。在學生掌握主要閱讀內容、表達方法基礎上,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進行仿寫。

比如,《荷花》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了不同荷花的樣子,教師即可據此讓學生仿照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一種喜歡的植物。第二自然段中的詞語富有動感,以“挨挨擠擠”描繪出荷葉密而多的特點,賦予了荷葉人的特性,以“破裂”“飽脹”等夸張詞語,讓靜止的荷花畫面活潑生動起來。作者還善于描摹事物形狀與色彩,如“白荷花”“碧綠的大圓盤”等,將事物以更為鮮活、具體的形象展現出來。要求學生借鑒文中這些寫作手法進行仿寫,能夠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四)采取多種方法開展讀寫評價

新課標在習作目標中提到學生應當修改作文中詞句的明顯錯誤,喜歡與他人分享寫作樂趣。為此,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修改、分享交流,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每冊語文教材均提出了評改分享要求,評價機制需圍繞目標制定。

比如,在“記一次游戲”中,教師即可制定習作評價標準,要求學生習作無錯別字、語句通順、記錄心情、過程描寫清楚等,幫助學生根據評價標準,對自己與同學的作文進行精準評價。

首先,自我評價。完成習作后,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其次,集體評價。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開展小組合作,借助集體智慧評改文章,有助于提高習作質量。

再次,同伴評價。很多時候學生自己無法發現寫作的錯誤,通過聽取同伴的意見,并以讀者身份評價同伴作品,更能把握寫作要點?;ピu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促進生生交流。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自薦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有哪些句子不通順、有哪些錯別字,發現亮點與可修改之處,完成點評。

最后,建立成長檔案。除課堂評價外,還可采取建立成長檔案的方式,為每個學生設置“電子成長空間”。通過成長檔案,學生能明確看到自身寫作、閱讀的足跡,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讀寫結合模式具有高效性與適應性,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兼顧知識輸出以及輸入,快速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內化成自身能力與素養。所以,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從搭建對話橋梁、利用課外資源、挖掘隱藏素材等方面出發,優化教學策略,以此讓學生收獲良好的學習體驗,提升其語文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新課標習作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初探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聽力
習作展示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