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視域下小學數學網絡教研范式的構建路徑

2024-04-07 11:58朱仁所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7期
關鍵詞:名師教研互聯網+

朱仁所

(合肥市園上園小學喻崗分校 安徽合肥 230000)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研方式、學習方式,網絡教研逐漸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青睞。這種新型的教、學、研方式不僅打破了教師傳統的教研與教學理念,而且為教師教研活動的開展、教研內容的豐富等提供了機會。網絡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既需要最大化發揮網絡教研的優勢,又要不斷完善網絡教研方式流程,切實增強網絡教研的實效性,以推動網絡教研走向深入。然而,從實際效果看,網絡教研活動還存在資源匱乏、氛圍不濃、缺少引領、研討難以深入等問題。因此,為全面推進教師專業發展,落實核心素養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應根據網絡平臺的功能特點和網絡教研的方式、流程,積極探索“互聯網+”視域下網絡教研新模式,讓網絡教研與線下教研有機對接,構建一體化、全員化、泛在化的網絡教研機制和研究型教師團隊,引領教師在更加自由與廣闊的教研空間里進行交流協作與分享,在開放、共享、共贏中構建自身有意義的教學經驗,培育教學智慧,提升教學活動創新以及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區域教研的均衡、可持續發展。

下面以小學數學網絡教研為例,探索嘗試“互聯網+”視域下小學數學網絡教研范式的構建路徑,提煉出網絡教研的方式、流程,以期為小學數學網絡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和經驗。

一、搭建優質平臺,明確網絡教研主題內容

在教育信息化2.0推動下,各地積極推動教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基于“互聯網+”的區域網絡平臺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為“互聯網+小學數學網絡教研”提供了條件。小學數學網絡教研應根據教研需要搭建優質平臺,給廣大教師創造便捷參與網絡教研的機會。同時,聚焦小學數學教學熱門話題、典型問題明確網絡教研主題內容,提高網絡教研實效性。

(一)堅持以區域教研平臺為主陣地,以微媒體為輔助

小學數學網絡教研應充分依托區域網絡教研平臺,加強區域網絡教研平臺分析,精準把握網絡教研平臺欄目設置和各個欄目的功能設置等。數學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應有機對接區域網絡教研平臺欄目設置,充分發揮網絡教研平臺的功能優勢,讓教研活動與區域網絡教研欄目設置高度一致,為教師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研討、線上講座、精品課程展示、經驗分享、問題質疑等搭建平臺。配合區域網絡教研平臺,充分利用微媒體見微知著的優勢,配套推薦碎片化網絡教研活動,將教師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擴大網絡教研效應。

(二)聚焦數學教學實踐的熱門話題,關注典型性問題

數學網絡教研主題內容需要精心充分地醞釀,最基本的思路是聚焦數學教學實踐中的熱門話題和存在的典型性問題。首先,加強教師素質診斷。網絡教研應分析數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既要關注教師隊伍的整體教研能力,又要兼顧教師個體差異性,選擇符合教師實際的網絡教研主題內容。其次,借助網絡教研平臺引導教師分享熱門話題和交流數學實踐中存在的典型問題。最后,綜合考慮教師的教研需求,確定有價值的教研主題內容。這樣才能讓網絡教研主題內容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發揮網絡教研對數學教學實踐的推動作用,激發廣大數學教師參與網絡教研的主動性,讓網絡教研更具實效。

二、設計可行方案,建設優質網絡教研資源

數學網絡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切實可行的教研方案和優質教研資源,這就需要圍繞數學網絡教研主題設計科學的教研方案,建設優質的網絡教研資源。

(一)強化宏觀統籌,設計可行的網絡教研方案

數學網絡教研具有系統性,需要加強宏觀統籌規劃,這是網絡教研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和保障。具體來說,可行的網絡教研方案設計應兼顧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線上教研特點,提高教研方案針對性

網絡教研與線下教研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它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數學教研活動。既要對數學教研目標、教研主題、教研內容等進行策劃,又要分析互聯網特點。因此,數學網絡教研應根據線上教研特點制訂可行方案,讓數學教研與互聯網特點相一致,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互聯網教研優勢,切實提高教研方案設計的針對性。

2.對接數學教學實際,提高教研方案實效性

數學教研活動組織最直接的價值取向是促進數學教學,更好地指導教師數學教學實踐行動。制訂網絡教研活動方案時應與數學教學實際有機對接,尊重數學教學實際水平和現狀,提高網絡教研方案的實效性。設計網絡教研方案時需要對本校數學教學效果、教師專業素養發展水平等進行診斷,再根據教學實際明確教研活動預期目標,預設具體的教研活動環節和活動方式等,確保網絡教研活動有效開展和持續推進。

3.多元主體參與策劃,提高教研方案科學性

制訂網絡教研活動方案時應改變單一主體現象,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集思廣益,吸引最廣泛的主體參與,以提高網絡教研方案設計的科學性。除管理人員外,還應發揮廣大教師、教學骨干、名師等主體作用。通過多元主體參與突破方案設計的片面性,最大限度地克服網絡教研方案的局限性,讓教研活動方案更加全面、更好地指導數學網絡教研活動。

(二)強化整合意識,建設優質的網絡教研資源

在制訂切實可行的網絡教研方案基礎上應強化資源整合意識,建設優質的網絡教研資源庫,對網絡教研活動進行充分的準備,讓網絡教研獲得足夠的、優質的教研資源支持。對提交的網絡教研資源應加強審核,確保網絡教研資源品質。資源選取和資源庫建設應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打造亮點,提高教研活動熱度

網絡教研資源建設應根據數學教學特點強化亮點打造意識,強化網絡教研平臺資源管理。網絡教研平臺資源應具有便捷性,便于教師及時地獲取和利用,讓網絡教研資源能夠進行有效的共享。共享的教研資源應講究品質,能夠圍繞當前數學領域的熱門話題,直擊當前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典型問題。這樣才能發揮教研資源價值,更好地激發教師參與網絡教研的熱情,提高網絡教研活動的熱度,讓教研資源保持鮮活性。

2.立足精品,提高教研活動效能

網絡教研資源建設應將建設精品資源作為基本立場,教研活動策劃負責人和參與人員根據網絡教研主題和教研目標,及時地做好教研前資源推送服務,從而發揮共享的優質資源的抓手作用。如對于優質課例資源,應精心選課,深入研課和評議,體現出更多的亮點,成為網絡教研的有效憑借,保障網絡教研活動效能。

3.緊扣主題,選取適宜的教研資源

整合網絡教研資源時應強化教研主題意識,緊緊圍繞教研主題選擇適宜的教研資源。應從數學教學實際出發,保證教研資源與教師教研需求、教學活動高度一致。這樣才能保障網絡教研資源具有親和力、更加接地氣,能夠為廣大教師所接受,符合教師教研認知水平,確保網絡教研活動朝著預定的目標推進,更好地突出教研主題。

三、完善模塊功能,組織多樣化網絡教研活動

數學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應進一步完善教研模塊功能,以支持多樣化網絡教研活動,確保網絡教研目標達成,助力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數學課堂提質增效。根據廣大教師的網絡教研需求,著重突出以下模塊。

(一)視頻展評模塊:觀看、交流、評議

視頻展評是網絡教研平臺的重要模塊之一,主要功能是給教師提供優質的數學課堂教學視頻資源、微課資源等,給教師課堂教學研究提供資源支持。應重視網絡教研平臺的視頻展評模塊建設,選擇典型的視頻課和微課資源,組織教師觀看課堂教學視頻或微課,再進行網絡交流和評議活動。通過視頻展評模塊聚焦數學課堂教學,集中教師群體智慧解決數學課堂存在的突出問題,積累課堂教學經驗,探索符合新課程理念和學情、教情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二)現場講座模塊:學習、互動、反思

現場講座模塊采用類似現場直播的方式,主要給廣大教師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F場講座由數學名師、教學骨干和教育專家等主講,主要形式有講座、報告等。主講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交流教學經驗、方法,與教師分享教研體會以及對先進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理解和感受等。組織教師圍繞現場講座進行線上學習,并圍繞相關的觀點、理論等進行線上互動,交流自己的看法與觀點。最后,可以通過撰寫學習心得、學習匯報等促進教師對現場講座進行反思。

(三)文案協同模塊:學習、評議、完善

文案協同模塊主要借助線上教研平臺,組織教師對數學教學設計開展研討活動。教學設計者借助線上平臺提交文案,教師借助線上平臺進行線上學習,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可行性等進行充分的分析與評議。最后,綜合教師的意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文案協同模塊是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集體備課的重要補充。

(四)成果展示模塊:學習、評價、推廣

成果展示模塊主要圍繞項目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評價和推廣活動。結合教研主題,教師開展教學敘事、教學論文等項目學習活動。結合教研成果展示模塊,廣大教師開展項目成果評議活動,對成果的典型性、代表性等作出客觀評價,最終對優秀成果進行教學實踐層面的推廣,形成符合學校數學教學實際的教學典范。

四、發揮名師效應,構建區域網絡教研聯盟

“互聯網+”為教研活動開辟了立體化空間,數學網絡教研應發揮名師效應,構建區域網絡教研聯盟,全面擴大數學網絡教研效應。

(一)發揮名師效應,提高網絡教研輻射性

名師工作室建設是提高網絡教研實效性,引領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一批素質較高、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突出的名師組建數學名師工作室團隊,以數學名師工作室為平臺,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和指導輻射作用,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優勢,開展教育培訓、專題講座、課程評價、評課議課等活動,把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念帶到數學教學中。名師團隊要堅持教研活動的目標導向,圍繞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前沿理論等開展有效的網絡教研活動,引領教師深入研究、充分交流,以凝聚共識,共同營造教研氛圍。通過名師工作室搭建的平臺,普通教師和名師獲得廣泛互動的機會,普通教師在深入、持久的教研參與和互動中提升教學教研能力。同時,要積極拓寬網絡教研路徑,構建全新的教研模式和快捷的教研途徑,突出和加強名師引領、輻射作用,開展更加科學、高效的數學教研活動。通過名師工作室教研陣地將教研經驗推廣和骨干教師培養結合,引領全體教師不斷進步成長,從而有效提高網絡教研輻射性。

(二)構建區域聯盟,擴大網絡教研覆蓋面

互聯網拉近了教師之間的距離,區域之間的教育合作正逐步加強,區域合作效應也逐步凸顯。數學網絡教研應基于區域教育協同發展需要構建網絡區域教研聯盟和協作教研共同體,通過建立教研片的方式將區域內數學教師聚合在一起,擴大網絡教研覆蓋面,讓區域內教師獲得更多互動機會。引領教師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在區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中實現均衡發展,協同發展;提升數學教研品質和教研質量,構建高質量的數學教學體系,顯著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總之,“互聯網+教研”是當今教師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時代發展使然。小學數學教研應與時俱進、迎接挑戰,以實現教研范式的轉換。在“互聯網+”視域下,應依托互聯網搭建的教研平臺尋求數學教研新突破,讓數學教研憑借互聯網突破時間、空間束縛,給教師創造更多參與數學教研的機會,讓最廣泛的教師群體進行深入、持久的教研互動。實踐證明,構建符合教師教研需求和數學課程建設需求的網絡教研范式,能夠提高數學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助力數學教師和數學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名師教研互聯網+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強化學習意識,共建和教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