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設計模式

2024-04-07 11:54盧惠姍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法治道德作業

盧惠姍

道德與法治是小學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核心課程,促進學生思想、行為、品德、心理等健康發展,因此保證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作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2022年修訂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強調“要創新作業方式,注重設計帶有團隊合作性質的和項目任務性質的作業?!?在新課標指導下,設計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的方式逐漸得到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通常以單元為單位進行規劃和設計,設計單元作業能夠使學生所學知識更有系統性和關聯性,更好地加深學生的思想認識?;诖?,本文從幾個方面探索小學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設計路徑,以提高教學質量。

一、全面分析單元內容,制定單元作業目標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設計單元作業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是新的嘗試,要提升單元作業質量,必須制定科學的單元作業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單元作業設計才能更有針對性、更加優質,因此制定單元作業目標是單元作業設計的首要任務。在以往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作業通常都是以單獨的章節和課時為基礎進行設計,教學內容之間較乏聯系,而單元作業設計強調從整個單元的內容出發,所設計的作業要體現單元內容的系統性、關聯性和綜合性,因此在制定單元作業目標時要全面分析整個單元的內容,找到不同章節內容之間的聯系,以及單獨章節與整個單元內容的關系,由此構建完整的內容體系,有效避免學生所學知識零散化、碎片化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確立單元作業目標,為單元作業的設計提供指導和依據。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美好生活哪里來”時,要想設計出高質量的單元作業,教師要分析單元內容和教學目標。本單元包括三個課時,第一課《我們的衣食之源》主要講解農業生產知識,包括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以及對生活的重要性等;第二課《這些東西哪里來》主要講解工業生產相關知識,包括我國工業生產現狀、發展趨勢、對生活的作用等;第三課《生活離不開他們》主要講解不同行業勞動者的貢獻,著重體現勞動者對社會生活的意義。分析單元內容可知,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了解我國工農業生產及其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了解不同行業勞動者的辛勞和智慧,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從而培養學生尊重勞動者、平等對待各種職業的品德以及社會責任意識?;趯卧獌热莺徒虒W目標的科學分析,教師可以制定相應的單元作業目標,例如,查閱書籍資料,認識工業、農業的相關知識,了解工業和農業分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什么;觀察不同行業的工作內容,了解工作者在社會中的作用,為我們做了哪些貢獻;生活中我們能夠做些什么來保護工業農業以及勞動者的成果;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有什么規劃等,通過這些單元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實現教學目標。

二、依據單元作業目標,設置不同階段的單元作業

小學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是指根據整個單元內容設計的作業,并不意味著需要學完單元全部內容才能布置這些作業,相反,要將單元作業融入教學的各個階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單元學習意識,重視知識的系統性和關聯性,通過單元作業建立單元知識體系。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單元作業的布置融入可以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

(一)課前階段布置單元作業

課前作業是單元作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輔助學生自主學習、初步形成對教學內容的認知以及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作用。課前作業通常側重預習性,教師可以根據單元內容設計預習作業,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提前了解教學內容和學習難度,在課堂學習中會更加自信,同時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這一單元知識的理解水平。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感受家鄉文化,關心家鄉發展”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與家鄉文化相關的課前預習單元作業,要求學生了解家鄉的文化和風俗,并制作成調查表或調查報告,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采訪、查閱資料、參觀博物館等方式了解當地文化風俗,積累相關知識,這樣一來,在課堂學習中會更加游刃有余,提高學習效率。

(二)課堂階段設置單元作業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也不能忽視單元作業的設計,可以布置隨堂作業或隨堂測試,通過這些隨堂性作業及時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學生的薄弱環節當場指導。課堂單元作業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設計隨堂作業時,教師可以多設計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用時少、易于判斷對錯和易于統計薄弱點的題目,能夠更好地發揮單元作業的作用。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信息萬花筒”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廣告、網絡、電視等相關的隨堂作業,如電視的危害、廣告的功能、網絡規則等,通過選擇、填空、判斷等題目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三)課后階段設置單元作業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課堂教學完成后,在課后階段運用單元作業鞏固知識和技能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要重視根據單元內容設計課后單元作業,以知識性、探索性、實踐性等類型的題目為主,引導學生有目標、有方向地鞏固知識、拓展思維、解決問題,同時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真正踐行所學道德與法治知識,提高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等方面的綜合水平。設計課后單元作業時,教師要緊貼單元內容,提高課后作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驕人祖先燦爛文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后布置一項探究性作業,要求學生探究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通過網絡、書籍等各種資料獲取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信息,如四大發明、地動儀的發明、圓周率的計算、麻沸散的發明、都江堰、趙州橋的建設等,然后選取某一項科技成就,通過文字、圖畫、視頻等形式詳細展示其發展過程,以及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從而鞏固知識,提高綜合能力。

三、創新單元作業形式,提升單元作業效用

小學道德與法治內容偏向理論性,很多小學生在學習理解方面存在困難,不少教師設計單元作業時形式較為單一,基本是書面作業,如習題、試卷、調查報告、感想等,這些作業比較枯燥,導致很多學生對作業喪失興趣,單元作業的效用無法充分發揮?;诖?,教師要重視單元作業形式的豐富和創新,引導學生完成多樣化的單元作業,提升單元作業實效。

(一)運用多媒體設計單元作業

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形式不夠豐富,很多學生對單元作業興趣不高,因此提升單元作業的趣味性,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至關重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逐步運用到教學中并得到學生的喜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作業內容及要求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播放出來,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學習內容,提高作業完成質量和學習效果。例如,在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中華民族百年復興的歷史視頻,如鴉片戰爭、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家經濟科技發展等紀錄片、影視片段,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直觀認識。然后設計單元作業,比如要求學生分組搜集資料并討論,如中國近代史上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我國目前在工業、農業、科技、航空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還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繪畫、寫作等展示自己對單元內容的感悟,由此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聯系生活設計單元作業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很多內容都與生活息息相關,聯系生活元素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時,學生所學道德與法治知識需要在生活中實踐應用,從而加深對知識的感悟,因此與生活相聯系是道德與法治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诖?,設計單元作業時,教師要重視聯系實際生活,將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元素等融入作業,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元素來鞏固知識。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一家人”時,教師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來設計單元作業,要求學生回家與家長溝通,可以采用面對面交流或寫信交流的方式,將自己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父母的情感表達出來;還可以回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買東西、疊衣服、洗碗等,然后通過文字、繪畫等記錄勞動過程和感想,感悟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的辛苦,從而培養學生的感恩思想和責任意識,更好地發揮教學作用。

(三)設計實踐性單元作業

新課標強調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因此實踐至關重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很多內容都需要在實踐體驗中理解和感悟,通過實踐,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由此提升自身能力?;诖?,教師要重視設計實踐性單元作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護我成長”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以下與安全有關的實踐作業:觀察自己家中的各種工具和設施,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如水、電、氣、家具擺放等方面,列舉出相關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辦法;在路邊觀察車輛和行人,發現其中違反交通規則或存在安全隱患的行為,并將自己的所見所想在課堂中與同學交流;學會撥打“119”和“110”電話,與同學合作模擬報警場景,確保報警信息準確、全面。實踐作業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素質。

(四)設計層次性單元作業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由于每個小學生的知識儲備、認知水平和學習理解能力不同,個體差異普遍存在,因此教師在設計單元作業時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分層設計,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針對性的練習,更好地發揮單元作業的作用。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層設計以下作業:基礎較差的學生重點完成基礎性作業,如了解我國國土的位置、行政區劃、氣候地形特點等;了解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生活習慣、風土人情等;基礎中等的學生傾向實踐性作業,如調查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特色節日,學習民族歌曲或舞蹈;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探究性作業,如我國不同地區氣候有所差別的原因;不同民族風俗文化的起源、影響因素等。不同層次的單元作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能力,改善教學效果。

四、優化作業評價方式,推動單元作業改進與完善

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說,設計單元作業,用整體思維開展教學是教師新的工作內容和嘗試,單元作業設計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教師要重視單元作業評價,通過科學的評價方式考核學生的作業質量和學習狀況,以改進單元作業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評價內容方面,新課標強調“作業評價既要關注結果,如學習作品,包括內容品質、呈現形式等,也要關注過程,如完成方案策劃、素材收集、創意構思等方面的參與狀況?!币虼?,小學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評價不能只關注作業答案是否正確,還要評價學生在單元作業完成過程中的表現,如是否積極參與、是否主動思考、是否具備創新能力、是否主動溝通、是否按時完成作業等,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提升評價的全面性。

其次,評價方式方面,可以采用量化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各種類型的單元作業,如實踐作業、展示作業等,教師都要制定評分標準,按照標準打分。對學生作業過程中狀態的評價則盡可能量化,如溝通能力評價,以10分為滿分進行評價,如果積極溝通、認真傾聽,善于表達則得8—10分,如果態度較認真,但溝通表達不到位則得5—6分,如果排斥溝通、態度散漫,不積極參與則得1—3分,由此將所有的指標量化,并最終給出綜合性的定性評語,評價學生作業綜合情況,這樣一來,評價結果會更加客觀、全面,推動單元作業持續完善。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背景下設計小學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系統性的知識體系,這符合教育改革創新要求,也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因此,教師要重視創新單元作業設計方法,科學設計單元作業目標、內容、形式和評價體系,不斷提高單元作業質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能力,加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新課標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FJJKZX22-300)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法治道德作業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快來寫作業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作業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