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脈式 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課堂建構

2024-04-07 11:54袁云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巨人童話建構

袁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給予語文教學活動以新的引領。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素養導向成了小學語文教育界新的關注點。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運用境脈學習范式為課堂提質增效,涵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建構境脈式童話課堂,教師需要統整教材造境、創設情境啟境、搭建支架入境、反思建構悟境、遷移拓展出境。

“雙減”政策的出臺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課堂,自然成了教育者們關注的焦點?!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境脈學習是課堂轉型的一種新范式,深度學習是境脈課堂的追求目標。教師基于境脈教學范式建構指向深度學習的童話課堂(下文簡稱“境脈式童話課堂”),為學生學習賦能,讓學習真實發生,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讓深度學習有效著陸。

一、境脈式童話課堂概念闡釋

深度學習的概念起源于人工智能領域,現已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鐘啟泉認為深度學習是學習者能動地參與教學的總稱。筆者認為,深度學習是班級全體學生深情投入、沉浸其中的學習狀態,是師生全程經歷、深入探究、交流對話的學習過程,是學習者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想象力愈發豐富,思維得到鍛煉,綜合素養得以發展的學習效果。

境脈,在英語中是“context”,即“上下文、語境、背景、環境”。將“情境”和“脈絡”相結合,形成“境脈”。徐燕萍認為,境脈學習既是一種文化理念,又是一種引導學習轉型的操作范式。本文中的“境脈式童話課堂”是指在小學語文童話課堂這一特殊場域中的境脈學習。在這一學習場域中,教師綜合諸多學習要素,引發學生探究、討論、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通過積極的言語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境脈式童話課堂策略解讀

(一)統整教材——造境

童話這種兒童喜聞樂見的文學樣式,在部編版教材中大量出現,成了一種重要的語文課程資源。教師要有統整意識,努力構建童話知識境脈。建構境脈式童話課堂,教師要有全局觀念,以人文主題確定教學主題、以單元導語凝練教學重點、以語文要素明確關鍵能力。教師在童話教學中要有整體意識、單元意識、主線意識?;趩卧繕?,探尋共性關聯,緊扣內在聯系,確定發散中心,這樣童話教學更有連續性和梯度性。深度學習倡導單元學習,這里的單元不再僅是教科書編排時的順序單元,更應該是教師領會編者意圖,自主圍繞學習主題統籌安排的大單元任務群。學生的言語實踐不再是單篇課文的學習,而是在一個相對完整的主題下、真實的大情境中展開。

教學時,教師可以打破童話單篇課文及單元之間的壁壘,構建適合于小學生的童話知識境脈,開展綜合性學習“童話的言語魅力”。將《賣火柴的小女孩》《小壁虎借尾巴》《蜘蛛開店》進行群文閱讀比較。相似的情節,不一樣的言語表達,這是童話的魅力所在。同樣是反復結構,《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順序可以調換,這是并列式反復結構?!吨┲腴_店》中,蜘蛛開店賣口罩給河馬、賣圍巾給長頸鹿、賣襪子給蜈蚣,編織難度越來越大,順序不能調換,這是遞進式反復結構。而《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情節不能調換,饑寒交加的小女孩愿望越來越強烈,最終走向沒有痛苦的世界。師生將課文中的信息梳理整合成系統知識,體會童話語言的魅力,生成結構化的思維,發展高階思維能力。

(二)創設情境——啟境

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是建構境脈式童話課堂的基本路徑。合適的情境可以喚醒學生的先前經驗,并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間搭建起橋梁。如果教學中的情境設置過于復雜和抽象,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就無法觸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難以喚醒學生的原有認知,遏制了學生自主建構的發生。創設情境時,首先要關注的就是學生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喚醒學生已有認知后形成圖式。在情境脈絡的支持下,圖式能夠有效和問題情境對接,找到解決方法,這種圖式是流動的、有效的。

比如,在教學《風娃娃》時,教師就可以創設情境,落實學習任務群?;趯W生的已有認知和興趣點,猜謎導入“風”后,讓學生體會單個字的“風”和課題“風娃娃”帶給人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感受擬人體童話的親切有趣,初步領略童話的魅力?;谖恼聵酚谥说闹黝}精神以及二年級學生愛幫助別人的特點,教師創設“風娃娃回到家,想把自己的經歷跟風媽媽說一說,卻說不清楚。熱心的小朋友們,快來幫幫他”的任務情境。在這一情境任務的引領下,一方面,學生有了角色意識,講述的內容是對文本理解后的創意表達;另一方面,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興趣盎然地和教師、學習伙伴一起走進童話故事文本、一起去經歷故事中人物所做之事、體會人物的起伏心情。在情境任務貫穿始終的教學中,學生明白了為誰而學、怎么去學、學了之后做什么,這樣學生能夠主動構建自己的有效學習圖式,成為一個積極的學習者。

(三)搭建支架——入境

思維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與提升思維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思維的過程、結構如何在教學活動中設計與外顯,是構建境脈式童話課堂不得不面臨的挑戰。教師在創設情境任務后,不是放手讓學生無目的地去尋找,而是要把任務分解、難度降低,給學生搭建解決問題的腳手架。圖表型支架是教師在境脈式童話課堂常用的學習支架,思維導圖、表格等都是圖表型學習支架的一種。教師利用圖表學習支架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圖表成了開展學習的有效依托,也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一個有效的學習支架應該輻射文本范圍廣、持續學習活動時間久、滿足學習者的探究和交流需求。

例如,在教學《巨人的花園》時,教師就在學生走進“完美之作”、想象巨人后設計了探秘“完美花園”、感受奇妙以及尋找“完美花園”的推動力量兩個教學活動,這兩個教學活動以《巨人的花園》情節波(如圖1所示)和《巨人的花園》人物樹(如圖2所示)呈現?!毒奕说幕▓@》情節波這一思維導圖輻射整篇童話故事,是對長故事的有效梳理歸納,同時又是有梯度的,先找出巨人花園的三處春天和三處冬天,再概括什么情況下會出現春天(冬天)的景象。學生分工合作,一個完成春天,一個完成冬天,交流展示時的語言支架也有了依據,“什么情況下,花園就變成春天(冬天)的景象”?!毒奕说幕▓@》人物樹這一思維導圖是圍繞故事中的一個思辨性問題設計的,對理解人物形象至關重要,同時為下一課時創編童話(在這座完美的花園中,孩子們是如何盡情玩耍的)做好鋪墊。聚焦讓花園變完美的頭號人物巨人時,關注巨人前后在哪些方面發生了改變,同時讓學生相機板書。巨人的語言從嚴厲變得溫和,巨人的行為從冷漠變得友善,巨人的認知從自私變得無私。課堂的生成是動態的、高效的。

圖1

圖2

(四)反思建構——悟境

在境脈式童話課堂的任務情境中,學生要想更好地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情節的奇妙,走進人物內心體會豐富的形象,需要對反思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習的不斷發展使教育者愈發關注反思的重要性,深度學習的特點是多采用反思。反思不只發生在學習結束后這一階段,更應該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引導、啟發提問,使學生反思建構悄然發生。教師不能將目光停留在學生單純知識的積累上,更應該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學習的達成感、獲得感、成就感。學生情感的熏陶、態度的養成、價值觀的建立在不斷反思中得以達成。

例如,在教學《風娃娃》時,學生完成情境任務“向風媽媽講述自己的經歷”后,教師適時引入評論風娃娃朋友圈的活動環節——“風娃娃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自己做的事情,請你在他的朋友圈評論留言”。評論時,有的學生夸獎風娃娃樂于助人,有的學生批評風娃娃做壞事。此時學生會不斷修正自己的評論留言,因為他們發現風娃娃做的事情可以分為好事和壞事,不能一味地夸獎,也不能生硬地批評,在不斷審視、相互評價中潛移默化地明白了“做好事不能只隨著自己的心意,還要看是否對別人真的有用”的道理。接下來,學生就會反思怎樣用語言更全面地評價風娃娃,在構思評價語言的過程中逐漸歸納出給別人提建議的方法:先指出別人做得好的地方,再委婉地提出改正建議。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課堂上,還能更好地指導學生日常的人際交往。學生的學習就在這樣不斷地反思與評價中得到拓展。如此,學生既深入理解了文本,又培養了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語文素養。

(五)遷移拓展——出境

學以致用往往是對學生學習一個知識和理論后的要求,教師也常用是否會運用(創造)來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技能。高通路遷移的機制是“具體—抽象—具體”,也就是說,要從很多具體的案例中抽象出一個原理,再用這個原理指導下一次任務的完成。觀察以往的童話課堂,學生經歷的往往是“具體—具體”的遷移,經常是在直觀感受下的簡單模仿,很少觸及規律方法。要想學生具備“帶得走”的素養,必須師生一起經歷“抽象”的過程。因此,境脈式童話課堂建構時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契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生長點,從而實現從文本到學生自身的語言積累與運用遷移,從學到用,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形成語文素養。

例如,在教學《巨人的花園》時,教師在學生創編童話故事環節,就可以進行童話創作“小妙招”的有效拓展?;仡櫋毒奕说幕▓@》情節波,引導學生感受童話故事的秘密——“情節有反復”,接著感受人物的真善美,讓學生感受童話故事情節的一波三折,充分學習、感受童話的魅力。同時滲透數字“三”的文化內涵,“三”在古代表示多,事不過三,好的東西再多,也不能全寫進去,要有所選擇,寫三處恰到好處。啟發學生在創編“完美花園中孩子們盡情玩?!钡木跋髸r,放飛自己的想象,同時要有所取舍,抓住三處有趣的地方寫生動,避免想象漫無邊際,無限循環往復。對學生創編的童話作品給出評價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完美花園創編達人”星級評價量表

評價維度

(1到3星) 評級方式

自評 同學互評 師評

語句通順

想象合理

創意表達

此外,語文學習的外延是廣闊的生活。學習厚度的拓寬、學習場域的延展、學習形式的創新,如跨學科融合學習、項目式學習、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等都值得關注。評價的多元,不僅可以設置多樣場景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還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過程性表現,同時發揮多元評價主體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鼓勵學校管理人員、班主任、家長等參與評價。

三、結語

學習在本質上是一種體驗。境脈式童話課堂強調構建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生活的情境,借助情境中的問題驅動,通過師生、生生的多向協同互動,在任務活動中生成能力,實現高通路遷移,提升學習力,形成高階思維。教師運用統整教材造境、創設情境啟境、搭建支架入境、反思建構悟境、遷移拓展出境的策略建構境脈式童話課堂。在境脈式童話課堂上,學生在真實情境任務的引領下、在有效的學習支架中、在豐富的探究活動里積極開展言語實踐,深度參與學習,提升思維品質,實現精神成長,培育核心素養。

注: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立項課題“促進深度學習的部編版小學語文童話研究”(課題批準編號:2021JY14-L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巨人童話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國內
童話鎮
建構游戲玩不夠
午夜童話鎮
直立的石巨人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