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科育人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2024-04-07 12:17胡志紅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育人學科語言

胡志紅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經濟的快速增長,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為了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國際化人才,小學英語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英語學科主要關注語法、詞匯等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以學科育人為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凸顯出迫切性,這也是本文將學科導向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作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因。

一、相關概念綜述

(一)學科育人概念

2014年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到,學科育人是“學習者在學習學科知識和發展學科能力之外,在心智能力、情感態度、思想品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發展”。雖然從定義中學科育人似乎強調學科外的全維度培養,但事實上學科育人是指通過特定學科的學習和教育,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個性、能力和技能,因此學科育人的本質應當是在學科知識之上掌握各項素養,實現全面提升,正如“五育并舉”“五育融合”中“德智體美勞”的“智”是學科教育,學科育人也不應脫離學科知識這一重點。

深入分析英語學科下學科育人的概念,首先,學科育人注重學科知識的傳授。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外語,學生需要學習英語的基本詞匯、語法規則和表達方式,并逐步掌握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其次,學科育人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學生需要通過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如口語交流、聽力訓練、閱讀和寫作等,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技巧;再次,學科育人強調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是一門擁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語言,學生需要了解英語國家的習俗、傳統和價值觀,培養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最后,學科育人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策略,以興趣引領學生了解更多包括學科知識在內的內容。

(二)學科育人導向下小學英語教學的原則

第一,學生中心原則。教師應以學生的需求和特點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組織教學活動,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幫助他們發揮潛力,促進個人發展。

第二,綜合技能發展原則。小學英語教學應注重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語言技能的綜合發展,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聽力、口語表達、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

第三,情境導向原則。教學內容和活動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實際情境,注重語言運用的真實性和交際性,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對話、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英語,鍛煉語言運用能力。

第四,批判思維培養原則。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五,文化意識培養原則。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的學習,還應注重文化的傳達和理解,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習俗、傳統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第六,賦能原則。教師要通過教學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鍛煉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七,評價多樣化原則。評價應多樣化和全面化,既注重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評價,又關注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學習策略的發展。教師可以采用口頭評價、書面評價、項目作品評價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有效反饋和指導。

二、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小學英語教學情況中了解到,目前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了學科育人質量。一方面,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存在“為了學科育人而學科育人”的想法,刻意在英語教學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將原本沒有育人價值的材料強行“育人化”,僵硬、嚴肅的教學方式極易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另一方面,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傳統的單向輸出教學模式中融入學科育人內涵,雖然學生能夠在英語課堂獲取文化知識和社會生活知識,但是由于缺少互動溝通,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缺少主動思考與知識轉化,因此無法真正落實學科育人。

三、基于學科育人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一)結合教材內容體現學科育人

教材中有大量的思政元素,因此在學科育人導向下,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育人內容,實現全方位育人。

第一,教師可以從育人角度分析教材中的閱讀材料,以及閱讀材料故事中的育人內涵,如主人公與其他角色之間的對話、行為等都可以作為學科育人材料。

第二,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分析,判斷其中哪些內容和活動可以與學科育人理念相結合。教材中可能包含豐富的語言背景、文化元素或實用語言技能,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布置設計任務,將這些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連接,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展示平臺。

第三,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教材內容與相關知識進行梳理,例如,在教授某一單元的詞匯和語法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相關背景知識或文化背景,介紹相關實例或故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

第四,教材中有時會出現一些與科學、地理、歷史等學科相關的主題,教師可以根據這些主題設計一些與學科知識和素養培養相關的教學活動。

第五,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思考和反思的方式,使學生在教材學習中深刻地體會到學科育人的內涵和意義。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教材中的某個話題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讓學生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觀點。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 We love animals”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關于動物的詞匯和句子時,可以引入動物保護的相關話題,詢問學生:“What animals are found in nature?”激發學生興趣后再次拋出問題:“How should we protect the animals?”隨即展開相關的討論活動。問題開放性較強,學生在思考與組織語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形成更加清晰的邏輯思維,還能夠強化跨學科思維和環境意識。

(二)調動學習興趣體現人文素養

學習興趣決定學生的投入度以及課堂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想在英語教學中發揮學科育人的價值,也需要學生的興趣作為支撐。鑒于小學生對英語詞匯、單詞和語法的興趣較低,因此教師可以將帶有人文素養價值的內容與學科知識相結合,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首先,教師可以創設真實的情境,將英語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連接,例如,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小組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運用英語,體驗語言的實際應用和交際的樂趣。同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思考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體現人文素養的培養。

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多媒體技術、音頻、視頻等資源呈現富有趣味和生動性的教學內容,提供豐富的語言輸入和文化背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如英語角、英語競賽、文化展示等,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展示自己的才華。

最后,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學生個性化關注和引導,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例如,對于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其研究英語歌曲,嘗試英語音樂創作;對于喜歡繪畫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設計英語學習海報或繪制相關插圖。教師關注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體現人文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Unit 1 My School”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各地的特色交通工具,配合教材中“Good to know”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為學生講解各地區由于不同氣候和不同自然環境而導致的交通工具差異,然后引導學生思考“What other interesting transportation do you know?”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組織語言進行演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以及人文素養。

(三)善用交互強化人文應用能力

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需要學生在語言應用環境中持續使用詞匯解決問題或開展對話,受限于教室環境,學生無法在社會中使用英語與他人對話,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組內其他同學對話,創設語言應用環境,在情境中融入課程內容,以解決學生英語應用的問題。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互動過程中加入人文元素,引導學生在練習英語對話的過程中提高人文素養。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Unit 4 My home”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英美國家家庭的畫面,畫面呈現了本課所有單詞對應的物品。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詞匯,形成物體與詞匯的關聯,并為學生布置任務,將學生分為4~5組,每組8~10人,讓學生在營造的家庭情境內展開對話,內容隨意,但是必須出現“bedroom”“living room”“study”等關鍵詞匯。其次,教師為學生打分,出現關鍵詞匯數量越多、應用方式越自然,分數越高。同時,加入“Culture”分數項作為額外評選依據,根據學生對英美國家家庭的還原度打分,表演越貼近國外文化模式,分數則越高。再次,當所有組別完成情境表演后,教師進行總結,評選出最有創意的小組、詞匯應用最自然的小組以及文化還原更真實的小組,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強化學生的英語詞匯應用能力。最后,教師為學生講解英美家庭與我國家庭生活之間的區別,以及英式英語詞匯與美式英語詞匯的區別,如“bedroom”在英式英語中的發音為/?b?d?r?m/,在美式英語中的發音則為/?b?drum/。又如,“垃圾”的英文在美國用garbage表示,在英國則用rubbish表示。

(四)通過學習評價凸顯育人特點

評價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僅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成就,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科育人過程中進行反思、批判和提升,因此在學科育人導向下,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評價的方式實現學科育人。

第一,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不僅注重傳統的考試和測驗,還要加入其他形式的評價方式,如項目作業、口頭表達、個人展示、自我評估等,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需求,同時促進學生批判思考和自主學習。

第二,學科育人過程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評,讓學生從自我反思和他人反饋中總結經驗,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并提出自我改進計劃,通過自我評價和互評推動學生更好地參與英語學習,增強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果。

第三,學科育人強調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策略等。通過關注學習過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四,評價應該是具體、明確的,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進展和改進方向,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反饋,指出學生在語言運用、文化理解等方面的優點和待改進之處。及時、準確的反饋可以激勵學生不斷完善學習方法。

第五,學科育人強調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道德品質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小組合作項目中,教師可以評價學生的合作能力與交流能力,并提供相應的建議,幫助其通過合作學習形成團隊合作、尊重他人等重要的價值觀。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旨在通過學科育人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探索一種適應當代教育需求的教學模式,并為小學英語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論依據,為教師提供可行的教學策略。相信學科育人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能夠培養更多具備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時代人才,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期待學科育人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在廣大教育實踐中得到更多應用,為小學英語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猜你喜歡
育人學科語言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學科新書導覽】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語言是刀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超學科”來啦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我有我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