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調查研究中看到背后的新聞
——以溫州日報《“穩經濟·溫州微調查”系列報道》策劃采訪為例

2024-04-08 10:56章會
傳媒評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日報溫州策劃

文_章會

《“穩經濟·溫州微調查”系列報道》獲得2022 年度浙江新聞獎重大主題報道獎一等獎有點意外之喜,因為這組報道從策劃到采寫,從沒有想過奔著新聞獎去,純粹是在那時那刻有必要做這個主題的報道,而采取多元組合的報道形式,也是覺得唯有這樣的深度調查研究,才能真正在發展困難時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新聞的輿論監督、推動進步的社會功能。

一、策劃思路和報道方式

2022年,“穩經濟”是發展的重中之重。溫州年初推出一系列惠企措施,各項穩經濟政策有沒有直達快享,助企紓困舉措是不是精準滴灌?企業在突圍之路上找出哪些管用的辦法?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決策提供基層案例和數據,溫州日報策劃推出“穩經濟·溫州微調查”系列報道,重點關注中小微企業生存狀態和需求,用新聞的方式記錄這個特殊歷史瞬間,督促相關政策舉措落到實處,推動經濟穩進提質,堅定發展信心。

1.明確報道對象

政府出臺的惠企政策要求抵達所有企業。一般來說,大型民企或者行業重點企業,受政府關注較多,政企溝通渠道暢通,政府相關政策也比較容易抵達和知曉。但是,最需要知曉這些的中小微企業往往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策劃之初,我們就考慮將這些企業列為重點關注對象。

作為中國民營經濟之都,溫州目前擁有企業主體36 萬家,其中中小微企業占比99%以上。為將采訪觸角延伸至各個鎮街的大中小企業,溫州日報廣泛選擇企業樣本,由12個縣(市、區)跑線記者聯合經信部門、經濟重鎮、行業協會等多條線尋找企業名單。經過前期摸底,最終將采訪對象確定為企業主、企業研發銷售等關鍵人員、普通員工以及當地鄉鎮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等,并外延到周邊群眾、企業合作方等等。

2.活用采訪手段

采訪之前,我們精心制作調查問卷。問卷分為企業主版本和員工版本兩份,發給企業主的,主要圍繞“問困難、問辦法、問政策落地”三個方向設計問題;發給員工的,主要是了解生活現狀、收入變化、工作信心、未來期許、周圍人失業情況等。

記者攜帶“溫州微調查”問卷進企業、進車間開展“個別訪問+現場觀察”式實地調查。如果說調查問卷提供的是大數據,那么現場采訪就以講故事、訴心聲為主,那些在艱難抗爭中凝練的企業經營之道、人生奮斗之語,就像野地里的百合花,格外新鮮,打動人心。

3.豐富寫作方式

本組報道主要包括“三個一”:一套問卷調查、一組企業樣本和一份調查報告。既有記者實地探訪,也有數據支撐,還有專家分析,全面、立體地呈現了疫情嚴峻時期,溫州企業在政府引導下,不斷自救并走出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每期報道由兩大要素構成:千字通訊+企業心聲/采訪手記,部分配有調查圖表。通訊內容重在講故事、看現場、聽訴求,并求證專家觀點,力求文風簡潔生動,用新聞語言展現小切口大主題,由個體投射全景,兼具新聞性和深度。

4.注重報道效果

這些來自基層一線的調查資料和采訪素材,鮮活生動,既反映真實心聲,亦是政府施政著力點。記者采訪中發現的難點痛點堵點,后期在相關部門監督、政策配套下,陸續得到解決,企業發展取得更大成績。比如,開篇報道浙江瑞安華聯藥機科技有限公司遭遇用地窘境:食堂變成質量檢驗部、過道成了產品調試區,瑞安市后續探索“數據得地”機制,讓企業憑實力拿地,華聯藥機一舉獲得50畝供地。

跟過去企業發展經常遇到單一的人才問題、場地問題、銷售問題等相比,疫情帶來的困難是全方位的,也許企業倒下去的原因相似,但在艱難中活下來并發展壯大的經驗啟示,不但對本地經濟發展有借鑒作用,對全國企業也有啟示意義。

二、反思和啟示

溫州日報2022 年重大主題報道除了《“穩經濟·溫州微調查”系列》,還有《跨越——山區26 縣全媒體采訪行動》,后者關注的是全省山區縣高質量發展的話題,溫州日報聯合省內山區26 縣融媒體中心、省內外相關專家學者的力量,共推出19 個專版和消息、評論等近10萬字報道,并完成一項研究課題。

每組精心打磨的重大主題報道,總有其特殊的價值。而這兩組報道有一個共通之處:在調查研究中深入采訪,真正把調查研究作為制勝法寶。

新聞前輩穆青說過,“離開了調查研究,新聞就會失去光彩,就會出這樣那樣的偏差,就沒有了生命力。新聞的指導性、思想性、戰斗性也會喪失?!彼咴L蘭考、八下扶溝、四到寧陵、十進輝縣、兩上紅旗渠,才寫出《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為了周總理的囑托》《一篇沒有寫完的報道》等中國新聞史上的經典之作。

調查研究之于記者,是把新聞寫深寫透寫好的重要手段。在輿論生態發生變化的當下,調查研究費時費力,做出來的稿件點擊量也不一定高,一些記者覺得得不償失,不如打電話、要材料、查網絡、復制熱點來得快捷,這些都是如今記者不愿調查研究的原因。

開展調查研究類報道,不能僅靠記者自覺的職業追求,媒體更需要搭建多種平臺,為記者做好這類報道創造條件。近年來,溫州日報策劃“民生一線調研”“小村一年間”“田野的報告”等重大主題報道活動,都是記者深度調研鄉情、民情的好機會?!吧絽^26縣全媒體采訪行動”的策劃方案明確提出,所有最近兩年進報社的記者,必須全員參與此次采訪,目的就是要給新記者提供學習新聞調查研究的機會。

調查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觀察法、深度訪談法、問卷調查等?!胺€經濟·溫州微調查”兼用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法。整組報道大多數以溫州日報城鄉新聞部資深記者領頭,帶領進報社一兩年的新人完成。對于新人來說,下去采訪最怕在面對采訪對象時,沒問題、沒話說、怕露怯。而調查問卷上精心設計的問題,既可以成為在線回答的大數據,又可以是現場采訪的話題導入,幫助新人采訪時好開口、開好口。

當然,新聞調查研究更重要的是在現場。調查研究是一項包含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綜合能力,是要在現場深度對話中,找到鮮活的故事,挖掘背后的新聞價值,從而引發讀者共鳴、解決共性的社會問題,而這也正是新聞宣傳“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基本要求。唯有到達現場,認真觀察,仔細傾聽,才能采到更多的細節和故事,寫出接地氣的文章。也因為是人與人之間的鮮活對話,文風自然不會是言之無物的材料體。

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既是新聞記者的基本功,也是成為一位有水平的記者最大的訣竅。不管傳媒生態和傳播渠道如何變化,有思考的報道,總會蘊含著成功的因子。

猜你喜歡
日報溫州策劃
65歲,《焦作日報》正青春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本刊特別策劃
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
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
溫州,詩意的黃昏
難忘九二溫州行
靈感日報
本期策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