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主題報道如何“走新”又“走心”
——以“尋找‘村BD’”系列報道為例

2024-04-08 10:56許健楠
傳媒評論 2024年2期
關鍵詞:系列報道金華

文_許健楠

面對“千萬工程”這一重大主題,如何從民生視角入手做好報道?金華市新聞傳媒中心選擇了一個較為新鮮的切入口:“村BD”。正如一座城市有展現其發展水平的“CBD”,每座村莊也有位置最核心、特色最鮮明、人氣最興旺的“村BD”。金華市新聞傳媒中心財經民生部與金華晚報聯合推出“千萬工程”特別策劃——“尋找‘村BD’”系列報道,通過“村BD”這個窗口,展現“千萬工程”帶來的鄉村巨變和金華農民的幸福生活。在“村BA”“村超”“村晚”等成為熱詞的當下,創新性使用“村BD”這一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重大主題報道一直都是央媒省媒的強項,地市媒體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做好這類報道?什么樣的主題報道能吸引讀者、打動讀者?“尋找‘村BD’”系列報道力求“走新”又“走心”,在執行過程中呈現以下特點——

一、找準小切口,洞悉大時代

重大主題要言之有物、可親可感,第一步在于找準落點,切中角度,讓大主題變得“軟”一些。想要把大主題寫活、寫生動,找準小切口是必由之路。

人民日報要求記者“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站在田埂上找感覺”。筆者的理解是,這是戰略和戰術兩個層面的要求,戰略上要求記者有大局觀,戰術上要求記者深入一線。作為地市媒體記者,戰術層面上更應立足“站在田埂上找感覺”,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要抬頭看路,更要低頭拉車。

通過“尋找‘村BD’”來反映“千萬工程”這一主題,就是以小見大:小視角透視大變革、小細節折射大問題、小人物反映大主題、小變化展現大成就。

“尋找‘村BD’”這組報道最關鍵的還在于前期的謀篇布局。如何為“千萬工程”這個重大主題找到流量密碼?為此,策劃團隊進行了多次頭腦風暴。

“千萬工程”是基層農村的成功實踐。焦點毫無疑問落在村莊,如果主題設定為“從金華鄉村看‘千萬工程’”,這樣的報道自然也能做,但未免落于俗套,不但切口不夠小,而且立意籠統、含糊。策劃團隊的著眼點從一個村轉換到村里的一條街、一座古建筑、一條小溪、一片田園,試圖從更微觀的視角,折射現代農村的變遷。慢慢地,報道設想開始鮮明起來,八婺大地上村莊都在發生變化,但是每個村莊特色各異,發展路徑各不相同。比如東陽寀盧村的田野上,逐步形成以“農技+農機+集體化服務”為主要形式的“寀盧經驗”,并不斷完善得以推廣;浦江嵩溪村,圍繞村里一條暗溪打造文旅產業帶;來到義烏李祖村,很多人直奔村中心的創客一條街,那里是全村人氣聚集地。

小切口有了,主題立意怎么定?策劃團隊想了20多個標題,最終選擇“尋找‘村BD’”,大家認為這個標題最貼切?!按錌D”可以是村里人氣最旺的地方,可以是產業最興旺之處,也可以是村民們心之所向的精神家園。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

而且,選擇這個題眼的另一個好處是出新,年輕態、帶網感、不雷同,“村BD”的提法還沒有媒體使用過。策劃的時候,“村BA”正是網絡熱詞,火遍大江南北。說到底,“村BA”是來自基層的智慧,那么為什么不能有“村BD”的靈感呢?當我們趁熱打鐵,推出這組主題報道的開篇之作后,有90后、00后網友甚至在朋友圈里催更:“尋找‘村BD’”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持續關注!”“期待新的篇章”。

過去,重大主題報道往往話題嚴肅,容易給受眾留下枯燥、沉重的印象。要打破這一刻板印象,使議題真正走近讀者特別是年輕人,必須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觀察維度、表達方式等方面與他們同頻共振,滿足他們深層次的精神需求。

二、深入田間地頭,捕捉農民心聲

幾乎所有鮮活的新聞,都發生在基層。地市媒體記者,具備距離基層較近的先天優勢。光明日報駐新疆記者站站長、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王瑟曾說,好新聞是跑出來的,好記者是苦出來的。腳底板下出新聞,汗水永遠是寫作最好的墨汁。

重大主題報道也是如此,新聞要靠記者跑出來。在“尋找‘村BD’”系列報道的采訪過程中,記者兵分十路,分別在金華每個縣(市、區)蹲點采訪,深入群眾,與老百姓打成一片。采訪對象除了村干部之外,更多的是普通村民、村里的年輕人,以及外地來的創業者,從不同人的視角來看村莊的變化。

新鮮的立意,也給參與這組報道的記者帶來不小的挑戰。無論是村干部還是村民,都是第一次聽說“村BD”這個名詞。這就需要記者不斷與村里人溝通、解釋,通過不斷交流挖掘出符合當地氣質、大家都能認可的當地“村BD”。這背后,不僅要求記者有腳力、筆力,更要有腦力、眼力。

徐村徐氏祠堂上演比央視春晚更早的村晚、下張家村的金華國際山茶物種園、烏石村的農家樂、雅里村的燈光球場、嵩溪村的地下暗溪……以“村BD”為引子,衍生出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千萬工程”基層故事,這讓重大主題報道呈現出金華農村的細節和紋理。比如,記者在雅里村采訪,聊到村干部的一個愿望。雅里村黨支部書記宋小如回憶:“1995 年我剛嫁過來時,村子里都是泥巴路,雨天腳都下不去?!彼敃r特別羨慕嫁到蕭山的一個朋友,因為那邊的村里有水泥路?!叭ネ孢^后我就在想,自己村什么時候有水泥路呢?”宋小如的愿望在8年后終于實現。正是這些細節,讓報道更加豐滿立體、打動人心。

三、全媒立體呈現,創新主題宣傳

新媒體時代,重大主題報道的傳播,需要拓展多樣化渠道,不斷擴大覆蓋面、提升傳播力,才能逐步形成全媒體傳播格局,讓精品力作深入人心。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祥敏表示,重大主題報道的成功,第一步在于找準主題,切中角度,“軟”化題材。第二步在于故事化講述,選取適合的對象,可以是人物,可以是地點,可以是物品,用真實的故事和生動的細節展開敘事。第三步在于可視化呈現,包括數據的可視化以及成果的可視化。能做到這幾點,重大主題報道才有可能真正走近讀者,引發共鳴。

“尋找‘村BD’”系列報道做到了全媒呈現,尤其是可視化呈現。10篇報道均是全媒體報道,文字+圖片+視頻是標配。所有的報道都在金彩云客戶端、金華日報微信號、金華晚報上發布,全網點擊量超60萬。

新媒體稿件精編呈現,系列報道每一篇由2000字左右的主稿配上開篇2分鐘左右的短視頻,并制作了新媒體專題,引發讀者對城市的共情共鳴。多篇報道則集結在專題中,既有圖文形式,也有視頻補充,讓圖文、視頻協同呈現,為讀者帶來沉浸式享受,更易引發網友共鳴。

在采編發環節,特別注重部門聯動,先由金彩云團隊、金華日報微信團隊在新媒體平臺發布。記者深入一線采寫稿件,上傳采編系統之后,精編發布新媒體稿件,再由金華晚報編輯團隊編發次日的紙媒整版報道,內容經重重把關,精益求精,經細致打磨后,再上線,真正做到融媒體、跨部門聯動。

要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唯有真正實現跨部門、跨媒體、跨平臺的聯動,才能打造出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更深、更廣地發出時代強音。

猜你喜歡
系列報道金華
張金華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系列報道(七)
歲朝清供
《今年兩會不一般》系列報道之四 不簡單:從議案到提案都成“金點子”
《今年兩會不一般》系列報道之三 不容易:從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屆“三晉新農人”風采展示系列報道 蜂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發
第三屆“三晉新農人”風采展示系列報道 與“菌”相伴 健康相隨
陳金華
紅氣球請客
蜘蛛王要“吃”藍臉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