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南山區坡地特色玉米套種黑豆栽培的攻略分析

2024-04-08 13:14余建芳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關鍵詞:黑豆套種除草

余建芳

我國是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農業大國,吃飯問題一直是我國的頭等大事。玉米、大豆在我國糧食種植生產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和工業的發展,可以利用的耕地也變得十分有限,通過旱作山地糧食玉米、大豆等的種植技術進行研究,推廣玉米和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新模式新技術,這對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的合理應用,提高我國糧油生產的綜合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皖南山區以長江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帶為主,年平均氣溫在15. 5~16℃之間,降雨集中于4~8月,對早熟玉米,特別是需要早摘收獲的鮮食玉米的種植條件較適宜,后期氣溫干旱,溫度高,依據光照、溫度條件以及黑豆生長成熟特性分析,可以適當套種黑豆,適合后期黑豆延時分期采收。

一、皖南山區生態環境對農業種植的影響和策略分析

山地種植特點是化工少,有機環保,農產品品質高,采用適宜的方式對山地進行開發,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自然資源進行糧食生產,可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糧食的需求,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山區生態環境復雜,土壤肥力差異大,風力光照不平衡,不同于平原地區大面積種植模式,因此山區種植必須滿足“優質、高效、生態、環?!钡脑瓌t,在此基礎上才能因地制宜發展尋求提高產量。

目前,我國山區農林栽培發展的趨勢是以生態栽培為主,首先要充分考慮到的是農作物是否適應山區氣候環境。在種植過程中要合理種植,如合理的地塊設計、合理的種植密度、合理的施肥防控管理等,既要讓農作物獲得充足的水分、養分和光照,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出效益,又要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山地植被。

皖南山區地塊的土層普遍較薄,土壤結構形成主要以殘積的坡積物為主,土壤質地疏松,通透性好,但土壤的肥力一般都不高,所以我們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施肥。適當的施肥,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結構,土壤有充足的養分才能保證土地的穩定性。在選擇肥料時要多施有機肥,做到秸稈還田,多施綠肥,改變只注重施化肥的傳統習慣。

山區的地形、氣候等多種因素決定了山區水資源較為缺乏,水利灌溉方面也很薄弱,不利于需水量大的廣譜糧食作物,如水稻、小麥等的大面積種植,這大大制約了山區糧油作物的生產。一般來說,山區地塊都有一定的坡度,自然降水完成后不能有效保存,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在山區的農業種植中,要解決缺水的狀況,必須要注意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攔蓄水資源,充分留住自然降水,徹底解決山區缺水的農業種植影響因素。

二、玉米大豆套種的優勢

玉米和大豆間作套種,一方面能夠讓有限的土地發揮出更大的種植價值,另一方面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土地的水、溫、氣、光等資源,大豆根系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將空氣中的氮還原成氨類營養提供給玉米生長,讓玉米的長勢更好、產量更高,同時大豆生長還能壓制雜草的生長,在間套種植的邊際效應下達到互促增產,兩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起到優勢互補作用,這種種植模式能夠降低農藥化肥及人工種植成本上升所帶來的種植壓力,在提高作物綜合產量,增加農民種植整體收益等方面的效果非常好。

對于皖南山區地塊,玉米田間套種大豆,玉米正常收,大豆額外收,這種額外的種植收益,就是種植的凈利潤,這也很好應對了農藥化肥及人工種植成本上升所帶來的種植壓力。

三、種植品種的選擇

在山區玉米、大豆種植品種選擇時,要綜合考慮到玉米和大豆品種的習性以及在當地種植的氣候條件、土壤質量等多項因素,選擇出適應當地氣候環境條件的品種,以此達到良好的種植效果。品種選擇要根據人們對農產品的要求,選擇銷路廣、高產優質、抗性強的品種,種植技術也要科學化,才能種出深受人們喜愛的味道。

山區種植更著重于綠色優質的農特產品,甜糯玉米著重鮮食玉米棒,成熟時間要求短,大型農機具采收時容易毀傷,影響品質和賣相,一般要求人工收摘,這與山區不能應用大型農用機械采收只能采用人工勞力為主的狀況相適應。食用型玉米以甜糯玉米最受歡迎,具有口感好、味道香、甜糯且嚼勁好的特點,可當主食亦可以當蔬菜輔食,深受消費者喜愛,種植效益高。甜糯玉米適應性廣,在皖南山區間套種植地的品種選擇上,可以選擇株高較矮和株型緊湊、抗病好、果穗大的早熟或中早熟的品種。目前皖南山區種植較多的品種有:萬糯2000、花甜加糯818、密甜糯1號等,這幾個品種均為早熟品種,商品性很好,一般從出苗到采收鮮棒大概需要60~80天,經過最近幾年的試種結果看,都是比較適合山區坡地氣候、土壤條件的良好品種,且畝產量非常高,是當前皖南種植的首選玉米品種。

選擇間套種植地的大豆品種,應當選擇耐陰性和抗倒伏能力較強且晚熟或中晚熟的大豆品種。黑豆營養價值高,目前市場需求很高。黑豆的莖稈硬、結莢多,根部含根瘤菌極多,黑豆品種大粒黑,因它是籽粒最大的黑豆而得名,是一個傳統的適應性很強的品種。大粒黑植株生長適應性強,薄地和肥地、坡地和洼地均能正常生長,且植株生長較整齊,生長旺盛,耐陰抗倒伏,對病蟲草害抗性強,非常適應南方山區土地耕種,是皖南山地套種大豆首選特色品種。

四、糯玉米和黑豆的套種技術

根據地塊氣候環境條件和玉米、黑豆的種植生長需求,科學合理地調整播種期,在間套種植時間安排上,玉米宜適當提早播種,黑豆則適當延遲,這樣能充分利用兩種作物形態及生理上的差異,進一步保證長勢,提高對光能、水分、土壤、空氣等資源的利用率。

1、育苗和移栽

皖南山區早春溫度較低,鳥獸蟲多,為提高出苗率和苗力,玉米建議提前大棚育秧移栽,待玉米出苗2葉后掀掉棚膜,當苗長至有4葉且葉片與行間垂直時再定向種植大田,黑豆穴播直接蓋農薄膜保溫保濕。

①選種

將種子按籽粒的大小均勻度進行初步篩選,剔除霉變蟲蛀籽粒。

②曬種和拌種

為提高出芽率和芽勢,減少種子帶菌和防治苗期害蟲,播種前分別將玉米和黑豆種子攤開晾曬2天,然后用含有吡蟲啉、苯醚甲環唑等成分的種衣劑拌種,注意輕拌,防止損傷脫皮,拌好后放在陰涼處晾干后備用。

③苗床管理

先期育苗的玉米,要選擇土壤肥力高、土質疏松、排灌好、方便管理的地塊,按每20m2地塊, 氮、磷、鉀復合肥(15-15-15)5kg拌土,均勻撒施在苗床上提高苗床肥力。棚膜育秧,可以提前玉米成熟采摘時間,方便黑豆套種管理。

④移栽

移栽前3天,苗床施一遍 “送嫁肥”,復合肥1∶10兌水澆灌,移種前秧苗按生根粉5g+井岡霉素10g+25%氰烯菌酯1500倍液2kg比例溶液蘸根,提高苗力,促進緩苗與生長,防治根腐病,提高產量和成活率,移栽苗種植深度入根莖1~2cm。

2、適當增加種植密度

為實現產量最大化的目的,根據間套種植地的土壤肥力高低和種植品種特性及生產條件靈活調整植株間距,因地制宜提高種植密度,通過增施肥料以及其他配套技術措施加以落實。在間套種植玉米和黑豆時,一般不用行間距相等的等行種植模式,而是采用“一大行、一小行”的寬窄行間隔種植模式,這樣更方便種植者后期耕作管理,大行方向盡量與當地地塊風向保持一致,如山谷地塊行向和山谷縱向一致,空曠地塊南北風向一致,利于通風。在間套地種植玉米與黑豆的行間距上,皖南山區地塊特色玉米種植密度要較平原地區雜交玉米種植密度適當加大一些,玉米4葉時移栽并開始套種黑豆,黑豆一般建議施足底肥后穴播,施肥以農家肥為主,在每穴側邊少施復合肥。播種深度,土壤墑情充足時播種深度5~6cm,土壤墑情較差的播種深度3~5cm,播后及時覆土輕壓蓋實。植株間距視地塊情況種植,當然由于山區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還需要綜合分析地塊的朝向、土壤肥力差異、通風及光照等狀況,科學合理的適當調整,不能生搬硬套,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3、科學的水肥管理

套種地水肥管理要兼顧兩種作物生長不同時期的水肥要求,科學合理的找平衡點。移栽后,必須要澆足澆透水以保證全苗成活率。苗期時玉米較耐旱,定植后一般不需要澆水。玉米在抽雄前后是需水的臨界期,土壤墑情不足時,及時灌溉。澆水提倡噴灌,以節約用水。黑豆不耐水,過濕易爛種,苗期需水較少,土壤持水量不宜超過50%,此時玉米一般正處于花期,注意兩種作物間的水分平衡管理,黑豆分枝期至花期土壤易保持一定濕度,促進分枝迅速,此時玉米一般在灌漿期,應及時灌水肥1~2次,但黑豆耐水性差,灌水以滲透田土為原則,禁止大水漫灌,適當采用“跑馬灌”,田間不能積水,遇雨季還要及時排水。后期如果黑豆水肥過剩植株徒長了,還要及時做摘心處理。

在種植過程中,種植者可以應用科學先進的農業種植管理技術來有效節約水資源,利用一些節水灌溉技術設備和方法,如滴灌、噴灌、微噴和埋土罐法等水肥一體式灌溉,盡最大可能的節水用水,提高水資源應用的效率,也提高肥效和節省勞力。此外,山區種植者在長期的農業種植過程中也總結了一些很好的經驗和技巧,如苗下覆草遮蓋、埋設草把等節水方法,這樣可以很好地能夠防曬和減少水分蒸發。

適當的施肥,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結構,土壤有充足的養分才能保證土地的穩定性,才能夠提高玉米的莖稈粗壯度和抗倒伏能力,也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在選擇肥料時要多施有機肥和綠肥,做到秸稈還田,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推廣前期施足底肥,中后期適時補充追肥技術。玉米以施用化肥為主,但前茬要施足有機肥2500kg/667m2以上為前提,根據地力基礎和植株生長情況增施化肥,土壤墑情不足和作物生長高需期時可結合澆水或葉面噴肥增施。黑豆施肥不多,底肥施足后一般視后期長勢,再追肥一次即可,當然,也可在黑豆花期時適當噴施葉面肥,或在玉米采收后增施一些復合肥會更利于高產。

玉米關鍵生育時期要防范高溫熱害和遭遇嚴重干旱,及時調度水源進行灌溉,通過灌溉,以及葉面噴肥等措施,防御高溫熱害和干旱造成減產。雨季要提前疏通溝渠,及時排水防澇。開花授粉期遇到高溫熱害或陰雨光照不足,嚴重影響授粉質量的,可采取人工輔助授粉進行補救,以提高結實率、增加穗粒數,可借助小型無人機低飛輔助散粉,提高效率。

種植過程中,為簡化作業環節,提高效率,可靈活使播種、施肥、除草、灌溉等作業一次完成,節約勞力和生產成本,提高投入產出比。

4、科學除草管理

種植管理過程中,要防止出現雜草瘋長與作物爭奪水肥營養,必須遵從綜合環保防治原則,科學有效的防治雜草。

化學除草見效快,時效長,使用的除草劑品種要確保高效低風險,要注意兩種作物對不同除草劑的敏感性,防止藥害發生。鮮食玉米應避免使用煙嘧磺隆進行苗后除草,避免使用有機磷農藥,同時注意噴灑均勻,不重噴、不漏噴,確保除草質量并注意用藥安全。提倡減少化學藥劑除草,苗、莖、葉定向后物理防治為主,通過中耕、除草、保墑,充分發揮應用農業物理防治措施和方法,如翻耕旋耕除草、地膜覆蓋除草等模式,以此降低田間雜草發生基數。黑豆苗期至開花期要進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氣性,有利于根瘤菌的活動,能促進植株生長,除草時結合培土促進生長可防止倒伏。

5、病蟲害防治管理

套種地塊主要病蟲害防治,要以協調兩種作物不同生長期綜合防控為重點,實施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鮮食玉米害蟲防治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目前農業病蟲害防治主要方法有:物理防治,如人工作業,機械作業,燈光誘惑等;生態調控防治,如及時排灌,通風,保護利用天敵瓢蟲等;理化誘控,在成蟲發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誘蟲燈、性誘捕器以及食物誘殺等理化誘控措施,誘殺成蟲、干擾交配,減少田間落卵量,以及科學使用低毒生物農藥滅殺等。一般在暴發期應急采取化學防治法,見效快,及時關注病蟲測報信息,抓住幼蟲低齡期實施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

化學防治除了種子藥劑拌種和移栽苗采用藥劑蘸根防治一部分病毒和地下蟲害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重點防治玉米螟、夜蛾類,可用1%辛硫磷顆粒劑噴霧防治,雨季或生長后期時要重點預防病毒病,可使用1%井岡霉素0.5kg兌水200kg,重點噴施或澆灌玉米基部。黑豆蟲害主要有苗期的蚜蟲,花期的食心蟲,可用茚蟲威或蟲螨腈與乙基多殺菌素、1.8%阿維菌素 每畝用量20ml混用防治蚜蟲兼防紅蜘蛛。病害主要有葉斑病等,可以用50%的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黑豆在開始分枝時,要注意防治根腐病,成熟期前后還要注意防止鳥害和鼠害?;瘜W藥物防治要注重農藥的交替輪換使用,提高防控效果,延緩產生抗藥性,同時兼顧注意玉米和黑豆采收期安全,防止污染。

6、適時采收

間套種的玉米和黑豆的采收,原則上選擇最有利高產的時期進行采收,同時還要考慮天氣因素,對套種的兩種作物分期采收。玉米按照果穗中部籽粒乳線消失的標準進行收獲,一般來說,山區無法使用大型玉米聯合收割機,種植者大多人工采收,直接采收嫩玉米棒的,對采收的鮮食玉米棒要及時運輸并做冷藏處理,以免影響后期銷售。采收完成后,還要及時把田間的玉米葉子打去,提高黑豆生長需要的光照要求,同時進行粉碎還田處理,留下粗壯秸稈作為黑豆藤蔓支架,這是種植者在長期生產實踐總結出來的省時省力而又行之有效的土方法。玉米采收完成后,黑豆再追施一遍復合肥,有利于黑豆快速搭蔓,株高越高、莖稈越粗壯,黑豆產量越高。套種的晚熟黑豆的采收,一般只要等到豆莢飽滿,根據天氣情況進行適期逐期采收即可,黑豆是分期成熟的品種,為了減少用工,也可在后續豆莢有70%以上成熟時一次集中收獲,收獲后晾曬5~7天后進行脫粒裝袋。

(作者單位:245300安徽省績溪縣華陽鎮政府農業農村發展中心)

猜你喜歡
黑豆套種除草
朝天椒套種芝麻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玉米除草、追肥 記住這些“黃金時段”
草莓大棚套種西紅柿畝增收2萬元
除草記
小麥播種后 除草最佳時間別錯過
嘿,小黑豆
那只名叫黑豆的老鼠
黑豆豆
黑豆變鯨魚
果園套種蠶豆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