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病蟲害防治現狀及綠色防控的具體措施與推廣策略

2024-04-08 13:14于龍輝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關鍵詞:植保技術推廣農藥

于龍輝

當前對于水稻種植來說,病蟲害問題始終是影響其產量和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同,其水稻病蟲害的危害程度也不同,所以必須在把握具體問題的基礎上,采取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同時加強綠色植保防治技術的推廣工作,在有效保證水稻產量和質量的基礎上,實現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整個農業的高效發展。

一、水稻病蟲害防治現狀

1、過分看重農藥使用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水稻發生病蟲害問題時,很多種植戶都傾向于使用農藥來開展防治工作,對于耗費較長周期和成本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往往重視不夠。然而雖然農藥防治能夠在短期內取得明顯效果,但從長遠來說會從根本上影響到水稻的質量,而且長期使用農藥不但會耗費大量成本,更會讓作物和害蟲產生抗藥性,反而會降低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2、所選農藥的質量參差不齊

從根本上來說,無論農藥是何種類型,其最終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病蟲害的防治效果。當前市面上農藥品種復雜多樣,讓很多種植戶很難做到精準選擇,受自身知識水平所限,很多種植戶選擇的農藥品種往往缺乏質量保證,結果最終不但未能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反而損害了作物的正常生長,降低了產量。

3、防治方法缺乏科學性

很多種植戶在開展水稻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方式方法方面缺乏系統性、集中性,工作開展的很粗放,導致防治效果始終在低水平線上徘徊。例如很多種植戶在進行噴霧驅蟲時,大多采用的是老式的背式噴霧器,這種器材霧化效果不高,且噴灑覆蓋面無法實現均勻分布,這對于病蟲害防治來說很難起到顯著的作用,因而始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二、加強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的具體措施

1、進一步加強關于水稻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力度

{1}相關部門要遵循“預防為先,綜合防治”的指導原則,以提升對廣大種植戶的宣傳廣度和深度為抓手,引導種植戶深入了解病蟲害問題對于水稻生長的危害、對經濟效益提升的阻礙以及防治病蟲害的重要作用,從思想上真正對病蟲害防治工作投以足夠的重視。

{2}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機APP、鄉鎮文化宣傳陣地等載體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相關農業管理部門應當定期組織技術下鄉、技術扶持、實地指導等活動,不斷增強科技的引領作用,增強科學防治病蟲害的政策普及程度,讓防治病蟲害的各類先進技術和政策真正讓廣大種植戶所熟知。

{3}要針對防治技術、時間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作為重點宣傳內容,充分調動當地農業科研機構、農業技術服務站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動員他們深入田間地頭,針對當地水稻病蟲害的特點、規律、類型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讓廣大種植戶能夠真正掌握有效的防治技術,保證種植活動的高質量開展。

2、規范各類農藥的使用標準和具體行為

對于農業種植活動來說,各類農藥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各地區的農藥管理部門必須充分發揮農藥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中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對農藥生產廠家、類型、質量及使用等方面的嚴格管控。

{1}必須構建起對于農藥的采買、使用及效果反饋等環節的綜合監督體系,堅決杜絕假冒偽劣農藥產品流入農藥市場,對于販賣“三無”農藥、損害種植戶利益的行為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查處。

{2}要對種植戶做出正確引導,鼓勵其購買信譽質量都優秀的優質農藥,農業管理部門也要與種植戶保持積極溝通,為其拓寬優質農藥的購買渠道,保證讓種植戶購買到優質、低害、效果好的農藥。

{3}相關部門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起專門針對農藥使用的工作指導小組,從本地水稻的主要品種、種植環境、病蟲害特點等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地選用農藥品種,并指導種植戶進行科學配藥,讓農藥能夠充分發揮其功效,從而減少資源浪費以及對作物和周邊生態環境產生的破壞,有效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

3、注重水稻病蟲害專業防治技術培訓

{1}農業管理部門要在生態環保理念為指導的前提下,有效確保水稻生產活動的正常開展,避免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同時要構建起針對提升農產品質量、規范農藥應用以及維護稻田環境安全的教育培訓體制機制。

{2}要進一步普及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廣大種植戶中開展針對具體的農藥使用及病蟲害防治的培訓工作,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技術講堂或實地操作演練的方式,有效提升種植戶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水平。

{3}各級政府部門要在培訓資金上予以充分保證,在政策和技術上給予廣大種植戶以有效支持,讓各類技術培訓能夠真正覆蓋到全體種植戶中。例如可以邀請相關機構的技術專家定期到農村進行授課,對種植戶進行指導,切實增強種植戶對于病蟲害防治以及各類農藥使用的質量水平。

4、優化各類病蟲害防治措施

對于水稻種植來說,相關的病蟲害類型復雜多樣。所以對于水稻病蟲害的防治來說,必須避免千篇一律的使用農藥。

{1}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必須對農藥殘留處理和害蟲的抗藥性投以足夠的關注。在確保合理使用農藥的同時,要從綜合防治的角度來考慮,盡量降低農藥的使用量,將物理和生物手段作為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方式,從而在源頭上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改善水稻的生長環境,提升其生長質量。

{2}要積極應用誘殺法等防治措施,從整體上對害蟲的習性及活動規律進行干預,減少害蟲的頻繁活動對稻田造成的破壞,以及農藥的過度使用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還可以根據害蟲的趨光習性,在稻田安裝滅蟲燈,將害蟲集聚,集中清除,以此來提升病蟲害防治效率。

{3}還可以采取凈化水源、科學施肥等輔助措施,提升作物生長的環境質量,降低害蟲數量,提升作物的抗病抗蟲能力,減少病蟲害的危害。

5、加強對病蟲害防治的扶持與引導

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具有明顯的復雜性、綜合性特點,這需要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以及廣大種植戶的積極參與,從而構建起病蟲害防治的綜合協調體系。相關部門要從本地的自然環境、植物類型等實際情況出發,建設起相關病蟲害防治示范園區,充分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發揮農民合作社建設以及家庭農場等多種經濟體制的特長,緊盯病蟲害技術防治的關注點,依靠政府在病蟲害防治方面的資金投入,提升病蟲害防治技術含量,達到建立病蟲害防治引導機制的設計效果。

三、當前水稻植保防治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工作觀念傳統落后

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現代化要求農業必須努力轉入集約化、生態化、高效化的發展模式。但要實現這一目的,農業技術的普及與運用是重要的技術支撐與保障。所以,在開展植保防治技術推廣活動過程中,就需要針對地方水稻種植的發展特點加以有針對性地指導。但目前由于不少地方植保技術人員在開展植保技術推廣中,觀念相對落后,也沒有顧及當地農業的具體開發現狀,還是按照常規的農業技術推廣觀念進行相關工作。盡管部分地方也創新了工作觀念,但并未根據自己的實際發展狀況,一味沿襲其他地方的工作觀念,導致植保技術的宣傳推廣成效并未達到理想要求。

2、缺乏有力的經費支持

經費不足,永遠是制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重要瓶頸之一。農業是當前我國各行業中相對弱化的環節,同時由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具有明顯的復雜性,其耗費時間很長,所以必須對其實現強大的經費保障。而從目前來看,由于我國不少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都比較滯后,使得這些地方的政府部門,把主要精力放在見效相對快的第二、三產業發展上,而往往忽視了農業發展,植保技術推廣部門也沒有充足的經費,使得植保技術推廣工作無法得以有效地貫徹,最終導致當地的農業發展由于沒有先進的技術指引與充足的經費支持幫助而遭到很大的影響。

3、缺乏有效的推廣體制機制

當前,不少基層地區所開展的植保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大多都是局限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借助強制性的政府行政手段來實現的,比如依據上級地方職能部門派發的關于植保技術推廣的政策性文件,或是直接派出相關農業技術人員赴農業生產一線進行相關技術的推廣工作,其體制機制相對簡單,實施方法也相對死板,甚至許多地方并不能顧及本地的農業現實發展情況,也未能充分滿足當地真實的農業市場發展需要,只是依據相關政策要求盲目進行推廣應用工作,這直接導致植保技術推廣工作無法適應當地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工作成效始終無法實現突破。

4、人才隊伍質量不高

當前,一些基層農業部門還面臨著人力資源短缺的突出問題。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基層地區單純看重工業對于拉動地區經濟的主導作用,對植保技術推廣工作并未投入足夠的重視。在很多地區,農業部門所擁有的一線技術人員數額很少,所得的資金也很少,人員在待遇條件上普遍較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才調動與流失現象非常普遍,很多青年人才甚至將崗位視為跳板,工作一段時間后不是想方設法調入其他熱門崗位,就是離職轉向其他行業發展。另外,很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的人才比例嚴重失調,管理人員數量經常超過一線技術人員數量,且他們對農業新技術的認識較少。以上的現象,使植保技術推廣的成效無法達到標準要求。

四、加強水稻植保技術推廣的相關策略探究

1、大力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推廣農業植保技術

對于農業發展來說,積極開展各類先進的農業植保技術推廣與應用工作能夠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有關部門應當充分利用現下各類熱門的媒體平臺,加強對于先進植保技術的宣傳推介工作,不斷拓寬推廣渠道。

東港市農業農村管理部門充分利用現下流行的互聯網模式,在微信、抖音等媒體平臺開辟專欄,直觀形象地開展植保技術的宣傳推廣工作。通過此種方式,能夠讓很多種植戶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有效了解掌握最新的農業發展動態以及先進生產技術。通過對知識的學習消化,種植戶就可以把所學技術有效應用到具體的農業生產中,最終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另外,在開展具體的農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很多種植戶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系列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相關部門也要積極組織開展相關技術講座和培訓活動,例如聘請技術專家深入農村,向種植戶實地傳授相關植保技術。

2、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來說,政府在其中發揮的主導作用非常重要。對此,各地政府的相關農業管理部門應當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在資金投入上對植保技術推廣與應用工作予以有力支持保障,以有效推動此項工作的廣泛開展。政府相關部門所投入的扶持資金必須具有鮮明的合理性與針對性,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發揮現實作用。對當前來說,政府進行資金扶持的重點領域應當是針對技術人才培養以及農業機械應用普及等方面,通過這軟、硬兩方面的齊抓共管,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東港市政府積極與當地軟件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合作,共同推進植保技術的研究與具體推廣應用,同時投入充足資金,共同構建起智能化植保技術推廣應用平臺,有力提升了植保技術的推廣應用速度,讓廣大農民迅速掌握了最新的技術,促進農業生產力度提升和農民的增收致富。

3、進一步加強對農田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在引導種植戶進行農業植保技術應用之前,應當重視對耕地土質情況的前期檢測工作,以確保其不會對所種作物產生污染和破壞。首先,相關單位應承擔責任,加強監管,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單位和企業實施整治,不能處理的應立即停工,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其次,增強土地與自然環境的保護,要使種植戶認識到土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以便維護自身的田地,也可讓其相互監督,防止在農田中傾倒垃圾、排出污水等狀況的發生;最后,強化對土地的管理。特別是對沒有被污染的農田,應嚴格控制肥料用量,保持其質量。

4、選擇多樣化的技術推廣模式

當前,很多優秀的農業生產技術之所以無法真正實現有效地普及與推廣,其主要原因在于采取的技術推廣方法較為簡單。因此,各地方政府部門應該關注農業植保技術的宣傳工作,通過多樣化的方式開展技術的宣傳推廣工作。例如,在日常操作的流程中,必須以廣大種植戶的具體生產需要為依據,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技術推廣措施。相關部門要根據種植戶在運用植保技術開展農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大小問題與困惑,派遣專門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種植戶進行實地指導工作,以便把各項先進技術真正有效地推廣到廣大種植戶中。除此之外,相關部門應當整合地方資源,適當構建若干的農作物植保技術示范區,定期安排廣大種植戶入園參觀學習,引導種植戶深入體會應用農作物植保技術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開展自身的生產活動。

5、加大創新型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的建設力度

在植保技術推廣工作過程中,技術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直接關系著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成效。根據當前許多基層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質量普遍不高的突出問題,相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采取積極措施招聘一些技術水平高、道德操守強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逐步構建起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團隊,以便切實增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成效。在實際操作中,各基層人民政府應當重視農業植保技術推廣工作,優化人員崗位設置,增加其編制數量,定期面向社區、農業院校和高職學校招收各領域人才,積極動員廣大青年人才投入到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來。同時,還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常態化的在職培訓。通過定期組織開展農業知識學習以及新技術培訓活動,幫助技術人員有效掌握最新的農業技術,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以便逐步形成良好的服務團隊,真正提升農業植保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性。

總言之,水稻是我國最重要的農業作物之一,其產量和質量對于我國的糧食安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水稻種植中,必須堅持“預防為先,防控結合”的指導原則,有效開展各類病蟲害防治工作,同時大力推廣植保技術,為水稻種植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作者單位:118300遼寧省東港市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植保技術推廣農藥
廣西植保(2021年4期)2022-01-06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壺關縣:開展2021年植保無人機操作手培訓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智能制造技術推廣服務與實踐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植保機何時走下“神壇”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