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界的隱憂

2024-04-08 02:09王文華
支點 2024年4期
關鍵詞:淘汰賽銷量華為

王文華

2024年頭兩個月,新能源汽車行業又“卷”出新高度。

2023年,理想汽車幾乎全年穩居新勢力車企月度銷冠。2024年開年,這一局面被問界打破,理想連續兩個月失守月銷冠軍寶座。

春節假期復工第一天,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發布內部信,稱今年是中國汽車品牌進入“血?!备偁幍牡谝荒?,也就是淘汰賽的第一年。同一天,高合汽車宣布停工停產六個月,倒在了淘汰賽的前夜。

車企們紛紛亮劍,降價、迭代、發新品,華為技術加持的問界能否坐穩銷冠的王座?

問界理想“你追我趕”

3月的第一個周末,位于武商夢時代一樓的華為旗艦店人氣高漲。寬敞的大廳里,除了華為的電子產品外,還展示著與華為合作的四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問界新M9、M7、M5及智界S7。其中,人氣最高的是問界新M7和M9。

店內銷售人員對支點財經記者介紹,目前問界新M7平均月銷量約100輛,其次是M9,平均月銷量約50輛。

問界新M7是改款車型,定位中大型SUV,號稱投入5億元研發,去年9月正式上市,售價為 24.98萬-32.98萬元。M9于去年年底上市,定位全尺寸SUV,售價為46.98萬-56.98萬元。

現場,一位正在看車的男士對支點財經記者說,“問界新M7空間足夠大,我更看重華為這個品牌,知名度更高,不過家里人則更青睞理想L7,認為理想的銷量基礎更好?!?/p>

理想L7是問界新M7的主要競品,售價為31.98萬-37.98萬元,2023年2月上市,比問界新M7早了半年,曾連續多月奪得30萬元以上中大型五座SUV銷量冠軍。

在行業人士看來,問界是采用“田忌賽馬”的方式貼著理想打。和理想L7一樣,問界新M7也是采用增程式動力,主打家庭出行的中大型SUV。兩者尺寸和配置非常接近,理想汽車的標配“冰箱、彩電(大屏)、大沙發”,問界新M7也全部上車。

問界新M7的最大賣點是華為技術賦能和價格優勢。新車搭載了鴻蒙智能座艙系統3.0和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率先實現了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能駕駛。最為關鍵的是,價格上,問界新M7比理想L7最高便宜了7萬元。

問界新M7發布后,銷量持續攀升,上市首月,累計大定突破6萬輛。今年1月,單月交付量突破3萬輛。

問界繼新M7之后,于去年12月還推出了全尺寸SUV問界M9。華為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董事長余承東自詡這款車是“1000萬內最好的SUV”,定價46.98萬-56.98萬元,并提供增程和純電兩套動力系統可選。該款車被認為是對標理想L9,后者上市于2022年,僅提供一款配置,售價45.98萬元,理想創始人李想稱之為“500萬以內最好的SUV”。

問界M9上市62天,累計大定突破5萬輛,2月26日正式啟動全國交付。理想則表示,過去一年,理想L系列單車型年銷量均突破10萬輛。

新年伊始,問界月銷量開始反超理想。1月,問界交付新車約3.3萬輛;理想交付新車3.12萬輛,相差1808輛。2月,問界交付新車2.11萬輛;理想交付新車2.03萬輛,相差891輛。雙方競爭膠著。其中,問界新M7貢獻了問界大部分的銷量,占比八成以上。

武漢新能源汽車協會秘書長師廣有認為,借勢營銷、智能駕駛技術以及復制學習能力,是問界新車型出圈的主要原因。

去年,華為Mate 60手機尚未發布即成網紅,余承東的“遙遙領先”更成為網絡熱詞。隨后手機熱度蔓延至汽車,華為的秋季發布會推出問界新M7,引發了消費者的追捧。

李想曾多次表態,華為是其學習對象,甚至稱對華為“80%是學習,20%是尊敬,0%的抱怨”。反過來,華為也吸收了理想的成功經驗,并迅速復制。師廣有認為,理想產品的賣點是“舒適”“奶爸”“中產家庭”,問界學習并復制了理想的優點,填補自身的不足。

淘汰賽充滿變數

成立僅3年的問界,也曾經歷過低谷。

2021年,華為與賽力斯(601127.SH)聯合推出新能源汽車品牌問界。盡管華為宣稱“不造車”,但與問界品牌的合作是深度參與,不僅涉及技術賦能,還涉及產品和市場方面的賦能。

問界首款車型M5于2022年3月交付,定位中型豪華SUV,采用增程式動力,搭載華為鴻蒙智能座艙系統,售價24.98萬-31.98萬元。問界M5的研發、設計到制造,華為均深度介入。M5銷售表現不俗,同年7月問界推出中大型SUV M7,售價31.98萬-37.98萬元,銷量勢如破竹。2022年,問界系列產品累計銷量7.5萬輛,多個月份均實現交付量破萬的亮眼成績。

按照李想的說法,“2022年第三季度,華為問界M7的發布和操盤,直接將理想打殘,導致理想ONE銷售崩盤,提前停產,一個季度就虧損了十幾億,更造成了大量奮斗在一線的產品專家離職?!?/p>

理想ONE是理想汽車的首款車型,定位30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窟@一臺車,理想曾多次拿下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場月度銷冠。

不過問界的好日子也沒有持續多久。2023年上半年,問界銷量開始萎縮,月銷量跌至萬輛以下,M7的月銷量甚至跌至400余輛。問界銷量遭遇“滑鐵盧”,一方面是2023年初特斯拉降價和理想L8上市,擠壓了問界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2022年,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發布的碰撞測試結果顯示,問界M7在25%偏置碰撞后,A柱疑似發生變形,安全性遭到嚴重質疑。用戶吐槽M5和M7是“換殼車”,本質是“油改電”的產品,在東風小康的基礎上改造而來,不值30萬元。種種因素導致問界銷量走向低迷。

直到去年9月新M7正式發布,問界才走出低谷。余承東在朋友圈感慨,“起死回生,真不容易”。問界母公司賽力斯的市值也隨之飆升至千億元,目前股價為91元/股,總市值1374億元。

但是賽力斯近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355億至365億元,同比增長4.09%到7.02%,預計凈虧損21億到27億元。

賽力斯已經連續多年虧損。2020年至2022年,賽力斯凈虧損分別為17.29億元、18.24億元、38.32億元。賽力斯表示,去年四季度問界新M7上量、M9上市發布,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增強。

盡管賽力斯表示樂觀,但想要逆轉虧損局面并非易事。多位研究人士指出,賽力斯目前面臨市場競爭加劇、供應鏈緊張、原材料漲價、研發投入高等多方面的壓力。

師廣有對支點財經記者指出,問界的短板之一是受限于前期市場保有量小,無論是賽力斯的生產能力管理,還是后期的產品質量、售后維護等問題,都有待市場檢驗。一款車投放市場,通常需要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驗證,只有被行業和市場認可,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除了與賽力斯合作問界品牌之外,華為與國內多家車企都有合作。但是除了問界,華為參與合作的品牌車型銷售均不理想,比如長安汽車、寧德時代和華為合作打造的阿維塔,2023年銷量僅為2.7萬輛,遠未實現10萬輛的銷售目標。

華為與北汽合作的極狐也反響平平。據悉,下一步,極狐有可能調整與華為的合作模式,與賽力斯一樣推出華為智選車品牌。但是即便是智選車模式,目前也僅有問界打開局面。華為與奇瑞共同打造的智選車品牌智界,已經在交付環節陷入困境,關于華為與奇瑞之間發生沖突的猜測不絕于耳。

還有,即使目前合作比較成功的問界,不僅合作方賽力斯連年虧損,華為汽車業務也在持續虧損。余承東曾表示,華為智能汽車業務是華為旗下唯一的虧損項目,一年花掉十幾億美元,希望2025年實現盈利。

從財務角度上來說,目前問界和蔚來、小鵬站在相同的高度。而華為與其他車企合作的車型后續逐漸進入市場,如果功能和價位沒有明顯差異化,也可能分流問界的銷量。

春節剛過,國內真正新能源汽車王者比亞迪便化身“價格屠夫”,打響龍年汽車價格戰第一槍。為了奪得淘汰賽的入場券,車企們紛紛亮劍。小鵬、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啟源、哪吒等各家車企齊齊加入降價行列,連特斯拉也不得不跟隨應戰。

蓋世汽車研究院總監王顯斌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要用動態的眼光來看整個汽車行業,當前發展好不代表未來一定發展好,特別是以BBA為代表的豪華車企還未發布很多新能源車型,沒有真正發力,行業還存在很多變數。今年淘汰賽會比較慘烈,主要是國內產能過剩、品牌過多、價格戰激烈。

猜你喜歡
淘汰賽銷量華為
同比增長130%!劍指3萬噸銷量,豐華黃顙料迎來大爆發
現在的余華為誰寫作?
漲價過后,企業該如何跑贏這場淘汰賽?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
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盤點2018年車企銷量
華為
淘汰賽的場數計算
酷蟲學校校園“毒霸”淘汰賽(四)
2016年度車企銷量排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