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及有效策略

2024-04-08 15:08韓曉麗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

韓曉麗

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本文首先從經濟發展角度說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對于農村經濟的重要性,再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分析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面臨的挑戰,最后從市場營銷、制度完善、內部管理、金融支持、加強創新五個角度,提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策略,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實踐參考。

一、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1、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通過資源整合和規模效應,能夠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通過合作組織的集中采購、統一銷售和物流配送等方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合作社還可以引入先進的農業技術、科學種植管理方法,提升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2、支持農民增收致富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農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途徑。通過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將農產品與市場需求對接,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幫助農民獲取更好的銷售價格。此外,合作經濟組織還可以提供就業機會,帶動農民就近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來源。

3、促進農村產業升級和多元化發展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可以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多元化發展。通過合作組織的整合和優化配置,農村資源可以更加聚集和利用,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合作社還可以幫助農民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拓寬農產品的品種和加工方式,推動農產品的深加工和增值。

4、加強農民組織力量和權益保障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可以加強農民的組織力量和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參與合作組織的經營管理,農民可以增強自身的經營意識和組織能力,學習現代農業管理知識和技能。

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挑戰

1、市場營銷能力不足

①缺乏市場信息和調研。由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往往規模較小、資源有限,缺乏專業的市場研究和信息收集機制。因此,他們對市場需求、競爭情況以及消費者行為了解不夠深入,難以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制定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②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不足。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方面存在欠缺。品牌是市場競爭的重要資產,但由于資源和能力的限制,合作社往往難以進行有效的品牌塑造、包裝設計和宣傳推廣活動。這使得他們在市場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較低,影響了產品的競爭力和銷售額。③銷售渠道有限。大部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規模相對較小,缺乏多樣化的銷售渠道。他們通常依賴傳統的農貿市場或者直銷模式,難以覆蓋更廣闊的市場和消費群體。同時,由于物流和運輸等條件限制,合作社的產品往往難以進入遠離農村地區的城市市場。

2、制度建設不完善

在某些地區,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創新能力受到制度限制。當前一些地方相關部門對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支持政策相對簡單,缺乏針對性和差異化的激勵措施。此外,農村地區的創業環境相對薄弱,創業成本高、創新機制不健全,也制約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創新和發展。

3、內部管理不穩定

①人力資源方面。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往往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包括招聘、培訓、激勵和績效評估等環節。這可能導致組織內部人才素質參差不齊,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不足,限制了發展和提高內部運營效率。②內部溝通和協作。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成員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地域和部門,面臨著內部溝通和協作的挑戰。信息交流不暢、協調配合困難等問題可能影響工作效率。

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具體策略

1、加強市場營銷

①市場調研和定位。了解目標市場的需求、競爭格局和消費者偏好等信息,進行市場調研和分析,明確產品或服務的定位和差異化優勢?;谑袌稣{研結果,制定適應市場需求的營銷策略。②品牌建設。建立和塑造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品牌形象,提升其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信譽度。通過品牌宣傳和推廣活動,樹立品牌形象,并與消費者建立良好的品牌關系。③產品創新和質量管理。不斷改進和創新產品或服務,提高其附加值和競爭力。同時,加強質量管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④渠道拓展和銷售網絡建設。尋找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如農貿市場、超市、電商平臺等,擴大產品的市場覆蓋面。與渠道商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廣和銷售產品。此外,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如直營店或加盟店等,提高銷售效率和服務質量。⑤市場推廣和宣傳。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市場推廣和宣傳,包括廣告、促銷活動、線下展示等。借助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開展在線宣傳和推廣,吸引潛在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意愿。⑥合作與聯盟。積極與相關企業、機構和社群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形成聯盟或合作組織,共同開展市場營銷活動。通過資源共享、品牌合作和跨界合作,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7}經營管理和數據分析。加強經營管理,確保產品供應鏈的暢通和高效運作。同時,利用大數據和市場分析工具,對市場情況和消費者行為進行深入分析,優化營銷策略和決策。通過加強市場營銷,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能夠更好地推廣自身產品或服務,開拓市場,增加銷售額和利潤,并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2、完善制度建設

①組織治理結構。建立適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特點的組織治理結構,包括章程、規章制度等。明確組織的分工、決策程序、監督機制等,確保組織內部運行的規范性和透明度。②內部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及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建立科學的項目管理體系,提高項目的執行效率和成果。③信息共享與溝通機制。建立信息共享和溝通機制,促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與成員之間、與外部合作伙伴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信息平臺和數據庫,便于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決策支持。④市場準入與保護機制。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制度,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技術創新和研發,提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核心競爭力。⑤培訓和教育支持。開展培訓和教育活動,提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成員的管理和經營能力。包括提供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分享成功案例和經驗,激發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通過完善制度建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能夠規范運行、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力,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大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政策支持和引導,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加強內部管理

①建立健全的組織架構和決策機制。明確組織的層級結構、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建立科學合理的決策機制。確保決策過程透明、公正,并能夠及時有效地響應市場變化和成員需求。②健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制定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政策,包括招聘、培訓、激勵、評價和晉升等方面。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發揮每個成員的專長和潛力,提高團隊整體素質和執行力。③規范資金管理和財務監控機制。建立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確保資金的合法合規運作。加強對財務流程的監控和風險管理,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財務透明度。④加強內部溝通和協作機制。建立暢通的內部溝通渠道,包括定期會議、信息共享平臺、團隊協作工具等。促進各個部門和成員之間的信息流通和協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團隊凝聚力。⑤建立積極向上的內部管理文化和價值觀。樹立誠信、責任、奉獻和創新的價值觀念,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⑥進行績效評估和改進。建立績效評估制度,定期對組織和成員進行評估和反饋?;谠u估結果,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提高管理水平和績效效能。⑦引入專業化管理人才。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引進具備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的人才,提供專業化的管理支持。這些管理人才可以幫助組織制定戰略規劃、市場營銷策略,并提供專業指導和建議。通過加強內部管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能夠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組織成員也能夠在良好的管理環境下發揮個人潛力,實現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4、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支持

①建立健全金融機構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合作渠道。相關部門可以引導和推動銀行、信用社、農村合作社等金融機構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設立專門的農村金融服務窗口或分支機構等形式,加強信息共享、業務配套和資金流通,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②提供貸款和信貸支持。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實際需求,推出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貸款政策。例如,設立專項信貸額度,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供低息貸款、流動資金貸款、生產設備購置貸款等。同時,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信譽和還款能力,提供靈活的還款方式和還款期限。③提供金融擔保和風險分擔。金融機構可以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合作,設立信用擔?;鸹蝻L險補償基金,為組織成員提供擔保服務和風險分擔。這樣可以減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因信用風險而面臨的融資難題,增加金融機構對其貸款申請的支持力度。④提供金融咨詢和培訓支持。金融機構可以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供專業的金融咨詢和培訓支持,幫助組織成員提升金融知識和管理能力。例如,開展金融產品介紹、風險管理培訓、財務管理指導等活動,提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對金融市場的了解和運用能力。⑤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特點和需求,推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例如,發展農村電商金融服務,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供電商平臺貸款、訂單融資等;推動農業保險的發展,減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因自然災害等風險而帶來的損失。

通過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支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能夠更好地獲取融資支持,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相關部門、金融機構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之間的合作也需要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合作機制,共同促進農村金融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5、加強創新能力

①創新模式和機制。鼓勵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探索和引入新的經營模式和組織機制。例如,可以嘗試推行聯合經營、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共同投入資金和資源,實現規?;洜I和風險分擔。另外,可以借鑒先進的管理模式,如精細化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提高效率和競爭力。②引進新技術和裝備。積極引進適用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新技術、新裝備和智能化設備。例如,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無人機等技術可以應用于農業生產監測、精確施肥、智能灌溉等領域,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同時,新型農機、農具和設施也可以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③支持科技創新和研發。鼓勵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相關部門可以提供相應的創新基金、科研項目支持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措施,促進組織與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開展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品牌建設和新產品開發,提升附加值。④建立信息化平臺和數字化管理系統。推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信息化平臺和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和信息互通。通過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等,可以提供市場信息、技術指導和財務管理等服務,幫助成員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科技發展趨勢和財務狀況,提高決策效率。

6、實現合作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

①建立合作關系。合作社應積極主動與當地的企業進行聯系和溝通,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梢酝ㄟ^參加農業展覽會、行業交流會、座談會等活動,尋找潛在的合作伙伴,并進行初步洽談。②確定合作領域。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明確合作社與企業合作的領域和項目。這可以包括特色農產品的深加工、農資供應、農村旅游開發等方面。雙方應根據各自的優勢和需求,在合作領域中明確分工和責任。③探索合作模式。根據實際情況,探索適合雙方的合作模式??梢钥紤]建立聯合體、股權合作、訂單農業等形式。例如,合作社可以與企業簽訂長期采購協議,保證產品銷售渠道;或者與企業共同投資設立加工廠,提高產品附加值。④共享資源和技術。合作社與企業可以共享各自的資源和技術,實現互補優勢。例如,合作社可以提供農產品的原材料和基地,而企業可以提供加工設備和市場銷售渠道。雙方還可以共同開展技術研發、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⑤建立信任和合作機制。在合作過程中,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合作機制是非常重要的。雙方應建立定期的溝通機制,及時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和困難。通過平等、互利的原則,建立穩定、長期的合作關系,推動合作的深入發展。⑥拓寬市場渠道。合作社與企業可以共同拓寬產品的市場渠道??梢酝ㄟ^企業的銷售網絡和渠道,將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同時,通過品牌建設和營銷策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實現農產品的增值和銷售增長。

綜上所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合作組織的整合效應和規模效應,農民可以共同利用資源、共享技術與市場信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同時,合作經濟組織還能夠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的途徑,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鼓勵和支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將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112535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頭道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