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犢牛飼養管理技術

2024-04-08 01:53趙益榮李亞妮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
中國畜牧業 2024年4期
關鍵詞:免疫力犢牛母牛

文|趙益榮 李亞妮(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

在養殖過程中,一般將6月齡內的牛統稱為犢牛,犢牛階段是牛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由于該階段犢牛獨特的生理特性,相關管理工作進行時,所需要關注的要點比較多,更應加強飼養管理,促進其健康生長。山西太原養牛業發展有明顯生產優勢,在新時期,通過加強規范飼養,能夠充分挖掘牛的生產性能,推動養殖業的發展。當前該地區十分關注養牛業的發展,在犢牛不同生長階段選擇科學的措施展開管理工作,有助于促進犢牛成活率與健康程度的提高,為促進山西太原地區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以及帶動養殖戶增產增收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犢牛特點

1.免疫力低,對外界環境敏感。犢牛生長發育速度快,但自身對于體溫的調節水平還有待提升,且對于外界環境各因素敏感性較強,對于冷、熱的應激十分明顯。其一旦受到外界的應激,極易產生內分泌失調的問題,導致新陳代謝紊亂,并造成免疫力明顯的下降,為其他疫病的高發創造條件。此外犢牛自身消化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對于外界環境以及進食的飼料未能較好的適應,那么極易誘發各種消化道疾病,致使犢?;疾÷逝c死亡率呈上升趨勢。

犢牛免疫力差,在出生后,為提高免疫力,多會通過初乳并獲得母源抗體,母源抗體可以對犢牛產生良好的保護作用,并促進犢牛對疫病抵御能力的提升,降低患病概率。后期在犢牛日齡不斷增長的同時,母源抗體的保護力呈下降趨勢,若是外界飼養環境出現改變或是環境較差,則極易對犢牛的生長造成一定威脅。同時,飼喂工作的進行會對犢牛的免疫力造成威脅,若是日糧中出現農藥殘留或是飼喂不均衡,均容易威脅犢?;蚴悄概5拿庖吡?,母牛抵抗力下降,犢牛就難以及時獲得免疫力,對養殖工作造成一定威脅。

2.營養需求高。犢牛作為反芻動物,自身消化系統有4個胃,但僅第4個胃才能夠有較好的消化食物能力,且瘤胃容積小,所攝入的食物數非常有限,應加強科學飼喂,以更好地滿足其進食和生長發育需求。犢牛生長至第3周時,瘤胃發育速度逐漸加快,其他胃部組織消化功能逐漸提高,應及時做好飼料補充,科學飼喂,促進犢牛的健康生長。另外,犢牛性格比較活潑,運動量大,后期對于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比較大,日常飼喂時,除了要保證乳汁充足,還需及時進行人工補飼,以更好滿足牛的生長發育需求,促進其免疫力的提高。相較于成年牛來說,犢牛飼料中營養含量和飲水等配置均應更高,避免導致犢牛生長發育遲滯或是患病死亡的情況。

二、具體的飼養管理要點

1.母牛妊娠后期飼養管理。養殖過程中,做好妊娠后期母牛的管理工作,對于新生犢牛的飼養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一般在母牛妊娠后期,胎兒的生長發育速度較快,需要及時補充營養,保證后期其順利分娩、正常泌乳,為犢牛的生長提供充足養分。所以,在該階段應根據妊娠母牛的實際營養需求,為其提供營養豐富、配比科學的日糧,保障其生長過程中能夠獲得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梢宰屇概_m當的活動、適當曬太陽,其不僅能夠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和更好地吸收鈣元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母牛體質,并且能降低母牛寄生蟲病、皮膚病、肢蹄等疫病的發生概率,對增強犢牛體質有著重要意義。

2.犢牛初生期管理。在犢牛出生后,還應盡快清理犢牛體表與口鼻附著的黏液,確保犢牛能夠順利呼吸,避免其誤吸入黏液可能導致的窒息或肺炎等問題。在做好清理工作后,還應注意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其受涼導致腹瀉疾病發病率升高。呼吸困難的新生犢牛,可第一時間運用吊掛、拍打胸部的方式,促進口鼻中剩余的黏液的排出,并緊接著按壓胸部,使其能夠盡快地恢復呼吸。同時要注意控制好室內的溫度,新生犢牛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所以一定要控制好犢牛床舍的溫度,做好保溫工作,同時注意做好牛舍的通風,保證濕度適宜,光照充足,空氣質量好。

臍帶難以正常斷開情況下,應進行人工輔助。提前做好剪刀消毒,預留出6~8厘米臍帶,剩余臍帶剪斷并將殘留在臍帶內血液擠干之后做好結扎。同時可應用3%~5%碘配涂抹在臍帶上或用碘酊浸泡,起到消毒與預防感染的效果。實際操作時,各個環節均需要嚴格遵循殺菌消毒制度展開,避免由于消毒不徹底可能導致?;寄氀椎母怕试黾?。同時,養殖場可以做好相關記錄,為各犢牛制定檔案,對其體重、出生時間以及性別、毛發顏色、父本母本遺傳特性等信息,做好細致的記錄,為其后期的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犢牛在出生1小時左后,還需及時為其補充初乳,保證其能夠獲得母源抗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其中,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可為犢牛提供母源保護,促進其對于疫病抵御能力的提高,降低多種疫病的發生概率。

3.犢牛哺乳期管理。在犢牛出生1周后,該階段是哺乳的重要階段,正常喂養即可。每天可飼喂三次,并注意定時、定量飼喂。通常新生犢??梢栽诔錾?4小時內轉移至單獨的犢牛圈舍,并對其進行哺乳期飼養。通常犢牛舍一定要保證干凈、衛生且干燥。該階段的犢牛由于瘤胃發育不完善,真胃主要進行消化工作,所以注意以牛奶作為其生長的主要營養物質來源,奶液溫度可控制在39℃左右,利用吮吸式喝奶的方式,其能夠有效降低喝奶速度,避免犢牛出現脹氣的情況。同時在飼喂時,一定要避免細菌污染,必要時可以提前對牛乳進行消毒。除此之外,可以及時為犢牛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避免全奶飼喂存在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含量難以滿足犢牛營養需要的問題出現。

在犢牛1月齡后,可以及時為犢牛添加一些干草、精飼料等,能夠較好地促進瘤胃生長發育,并注意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對于牛舍,需及時做好殺菌消毒工作,并控制好室內的空氣質量,濕度控制在60%左右即可,溫度最低不宜低于10℃、最高不可超過27℃。對犢牛排出的糞便,應及時做好清理,并同步做好消毒清潔。

4.犢牛斷奶期管理。后期在犢牛生長,需要注意適時斷奶。首先應注意掌握好犢牛斷奶時間,結合犢牛的體質、體重、年齡還有具體采食量等情況,進行斷奶時間的科學判斷,以免斷奶時間不科學可能對犢牛生長造成的威脅,促進犢牛健康的生長和發育。若是其生長發育狀況比較好,體質較強,可以在2月齡后斷奶,同時斷奶要注意循序漸進,斷奶前1周可逐漸縮減哺乳量。若是犢牛的體質較差,可適當地延長哺乳期,后期再逐漸斷奶。為避免出現應激,斷奶過程中,應及時為犢牛補充充足的飲水與飼料,并且注意斷奶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應逐漸減少哺乳量,同時增加飼喂量。

5.育肥期。犢牛進入到育肥舍前,要做好育肥舍地面、墻壁的科學消毒,使用2%火堿溶液進行環境噴灑,各種飼養器具使用1%新潔爾滅溶液或是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泡消毒。及時為其補充充足的營養物質,精、粗飼料配比科學,后期犢牛轉入到育肥舍后,還需注意訓飼1~2周的時間,促進犢牛較好地適應外界環境以及飼喂習慣。所飼喂的飼料除了滿足營養豐富的特征外,還應保證其適口性良好,柔軟易消化。保證飼料品質的同時,應保證飲水的質量,保證飲水干凈充足,水溫不宜過低。日常還需及時的刷拭牛體,能夠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并增強其食欲。若是養殖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注意為其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與時間,這有助于增強其體質,推動養殖工作獲得更好的發展。

6.犢牛疾病預防。加強犢牛疾病的預防能夠較好地促進犢牛生長,降低各種疫病的發生率。飼養管理工作進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重視疫病的防控工作,提高養殖的規范性,加強對疫病防控技術的學習對于應用,掌握犢牛各種常見高發疫病的發病特征,科學做好疫病的防控。對犢牛的生長情況,要加強監測,及時掌握犢牛的健康狀況,在其出現各種癥狀后,要及時應對,結合其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等,配合實驗室診斷、病理學解剖等措施,做好診斷工作,為后續的治療點奠定良好基礎,降低犢牛的死亡率。

日常飼養管理工作進行時,一定要認真做好消毒清潔工作,定期做好環境的消殺,及時消滅環境中存在的多種致病菌,降低各類病原微生物的數量,科學控制疫病。若是犢牛后期生長過程中存在便秘的情況,可使用肥皂水灌腸,促進糞便軟化和排出。且犢牛容易高發臍炎,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必要時可將臍部先剪毛消毒,再應用青霉素普魯卡因注射液在臍孔周圍進行皮下分點注射。另外,犢牛存在腹瀉類疾病高發的情況,日常除了要做好科學飼喂,還需在癥狀出現后及時用藥和補液,并補充維生素C以提高免疫力。對于寄生蟲病高發的情況,還應及時做好驅蟲工作。犢牛驅蟲不宜過早,一般在其2月齡之后可展開驅蟲。驅蟲藥物首選高效、安全、廣譜的藥物,驅蟲后的糞便及時清理,降低寄生蟲病的發生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在養殖工作進行時,做好犢牛飼養管理對于養殖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實際生產工作進行時,還應結合犢牛各生長階段的生理特征,加強對犢牛飼養管理技術的運用,為犢牛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犢牛的健康生長,推動養殖工作獲得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免疫力犢牛母牛
母牛的分娩與接產
母牛的發情鑒定和配種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初產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產犢后癱瘓該咋治
巡視干部必須增強“免疫力”
一列犢牛消化不良性腹瀉的診治
犢牛腹瀉的發生和防治
培養免疫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