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患者組織中miR-150-5p表達及臨床意義

2024-04-08 04:36李靜亞趙艷楊柳蔭
河南醫學研究 2024年5期
關鍵詞:轉移率調控乳腺癌

李靜亞,趙艷,楊柳蔭

(河南省洛陽市婦幼保健院 a.病理科;b.外科,河南 洛陽 471000)

乳腺癌是一種高度異質性惡性腫瘤,盡管目前診療水平已有實質性進展,但因乳腺癌發病機制復雜,部分患者對乳腺癌治療敏感性較低,其復發轉移率相對較高,嚴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1]。乳腺癌的發生與發展涉及諸多因素,其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基因水平表達異常是其中最重要的調控因素,miRNA可通過與目標mRNA互補配對來調控癌性靶基因的表達,繼而促進或抑制癌細胞的侵襲轉移[2]。另有研究指出,基于miRNA基因的分子分型可在傳統臨床病理分期和分型的基礎上更有效指導臨床治療[3]。因此推測可從乳腺癌組織中miRNA基因表達情況出發,為乳腺癌患者治療方案的優化提供新方向,繼而期待可有效降低復發轉移率。miR-150-5p是miRNA中最常見類型,可通過調控基因網絡參與惡性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與侵襲,且已被證實與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復發轉移有關[4]。因此本研究選取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重點探討乳腺癌組織中miR-150-5p表達情況及其與乳腺癌復發轉移的關系。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前瞻性研究,選取河南省洛陽市婦幼保健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收治86例乳腺癌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9年版)》[5]中相關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和病理檢查確診;(2)女性;(3)首次確診,且暫未接受化療、手術等治療;(4)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3)合并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剔除標準:(1)中途因轉院或其他原因退出本研究;(2)后續隨訪過程中失訪;(3)病情惡化病死。86例乳腺癌患者年齡28~59歲,平均(46.62±4.45)歲;疾病類型浸潤性非特殊型癌55例,浸潤性特殊型癌31例;三陰性乳腺癌21例;發生淋巴結轉移29例。本研究經河南省洛陽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1.2.1一般資料收集

由研究者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通過查閱電子病歷或當面詢問收集患者年齡、乳腺癌家族遺傳史(有、無)、是否絕經(是、否)、腫瘤直徑大小、疾病類型(浸潤性非特殊型癌、浸潤性特殊型癌)、疾病分期(Ⅰ~Ⅱ、Ⅲ~Ⅳ)、是否為三陰性乳腺癌(是、否)、是否發生淋巴結轉移(是、否)、治療方案(手術+放化療、手術+內分泌治療、手術/放化療/內分泌治療)。

1.2.2miR-150-5p檢測

取患者乳腺癌組織和癌旁正常組織(距癌組織5~9 mm)標本各10 g,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miR-150-5p水平。通過RNA提取試劑盒(購自Invitrogen公司)提取患者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的總RNA,通過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RNA濃度和純度和D260/280吸光值確保吸光值介于1.8~2.0,而后取1 μg RNA并將其逆轉錄為cRNA,轉錄過程由技術人員嚴格參照逆轉錄試劑盒使用說明進行。而后37 ℃,60 min;70 ℃,15 min進行反轉錄。完成后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組織內miR-150-5p表達情況,設置反應體系為20 μL,反應條件為95 ℃,預變性10 min,95 ℃變性10 s,而后-2 ℃退火20 s,最后72 ℃延伸30 s,共進行40個循環。采用相對表達量(2-△△CT)計算miR-150-5p相對表達量。

1.2.3乳腺癌患者預后情況

隨訪治療1 a內(隨訪截至2023年6月或至患者發生轉移復發),記錄所有乳腺癌患者復發及轉移情況。其中復發指經影像學檢查發現患者患側乳腺內部或胸壁再次出現腫瘤病灶;轉移指經影像學檢查發現新發骨轉移、肺轉移、脾轉移、肝轉移、腦轉移[5]。

1.3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乳腺癌患者組織中miR-150-5p表達情況

乳腺癌患者癌旁正常組織中miR-150-5平均相對表達量:0.36±0.11;癌組織中miR-150-5p平均相對表達量:1.04±0.23。兩組miR-150-5p水平對比(t=33.90,P<0.001)。以所有乳腺癌癌組織中miR-150-5p相對表達量的中位數(1.05)為分界,將≥1.05的患者納入高水平組,<1.05患者納入低水平組。

2.2 不同miR-150-5p水平患者資料

高水平組腫瘤直徑大小、Ⅲ~Ⅳ期占比高于低水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年齡、疾病類型等其他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miR-150-5p表達水平患者資料對比

2.3 不良預后情況

86例乳腺癌患者中共發生復發轉移11例,占比12.79%,其中低水平組3例,高水平組8例;未發生復發轉移75例,占比87.21%。

2.4 miR-150-5p表達對乳腺癌復發轉移的影響

將乳腺癌組織中miR-150-5p水平作為自變量(連續變量),將乳腺癌患者復發轉移情況作為因變量(未復發轉移=0;復發轉移=1)。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miR-150-5p水平會對乳腺癌復發轉移產生影響(P<0.05)。見表2。

表2 miR-150-5p表達對乳腺癌復發轉移的影響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 討論

乳腺癌的發生與發展受遺傳、激素、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因而即使治療手段相同,不同乳腺癌患者在復發、轉移和生存預后上呈現出高度異質性。而miRNA等分子分型研究是目前惡性腫瘤研究的熱點方向,其受遺傳、生活習慣等影響較小,可深入反映癌組織的性能和特性,能更好指導惡性腫瘤的差異化治療。miR-150-5p是miRNA中的常見類型,而隨著科研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證據顯示miR-150-5p不僅在不同惡性腫瘤間呈極高的組織特異性和復發性,并可參與并調控多種惡性腫瘤細胞的血管侵襲和增殖指數,是預測惡性腫瘤復發轉移的極具潛力的分子靶點[6-7]。

本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癌組織中的miR-150-5p表達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組織。分析原因,miR-150-5p可通過與乳腺癌靶基因的3’UTR特異性結合來促使靶基因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譯,繼而調控下游基因使大量無內含子轉錄本被有效輸出到細胞質內,驅動并促進癌基因表達,是乳腺癌細胞生長和繁殖的重要調控因子[8]。因而在乳腺癌組織中,miR-150-5p表達水平顯著高于癌旁正常組織。

本研究結果顯示miR-150-5p高水平組腫瘤直徑、Ⅲ~Ⅳ期占比高于低水平組,這些因素已經證實與乳腺癌不良預后有關[9]。為驗證上述推論,本研究進一步統計了86例乳腺癌患者治療1 a內的復發轉移情況,并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深入探討兩者關系,發現高水平組復發轉移率較高,且miR-150-5p對乳腺癌復發轉移的OR>1,證實miR-150-5p水平越高,乳腺癌復發轉移率越高。分析原因,miR-150-5p可通過靶向調控基質相互作用分子1來參與乳腺癌的發生與發展[10],而基質相互作用分子1異常高表達可通過激活鈣庫操作性鈣通道來調節腫瘤細胞內部鈣離子內流,進而促進惡性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使惡性腫瘤復發轉移率增高[11-12]。此外,miR-150-5p基因過表達還可通過激活轉化生長因子信號通路調節癌基因的轉錄,繼而抑制T細胞等免疫細胞功能來形成有利于腫瘤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內在環境,并促使腫瘤上皮細胞間質蛋白異常表達來使腫瘤細胞對化療等治療快速產生耐藥性,最終使乳腺癌復發轉移概率升高[13]。miR-150-5p與PI3K間存在靶向調控關系,當miR-150-5p水平過表達可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和與目標蛋白靶向結合來使靶蛋白PI3K表達增強[14-15]。而PI3K靶蛋白又是腫瘤細胞發生、分化、侵襲的信號通路中重要因子,當其表達增強時,可誘導蛋白激酶B磷酸化,繼而通過激活腫瘤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和抑制細胞周期抑制蛋白的形式來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增加復發轉移發生可能[16]。此外,臨床研究已證實,乳腺癌治療方案、淋巴結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等也可影響其預后[17]。但本研究結果中miR-150-5p水平與治療方案、淋巴結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等無相關性,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且所選病例數相對有限,后續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和樣本來源,以更好論證miR-150-5p與乳腺癌復發轉移的關系。

4 結論

乳腺癌患者癌組織中miR-150-5p呈異常高表達,癌組織中miR-150-5p水平與腫瘤直徑、分期有關,且miR-150-5p可能是患者預后不良的指標之一。臨床不僅可將miR-150-5p作為分子標簽來幫助醫生精確區分乳腺癌組織和正常組織,還可通過乳腺癌患者癌組織中miR-150-5p表達水平來評估癌組織的增殖和侵襲程度,進而指導患者進行個性化的治療,有助于降低復發轉移率。

猜你喜歡
轉移率調控乳腺癌
絕經了,是否就離乳腺癌越來越遠呢?
甲狀腺乳頭狀癌右側喉返神經深層淋巴結轉移率及影響因素
離散廣義Markov 跳變系統在一般轉移率下的魯棒穩定性
如何調控困意
經濟穩中有進 調控托而不舉
乳腺癌是吃出來的嗎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嗎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6 種藥材中5 種重金屬轉移率的測定
順勢而導 靈活調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