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封殉難遺書:用生命書寫忠誠擔當

2024-04-08 07:19作者
湘潮(上半月) 2024年2期
關鍵詞:農會遺書益陽

作者|謝 靜

文物源起

湖南博物院收藏了革命烈士陳三元留給其母親和革命同志的珍貴遺書。兩封遺書以墨藍鋼筆字跡寫成,共計300余字,通體長24厘米,寬16厘米,保存完好,系陳三元親屬陳純德于解放后捐贈。

△ 陳三元留下的遺書

陳三元出生于湖南省益陽縣。1926年在益陽農民協會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調任益陽縣第六區區委書記。1927年馬日事變后他到華容等地從事革命活動。1928年10月,不幸被敵人抓捕。陳三元為了保守黨的機密,在寫下這兩封遺書后服毒自殺,犧牲時年僅24歲。觀者可以透過這兩封遺書,看到陳三元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為完成黨的革命事業犧牲自我和小家的光輝形象。

少年胸懷不屈志

1904年,陳三元出生于益陽縣的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當時,湖南地區處在北洋軍閥趙恒惕的掌控之下。為了維持其軍閥統治,趙恒惕政府聯合地主豪強采取強收附加田賦、預征田賦、濫發公債證券等方式,在湖南橫征暴斂、巧取豪奪,百姓苦不堪言。

陳三元一家正是被殘酷壓迫的農民階級的縮影,他家全年收獲的糧食在交完各種稅后,僅夠維持基本生活。倘若遇上自然災禍,糧食不夠交稅,便只能借谷還租,背上債務。農民終年辛勤勞作,卻得不到溫飽。當時益陽地區流傳著一曲民謠:“少者餓得哇哇叫,老者饑來淚汪汪。一簞食,一瓢飲,一把菜,一勺糠,給了兒給不了女,顧了爹顧不了娘。樹皮草根觀音土,填了肚子爛了腸?!笨吹阶约业慕洑v和周遭的一切,年幼的陳三元心中有了大大的疑惑:為什么地主可以不勞而獲地欺壓大眾,農民受到不公待遇卻不去反抗呢?

1919年,陳三元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益陽箴言書院,即便家庭生活困難,父親還是想方設法籌錢讓他入了學。也正是這一年,益陽地區遭遇洪水暴雨災害,陳三元家的田地被洪水大面積淹沒,一家人冒著大雨在田中搶收谷子,但搶收上來的谷子多被雨水浸壞,賣不出好價錢。地主陳云秋非但不通融反而趁火打劫,誣陷陳三元父親偷竊財物。陳三元父親在被逼無奈之下,簽了一張巨額欠條。父親本分老實,沒有一點抗爭之心,可年輕氣盛的陳三元不一樣。在陳云秋百般刁難時,他私底下藏了一把小匕首,準備找時機與陳云秋拼命。母親發現后,含淚對陳三元道:“兒啊,你怎么能有這樣的想法,你一個小小少年去和惡霸陳云秋單打獨斗,他身邊有那么多爪牙,而你勢單力薄,你這是去送死??!”

陳三元道:“那地主老財為惡一方,平日里欺壓得我們還不夠嗎?如今逢遭天災,他反倒趁火打劫?!标惾o緊攥著拳頭,胸中滿腔怒火,看著母親被急得滿頭的白發和滿臉的淚水,他只得忍了下來。雖然行刺計劃被阻,但封建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壓迫,點燃了他心中的革命之火。同時陳三元也意識到,自己確實太過沖動,他暗下決心:要通過學習改變勞苦大眾的命運,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此,陳三元在學校更加發憤學習。他每天起早貪黑,只為能在有限的光陰里多學一些知識。同時,他還在學校這片廣闊的新天地遇到了良師益友,接觸到了進步書報刊,思想層次上了臺階,視野逐漸開闊。后來,陳三元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積極投身農運工作

大革命時期,益陽農民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陳三元懷著滿腔革命熱情投身其中。在益陽農民協會秘密發展階段,他協助農會干部教育和組織農民,向農民傳播革命思想,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階級覺悟和文化水平。陳三元擔任益陽縣第六區區委書記。在任職期間,他做了很多工作,如擴大農會組織,建立農民政權;舉行游行示威,壯大農會聲勢;組織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經濟;成立特別法庭,打擊土豪劣紳;舉辦農民夜校,宣揚革命真理;奪取地主武裝,建立農民自衛軍等。在農民運動的大浪潮下,多個地主倉皇出逃,其名下的田地被分給了農民。

在陳三元的帶領和廣大農民的積極響應下,益陽縣第六區的農民運動有條不紊地開展著,但是區委也面臨著革命工作的最大難題:經費緊張。農民自衛隊配備武器裝備、印發宣傳刊物、農民協會維持日常運轉等都需要大量經費。陳三元想到了賣掉自家田地換錢的辦法,便趕回去和家人商量??墒?,家人們聽了都默不作聲。陳三元的母親突然哭了出來,她記得不久前,他們一家才分到了田地,本以為有了這幾畝地,就能改善生活,不再為了交租而餓肚子,如果將田地賣出去,一切都成了泡影。她明白兒子是為了革命事業,也知道自己現在的一切都是托了共產黨的福,但是真要把自己的田地賣了,她心里十分不舍。

陳三元耐心地勸說母親:“兒子現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要讓更多像我們一樣的窮苦人家從此不再受壓迫,過上真正幸福的生活,現在田地暫時是回到了農民的手上,但是地主老財沒有被徹底毀滅,時刻可能反撲回來,只有我們自己強大起來了,才能守住自己的田地?!弊詈?,母親同意了將田地變賣出去,并且叮囑陳三元一定要在共產黨那里好好干,去解放更多受壓迫的農民。雖然家里沒有了田地,但在陳三元看來是值得的,因為只有發展黨的事業,才能解放更多的農民群眾。

留遺書告慰親友

馬日事變后,國民黨反動派對共產黨員和進步群眾進行瘋狂逮捕和屠殺,益陽縣處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以陳甫欽為首的惡霸地主組織了“清鄉隊”“挨戶團”,專門捕殺農會干部,破壞革命組織。陳三元費盡心血建立起來的農民自衛隊在反動武裝的“圍剿”下損失慘重。陳甫欽還派人把陳三元的家洗劫一空,多次威逼他的家人交代他的下落。在危險的形勢下,陳三元被迫逃離益陽到華容繼續從事地下工作。

1928年10月,陳三元在華容不幸被捕。他自知會被敵人殺害,一想到黨的事業還未完成,家中老母孩兒無人照料,不禁黯然神傷,但他仍然寄希望于活下來的同志,希望他們能無懼黑暗,繼續將革命進行下去。懷著對親人的無限深情和對革命事業的滿腔希望,陳三元提筆寫下了這兩封遺書,并暗中交給住宿的店家,囑咐他送到自己姑媽家,交代完畢后,陳三元回到房間毅然服毒自盡。

“男之死,是為革命而死,是為被壓迫民眾奮斗、(爭?。┳杂缮疃?,死又何恨?!”“萬望諸同志繼續努力,達到吾黨圓滿目的,以慰我輩死難者幽靈,是為至盼……”信中字字泣血,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不怕犧牲、一心為民的崇高理想信念。

掃二維碼聽音頻

見證人的話

謝靜(湖南博物院工作人員):在身處險境之時,陳三元不顧自身安危,心里想著念著的還是被壓迫民眾的解放和革命的成功。這兩封薄薄的遺書雖然只有短短300余字,但將陳三元烈士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信仰和對家人親友的深厚情感表露無遺。我們將永遠懷念這位為革命勝利而甘于犧牲、不懈奮斗的年輕烈士。

猜你喜歡
農會遺書益陽
鐘志申遺書:紙短情長載忠魂
劉楊作品
劉楊作品
基于“益陽消陰”理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淺析
銀環橋下的遺書
《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中TK133敘錄辨正
賀優328在益陽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細數臺農印象
遺書之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