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下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建設路徑探討

2024-04-09 08:12張海明趙新化李秋甫
水利技術監督 2024年2期
關鍵詞:滯洪區洪澤湖征地

高 政,張海明,趙新化,葉 文,鞠 偉,李秋甫

(1.宿遷市水利局,江蘇 宿遷 223800;2.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宿遷分局,江蘇 宿遷 223800;3.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淮安分局,江蘇 淮安 223005)

湖泊是地表水資源的重要載體,具有防洪抗旱、安全供水、航運、休閑旅游、生物多樣性等功能,對地方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1-2]。在新時期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大背景下,生態文明建設已逐步融入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領域[3]。在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已成為新時期水利的重點工作[4]。湖泊蓄滯洪區是湖泊防洪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湖泊生態系統的重要單元[5]。目前,眾多學者也開展了蓄滯洪區建設與管理方面的研究。周召梅等[6]在分析洞庭湖蓄滯洪區的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生態移民安置標準,加強規劃設計與工程建設同步進行等思路;王永剛等[7]針對東平湖蓄滯洪區,提出了一種比較合理的防洪治理思路;張海等[8]闡述了江蘇蓄滯洪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管理與保護建議;要威[9]從工程建設安排、布局調整、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等方面,對長江流域蓄滯洪區建設與管理提出了建議。下文以洪澤湖滯洪區為例,分析滯洪區現狀的局限性和工程的必要性,總結在滯洪區建設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對推動幸福河湖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1 區域概況

洪澤湖周邊滯洪區,主要包括黃河故道以南、洪澤湖大堤以西、泗洪西南以東、盱眙沿淮沿湖區域,共涉及宿遷市宿城區、泗洪縣、泗陽縣,以及淮安市淮陰區、洪澤區、盱眙縣等2市6縣(區)[10]。主要范圍為洪澤湖周邊的坡地及圩區,包括迎湖堤圈,高程約12.5m到湖泊設計洪水位高程17.0m之間。其中,地面高程在15.0m以下的低洼地稱為“洪澤湖周邊洼地”,大部分地區已圈圩封閉;高程15.0m以上地區為崗、坡地,基本未封閉圈圩。洪澤湖周邊滯洪區面積1515km2,容積30.07億m3,設計滯洪水位16.0m。洪澤湖周邊滯洪區是在現狀下游出路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流域防洪規劃及流域洪水調度方案確定的滯洪區,當洪澤湖水位達到14.5m且繼續上漲時,濱湖圩區破圩滯洪。

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地處黃淮海平原地區(暖溫帶)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北亞熱帶)的過渡帶。在季風氣候的影響下,該區域降水量較充足,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一般集中在6—9月的汛期。洪澤湖主要承泄淮河上、中游來水[11],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內圩內河道眾多,主要用于圩內農田的排澇與灌溉,正常水位12.5m。

2 區域現狀及工程必要性

2.1 規劃與建設

洪澤湖周邊滯洪區發展,未按照滯洪區要求得到有效地管理與控制。工程及安全建設,至今,僅在2003年和2007年的災后重建工程中,安排了少量迎湖擋洪堤加固、保莊圩工程及災民安置,但未進行滯洪區系統建設。

2.2 安全與移民

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安全建設較少,工程建設及移民均無系統方案,滯洪安全無保障,現存問題較多。如滯洪區安全建設較少,標準較低;無專門進退洪建筑物,不能滿足及時、適量分洪削峰的要求,災后恢復的難度大;滯洪區排澇站設備老化現象嚴重,排澇能力不足;滯洪區未進行滿足滯洪需要的撤退道路建設,滯洪區內村道及以下道路為村村通工程所建,還有很多村道以下為土質或泥結碎石路面,一旦需要應急撤退,無法滿足及時快速撤退至安全地帶的要求;通訊警報設施落后,滯洪區內滯洪報警系統尚未建立。

2.3 防洪標準與能力

目前,洪澤湖迎湖擋洪堤大多為1955年實施洪澤湖蓄洪墾殖工程修筑。由于原設計標準低,堤身單薄矮小,前無防浪林臺,后無戧臺,自建成之后,僅在2003年、2007年災后重建工作中安排過部分加固工程。由于風浪淘蝕嚴重,導致很多堤段不達標。隨著上游懷洪新河、新汴河、奎濉河工程的陸續興建,泄洪壓力加大,迎湖擋洪堤擋洪能力尤顯薄弱。擋洪堤普遍存在堤頂高度不足、頂寬不達標、缺少有效防護措施等問題,部分堤段存在防洪隱患。特別是湖面開闊、吹程遠、頂風迎浪的堤段,堤坡損毀嚴重。每到汛期,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防汛搶險,地方政府和群眾負擔沉重。

2.4 排澇能力

2.4.1 存在問題

(1)排澇設施標準不高,抽排能力低。洪澤湖周邊圩區現有排澇總動力56205kW,流量570.7m3/s。

(2)排澇模數不足0.5m3/s/km2,排澇設施老化失修。周邊洼地圩區的泵站經多年運行,泵站土建工程老化,破損嚴重,病險隱患多,出水池、引水涵洞、閘門、機房等關鍵部位裂縫問題較多,安全運行保障能力低。除1991年大水后新建和更新改造的以外,大多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機電設備老化,存在安全隱患。有些設備已成為淘汰產品,零部件無法采購,運行維護難度大,仍能發揮作用的機組平均排澇模數不足0.4m3/s/km2,遠低于5年一遇排澇標準0.58m3/s/km2。洪澤湖周邊共有圩區381個,面積約1200km2,因洪致澇問題突出,周邊圩區汛期洪水頂托,很少有機會自排,圩堤滲漏嚴重,排澇壓力大,澇漬災害頻繁。

2.4.2 滯洪區建設意義

洪澤湖周邊圩區滯洪是淮河流域防洪體系保持現狀防洪能力的重要保障,滯洪區建成可滿足4點基本需求。

(1)作為淮河流域防洪減災的重要措施,提高流域整體防洪能力;

(2)全面實施完備的工程安全措施,保障滯洪區及時安全有效啟用;

(3)結合退圩還湖工程,利用清退土源,減少取土區占地,建設近岸緩坡帶,修復洪澤湖生態環境。

(4)守護湖區安瀾,保障社會穩定。

3 滯洪區建設的主要措施

3.1 征地與移民措施

農村移民生產安置采用社會保障結合就業培訓的方式。將地補償費劃歸到相應的農村集體組織,并將不少于70%的農用地土地補償費支付給16周歲及以上被征地農民。安置補助費,用于16周歲以下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和16周歲以上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將勞動年齡段內的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鎮就業體系,加強就業培訓和指導,創造就業條件,促進被征地農民就業。地方財政部門設立保障資金專戶,管理、核算16周歲以上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16周歲及以上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資金一次性劃入保障資金專戶,并建立個人分賬戶。16周歲以下被征地農民按照當地安置補助費標準一次性領取生活補助費,不再作為被征地農民參加城鄉社會養老保險。

農村移民采用2種安置方式:并入現有居民區、貨幣補償。對企事業單位的安置根據工程對各單位的影響大小,結合相應區縣經濟規劃和相關規劃,確定采用貨幣補償后自行安置的方案。專業項目,通過采取改建、重建或遷建措施,保持項目原有功能,降低對其效益的影響。

3.2 工程措施

(1)對堤身單薄、堤頂欠高的堤段,采取加高培厚措施,迎湖擋洪堤加固159.27km;

(2)對迎湖擋洪堤外坡,采取護坡護岸措施,新建堤防迎水坡護坡長165.32km,護腳長25.8km;

(3)對存在滲漏隱患的堤段,采取填塘固基、防滲加固等措施。迎湖擋洪堤堤后填塘固基長66.52km,防滲處理堤防長32.29km;

(4)建設優化防汛道路。新建防汛道路長187.58km,改造沿線上堤道路23.30km,新建、拆建迎湖擋洪堤配套跨河橋梁46座;

(5)建設進退洪建筑物和排澇設施。新建7座進退洪口門,新建、拆建配套排澇泵站4座,新建、拆建、加固改造配套涵閘17座。

3.3 環境保護措施

(1)水環境保護措施。①設置沉淀池,將施工機械車輛含油廢水進行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收集到廢水收集池,用于綠化用水、場地和道路降塵灑水,不外排。施工結束后對沉淀池進行掩埋填平壓實,覆土后綠化,池底作為危廢處理。②設置無襯砌沉淀池,并根據基坑廢水水質監測結果,適當地添加絮凝劑,對基坑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處理,基坑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入洪澤湖,及時清理沉淀池中的污泥。③施工人員居住租用附近民房,利用民房現有的排污設施處理生活污水,并設置垃圾箱,對沿堤岸活動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定期進行收集。

(2)生態保護措施。修建排水渠,設置沉淀池、化糞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和廢水收集池,將沙石料沖洗、施工機械車輛、混凝土拌合沖洗及生活產生的廢水分類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收集到廢水收集池,用于場地道路降塵灑水和綠化用水,不外排。施工結束后對沉淀池和收集池進行掩埋填平壓實,覆土后綠化。

3.4 水土保持措施

根據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評價與水土流失預測成果,針對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按建筑物工程區、堤防工程區、水系調整區橋涵工程區、臨時道路區、施工圍堰區、臨時設施區、表土堆存場及退圩還湖未清退區等9個分區,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時配合工程中已有的水土保持設施,補充完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堤防工程區、建筑物工程區,補充施工過程中的臨時苫蓋、臨時排水及沉沙措施。施工結束后,對需采取植物措施的堤頂道路兩側平面、迎水坡面、背水坡坡面、填塘固基、翼墻后平臺等,進行綠化覆土和土地整治。在橋涵工程區,補充橋梁施工過程中的泥漿沉淀措施和邊坡裸露覆蓋措施。在水系調整工程區,補充施工過程中裸露場地的臨時苫蓋措施。在施工臨時道路區、施工臨時設施區,補充施工前后相應區域的表層土的剝離和后期土地整治前的回覆,同時,補充對施工過程中裸露地表的臨時苫蓋、臨時排水、沉沙等措施。在施工圍堰區、表土堆存場,補充臨時苫蓋、攔擋措施;退圩還湖未清退區現狀為魚塘,作為堤防填筑土源繼續深挖,取土后恢復水面。

4 結語

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建設是加強洪澤湖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淮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工程的建設與實施,有力地改善了滯洪區人居環境與人民生活水平,降低了滯洪區分洪的社會成本,提升了滯洪區水網水生態系統功能,進一步推進了蘇北平原河網區河湖生態流量(水位)管控工作,對加快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的國家水網,統籌解決淮河流域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及水災害問題具有重要意義[12-13]。未來,要加強對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建設工程的維護與管理,保障滯洪區建設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研究為洪澤湖治理與保護及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滯洪區洪澤湖征地
東淀蓄滯洪區完成退水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過程結束
洪澤湖漁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胖頭泡蓄滯洪區的工程管理制度與職責探析
浩浩碧波潤江淮——洪澤湖
驅散洪澤湖上的陰霾——張愛萍洪澤湖剿匪紀實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遷管理系統
南方CASS結合Excel在茅坡水庫征地量算與統計中的應用
汾陽市城市防洪規劃滯洪區設計
洪澤湖野生河蜆營養成分的分析與評價
大慶防洪王花泡滯洪區容許污染負荷量計算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