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調劑,將告別“抓藥”歷史

2024-04-09 05:43魏孔琴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24年3期
關鍵詞:孫思邈調劑藥量

魏孔琴

由唐代“藥王”孫思邈首創

相傳,“抓藥”的歷史起源于唐朝。藥王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醫學家,他一生致力于臨床研究和藥物研究。孫思邈經常外出行醫,所到之處,只要有好藥材,他都愿意去采集。有時候,需要深入深山老林中;有時候,需要攀爬懸崖峭壁;有時候,需要穿越河流峽谷。這一走可能就是好幾天。

因為每次采集的藥材很多,各種藥材也不能混用,孫思邈想了一個辦法。他在自己衣服和褲子上縫了很多小口袋,每當采到一味藥材,就單獨放在一個小口袋里,方便行醫時使用。每次診病開藥的時候,他都是從小袋里面一撮一撮把藥抓出來。后來,這種就有了一個獨特的名字,叫“抓藥”。

中藥房出現后,為了不混雜各種草藥,也方便藥師抓藥,中藥店店主也根據藥王的做法打了一面特制的柜子,在柜子上有數百個抽屜,每個抽屜里又分成小格子。分門別類放好之后,病患需要什么藥就能直接在抽屜里抓取。這樣“抓藥”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并非簡單的“抓取”

“抓藥”是保障中醫治療效果的關鍵環節,其調劑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治療質量。自古以來,有“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的說法,即即便知道整個治病的藥方,若不清楚每一味藥的用量,治療效果也會受影響。因此,“抓”在稱量調劑中的價值凸顯出來,它是中醫治病之本,也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以《傷寒論》中的小承氣湯、厚樸三物湯、厚樸大黃湯為例,可以看出3味藥都是由大黃、枳實、厚樸組成,不同的用量對應不同的病癥?!白ニ帯本褪蔷珳拾盐彰恳环N藥的用量,以達到更好的藥效。

此外,“抓藥”還是降低毒副作用的重要步驟。中草藥存在一定的腎損害副作用,理想的藥量需要通過“抓”來控制。一位優秀的中醫可能在藥方創新上并沒有多少造詣,而是在藥量的掂量上有自己的理解。用最精簡的藥方發揮出最大最好的療效,盡量減少不良反應,讓更多人認識、理解并信賴中醫。

科技助推,提升“抓藥”質量

近年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群眾對中醫學的認知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這其中和中醫調劑不無關系。在臨床上,我們也會發現,即便是中醫辨證論治準確,但是抓藥中出現紕漏,同樣不會起到良好的診療效果,其中的原因可能出在以下方面:

第一,“抓藥”的精確度不高。一些老中醫的用藥是非常講究的,比如,淮山藥、杭白芍、蘇薄荷,這些藥材的名稱本身就說明了產地的重要性,道地藥材的藥效會更好。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南五加皮”功在祛風濕、強筋骨;“北五加皮”功在強心。同為五加皮,產地不同,功效差距就這么大,自然在選擇藥物的時候就要斟酌這具方是治什么病、這味藥定什么性。而實際上,在醫生處方中,已經很少看到加上藥材產地的這種寫法了,正因為如此,就出現了中藥“同名異物”的情況。

第二,“抓藥”的劑量不精準。是藥三分毒,藥效和藥量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的,藥量小,治療作用不大,藥量大,克伐正氣,同樣是不可取的。中醫調劑工作要規范、科學、專業,這樣才能保證選藥配伍的效果。

第三,煎煮、服用方法不規范。調劑只負責發藥,不涉及煎煮過程。如果患者在煎煮時操作不當或服藥方式不規范,同樣會影響藥物的療效。例如,感冒發燒需要使用解表藥,但這類藥物的煎煮時間不宜過長。正確的煎法是:先將藥材置于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然后使用武火快速煮沸3~5分鐘左右,之后濾出藥液,并進行第二次煎煮;第二次煎煮時,加水的高度應略低于第一次;最后要將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后分次服下,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然而,這種煎煮方法相對繁瑣,患者自行煎煮和服藥時可能無法完全按照規定操作,導致病程延長。因此,他們可能會質疑藥物的療效。

因此,為了提升“抓藥”的質量,我們需要構建系統的中藥調劑技術體系,并關注以下關鍵環節:

首先,是中藥性別辨識技術。隨著物理、化學、生物和計算機的加速發展,儀器分析手段不斷更新。通過顯微、理化鑒定技術、薄層掃描、色譜技術等,我們可以準確鑒別中藥材性狀,逐步適應中藥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也有利于中藥國際化的科學、完善、先進的鑒定體系。

其次,是中藥臨床炮制技術。這項技術能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保證用藥安全,還能有效增強藥物作用,提高臨床療效。此外,通過臨床炮制技術,還能讓藥材更加純凈,保證用藥量。目前,在中藥臨床炮制中,有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多種炮制方法。制定中藥飲片質量標準體系,明確其炮制工藝、炮制標準,更能確保其炮制質量。

第三,是中藥處方審核技術。中藥處方審核工作需要由取得相關資格的執業醫師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保證處方用藥的相符性、正確性、合理性,為患者的身體安全保駕護航。

第四,是中藥臨床煎煮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煎藥設備逐漸替代了傳統的手工操作?,F在新興技術和中醫藥的跨界融合,正在不斷突破中醫發展的瓶頸,克服了傳統模式下藥物有效成分提取率低,處理時間長,工序繁瑣的問題。規范化的中藥煎煮技術,能有效提升中藥有效成分的析出比例,提升中醫藥的治療效果。

第五,是中藥調劑供應技術?,F代中醫以技術為優勢,定位常見藥品進行信息化管控。根據醫院就診人次的就診需求合理調整藥品供應,及時補充各種消耗藥品品種,讓中藥抓藥更加智能化。

另外,保證藥劑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術素養也是非常重要的。藥劑人員要有按照處方正確調配嚴格配比的職業道德,要有治病救人的醫者仁心。中醫和中藥是一個整體,中藥調劑和病情診斷一樣,同樣需要確保其質量。在審方的時候,要細致入微;在計價調配的時候,要精準度量;在復核包裝的時候,要負責認真。將每一味藥精心調劑,送到患者手中,應當成為每一名調劑人員的責任和義務。

總的來說,中藥調劑和中醫處方同等重要。在信息化、工業化的發展引領下,中藥臨床調劑正在面臨全新變革。只有通過規范化、精準化的管理,才能提升中醫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歡
孫思邈調劑藥量
碳化對飛灰穩定化加藥量測評的影響
兩倍藥量
孫思邈與屠蘇酒
新國標頒布 肥料檢出植調劑按假農藥處理
孫思邈的長生之道——飲食之道
中藥調劑常見差錯及相應措施探討
小型水池抗爆炸沖擊極限藥量分析
中藥飲片調劑中審方作用及改進策略分析
藥量適中
藥王孫思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