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酉鼎歷日補說

2024-04-09 18:02桂珍明
貴州文史叢刊 2024年1期

桂珍明

摘 要:師酉鼎銘文所載歷日“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可知它是一件王年、月份、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的青銅器。目前,學術界以李學勤、張長壽、朱鳳瀚及韓巍四位先生為代表,分別將之定為周孝王四年(前888)器及周共王四年器(前919)。文章在綜合考辨上述二說的基礎上,以“四分術”古天文歷術為主要研究手段,采用月相定點說,考定該器銘文所載歷日當為周共王四年(前948)。另外,通過考察銅器歷日及人物與銘文內容的系聯,師酉簋和師酉盤分別應當是懿王元年(前928)、四年(前925)器。

關鍵詞:師酉鼎 師酉簋 四分歷 月相定點

中圖分類號:K224;K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24)01-0007-07

關于師酉鼎歷日“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具體屬于哪一王世、王年的問題,李學勤先生《師酉鼎歷日說》、朱鳳瀚先生《師酉鼎與師酉簋》、張長壽先生《師酉鼎和師酉盤》及韓巍先生《西周金文世族研究》四文對該器年代進行了探討1,并集中為孝王四年(前888)、共王2四年(前919)兩種意見。此后,銅器著錄書籍陸續也有刊載該器,如2006年,鐘柏生等先生編著的《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匯編(二)》著錄有師酉鼎,編號為1600。32012年,吳鎮烽先生編著的《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五)》(食器·鼎)亦有著錄,編號為02475。4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學術界關于此器的斷代大都斷在西周中期,然其差異之處即見于上文所述的共王說與孝王說。本文將在梳理以上說法的基礎上略作補說。

一、基本情況概述

師酉鼎現藏保利藝術博物館,該鼎為三柱足,雙附耳,腹部較淺且下部向外傾垂的盆形鼎?!翱谘叵掠凶冃硒B紋構成的類似竊曲紋形式的紋飾帶,以云雷紋作底,腹中部有凸弦紋一周”1,器內壁鑄有銘文十行九十二字,重文二字。朱鳳瀚先生認為:“其形制、紋飾符合西周中期鼎的特征,附耳淺垂腹的形制尤與共王時期的七年趞曹鼎相近?!?這是他依據師酉鼎器物形制作出的時代判斷,值得重視。為便于探討,現將師酉簋銘文依橫行寬式釋文格式移錄如下:

隹(唯)王亖(四)祀九月初吉丁亥,王各(格)于大室,吏(使)師俗召師酉。王(親)袤()師酉,易(賜)豹裘。曰:貈夙夜,辟事我一人。酉敢拜(稽)首,對(揚)皇天子丕顯休,用乍(作)朕文考乙白(伯)、(宄)姬寶(尊)鼎。酉其用追孝,用(祈)(眉)壽、彔(祿)、屯(純)魯。酉其萬年,子子孫孫用寶用亯(享)孝于宗。

關于師酉鼎的王世、王年問題,李學勤先生主孝王四年(前888)說,他認為:“查‘夏商周斷代工程金文歷譜,師酉鼎的歷日最適合排在孝王四年,即公元前888年。依張培瑜《中國先秦史歷表》,該年九月辛巳朔,丁亥是初七日,恰相符合?!?至于“夏商周斷代工程”(以下簡稱“工程”)歷譜原列散伯車父鼎等二器,“該二器可排于夷王四年,即公元前882年,其八月丁未朔,散伯車父鼎等八月丁亥系十一月,與初吉亦不大?!?。李學勤先生依據月相四分說,故“工程”歷譜孝王四年(前888)九月辛巳朔其初七即為丁亥。筆者持月相定點說,據張聞玉先生考證:“初一:朔、初吉、既死霸。(既,盡也。全是背光面。)”6于此,不必再核對張培瑜先生《中國先秦史歷表》即知此年不為師酉鼎歷日所載之王年。張長壽先生亦主孝王四年(前888)說,他把師酉盤歷日“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分別與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四年勘比后認為,“只有厲王四年(前874年)可以合歷,是年建丑,三月壬戌朔,甲戌為月之十三日,合于既生霸。如此,師酉盤宜是厲王四年器”。在此基礎上考察師酉諸器的年代,“如將師酉鼎推定為恭王四年器,則鼎、盤相隔四個王世,共四十五年,間距太長了,不如將鼎定為孝王四年,則兩器相隔二世十四年,較為合理”1。同上,依據月相定點說,孝王四年(前888)是不能成立的。此外,韓巍先生也主師酉鼎為孝王四年器,他認為:“從師酉鼎的形制及‘師俗這個人物看來,其年代不可能到西周晚期……恭懿時期的‘師俗父與孝夷時期的‘師俗可能并非同一人,前者是稱‘字,后者則稱‘名。朱鳳瀚將師酉鼎定為恭王四年器,我們覺得有些偏早……考慮到師酉簋的形制已接近西周晚期,其年代很可能比師酉鼎略晚。我們暫將師酉鼎定為孝王四年,師酉簋定為夷王元年?!?

朱鳳瀚先生主共王四年(前919)說,他認為:

師酉鼎王年為四祀,即四年,如單純從排歷譜出發,在下文所排歷譜(表一)3中既可以排入共王年歷中,也可以排進孝王年歷中。但排進孝王年歷,有兩點不妥,一是器形略有不妥,因為此種很淺的垂腹鼎從已知資料看,似主要流行在穆共時段中;二是如排在孝王年歷中,即要將原來可以排入孝王年歷中的器物,如同一王年數的散伯車父鼎(散季盨)排擠出去,而散伯車父鼎如進入夷王年歷,又會因此影響夷王元年的選擇,使本可以排入夷王年歷的王臣簋等器物不太好排進歷譜中。此外,從銘文字體看,師酉鼎銘文字體與師遽簋很相象,而師遽簋應屬于共王時器……據以上考慮,師酉鼎以排入共王年歷中較為穩妥。4

當然,此處還需說明的是,朱鳳瀚先生亦采用月相四分說,并予以擴大,他認為,“既生霸的范圍,是從一個月的二日至十三日,大致相當于上半月。初吉則大致是從朔日至七日,前后可能有一天的差度,與上述既生霸的范圍有所重復”5。筆者據朱先生共王四年(前919)說,核對張培瑜先生《中國先秦史歷表》,是年九月壬午朔,初六日丁亥。然據月相定點說,初吉為朔,那么此年九月朔日亦與銘文“九月初吉丁亥”不符。

田率先生將師酉鼎定為懿王四年器。6以“工程”《西周擬年長歷表》懿王四年(前896)比勘,此年九月“丁酉朔”7,與師酉鼎銘文九月“丁亥朔”不合。核諸張聞玉先生《西周歷譜》,即下文表二,可知此年九月為“丙辰朔”,也與師酉鼎九月“丁亥朔”不符。因此,應重新考證師酉鼎歷日所載的具體王年。

二、師酉鼎歷日考

筆者依據月相定點說,核對西周中期乃至晚期前段王年,其中共王四年(前948)為九月己亥朔、懿王四年(前925)為九月丙辰朔、孝王四年(前913)為九月丙午朔、夷王四年(前890)為九月癸亥朔。就此而言,師酉鼎歷日似乎不符合西周中期歷譜。再換一個角度來看,朱鳳瀚先生據師酉鼎銘文“用乍(作)朕文考乙白(伯)姬寶(尊)”及師酉簋銘文“用乍(作)朕文考乙白、姬寶簋”親屬稱謂,可判定師酉鼎與師酉簋為同人之器,“且師酉簋銘文中有史墻,即扶風莊白一號窖藏出土之墻盤之器主,墻盤亦屬共王時”1,這個系聯非常重要,能夠讓我們把師酉鼎之器主師酉限定在共王時期。當然,對于師酉簋的王世王年問題,張長壽先生的說法頗值得注意,張先生認為:“師酉盤和師酉鼎都是四年器,而且都是王年、月序、月相、干支俱全,然而兩者的歷日不能相接,表明它們不是同一王世之器?!?白光琦先生則主張“師酉鼎與師酉簋非一人器”3。那么,師酉盤和師酉鼎的具體王年當如何呢?筆者據張聞玉先生《西周紀年研究》所排定的《西周歷譜》共王四年(前948)與師酉鼎歷日勘比,除了銘文取吉的慣例外,恰好能夠勘合此年歷日,至于師酉盤、師酉鼎兩器具體王世王年關系稍后詳敘。又據張聞玉先生所總結銅器歷日研究條例變例之“丁亥為亥日例”:

古人在史文和銘文中干支多用丁亥,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儀禮·少勞饋食禮》:“來日丁亥?!编嵶ⅲ骸岸∥幢睾ヒ?,直舉一日以言之耳?!抖E于太廟禮》曰‘日用丁亥,不得丁亥,則己亥、辛亥亦用之;無則茍有亥焉可也?!?/p>

可見,用“丁亥”是取其吉祥之義,其中尤以取代“乙亥”為多,“己亥”“辛亥”間或有之,均為亥日,這是史文、銘文紀事的通例。4

依此,共王四年(前948)為九月己亥朔,此處銅器銘文“丁亥”,乃書“己亥”為“丁亥”,符合上例。通過核對張培瑜先生《中國先秦史歷表》,可知共王四年(前948)九月己亥合朔時刻為零時三十八分。在此基礎上,可以排出公元前948年歷譜如下:

表一 公元前948年四分歷、天象、實際用歷對照表

冬至日丁丑4(魯微公二十六年)

因共王三年(前949)年末閏月,則有十三月,那么公元前948年子月,實際用歷為上一年之十三月,故共王四年建丑正,九月己亥朔。上文已言其實際天象(定朔)合朔時刻。依據四分歷推算其平朔合朔時刻,如下:

四分歷朔策為 ,結合共王四年九月朔日之馀分,可將此馀分分數六百二十九換算為一日二十四小時六十分制:

×24≈16.05957445(時),0.05957445×60=3.574467(分)

0.574467×60=34.46802(秒)

據此可知,師酉鼎銘文“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己亥]”日平朔合朔時刻約為十六時三分三十四秒,平朔與定朔合朔之歷日皆在己亥,當然二者時刻誤差略大于半日(十三小時),然觀象授時階段歷法運算不精密是可以理解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師酉鼎歷日“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當為共王四年(前948)九月初吉己亥,銘文書“己亥”為“丁亥”,取吉之故也,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 。1

三、馀論

通過上述演算考證,可以得知師酉鼎所在的王世王年為共王四年(前948),具體歷日為九月初吉丁亥[己亥]。又據張長壽先生《師酉鼎和師酉盤》一文提供的又一件師酉器——師酉盤,吳鎮烽先生《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三)》有著錄,編號為0951。該器器型未知,據銘文拓片(見圖二)可知,該器銘文凡十行一百零一字,重文二字,橫行寬式釋文如下:

隹亖年三月既生霸甲戌,王在吳,各吳太室,公族鳿厘入右師酉,立中廷,王乎墻冊令曰:師酉,乃且啻官邑人、虎臣,西門夷、夷、秦夷、京夷、(弁)瓜(狐)2、新。易女赤巿、攸勒,敬夙夜勿灋(廢)朕令。師酉拜稽首,對揚天子不(丕)顯休令(命),乍朕文考宗姬寶般,酉其萬年子=孫=永寶用。1

上文已提及張長壽先生將師酉盤考定為厲王四年(前874)器,是年三月壬戌朔,甲戌為該月十三日。然依據月相定點說,既生霸為十五日,即望日,那么該月當為庚申朔,查對《中國先秦史歷表》可知,公元前874年三月朔日顯然與之不合。再者,據上文可知,師酉諸器為西周中晚期銅器,故可在共王、孝王、懿王、夷王、厲王、周召共和乃至宣王相關年份進行勘比。據《西周紀年研究》之《西周歷譜》,師酉盤僅能與懿王四年(前925)勘合。是年具體歷譜如下:

表二 公元前925年四分歷、天象、實際用歷對照表2

冬至日戊寅19(魯微公四十九年)

注:《散伯車父鼎》:“隹王四年八月初吉丁亥?!保ā段奈铩?972年第六期)

《散季簋(盨)》:“隹王四年八月初吉丁亥?!保ā犊脊艌D》卷三)

據以上可知,懿王四年(前925)三月定朔合朔時刻為己未日十時五十二分,四分歷平朔合朔時間為己未六百零二。我們知道,四分歷朔策為 ,結合懿王四年(前925)三月合朔日之馀分,可將此馀分分數六百零二換算為一日二十四小時六十分制:

×24≈15.3702127659(時),0.3702127659×60=22.212765954(分)

0.212765954×60=12.76595724(秒)≈13(秒)

由此可知,懿王四年(前925)三月平朔合朔時刻約為己未日十五時二十二分十三秒。而師酉盤銘文所載歷日為“隹(唯)亖年三月既生霸甲戌”,朔日為庚申,則司歷實際用歷取己未后一日。在觀象階段沒有嚴密的四分歷之前,凡用歷誤差在半日以內皆可視為同一日。通過核檢孝王四年(前913)三月之平朔、定朔得知,平朔己未日合朔時刻距離八小時三十七分四十七秒,小于十三小時,在半日內;定朔合朔時刻距離庚申日十三時八分,二者與實際用歷的誤差皆在十三小時左右,且平朔更接近實際用歷。

綜上所述,師酉盤銘文所載歷日當為懿王四年(前925)三月既生霸(望日)甲戌。師酉盤與師酉鼎相隔兩世二十四年,足證張長壽先生判斷二器不在同一王世的觀點為確。再聯系銅器銘文,師酉盤與師酉簋中皆見作冊史墻,亦可推知史墻在周懿王時期可能還在任職。

又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十二)》著錄有師酉簋,編號為 05346,銘文所載內容大致與師酉盤相同,且銘文中的人名皆可系聯起來,如“隹王元年正月,王才(在)吳,各(格)吳大廟,公族鳿釐入右師酉,立中廷。王呼史墻冊命:師酉,嗣乃祖且啻官邑人、虎臣……”1,故據相同的銘文,可以判斷二器當為同一王世。由上文考證師酉盤銘文所載歷日為懿王四年器,那么師酉簋“隹王元年正月”則當是懿王元年正月,也即公元前928年正月2。綜上,可以排出西周中期師酉三器的王世和年代關系如下:

四年師酉鼎? ? 共王四年(前948)

元年師酉簋? ? 懿王元年(前928)

四年師酉盤? ? 懿王四年(前925)

Supplementary Discourse on the Calendar Day of Bronze Ware of Shi You Ding

Gui Zhenming

Abstract: Through the bronze ware of Shi You Ding inscription recorded in the calendar day “Zhui Wang Four Si in September Chu Ji Ding Hai”, it can be known that it is a king of the year, the month, the phase of the Moon, the four elements of the stem and branch of the bronze.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ircles are represented by Li Xueqin, Zhang Changshou, Zhu Fenghan and Han Wei, who are respectively regarded as the vessels of the 4th year of King Xiao of Zhou and the 4th year (888 B.C)of King Gong of Zhou(919 B.C.)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above two statements, the article, using the ancient astronomical calendar technique of "tetrad" as the main research tool and the lunar phase fixed-point theory,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calendar date contained in the inscription of this vessel is the fourth year of the reign of King Gong of Zhou (948 B.C).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the bronze calendar date and character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inscription, Shi You Gui and Shi You Pan should be the first year of King Yi Wang(928 B.C), which is four years respective of the bronzes.(925 B.C).

Key words: Bronze Ware of Shi You Ding;Bronze Ware of Shi You Gui;Quarter Calendar;Moon Phase Fixed Point

責任編輯:郎啟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