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市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2024-04-09 18:09鄭偉徐敏王淑賢
農民科技培訓 2024年4期
關鍵詞:田間實訓電商

鄭偉 徐敏 王淑賢

近年來,為培育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質農民隊伍,解決高素質農民培育過程中的實踐難題,揚州市落實中央農廣?!蛾P于推進農民田間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積極推進農民田間學校高質量建設管理,基本形成分布合理、行業齊全、建管有序的農民田間學校體系。

一、做法措施

緊緊圍繞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服務農業產業發展、提升農民實踐技能的功能需求,揚州市在推進農民田間學校建設中做到“四個堅持”。

(一)堅持差異化定位。根據不同層次的農民田間學校,實行差異化的功能定位??h級農民田間學校按照方便農民就地就近學習的要求,突出“田間實訓”,重實踐重技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市級農民田間學校具備可供實踐教學的實訓場所和較好的食宿條件,重點面向返鄉創業大學生、中高職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農民新群體,提升其經營管理、市場開拓及創業興業能力;省級以上農民田間學校則圍繞農業科技、農業產業的發展趨勢,著重培養農業產業發展帶頭人和農業企業家,引領帶動農業現代化、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

(二)堅持標準化建設。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基礎條件,即“七有”標準:有產業基礎,有培訓基地,有管理機構監管運營,有“行業專家、技術骨干、鄉土人才”三級師資團隊,有培訓制度,有典型示范,有政策資金扶持。另一方面是考評認定程序,嚴格執行“主體自愿申報—基層分級審核—專家現場考評—部門發文認定”的標準程序,市財政給予一定的專項補助。

(三)堅持規范化運行。為提高各類農民田間學校的運行管理水平,揚州市制定印發了《揚州市高素質農民培育實訓基地(田間學校)管理規范(試行)》,明確了農民田間學校的管理機構、教學設施、師資隊伍等建設優化的規范要求,規范了農民田間學校自主辦班和現場實踐教學的工作流程。同時,為及時掌握每所農民田間學校農民教育培訓活動開展情況,要求市級以上農民田間學校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小結、年終有總結。

(四)堅持績效化管理?!稉P州市高素質農民培育實訓基地(田間學校)管理規范(試行)》從培訓規模、技術示范、服務指導、宣傳報道、檔案管理等方面,明確了各層級農民田間學校的年度績效考核要求。省、市農民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每年組織對市級以上農民田間學校進行績效考評,對教學條件不達標、績效評價得分低、學員滿意度不高的予以淘汰退出(已淘汰1所);對教學質量較硬、實訓效果良好、學員滿意度高的給予一定獎勵,并優先申報更高級別農民田間學校。

二、成效特點

幾年來的實踐表明,農民田間學校在服務高素質農民培育、促進農業新技術推廣、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建成了相對完備的農民教育培訓實訓體系。目前,揚州市已建成各級農民田間學校55所,其中全國高素質農民培育示范基地1所、全國共享田間學校1所,省級農民田間學校13所。2020年以來累計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7.26萬人次,基本形成了相對完備的農民教育培訓實訓體系。做到涉農區域全覆蓋,所轄6個縣(市、區)全部建成農民田間學校;優勢農業行業全覆蓋,目前農民田間學校的依托主體所從事的農業行業,包括糧食、畜禽、水產等傳統產業,也包括果蔬、花木、茶葉等特色產業,還包括農村電商、農業休閑、鄉村治理等新興產業。

(二)加快了農業“四新”技術的示范推廣。農民田間學校主動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與涉農科研院校緊密協作,積極開展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和新裝備的試驗展示和示范應用。市級農民田間學校揚州貴人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揚州大學探索研究了西瓜空中種植與水稻輪作模式,解決了西瓜連作障礙難題,獲得了國家級專利,并將西瓜栽種與科普研學有機結合,經濟效益翻兩倍。三年來,全市農民田間學校共示范推廣農業“四新”技術107項,成為推動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

(三)促進了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的創新發展。全市農民田間學校積極參與農業轉型發展,成為助推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的孵化器。為解決疫情期間農民賣菜難、市民買菜難的問題,省級農民田間學校高郵通達電商園,配合市縣主管部門舉辦了多期農村電商培訓班,2020年以來先后培育電商學員4500人,為快速發展農村電商產業增添了新生力量。同時,通達電商園還牽頭組建了區域農產品電商、銷售、物流聯盟,進一步促進了全市農村電商產業經濟的發展壯大。目前,已有6所農民田間學校及其依托主體開設了自己的直播間或網店,打造農產品流通服務平臺,為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做出重要貢獻。

(四)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典型學員。農民田間學校的發展,豐富了參訓學員的實踐實訓體驗。截止到2022年底,有近百名學員獲市級以上勞模、技術能手、鄉土人才等稱號。學員邱紅星通過購置農業機械從事農機作業,組建農機合作社共闖市場,鉆研維修業務成為技術能手,實現了鄉村青年到鄉土能人的華麗轉身,先后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江蘇省最美農機手”“江蘇省勞?!薄敖K工匠”等榮譽稱號。

三、相關問題

一是認識水平不夠到位。農民田間學校是各級農民教育培訓管理職能部門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建的農民教育培訓實踐平臺,從幾年來的建設實踐來看,個別共建主體對農民田間學校的概念內涵、建設目的、功能定位理解有偏差,重硬件建設,輕軟實力打造,不能很好地體現農民田間學校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的建設宗旨。

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對于農民田間學校的建設運行,省級和縣級都沒有出臺專項扶持政策,也沒有明確具體補助標準,只有揚州市財政對被確定為市級農民田間學校的,分兩年給予4萬元的補助,這對于農民田間學校的建設和正常運行所需要的資金是遠遠不夠的,主要靠農民田間學校依托主體自籌,導致不少教學設施設備得不到正常維修更新,陳舊老化明顯。

三是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調查發現,由于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民田間學校及其依托主體不能從中獲得直接的經濟效益,有時還牽涉花費不少人工和精力,因而少數農民田間學校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甚至停留在“掛牌”和參觀現場層面。

四、思考建議

人才是強農興農的根本。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決策部署,要主動適應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農民田間學校是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持服務農業產業發展,積極推進高質量建設和運行。

(一)優化結構布局。圍繞農業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在鞏固提升現有農民田間學校的基礎上,按照“一產一?!钡囊?,優選產業特色鮮明、業態模式先進、經濟效益顯著、示范帶動性強的主體選建農民田間學校,爭取每個涉農縣(市、區)的農業主導產業和規模特色產業,都能建設一所以上的農民田間學校,實現農民田間學校規模體系的快速發展和結構布局的同步優化。

(二)開發教學資源。加強課件教材開發,根據農業產業和農村社會的發展實際與發展方向,突出糧食安全、綠色發展、品牌創建、市場營銷、風險防控等內容,編制紙質及多媒體教材。豐富創新培訓方式,逐漸改變老師講學員聽的傳統方式,進行啟發式、問答式、互動式教學,增強培訓的操作性、實踐性和趣味性,提高學員的積極性。注重資源共建共享,加強市內外農民田間學校的交流協作,必要時組建農民田間學校聯盟,實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努力提高教學設施和師資隊伍的利用率。

(三)優化師資團隊。師資是直接影響農民實訓質量和效果的關鍵因素。選擇專業知識深厚、操作示范熟練、語言表達生動,能用學員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語言,來源于教學、科研、推廣單位的專家教授,基層和企業的專業人員,家庭農場主、合作社負責人、“土專家”、“田秀才”等鄉土人才組建師資團隊。要從三個方面不斷優化師資團隊:優化區域結構,本地師資為主、外地師資為輔,并努力提升本地師資能力;優化年齡結構,注重提高中青年師資比重,增強隊伍活力;優化行業結構,優先選擇新興行業專家,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四)規范動態管理。制定農民田間學校年度績效考評實施細則,以學員滿意度為核心指標,對課程內容、培訓組織、日常管理、教學環境、培訓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對連續兩年得分在末位10%或未開展實質性培訓的農民田間學校予以核銷退出,對年度得分處于前10%的,優先推薦申報更高級別農民田間學?;蚬蚕韺W校,優先安排項目補助資金,推動構建農民能夠學、愿意學、持續學的培訓平臺。

(五)拓展服務功能。發揮農民田間學校的示范帶動功能,通過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示范推廣,打造集示范展示、培訓指導、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科技教育服務平臺。延伸農民田間學校的對接服務功能,加強技術指導,探索通過統一生產營銷、信息互通、技術共享、品牌共創等方式,提高周邊農戶運用先進科技和物質裝備能力,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創新農民田間學校的跟蹤服務形式,有條件的可實行創業導師制,對優秀學員創業興業進行跟蹤指導服務,提升其產業發展水平,培養鄉村振興帶頭人。

(作者單位:揚州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田間實訓電商
春日田間
電商助力“種得好”也“賣得火”
田間地頭“惠”果農
“碼”上辦理“田間一件事”
田間地頭有了“新綠”
電商贏了,經濟輸了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電商鄙視鏈中的拼多多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