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困境及對策探究

2024-04-09 18:56余留源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4年2期
關鍵詞:數字金融融資約束中小企業

余留源

[摘 要]融資問題一直是約束和阻礙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在數字信息技術持續發展及其與金融領域不斷融合的背景下,數字金融隨之出現,并且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問題的可行性路徑?;诖?,文章首先分析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現狀和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機理,然后探究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困境,最后提出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對策,以此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的緩解作用,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促進中小企業持續穩健發展。

[關鍵詞]數字金融;融資約束;中小企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2.034

[中圖分類號]F276.3;F8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2-0105-03

0? ? ?引 言

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國市場主體總量當中的比重達到90%以上,對我國的稅收、國內生產總值貢獻達到50%以上[1]。然而,我國有近四成的中小企業無法得到長期貸款,無法滿足流動資金需求,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約束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2]。近年來,在科學技術和政策支持的賦能下,數字金融不斷發展并且逐漸成為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然而,數字金融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過程中還面臨著監管不嚴和征信體系落后等多重因素的挑戰。因此,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的緩解作用,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促進中小企業持續穩健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 ?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現狀

1.1? ?融資渠道單一,融資難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和綜合實力等因素的限制達不到上市條件,無法在資本市場中直接融資,而且中小企業由于信用等級低和市場競爭力弱等因素,也無法通過發行債券來獲得融資,因此,中小企業往往只能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來融資,融資渠道單一。而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保障信貸資金的安全,獲得穩定的收益,往往會提高貸款業務的門檻和限制,將資金提供給綜合實力強、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再加上銀行信貸資金總額的限制,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籌到資金。

1.2? ?融資成本高,融資貴

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比較急,貸款周期比較短,缺乏足夠多的抵押物,而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必然會增加貸款審核流程,導致審批流程比較煩瑣,無形之間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等待成本。同時,為了保障自己的收益,銀行會提高貸款利率或要求中小企業承擔一定的風險評估費、保證金以及擔保費等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加劇融資貴問題。

1.3? ?融資資金缺口大

中小企業在我國市場整體總量當中占比90%以上,還有近四成的中小企業無法得到長期貸款,無法滿足流動資金需求,這說明中小企業所獲得的融資支持力度還不夠大,還面臨著較大的融資資金缺口[3]。

2? ? ?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機制

數字金融主要是指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數字信息技術與金融之間的有機結合,其并不是簡單的“互聯網+金融”,也沒有脫離傳統金融,而是在傳統金融的基礎上融入了數字信息技術,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4]。具體而言,數字金融主要包括傳統金融數字化模式、網貸平臺模式以及電商平臺模式[5]。與傳統的金融模式相比,數字金融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機制來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問題。

2.1? ?降低資金供求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

在數字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數字信息技術精準收集中小企業的信用等數據信息,降低二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提高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任程度,進而減少抵押約束或風險約束,有效緩解融資約束。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信息公開披露程度較低,金融機構無法全面、真實掌握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和信用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機構會加強對中小企業經營風險的估計,進而出現拒貸或惜貸的現象。同時,中小企業要想籌集資金,必須通過抵押或擔保的方式,但是中小企業的資產較少,抵押品不足,缺少必要的擔保,因此很難獲得融資資金。但在數字金融背景下,金融機構能夠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從中小企業的利益相關方或供應鏈上下游等方面來收集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在過去交易過程中的信用情況等信息,提高了信息的充分性和真實性,解決了中小企業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問題,有效降低了二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提高了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任程度,進而緩解抵押品約束等,提高了中小企業獲得融資資金的可能性。

2.2? ?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緩解融資約束

數字金融能夠降低金融機構的搜尋成本、監督成本以及交易成本,進而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6]。在傳統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的信息披露不充分,金融機構為了控制風險會在金融交易過程中花費大量的成本來搜尋中小企業的數據信息,而且融資審核流程比較煩瑣,搜尋成本、監督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較高,這些成本最終通過提高貸款利率或者其他支出的形式由中小企業進行補償,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而在數字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能夠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來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降低信息的搜尋成本,同時金融機構也能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展示自己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降低二者之間的搜尋成本。此外,金融機構也能利用互聯網等技術來實時動態監督中小企業的資金情況和經營情況,降低監督成本。最終這些交易成本的降低會轉嫁到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上,進而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

2.3? ?增加融資供給,提高融資雙方的匹配程度

在傳統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更愿意將信貸資金提供給綜合實力強的大型企業,再加上金融機構本身的信貸資金額度限制,最終流入中小企業的資金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中小企業還面臨著較大的資金缺口。而隨著數字金融的發展,一些互聯網企業逐漸進入信貸市場,如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公司依托自身的金融技術、客戶優勢和電商平臺等進入金融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融資供給,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功率。此外,互聯網企業的進入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吸引和搶占客戶,必然會不斷開發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縮短融資審核流程,降低融資過程中的交易成本,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融資服務,進而提高了融資雙方的匹配程度,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問題。

3? ? ?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過程中的主要困境

理論上而言,數字金融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境,無法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的緩解作用。

3.1? ?社會征信體系建設比較滯后

資金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即金融機構無法獲得中小企業資信情況的權威評價,進而會加強對中小企業經營風險的估計,出現拒貸或惜貸的現象。當前,我國主要建立了“百行征信”、基于人民銀行而建立的征信體系,以及其他企業征信系統等組成的社會征信體系,但是征信體系仍然比較滯后。一是“百行征信”主要是提高個人征信服務,很少為中小企業用戶提供征信服務;二是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涵蓋企業用戶的范圍較小,還有一部分中小企業用戶沒有記錄在征信系統當中;三是其他企業征信系統的數據記錄比較單一,處理效率較低,無法滿足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征信需求。另外,雖然數字金融的發展能夠使得金融機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從稅務、市場監管、海關、社保等平臺獲取中小企業相關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的價值較低,數量較少,依托這些信息對中小企業資信水平進行評價還比較單薄,不夠全面。

3.2? ?金融與科學技術的融合程度有限

數字金融本質上是將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數字信息技術融入金融,因此,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程度直接影響著數字金融的緩解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金融與科學技術的融合程度還比較低。一是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比較慢,對數字金融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和全面,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還不夠高,僅僅將數字金融看作一個單獨的部門,導致對金融科技的開發和應用還不夠充分,阻礙了數字金融的發展。二是以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巨頭對金融科技的應用還存在簡單應用和堆積的階段,無法對數量龐大和經營復雜的中小企業進行精準與全面的畫像,無法全面、準確地收集和評估中小企業的資信數據,進而降低數字金融的緩解作用。

3.3? ?中小企業對數字金融認識不足,數字化建設進程緩慢

數字金融的發展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約束提供了重要的途徑,然而中小企業由于本身對數字金融認識不足和數字化建設緩慢等因素,也降低了數字金融的融資支持效果。一是部分中小企業對數字金融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充足,對數字金融具有排斥和抵觸現象,認為數字金融會導致自身的關鍵數據信息泄露,損失企業的經濟利益。二是數字化建設進程還比較緩慢,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和資金實力限制等因素的影響,僅僅在財務、庫存、業務等方面建立了信息系統,還缺乏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建設,無法滿足數字金融發展的需求。

4? ? ?解決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困境的對策

為了加大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的緩解作用,相關主體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采取措施。

4.1? ?政府相關部門要大力建設和完善社會征信體系

社會征信體系的完善是促進數字金融發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路徑。只有建立權威和全面的征信體系,才能實現信用資本的價值,進而從根本上改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現狀。一是在社會征信體系建設方面引入市場化機制。雖然政府機構在構建征信體系方面發揮著統領和引導作用,但是不引入市場機制很難實現征信體系建設的創新突破,因此應該引入市場化機制,鼓勵一些大型的征信機構主動構建符合數字金融發展需求的企業征信框架,引導百行征信拓寬征信服務范圍,增加企業征信服務,完善征信體系。二是完善政府相關部門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相關部門數據信息的公開力度,為社會征信體系建設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三是學習和借鑒外國征信機構的先進經驗和優秀做法,必要時可以引入一些優秀的外資征信機構,提高征信市場的競爭力和活力,推動我國社會征信體系不斷完善。

4.2? ?金融機構要加強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一是傳統金融機構要加強對數字金融的認識,增加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大力研發金融科技和培養數字金融人才,使工作人員能夠熟練利用大數據等數字信息技術來收集和評價中小企業的資信水平,同時傳統金融機構還應該將豐富的風險防控經驗運用到數字金融當中,提高數字金融的安全性,防止中心企業數據信息泄露。二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互聯網科技企業需要轉變經營理念,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深入挖掘科技在金融方面的作用和價值,而不是對金融科技的簡單堆積。三是要拓寬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廣度,使一些實力不強的中小企業也能享受到數字金融的服務。

4.3? ?中小企業要加強對數字金融的認識,提高信息化水平

一是中小企業應該加強對數字金融的了解和學習,充分認識到數字金融對于企業融資的重要作用和價值,明確數字金融的工作機制,自覺完善內控機制,提高財務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公開性,加大對數字科學技術的投入力度,引入必要的信息系統,同時也要自覺培養一批數字金融人才,為充分利用數字金融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二是中小企業在全面梳理現有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查漏補缺,與第三方機構合作,不斷完善信息管理系統,打破內部溝通壁壘和外部信息收集傳遞限制,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數字化水平,為充分應用數字金融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5? ? ?結束語

數字金融的發展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問題。為了加大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作用,推動中小企業持續穩健發展,政府相關部門要大力建設和完善社會征信體系,金融機構要加強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小企業要加強對數字金融的認識,提高信息化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瑤.數字普惠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22(10):85-87.

[2]倪志興.數字金融發展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邏輯路徑[J].全國流通經濟,2022(9):132-135.

[3]王珺.數字普惠金融視角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問題研究[J].營銷界,2023(7):62-64.

[4]王瑤慧,史小坤.數字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機制與路徑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1(10):91-95.

[5]周澤炯,王國慶.數字普惠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0(11):72-76.

[6]張磊,吳曉明.數字化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機制、困境與對策分析[J].理論探討,2020(5):110-114.

[收稿日期]2023-06-03

猜你喜歡
數字金融融資約束中小企業
普惠金融視角下縣域數字金融發展研究
區塊鏈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影響
中國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現狀與建議
農戶融資約束的后果分析
融資約束:文獻綜述與啟示
盈余質量對投資效率影響路徑的理論分析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