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璦琿城半日

2024-04-10 05:02蕭煙
現代青年·精英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陳列館黑河黑龍江

蕭煙

若說中國地圖形似一只公雞,黑河則處在公雞的眼睛位置。這是一座邊境線上的城市,按說公雞的眼睛長在兩側,地圖上的對應位置仍舊是黑河轄區。作為地級市,黑河總面積5.44萬平方公里,比海南省或者臺灣省的總面積都要超出三分之一,總人口卻只有168萬,真正地廣人稀。

列車在大清早駛入黑河境內,所見到的大地略有起伏,整體還是一片坦蕩的平原,依稀看到一些山丘。犁開的地表,里面的土質仍舊是黑油油的,異常肥沃。即使在曾經的“北滿”概念中,這里的位置也要偏北,在中國傳統地理概念中屬苦寒之地,村莊依稀。

黑龍江就在這里靜靜流淌,歷史上多被稱作黑水或者黑河,如今就成了這座城市的名字。這里在歷史上活躍的人群都被稱作東胡,包括早期的肅慎、魏晉的挹婁、南北朝的勿吉,與唐朝的黑水靺鞨、“海東盛國”渤海國有著千絲萬縷聯系。宋元以來,這里又是遼人、金人、以及由“后金”發展而來的滿人發祥地之一,多為通古斯族群。相對中原王朝,這里非常偏遠,較難受到關注,但從來不缺乏史籍記錄。

當今,交通非常發達,飛機和火車很輕松就將我這個南方客送到北國邊陲,舉目所見,感覺既陌生又熟悉。原計劃當天就從這里出境,到對岸逗留兩天。卻因為沒有提前預訂,得在黑河耽擱一天。無所事事,得走一些地方,璦琿城遺址自然成了首選。

如今,黑龍江流域中心城市已移至黑河,璦琿城離黑河市區足有33公里??傉J為這是黑河境內一個重要景點,中心城區又叫愛輝區,可是找車前往璦琿城卻很費事。好不容易坐公交車到達汽車站,卻只到午后才有一班客車途徑璦琿,回來還不知道有沒有客車。時間有限,那就選網約車吧。約過兩臺嘀嘀,車主都問是否還坐車回來,因為那邊人少,基本是空車返回,他們寧愿選擇違約取消。

最終還是由一輛嘀嘀車送達,心想回來總該有客車吧,不然又得花七八十元打車費。

出了黑河城,在起伏的大地上,較少看到村莊,所見多是森林和空蕩蕩的耕地。道路七彎八拐,也有看到了汽車營地,可能夏天人氣要旺許多,而這時候氣溫已在零度以下。還好,長期承受過江南濕冷,在這里的體感溫度沒有想象中那么冷。

終于進了一個小鎮,道路不寬,街邊多是居民院落,沒有想象中的一個個臨街鋪面,仍舊相當于東北一個較大村莊,只是多了幾處單位。而一百多年前的璦琿城,就已經是黑龍江流域最大城市,“居民四萬,商賈三千”。如今,這里一派寧靜,像是在沉睡。

要進入古城遺址得拐一道彎,這條路與黑龍江垂直,路盡頭就是右岸,臨江處豎著一道牌坊。古城遺址就在道路南側,中心區為璦琿歷史陳列館,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基地,用地闊氣多了。大門外停了十幾輛小車,顯出一丁點人氣。

在我的印象中,名為陳列館,級別應該不會很高。但是這里承載了中國歷史上一段傷心往事,這段歷史載入了中小學課本,知名度甚高。該館1975年即已開館,歷史不算短,事實上,這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首批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沿著一條松樹林蔭道往里走,有近兩百米遠路程,兩邊是空地,左側近江岸的林木間,掩映著璦琿城遺址,可看到低矮的夯土墻垣。該遺址卻被稱作新城,因為老城位于江對岸,估計以之命名的璦琿河也在俄羅斯境內。1683年,清康熙皇帝諭令修筑瑗琿城。第二年,任命薩布素為第一任黑龍江將軍,管理地方軍政事務,駐地在瑗琿老城。因為江東與內地往來不便,又在第二年,即1685年,將軍衙門由江東遷往江西,即璦琿新城。

時間不成問題,可從容筑城。璦琿城在當時可謂黑龍江流域最大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相當于一個行省的治署,規模不小,有內城外郭。但是,正規的軍事部署就只蝸居在這一個點,兵力剛夠一千人,守著黑龍江流域一片遼闊坦蕩的土地,著實勉為其難。傲慢自大的清政府在當時邊防意識不強,而這時的北方鄰國卻處在全面擴張期。

1643年,滿清還沒入關,俄國人第一次侵入黑龍江。后來摩擦日多,康熙年間經過雅克薩戰爭,1689年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外興安嶺至海以南土地為中國所有。但是,清政府沒想過如何鞏固這塊土地,邊境線無軍戍守,璦琿一千余士兵主要用于征收地方貢賦,在以武力說話的冷兵器時代,稀里糊涂就丟失了大片國土。

如今,新城遺址也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陳列館就位于遺址公園內。其實,陳列館規格不低,規模不小,得攀登幾十級臺階方能進入大門。說是陳列館,其實也是一個地道的博物館,很大篇幅介紹了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先民,介紹了中國早期少數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的文明。大量玉器、陶器、青銅器、石器以及建筑構件,無一不與中原王朝息息相關,富有強烈的東方文化氣息。當然,陳列館的重心,還原了那段讓整個中華民族都心痛的記憶,最重要的介紹就是1858年簽訂的《璦琿條約》。

1858年,中法聯軍侵入中國,俄羅斯趁火打劫,以武力脅迫清政府簽訂城下之盟,即《中俄璦琿條約》,使中國喪失黑龍江以北土地60萬平方公里。1860年,俄羅斯又借機調停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國又喪失了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土地。黑龍江的中游由中國內河淪為界河,下游則完全淪為俄羅斯的內河,烏蘇里江則由中國內河淪為界河。這些土地都非常肥沃,如今成為俄羅斯的遠東戰略要地。

陳列館內,以蠟像還原了當年的談判情景。中俄官員在談判桌上對陣,一方成了豺狼,一方成了羔羊。因為滿清王朝的保守封閉,領土意識沒有覺醒,武器和思想都遠遠落后于俄羅斯,導致大量國土淪喪。

事情還沒完,因為在黑龍江與精奇里河交匯處的海蘭泡,以及精奇里河以南的江東六十四屯,還居住著數萬華人,他們仍舊接受清政府管理。到1900年,受義和團運動波及,俄羅斯大肆清理已歸屬于他們的這塊土地上的華人,通過大屠殺方式,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共七千多華人慘死于俄軍之手。沙俄侵略者還從南、北、東三面夾攻璦琿城,璦琿軍民奮起反抗,終因寡不敵眾,城池失陷。侵略者將這座相當于一個省會的城池付之一炬,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黑龍江的圍合下,璦琿城長期作為抗俄前線的一座孤城,就這樣悲壯地毀滅了。

陳列館中更多的情景,是再現俄羅斯強盜對中國人的驅趕、殺戮,有遍地的尸體,人們的血淚、哀號……一支支原住民,就以這種方式離開了祖輩生活的土地。

總之,陳列館的氣氛是壓抑的。在這么偏僻的地方建館,人們走來一趟還真不容易,館內著實沒看到幾個人。若不是因為“璦琿新城”遺址存在,估計這類陳列館也會設置在黑河市區。市區還結結實實開設了三家分館,分別為中俄藝術陳列館、黑河商會歷史陳列館、馬占山歷史陳列館??梢姯a琿陳列館級別不小,三館都得委身其名下。

陳列館外的廣場,還傲然矗立著一座魁星閣。據說,璦琿城被毀,只有這座魁星閣完整,代表著中華文明在邊地頑強敷教明倫的姿態。后來蘇聯紅軍進入東三省,直接開炮擊倒了閣樓,只剩二層塔身。東北解放,塔身又被當地居民拆了磚塊蓋房,只剩下墻垣。直到1983年,魁星閣才得以原址重建,如今看去還非常新,與遺址環境有點脫節。

我特意走到墻垣遺址的豁口瀏覽這遺址,這里可能是內城。百余年滄桑,墻垣已經成了一個土坡,上下都是樹林,在這冬季只剩下枯枝,凜冽蕭條,鳥雀蟲獸盤桓其間。

俄羅斯獲得了江東,設置阿穆爾州,州府就設在黑龍江與精奇里河交匯處的海蘭泡,俄羅斯取名布里戈維申斯克,即為報喜城,帶著俄羅斯人的心情。璦琿城被焚毀,海蘭泡對岸更便于通商,黑河口岸由此興起,從此成為中國黑龍江沿岸最大城市,也是中國對俄羅斯重要的邊境貿易城市。璦琿城從此衰落,甚至達不到一個鎮的規模,形似一個村莊。

走出遺址園區,外面道路筆直。順道來到江邊,中式牌坊的匾額上自左至右鐫刻著“筑城永戍”四個金字。在這里看到的黑龍江河道是筆直的,對岸只有森林,跟我在長沙湘江左岸看月亮島的情景差不多。那邊當年分布著江東六十四屯,如今全湮沒在歷史塵埃中。

歷史難以敘說,徒留嘆息。冬季江風吹面,的確像刀割一般,畢竟溫度到了零下。這時,本人也陷入困境,以為這么重要的景區,距城區不遠,坐個客車回城應該不成問題??杉词棺叩浇煌ㄖ鞯?,也不見有客車經過;停車場的小車也基本走光,難怪嘀嘀司機即使違約也不愿單程載客。在這極北,午后的天光沉沉欲暮,便伸手招呼路過的小車,想搭個便車也難。后來看到有車開進身后的加油站,那司機正好要進市區,才終于搭上了便車,不至于淪落在這座世紀前的遺址里過夜。

進入市區后,時間還早,又來到江邊,剛好走進當年的黑河口岸,這里也恢復了當年的牌坊。對岸,就是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即海蘭泡,曾經是中國人世代聚集的一個小鎮?,F在看過去,倒是清一色的俄式建筑,這邊的黑河沿岸建筑也大受影響。那邊有兩個大煙囪飄著白煙,應是供應冬季暖氣,明天我將穿過界河走進這座城市。

在這里,我也順道走訪了馬占山歷史陳列展、黑河商會歷史陳列館,倒也是收獲滿滿,感觸多多。

猜你喜歡
陳列館黑河黑龍江
某陳列館鑒定與改造加固研究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修繕開館
到張掖看黑河
Write a caption
在“統一戰線歷史陳列館”揭牌儀式上的講話
黑龍江棄風博弈
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 首推醫改問詢制
黑河的孩子(中篇小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