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盟背景下老年教育在線直播教學的實踐探索
——以寧波老年大學為例

2024-04-11 18:33高曉燕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錄播教學模式課程

□ 高曉燕

隨著互聯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發展,在線教育、移動學習、人工智能輔助等新的發展生態不斷涌現,觸發了教育模式變革,這成為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方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和國務院《“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均要求“要運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開展老年教育”“鼓勵老年教育機構開展在線老年教育”等。政策的相繼加持,給發展在線老年教育增添了“內部需求助推劑”。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現使老年教育傳統教育模式面臨挑戰,也成為老年教育開啟在線教育之門的“外部環境催化劑”。在內外相互作用下,發展在線老年教育也成為老年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老年教育的在線教學模式主要表現為在線直播、視頻錄播、電視空中課堂等。隨著2022年8月,寧波老年教育聯盟的成立,其在線直播教學實踐有了更大的平臺和空間,有效提升了老年教育在線直播教學的質量。

一、老年教育多元的在線教學模式

老年教育目前多數采用線上教育、線下教育、OMO教育(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融合)等教學形式。其中,線上教育多采用基于同步學習的在線直播和基于異步學習的視頻錄播,還有電視空中課堂等。多元的在線教學模式,為開展在線老年教育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可能和發展空間。

(一)基于異步學習的視頻錄播模式

視頻錄播模式是一種單向信息傳遞的異步在線教學模式,通常先由教師或專業公司預先設計和制作好教學資源,例如教學視頻、多媒體課件等,并以在線課程的形式將這些資源在網絡上進行共享。視頻錄播教學模式的特點,首先是各要素處于分離狀態。表現為教師、學員、教學內容等要素分離。特別是師生在時、空兩個維度上分離、不同步;其次是知識輸出到位。教師主要負責預先設計并開發學習資源,教學內容經過后期剪輯,畫面上能呈現教師較好的上課狀態;最后學員在線自主學習。學員可以自主安排并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但是,教學內容是固定的、統一的,不能動態調整,教學互動性差、學員反饋滯后。

老年教育的對象群體大多承擔了做家務、看管小孩等家庭任務,閑暇時間碎片化,視頻錄播模式課程很好地契合了老年學員的自主學習性。而且,大部分老年教育機構共享錄播的課程資源是以公眾號和網站為平臺,技術上操作相對簡單,平臺搭建也較為容易。因此,疫情期間大部分老年教育機構開展在線教學的起步更多地使用了視頻錄播模式。

(二)基于同步學習的在線直播模式

在線直播教學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實現的異地實時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它是以直播平臺為輔助,由教師、學員、直播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共同組成的一種教學形態。在線直播教學模式的特點,首先是教學形式多樣??梢云聊环窒?、課件演示、音視頻同步等;其次是交互性強,反饋及時。師生可以通過直播平臺的連麥通話或者發送文字的功能進行交流互動。教師可以根據學員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知識輸出面廣、靈活性高;最后是參與性高。直播教學更強調以學習對象為中心,注重個體的參與過程,可充分激發學員的存在感和積極性,能較好地還原線下上課場景。

對于老年教育的對象群體來說,由于在線直播教學的交互性、參與性,以及較好的場景感等特點,更能讓老年學員接受。但這一模式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同時,在線直播教學中,直播平臺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在線教學的主要技術依托。因此,如何讓老年朋友跨越“數字鴻溝”,順暢地使用直播平臺,成為老年教育在線學習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二、寧波老年大學開展在線直播教學實踐

(一)在線直播教學探索之路

寧波老年大學網絡教學起步于2012年,通過學校網站開辟網絡學習渠道,先后開設了《養生與保健》《常用軟件應用》《數碼攝影后期處理》《毛筆楷書入門》等10多門課程,是較早開展老年遠程教育的學校。2020年初,面臨疫情造成的線下教學停滯和學員們學習需求的問題,學校踏上視頻錄播課程、直播互動活動及在線直播教學的多種在線老年教育的探索之路,經過一年半的摸索與實踐,于2021年9月正式推出寧波老年大學云學院,打造以在線直播、視頻錄播和OMO(線上線下融合)多種教學形式共同支撐的云上老年大學。

1.上線視頻錄播課程

2020年4月,在前期三個月對在線教學的模式、覆蓋面、課程的制作形式等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學校聯合鄞州老年大學、海曙區老年大學啟動了寧波市老年大學網絡課堂的云端教學計劃。在落實錄播網課的課程設置、教師選派、教學計劃和外拍單位等準備工作后,從7月中旬正式開始拍攝,經過一個多月的拍攝及后期剪輯制作,兩門課程于9月1日正式在寧波老年大學微信公眾號上線,免費向社會開放。上線首日課程的點擊量就達7500余次。截至目前,學校已經錄制具有寧波特色的,內容涵蓋智能生活、健康養生、音樂、書畫、旅游、詩詞、舞蹈、瑜伽、法律等內容的網課30余門,共300余節,已推送的課程推文訪問量累計突破40萬人次。

2.開展直播互動活動

2020年9月底,學校在信息技術系開展了在線直播教學試點。學校首先搭建“直播間”,配備了攝像頭、專業麥克風和直播軟件平臺,建立了信息技術系直播互動課堂。然后安排好主播和助理,由任課教師到校直播授課,系工作人員擔任課程助理和技術支持?;觾热葜饕才胖v授前期課程中的要點和難點,并且利用直播平臺的文本交流和語音交流功能為學員答疑解惑。在線直播互動課堂共直播21次,課程參與1580余人次,經過直播平臺數據的不完全統計,互動活動參與人數近600人,占信息技術系總人數的62.9%。同時,直播平臺具有回放功能,課程結束后有近2000人次觀看了課程回放。信息技術系還在電腦與手機使用基礎、玩轉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學習剛入門的班級嘗試了O2O教學模式——線下授課+同步直播,即讓線上操作困難的學員到校參加線下學習,能獨立參加線上直播學習的居家在線學習。這樣的模式,教師既要兼顧線上學員的聽講,也要兼顧線下學員的提問,對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3.初探在線直播教學

2021年9月,寧波老年大學云學院直播課堂應運而生。云學院直播課堂基于在線SaaS直播平臺——小鵝通來搭建,以線下模式的班級建制進行招生和管理,選擇開設老年朋友喜歡的聲樂類課程《學唱經典老歌》和信息類課程《家庭影視制作》。首期自9月10日開始招生,有531位學員進行了預報名登記,兩門課程預報名量分別達到了245人和393人,有107人同時報名兩門課程??紤]到直播課堂編班管理需要、直播平臺的流暢度,以及課后教師互動交流、作業點評等因素,因此每門課程錄取了預報名的前200位。第二期直播課堂開設4門課程,除第一期兩門課程外,增開了語言類的《一起來學普通話》和智慧助老的《玩轉智能手機》開放課。截至2022年5月底,云學院直播課堂共開設2期、4門,直播70余節次,班級建制學員近600人次,直播平臺用戶近9000人。其中,《玩轉智能手機》直播課免費開放,共直播14次,累計在線近4萬人次。

(二)在線直播教學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一年的在線直播教學初步探索,參與直播學習的老年學員反饋效果不錯。于是2021年11月,學校對云學院直播課堂學員開展了直播教學適應度、教學內容合適度、課程教學滿意度、教師教學方式和指導方法滿意度等10個方面問卷調查。

從調查統計數據來看,在線直播教學效果還是較為理想的,但也存在不少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問題。

1.直播平臺使用不熟悉、學員的智能設備操作能力弱

考慮到直播的流暢度、教學效果數據分析、學員學習評價和自建平臺的資金等問題,學校采用了SaaS直播平臺。這類平臺普及度不高,雖然在直播前,學校在公眾號發布了《寧波老年大學云學院直播課堂操作指南》,錄制了直播課堂的操作演示視頻,也提前建立了直播教學班的班級微信群,在群內進行說明和指導,但還是有部分老年學員因互聯網和移動設備操作能力偏低,無法實名綁定而不能正常進入直播“教室”學習,這讓部分老年學員還未開始學習就被澆了一盆冷水。后續平臺的操作問題也屢見不鮮,例如直播互動連麥連不上、不知道直播平臺如何在PC端操作、不知道將直播畫面如何投屏到電視等等。

2.在線直播教師的角色定位不清、教學互動環節欠佳

對于任課教師來說,純線上的直播教學也是初次嘗試,沒有經驗。直播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在教學技術、教學方法上不夠熟悉,在教學心理上存在不適感。大多數教師把傳統課堂上的講課方式,習慣性地運用到在線直播課堂中,而直播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員不能直接交流,無法觀察到學員的表情變化,因此教師容易忽視語音語調、表情及肢體語言的演繹配合。甚至出現了教師對著屏幕不間斷地講解,沒有和學員互動,導致變相成了視頻錄播教學。也因為教師面對的是機器鏡頭,學員面對的是屏幕,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缺失,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在線直播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直播教學的主導者,還需要做好在線直播的技術支持工作,在講解內容的同時關注留言欄,給出反饋等,這對教師的各方面素質提出了新要求。

3.教學反饋不夠及時、學習效果跟蹤不夠緊密

由于在線直播過程中,教師不能及時觀察到學員的反饋,學員也由于文本互動輸入慢而交流較少,造成了學員聽課存在隱匿性,教師無法及時評價學習效果,從而不能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學習效果的反饋有滯后性。課后,直播平臺雖然能給出一些學員聽課的數據,但大多數的數據只能反映學員在線時長、出勤率等。另外,學校對于平臺中學員的學習數據分析和學習跟蹤反饋不夠及時,致使學員學習熱情、主動性、持續性都有所降低。

4.班級管理缺乏有效管控、意識形態安全需要有效監管

由于在線直播教學班級的管理問題,班級對學員人數考勤無法有效控制。另外,課堂中存在自由言論“失度”的問題,還有學員意見和建議表達方式不妥,師生間或學員間產生沖突等問題,這些也需要有效監管。

三、在線直播教學的改進策略

雖然在線直播教學避免了視頻錄播教學的單向輸出,但是在現有的直播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特別是學員間的交流通常是不同步或有限的,這與線下教學存在很大差異。在線下教學環境中,學員可以便捷、自然地開展交流互動,這種真實、自然且社會化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知識的有意義建構,而且能讓師生獲得良好的教學體驗,也是老年學員最希望在老年大學獲得的幸福感。因此,筆者認為,未來的老年教育在線直播教學模式遠期和中期分別可以以下兩種模式作為發展。

(一)虛擬課堂互動直播教學模式

虛擬課堂是一項同步的、由教師授課、基于互聯網系統的遠程教育模式。首先,虛擬課堂能夠實現教師、學員、教學內容等要素的同步呈現,師生可以通過視頻、語音、文本等媒介實時地感知到彼此的存在以及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信息。再則,虛擬課堂可以及時、自然地開展交流互動,師生雙方更能獲得沉浸式的教學體驗,從而有助于創建更加逼真的教學情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最后,虛擬課堂支持師生間的多模態自然交互以及各種教學活動的便利開展。但是,虛擬課堂互動直播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賴信息技術的發展,目前尚未得到普及。

(二)OMO教學模式

就現階段而言,老年教育線下教學形式仍是滿足老年人學習心理的重要支撐模式。在之前的問卷調查中,有29.4%的學員提出了“直播教學后安排部分線下教學或者交流活動”的建議。因此,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更能被廣大老年學員接受,可以成為在線教學模式的中期發展方向。如果說,傳統課堂教學與在線直播教學是光譜的兩個端點,那么OMO模式是在兩個端點之間二者融合程度的體現,是實現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互補,既保持了在線直播的先進性靈活性,也保持了傳統線下教學強大的參與感。

作為文化養老主陣地、終身教育重要一環的新時代老年教育,要緊跟時代步伐,通過“互聯網+”和老年教育數字化改革,不斷研究和探索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老年教育教學模式,積極推進在線老年教育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豐富、更多樣、更現代、更便捷的學習方式,讓老年人“時時可學、處處能學”成為“精神富足”“浙里長壽”的最亮底色。

猜你喜歡
錄播教學模式課程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GB/T 34611—2017《硬質聚氨酯噴涂聚乙烯纏繞預制直埋保溫管》錄播宣貫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錄播系統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改善錄播的教室環境,提高錄制的聲畫質量
納加軟件推出高清便攜錄播機NLB-500P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