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大學“公開研究課”的實施方法

2024-04-11 18:33龍志斌薛根生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研員教研評價

□ 龍志斌 薛根生

公開研究課的實施方法是指在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的過程中各相關因素的質量、運用、配合的計劃、組織、安排、準備等實踐操作的技能和藝術,包括目的宗旨、方向指導、教學行為、評課活動、支持服務、評價機制等諸多方面。長沙市老干部大學在10余年的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實踐中有一些體會,如:充分準備是公開研究課效益最大化的前提,精心操控活動過程是圓滿達成目標的關鍵,開好評課會議是提高效益的不二法門。

一、關注指導

執教者、聽課者、組織者長時間、深入、充分的準備,是保證公開研究課效益最大化的前提。關注并精心指導是“充分準備”的核心工作,是獲得高效的首要條件。所以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一定要做好指導工作。

1.開課指導。一節公開研究課要經過授課教師認真備課,多次修改,然后眾多同行、專家、領導聽課,再聚眾評課等繁復的過程。公開研究課必須確定研究方向,聚焦現實問題。公開研究課雖然是由授課教師個人首先獨立備課的,但是此前一定要與學校教研員商量。這個商量的過程就是一種指導。教研員要根據長遠的教研計劃以及課堂現狀中存在的問題,考慮執教者本人的特長、素質,由組織者物色執教者或者在自愿申請者中選擇合適人選,改變了單純讓教師展示個人教學風采的弊病。這樣公開研究課的內容和方法都聚焦問題,然后依據問題選擇教材,設計方法,實施教學;再通過全體參與、反思對話和方向指導的評課,架起教育行為與教育認識的橋梁,去建構、完善、優化授課教師和聽課教師的學科知識和教學技能,幫助教師成為教學能手、骨干、名師。

2.上課指導。就一節課來說,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過程的設計、教案的撰寫乃至媒體的使用、課件的制作等都應該由執教者來做。但是作為公開研究課,為了符合該次公開研究課的目標要求,教研員作為組織者應主動積極參與指導,必要時還可以組織部分同科教師特別是系主任一起進行研究。執教者綜合大家的意見,形成教學設計初稿,送教研員審讀。必要并有條件時,還可以試教(長沙市老干部大學選用的方法是在平行班級試教,一定要避免在已經試教過的班級重復上公開研究課),并聽取建議做進一步的修改,從而不斷完善教學設計,讓聽課的同行們獲得更好的啟發和學習效果。

3.因人而異進行指導。對于不同教師的公開研究課,要因人而異、各有側重予以指導:對科班教師,重在課堂組織和教學實施方法藝術的探索指導;對“能者為師”的教師,則首先幫助他們了解和練習課堂教學的必備環節和基本套路;對待年輕教師,要把鼓勵他們樹立經過努力能夠上好課的信心擺在首位;對骨干教師,可以在他們已成熟課程設計的基礎上強調新的突破;對名師,則提倡顯示個人風格和形成教學范式。經過指導后,教師們的公開研究課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講究過程

1.設置基本流程。每次公開研究課都必須嚴格執行“選課(含選人)—備課—上課—評課—發布述評”流程,缺一不可。

2.把握重點步驟。(1)選課。①選好所要研究的問題,明確主攻方向;②選好授課人;③選好教學內容。(2)上課。①備好課;認真鉆研,不憚修改;規范打印,聽課人員人手一份教案。②上好課:除授課教師要熟悉教案,進行流利施教之外,如果需要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一定要提前檢查和調試好設備和課件。經驗表明,多媒體運用的障礙是最容易影響授課教師情緒的。③聽好課:通知到人;安排座位;發放聽課本;必須有學員代表參加。(3)評課。①教師自我反思;②聽課人員各抒己見;③主評專家全面點評。

3.抓住效益放大。(1)教、聽、評人員和諧組合,各司其職;必有校長、副校長參加聽課并主持評課會議;評課會議一般不允許請假。(2)授課、聽課成員的“優惠待遇”:給授課教師增加講課金;發給聽課教師交通費,提供中(晚)餐;(3)同科教師完成“作業”(即聽課記錄):看通知,了解課題;讀教案,知曉內容;記筆記,對照反思;必評課,感悟交流(下評語或發言等);交自己的聽課記錄,不可缺交。

三、重視評價

有句話叫:“三分上課七分評?!痹u課活動是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的重頭戲、壓臺戲,是提升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效益的命脈之一。

1.修訂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是導向,科學、正確的評價標準可以給出老年教育課堂教學的樣板和范式。多年來,長沙市老干部大學在2004年就已經開始的關于老年教育課堂教學評價研究的基礎上,不斷結合實際,調整完善老年教育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與此同時,學校還考慮到課堂教學效益是以學員收獲的多少為考量標準的,因此讓學員參與“打分”。目前,學校在制定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評價量表時,從原來單一的“老年大學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擴大衍變成了“教師自評與專家評用”和“學員評課用”兩種評價量表。這樣,便于根據教學設計的方案,實施對教師教學全過程的全面審視和學員學習效果的有效監控。它強調了學員學習過程的體驗、進步和成功,對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思和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對改進教學,乃至改進教學管理,促進課程、教材、教師選用的不斷完善,都大有裨益。這種設計既能考察教師教學水平的優劣,又能檢查了解學員的學習成效,是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參照和依據,亦即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的根本宗旨。

2.嚴控評課過程。為了保證和提高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的高效益,必須堅持授課聽課結束后趁熱打鐵地召開與聚焦問題對口、聽評課教師和學員反思對話、專家點評指導的評課會議,以實現集思廣益、經驗升華的教研活動目標。

(1)必有授課教師自評。授課教師在教研員的指導下,經過認真鉆研教材、摸清學情,并反復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再經過課堂教學的實踐,會有不少體會和感悟。而且他們的感悟都是切身體會,非常寶貴,對同行會有很大的借鑒價值。許多時候,授課教師自評也能給大家的評課提供一些背景和說明。因此,在評課會上,授課教師必須說,而且要先說。

(2)強調聽課學員參評。學員作為課堂教學的學習主體,是全部教研活動的施與對象和效益見證者,是教學效果最權威的發言人。所以,要堅持讓學員參與評課。事實證明,很多學員的評課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比如曾經有一位學員就特別強調了課堂教學時間的科學分配,每次評課他都能夠就授課教師的教學步驟和占時比例評價教學的成敗得失。

(3)鼓勵聽課教師多評。公開研究課不僅要成為授課教師自我反思的契機,同時也要成為同行之間研討業務的絕佳機會,從而對促進教學改革和教師專業成長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因此,課前要為參加聽課的每一位教師都發放聽課記錄和反饋表,要求人人必須填寫,并于開完評課會議以后收回;同時鼓勵人人評課發言。要積極動員大家,不要求發言絕對正確,但態度一定要積極認真;不求面面俱到,也不求四平八穩,只需言之有物、言之有據就行。由于事先有要求,大家有準備,因此每次評課大家幾乎都是爭先恐后地發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優化專家總評。在整個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的過程中,在要求授課教師和聽課教師認真準備的同時,教研員更要精心準備,深入鉆研教材,廣泛翻閱相關資料,總覽老年教育課堂教學的全局和突出問題及對策,結合本次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的選課內容、教學方法、教師優勢,指導、幫助授課教師形成比較成熟可行的教學設計。就教研員的顯性功能和作用來說,每次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的評課會議中的“總評”是最具價值、最富影響的一步。如果說教師評、學員評是一種綜合評、全面評、自由評的話,那么,每次評課最后不可或缺的一個“規定動作”就是專家總評。因為它對執教者、聽課者、學員乃至學校領導和教學管理人員都將產生一定的關于教學效果優劣、活動效果大小和改革提升方向的明確無誤的指導作用。專家總評要在追求切實性、公平性和指導性、鼓勵性的同時,促使執教者和聽課者在公開研究課結束之后,樂于繼續探索,知曉怎樣前進。所以,這個“總評”是有講究的,是有重點的。重點是什么呢?筆者認為,重點應該緊扣三個方面:(1)呼應聚焦問題,直擊解決策略;(2)緊扣老年教育,強調特點特征;(3)結合本次課例,提出“應該”事項。若能達到這個標準,則能讓公開研究課教研活動圓滿收官,達成比較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歡
教研員教研評價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從一名教研員的視角看德國音樂教育(下)
從一名教研員的視角看德國音樂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為教研員“下水”擊掌叫好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