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好人向志蓉:帶著婆婆改嫁,親緣勝似血緣

2024-04-11 01:22
分憂 2024年1期
關鍵詞:關村孝心前夫

在內江市東興區雙才鎮三關村,49歲的向志蓉是有名的孝媳。17年前,向志蓉前夫遭遇車禍,不幸去世,留下了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女兒,三個女人相依為命。家中失去頂梁柱,盡管生活十分艱難,但是向志蓉自始至終沒有拋下婆婆,甚至改嫁時也帶上了婆婆。如今,在向志蓉和現任丈夫多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已經87歲高齡,一家人的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2023年底,向志蓉被評為2023年第四季度“四川好人”。

幼年失雙親 她把婆婆當親媽

“媽,你冷不冷哦,冷了要加衣裳哈?!背醮旱奶鞖膺€有些冷,向志蓉剛扔下地里的農活,頂著一頭汗水趕回家中,看到婆婆雷敏玉安然坐在凳子上,向志蓉這才放下心來,松了口氣?!八粋€人在家我不放心,我出去干活最多兩個小時就要回來看一下,不然心頭總感覺是‘懸起的?!毕蛑救亟洺=o鄰居這樣說到。

在雷敏玉的床頭,除了日常藥品,還放著餅干、蛋糕和飲料等等,這些都是向志蓉特意買的,為的是自己出去干活的時候,婆婆要是餓了,可以自己墊一下肚皮。雷敏玉年輕時頭部受過外傷,年紀大了之后經常出現眩暈,嚴重之時,神志不清,生活很難自理。為此,向志蓉幾乎沒有出過遠門,最近三四年一次也沒有回過遠在涼山的娘家。

其實,向志蓉口口聲聲喊的“媽”,是其前任丈夫的母親。上世紀90年代初,19歲的向志蓉從大涼山嫁到三關村,“我父母走得早,從6歲開始,我就跟著哥嫂生活。嫁到內江來,婆婆看我是個孤兒,待我像親女兒一樣?!?/p>

前夫家并不富裕,一年種的莊稼僅能填飽一家人肚子,沒有什么節余。一家4口人,更是擠在兩間石頭房子里,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內就下小雨,地面濕滑不堪,走在家里都要摔跤。好在婚后的生活還算和美,婆婆雷敏玉很體諒向志蓉,婆媳從來沒有紅過臉、拌過嘴,更別說是發生“婆媳大戰”了。有好吃的,婆婆都會叫上她,苦活、累活前夫也都搶著干,讓從小在苦水里泡大的向志蓉,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小時候看到別個都有爸媽,心里頭就酸酸的。結了婚,我也有爸媽可以喊了?!?/p>

一聲聲“爸、媽”甜到公婆心窩里,也悄然填補著向志蓉童年雙親早逝給她留下的缺憾,“那時候,真幸福,我真心把他們當自己的爸媽對待,一樣的孝敬一樣的愛?!?/p>

然而,好景不長?;楹蟛坏绞?,公公、丈夫先后因疾病和車禍離開了人世,留下年近七旬的雷敏玉和年幼的女兒與向志蓉相依為命。

真情永相依 帶著婆婆改嫁

前夫去世時,向志蓉才29歲,正值一個女人的花樣年華。身邊的親朋好友看見向志蓉帶著一老一小艱難度日,紛紛勸她改嫁,找個依靠,共同撐起這個家。起初,向志蓉死活不肯,不愿意丟下婆婆。最終,向志蓉同意改嫁,不過她有一個條件,再結婚一定要帶著婆婆一起,不接受的就不考慮,“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有她一口!”

2006年,向志蓉和同為三關村村民的張優利組成了新的家庭。那時,張優利的母親健在,向志蓉嫁過去后,兩個“婆婆”一起照顧,一視同仁,不管是吃的,還是穿的,她每次都是一人一份,用老百姓的話說,叫做“一碗水端平?!?/p>

再婚后幾年,張優利的母親因病癱瘓,臥床不起,需要人照顧,這事理所當然地落到了向志蓉的頭上。一天三頓飯,向志蓉都是做好了,走幾百米的田間小路,端到老人床前,喂給婆婆吃,還要給婆婆擦洗身子。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向志蓉做到了,一直到2014年婆婆去世。至今,老公的三個姐姐都很感激她,稱贊她有大愛,有孝道。

將心比心,丈夫張優利很感動,他也把向志蓉“帶過去”的雷敏玉當作親媽對待。每當向志蓉干活回來晚了,他主動給雷敏玉打水洗臉、洗腳,還把飯做好端到桌上,照顧老人吃下。

向志蓉對待老人有孝心,村里人有目共睹。盡管已年過八旬,意識有些不清醒,但在村民的眼里,雷敏玉一直衣著干凈整潔,精神狀態良好。在東拼西湊建了新房后,向志蓉專門把一間向陽的房間留給婆婆,屋里收拾得整整齊齊,沒有異味。冬天,老人起夜不便,雷敏玉就把尿桶放到房間,白天再提出來倒掉。老人頭暈嚴重時,向志蓉就陪老人一起睡,貼身照顧,細致周到。

兩次施援手 孝心感動眾鄉親

讓三關村黨支部書記張平贊賞有加的是,向志蓉很舍得花錢給老人看病,“只要她認為有希望,就會盡最大努力去醫,絕不輕言放棄?!?/p>

其間有兩次,雷敏玉病重,差點沒有救回來,幸虧向志蓉想方設法,四處借錢,加上民間土方子,硬把老人從“鬼門關”拉回來,很多村民聽說后,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這“簡直是奇跡?!?/p>

一次是在2014年,張優利的母親去世。同年,雷敏玉突發疾病,大口大口吐血。向志蓉急忙找人把婆婆送到醫院。誰知到了醫院,血還是止不住。醫生看了直搖頭,讓向志蓉連夜把老人拉回家,“不然很可能挨不到家門口人就沒了,這事得趕緊?!?/p>

多次詢問和請求醫生救治無果后,向志蓉含著熱淚找了一輛三輪車,將奄奄一息的雷敏玉拉回家里。

但是,向志蓉始終不相信婆婆會就這么“走了”,當她聽人說一種草藥熬水可以止血,于是天不見亮就去田間挖草藥,煮水讓雷敏玉服下。結果不出幾天,雷敏玉的病情竟然真的開始好轉。見到婆婆“起死回生”,向志蓉不敢大意,她厚著臉皮,東家借幾百,西家湊幾十,去醫院開了幾千元的藥物,讓雷敏玉配合服用,以觀后效。就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雷敏玉慢慢地好了起來。

殊不知,一年后,雷敏玉再次出現大吐血,醫生說,如果要做手術,需要八九萬元。這對于大字不識、僅靠務農為生的向志蓉和丈夫來說,無異于一個天文數字,但她還是想竭盡全力,借錢給雷敏玉看病。

最終,醫生被她的誠意和孝心所打動,建議先服藥保守治療試試。這一次,治療又花了數千元,大部分都是向志蓉找鄰居、找賣菜同行借的。好在雷敏玉再次挺了過來,直到現在,也沒復發。

如今,向志蓉一兒一女都已外出打工,她和丈夫張優利因為照顧雷敏玉,沒有外出,選擇在家中務農。為了掙錢還債,夫妻倆種了五六畝菜、七八畝玉米,還喂了雞鴨兔等家禽。

兩口子起早貪黑,土里刨食,雷敏玉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當意識清醒的時候,閑不住的她也會用不靈便的腿腳,摸索著幫向志蓉干點力所能及的活。雖然說不出什么華麗的語言,但向志蓉心里明白,“婆婆媽還是心疼我的,這個我能體會到!”

有時,雷敏玉也會想起遠嫁的女兒和去世的兒子,感到孤單,說些胡話。每當遇到這樣的情形,向志蓉總是安慰她道,“媽,你就放心吧,不管你兒子在不在,我對你都會和從前一樣好,會給你養老送終?!?/p>

對于未來,向志蓉有很多愿望,但不管怎樣,她都不會落下婆婆雷敏玉,她說:“我媽命苦,一個兒子早早就走了,現在我們生活才有點起色,只希望她能多活幾十年,享受一下而今的好日子!”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也是社會穩定的要素。向志蓉用孝心詮釋真情,讓親緣勝似血緣。

來源:四川文明網

猜你喜歡
關村孝心前夫
讓時間醫治我心頭的傷痛
聞喜關村
人格侵權禁止令:不準前夫網絡暴力
夢想在關村起航
——記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襄汾縣古城鎮關村黨支部書記王晉剛
東梓關村體系化修復古建筑群
和前夫離婚20年再見面仍是朋友
排毒孝心湯
用愛和孝心撐起一個家
古韻新居
孝心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