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成功交易主要做法

2024-04-11 17:23李智廣吳娟鐘小劍王海燕盧順發
中國水土保持 2024年3期
關鍵詞:首單長汀縣碳匯

李智廣 吳娟 鐘小劍 王海燕 盧順發

[關鍵詞] 首單;交易;碳匯;水土保持;長汀縣

[摘 要] 2023年12月7日,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在福建長汀簽約成交。此創新之舉對推進水土保持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標志和示范意義,為推動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提供了實踐案例。主要做法是:①積極開展碳匯研究和頂層設計,為項目碳匯監測核算提供支撐;②廣泛開展調查研究,選定碳匯監測核算試點項目;③建構上下協同工作團隊,科學開展試點項目監測核算;④選定碳普惠交易平臺,開展碳匯初始登記;⑤開展協調工作,撮合項目碳匯交易出讓方和受讓方;⑥大力組織宣傳推廣,發揮首單交易示范作用。

[中圖分類號] S157[文獻標識碼] CDOI:10.3969/j.issn.1000-0941.2024.03.002

[引用格式] 李智廣,吳娟,鐘小劍,等.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成功交易主要做法[J].中國水土保持,2024(3):4-7.

2023年12月7日,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在福建長汀簽約。簽約儀式上,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監督方長汀縣人民政府、出讓方長汀縣國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與受讓方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交易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項目碳匯10萬t,總價180萬元。福建省水土保持監測站率先在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開通水土保持碳匯專項賬戶,用于今后全省乃至全國水土保持碳匯的存儲和交易。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福建省水利廳、龍巖市委市政府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10余家中央媒體和福建省級媒體對此次交易進行了宣傳報道。

“福建長汀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成功簽約”被中國水利報社第十三屆年度“中國水利記憶·TOP10”評選為2023年水利十大新聞之一,被水利部確定為“回眸2023·水土保持”重大事件之一。這是水土保持領域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的具體舉措,在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手發力,推進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標志和示范意義,為進一步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推動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提供了實踐基礎。水利部將進一步推動建立全國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1-2]。

長汀縣水土保持項目碳匯監測核算試點項目組全面研究,并咨詢和征求相關方面意見,總結出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的主要做法,以期充分發揮全國首單交易的示范作用,為扎實做好水土保持項目碳匯的監測、核算和交易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1 積極開展碳匯研究和頂層設計,為項目碳匯監測、核算提供支撐

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印發,就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作出全面部署。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在“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中要求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2022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要求圍繞水土保持碳匯能力等,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建立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將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制定、完善水土保持碳匯能力評價指標和核算方法。

水利部積極貫徹“雙碳”國家重大戰略的部署要求,2021年初組織開展水土保持碳匯研究,積極主動參與國家層面碳匯工作,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加快推進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鞏固提升水土保持碳匯能力,在2021年和2022年年底分別形成年度研究報告,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國家林草局等部門和有關院士、專家進行咨詢。目前,已在水土保持碳匯的基本概念、作用機理與途徑、特征、區域碳匯能力評估、項目區碳匯方法學編制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3-7]。這些研究與實踐,對科學開展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項目碳匯監測、核算與交易發揮了科學指導和技術奠基的作用。

2 廣泛開展調查研究,選定碳匯監測核算試點項目

自2021年初起,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組織福建省水土保持監測站、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森林碳計量技術開發應用工程中心)開展碳匯工作調研,先后赴福建省三明市水利局和林業局、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林業局、福建省長汀縣樓子壩國有林場、福建三明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福建省上杭白砂國有林場森林經營碳匯實驗林基地,以及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考察調研林業碳匯項目的設計、實施、審定、碳匯量計量、核證與交易的典型實踐,了解學習“林業碳票”“農業碳票”“碳匯+”(林業碳匯+中和活動、鄉村振興、生態司法、生態保險)的實施機制,交流研討水土保持碳匯監測與核算方法,分析探討碳匯交易機制,探尋碳匯交易試點對象。

從有利于開展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的角度出發,項目遴選主要考慮4個方面:①項目所在區域水土保持機構具有實施試點的強烈意愿和積極性,完整準確全面地理解“雙碳”戰略,牢固樹立和積極踐行“兩山”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②項目所在區域長期堅持不懈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項目的治理歷史數據清晰、工程區邊界清晰、水土保持措施維護良好并充分發揮效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③項目所在區域具備撮合碳匯交易的條件,具有熱心支持生態保護、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單位,并有購買碳匯量、實現碳中和的意愿;④項目所在區域在碳匯項目開發和碳匯交易方面積累了成功案例,取得顯著成效,具有專業的項目開發、交易撮合、登記備案等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全國首單交易的項目所在省、縣和小流域分別為福建省、長汀縣和羅地河小流域,都具備上述主要特征。福建省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和試驗區,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孕育地之一[8-9],是全國8個碳交易市場試點省份之一,出臺了《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實施方案》,有效推動了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和福建林業碳匯交易,相關市縣開展了碳匯價值實現的創新嘗試(如三明林業碳票[10-11],農業和海洋碳匯交易[12-13])。長汀縣被譽為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面積24.67 km2,經過連續20 a重點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機結合、因地配置,發揮了良好的蓄水保土效益,植被全面恢復、生長良好,水土流失面積顯著下降,2022年水土保持率達95.4%,生態系統質量明顯提升。

3 建構上下協同工作團隊,科學開展試點項目監測、核算

按照《2022年水土保持工作要點》[14],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組織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會同福建省水利廳,組建了由福建省水土保持監測站、龍巖市水利局、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等部、省、市、縣4級水土保持機構和福建師范大學參與的“政產研學用”工作團隊。其中,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主要負責項目監測與核算試點研究總體策劃、技術指導和全流程質量管理;省水利廳主要負責落實工作經費,組織省水土保持監測站和福建師范大學實施監測、核算和成果資料編制;龍巖市水利局和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主要負責野外監測條件保障、交易主體溝通協調和交易落地。大家各司其職、上下協同、通力合作,全面推進水土保持項目碳匯開發、監測與核算、交易等全流程的探索實踐。

項目組研究制定了羅地河小流域碳匯監測與核算技術路線(見圖1)。在小流域,采用系統網格法,按公里格網布設34個20 m×20 m的調查樣地(施肥馬尾松林地2個、撫育管護馬尾松林地15個、水平階整地馬尾松林地6個、封禁治理林地3個、板栗林地5個、楊梅林地2個、基線情景1個)(見圖2)。在每個樣地內,詳細調查樹種、樹高、胸徑、林齡、郁閉度、種植方式、林況及其他立地因子,對0~100 cm的土壤分層(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100 cm)取樣。對植被碳庫,采用手持雷達和機載雷達RIEGL VUX-240全面清查小流域樹木的樹高、胸徑等數據,結合地面調查數據,分析計算各種土地覆被類型的植被碳儲量與碳匯量。對土壤碳庫,基于樣地位置與土樣分析測定結果,用反距離加權法對土壤碳儲量進行空間插值,獲得空間分辨率為20 m的土壤碳儲量空間分布情況,分析計算土壤碳儲量與碳匯量。經監測核算,2022年該小流域水土保持林碳儲量增加了13 936 t(C當量),土壤碳儲量增加了16 635 t(C當量)。經過20 a治理,

各種水土保持措施在充分發揮基礎效益之外,顯著鞏固和提升了小流域生態系統的碳儲存能力,碳儲量共增加了30 571 t,即可用于交易的碳匯量約11萬t(CO2當量)[7]。

4 選定碳普惠交易平臺,開展碳匯初始登記

在福建省,碳匯交易平臺有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及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前者是政府主導型碳排放權交易平臺,作為全國8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市場之一,主要提供福建省碳排放配額、福建林業碳匯及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3類交易品種[15],也開展企事業單位碳中和的交易;后者屬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碳交易市場,作為國務院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驗收通過的交易機構,充分挖掘市場需求,根據國際組織、各類活動和企事業單位自愿實現碳中和的需求,建立全方位、多要素的生態交易大平臺,開發過全國首單農業、海洋的碳匯自愿減排交易,在生態類方法學鑒定、交易撮合與市場開拓等方面經驗豐富,其“生態司法+碳匯補償”模式已推廣應用至寧夏、陜西等地[16]。鑒于水土保持項目碳匯起步晚,登記交易等需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前行,為確保全國首單交易走成、走好、走響,按照交易機制活、市場信心足、交易經驗豐富的原則,選擇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作為交易平臺。

選定碳匯交易平臺后,便開始進行碳匯初始登記,涉及登記平臺設立、方法學備案和碳匯初始登記等環節。開通水土保持碳匯專項賬戶,即設立初始登記平臺,打造水土保持和碳匯交易平臺之間的直通機制,成為水土保持碳匯出讓方的“倉庫”和受讓方的“便利店”[17]。以相關機構備案的碳匯方法學為主體框架,項目組編制完成《南方紅壤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項目碳匯方法學V001》,經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組織專家論證備案。填寫初始登記申請表,附具碳匯監測報告、核證報告、碳匯持有方身份證明、碳匯項目對應標的權屬證明等。羅地河小流域項目碳匯監測報告和核證報告由項目組成員單位分別編制出具,經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審核簽發、掛牌出售。

5 開展協調工作,撮合項目碳匯交易出讓方和受讓方

出讓方即碳匯權持有人,應根據項目土地的權屬人和項目實施主體等綜合確定。羅地河小流域的土地權屬人涉及長汀縣河田鎮的羅地、露湖、南塘、窯下、朱溪和伯湖6個村民委員會,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長期由縣政府出資并組織實施。項目組深入6個村,反復溝通交流,仔細調研宣傳,在縣委縣政府和河田鎮政府全面協調下,6個村民委員會簽署“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碳匯項目權屬證明及減排量項目申報和收益使用的委托協議”,全權委托長汀縣國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進行項目碳匯申報、交易并代為持有相關權益,收益應由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和河田鎮人民政府監督,投入羅地河小流域的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當中。由此,既建構了一個統一的權益與責任對應的出讓方,又明確了落實權益與責任的監督方。出讓方長汀縣國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經龍巖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縣管國有企業,一直以來負責和從事縣委縣政府交辦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林業資產運營管理與民生事業等業務。本次碳匯交易的收益將全部用于長汀縣后續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項目,將進一步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受讓方主要來源于自愿實現碳中和、具有相應經濟實力的各類活動主辦方、企事業單位。經龍巖市水利局、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充分溝通、協調,撮合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購買碳匯量。前者長期以來重視生產建設活動的水土保持工作,直屬的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獲評2021年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18];后者是福建省稀土產業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稀土的分離、精深加工和功能材料研發與應用,一直熱心于生態保護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出讓方和受讓方分別提供水土保持碳匯交易申請表、碳匯交易協議、身份證明(機構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在交易平臺交易簽約并登記備案。

6 大力組織宣傳推廣,發揮首單交易示范作用

為全面宣傳全國首單交易活動,進一步強化和突顯水土保持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中的作用,展現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經過20多a治理,從“濁水荒山”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美麗嬗變,引領水土保持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為推動水土保持碳匯納入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營造氛圍,水利部和福建省水利廳協同,全面研究制定宣傳方案,邀請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日報社、中國水利報社等媒體采訪,刊發宣傳文章和新聞報道,并在中央電視臺、福建電視臺、龍巖電視臺等播放相關報道。全面的宣傳活動,充分發揮了首單簽約成功的示范作用,全國多地表示了開展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的意愿,這將進一步鞏固提升水土保持碳匯作用和增匯能力,促進完善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提升供給更多更優蘊含水土保持功能生態產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中國水利.讀者評出“英大長安杯”2023水利十大新聞[EB/OL].(2024-01-11)[2024-01-11].http://www.chinawater.com.cn/newscenter/kx/202401/t20240111_1036791.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回眸2023·水土保持[EB/OL].(2024-01-11)[2024-01-14].http://swcc.mwr.gov.cn/sbnews/202401/t20240111_1701015.htm.

[3] 李智廣,王海燕,王雋雄.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下水土保持碳匯的機理、途徑與特征[J].水土保持通報,2022,42(3):312-317,380.

[4] 李智廣,王雋雄,王海燕.區域水土保持碳匯能力評估的指標體系[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23,21(1):64-72.

[5] 李智廣,成輝,劉朱婷,等.廣東省2021年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碳匯能力評估[J].中國水土保持,2023(3):1-5.

[6] 李智廣,成輝,方怒放,等.淤地壩保碳、減排、增匯作用與其能力評估[J].水土保持學報,2023,37(4):1-6.

[7] 鐘小劍,成輝,李智廣,等.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碳匯能力監測評價:以福建省長汀縣羅地河小流域為例[J].水土保持通報,2023,43(5):304-311.

[8] 黃承梁,黃茂興.論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的孕育地與發源地[EB/OL].(2021-12-10)[2024-01-22].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art_id=17630272126640064005&ptype=-1&item_id=17630272126640064005.

[9] 陶建群,周艷.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兩山”理論孕育地福建將樂生態文明建設創新實踐[EB/OL].(2022-04-29)[2024-01-22].http://fj.people.com.cn/n2/2022/0310/c181466-35167678.html.

[10] 三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三明市自然資源局,三明市生態環境局,等.關于印發《三明市林業碳票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明林綜〔2021〕26號[Z].三明:三明市林業局,2021:1-10.

[11] 人民網.全國人大代表、三明市委書記余紅勝:建議大力發展林業碳匯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EB/OL].(2022-03-10)[2024-01-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875332731480557&wfr=spider&for=pc.

[12] 顏之宏.種茶也能參與“碳交易”?農業碳匯平臺為廈門茶農增收提供新思路[EB/OL].(2022-05-06)[2024-01-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2045875770808992&wfr=spider&for=pc.

[13] 林蔚,陳旻.生態優等生的“藍碳”實踐:福建海洋碳匯發展觀察[EB/OL].(2023-02-28)[2024-01-17].http://www.fujian.gov.cn/zwgk/ztzl/sxzygwzxsgzx/sdjj/lsjj/202302/t20230228_6121786.htm.

[14] 水利部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2年水土保持工作要點的通知:辦水?!?022〕24號[EB/OL].(2022-02-07)[2024-01-17].http://swcc.mwr.gov.cn/sbnews/202202/t20220207_1561376.htm.

[15] 福建省經濟信息中心.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EB/OL].(2016-12-23)[2024-01-18].http://xxzx.fujian.gov.cn/zxgk/cgzs/201612/t20161228_714435.htm.

[16] 余乃鎏,陳博.力創“碳匯+”生態司法新格局 廈門設立生態司法公益碳賬戶[EB/OL].(2022-08-30)[2024-01-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578114088443146&wfr=spider&for=pc.

[17] 遲誠.當綠水青山變成“真金白銀”[EB/OL].(2023-12-13)[2024-01-18].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12-13/doc-imzxwaau9824551.shtml.

[18] 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網.紫金山金銅礦聯合開發項目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EB/OL].(2022-03-17)[2024-01-18].http://www.swcc.org.cn/ztbd/gjstbcsf/sfgc/2022-03-17/73106.html.

收稿日期: 2024-01-29

基金項目: 水利部重大科技項目(SKS-2022083);福建省水利科技項目(MSK202311)

第一作者: 李智廣(1966—),男,陜西岐山人,正高級工程師(二級),博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碳匯、監管、監測、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與科研等工作。

E-mail: lizhiguang@mwr.gov.cn

(責任編輯 徐素霞)

猜你喜歡
首單長汀縣碳匯
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在福建長汀簽約
夏收“豐景”
山東海洋順利完成中國首單LNG船-船同步加注業務
無錫首單知識產權海外保險落地
長汀縣優質煙葉種植氣候適宜性分析
四川桑園歷史碳匯的評估工作完成
高生豬“保險+期貨”規?;椖?山西完成首單理賠
山西省碳匯造林及碳匯交易發展研究
福建省長汀縣鳥類資源多樣性與區系分析
青陽林場不同林分類型碳匯計量及碳匯價值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