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最想成為誰

2024-04-11 07:26薛法根
小學語文教學·會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花園里景象巨人

薛法根

板塊一? ? 花園的變化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巨人的花園》。作者是英國作家王爾德,譯者是巴金。想象一下:巨人究竟有多大?

生:有可能比這個樓還高。

生:我覺得巨人單手就可以把100個人托起來。

師:太厲害了,很強大。

生:我覺得巨人可能跟摩天大樓一樣高,一

樣大。

師:在巨人的眼里,我們普通人就像螞蟻一樣,或者就像我們的一根手指頭那么大。巨人很強大,他的花園也很大。奇怪的是,這個花園一年只有兩個季節:一個是春季,一個是冬季。請你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春天的景象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冬天的景象在文中又出現了幾次?

(生邊讀邊做記號)

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春天的景象,出現了幾次?

生:請大家把目光轉移到第2自然段,第2自然段寫的是春天。

生:還有第11自然段,上半部分寫的也是春天。

生:還有第13自然段的下半部分寫的也是春天。

師:這部分中有一個句子告訴我們是春天,

請你讀一讀。

生:(讀)春天也跟著一起回來了。

師:都找到了吧?這是第三次。非常好!請你繼續說冬天的景象。

生:第7自然段寫的是冬天。

師:段中出現了一個短語,就是“冬天的景象”。這是第一次。

生:還有第11自然段的下半部分寫的是冬天。

師:這里有沒有“冬天”這個詞?

生:有,“只有一個角落還是冬天”。

師:對了,找到這句話就找到了第二次。

生:第13自然段的上半部分寫的也是冬天。

師:請你把這一段讀一讀。

生:(讀)他輕輕地走下樓,靜悄悄地打開前門,走進花園里,孩子們看見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園里又出現了冬天的景象。

師:又出現了一個冬天的景象,這是第幾次?

生:(齊答)第三次。

師:讀書非常細致、用心。巨人的花園什么時候變成了春天的?什么時候又變成了冬天?請你們一邊讀課文,一邊填寫這張故事地圖(見圖1)。同桌合作學習,用一個短語概括決定季節變化的原因。

圖1

師:現在我們交流一下??梢赃@樣講:什么時候,花園變成了春天;什么時候,花園變成了冬天。

生:花園變成春天。第一次,是巨人不在的時候,孩子們來玩,花園就成了春天;第二次,孩子們偷偷從墻上爬進花園時,也是春天。(師插問:從什么地方爬進來?)從墻上的小洞里偷偷爬進花園,花園就成了春天。最后一次,巨人發現自己比較自私,幫助了那個正在哭的小男孩,然后其他的孩子就不怕他了,于是花園重新變回了春天。

師:第三次可以說得更加準確一點,巨人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幫助了孩子。

師:“幫助”這個詞有點抽象,要講具體的事件。

生:我的想法是巨人接納了小孩子,讓他們在花園里玩。

師:“接納”這個詞也有點抽象,要講具體的事件。

生:我的想法是巨人把孩子放到樹枝上的時候,花園變成了春天。

師:建議把“放”改成“抱”。掌聲表揚!這叫會讀書,會概括。第三次——

生:巨人把小男孩抱到樹枝上,花園又變成了春天。

師:好的!花園變成冬天的原因呢?

生:第一次,是因為巨人發現孩子在他的花園里玩,很生氣, 趕走了孩子,還在外圍砌了一堵高墻,不讓孩子們進去。這時花園就變成了冬天。第二次,是孩子們害怕巨人,巨人從屋里出來時嚇走了孩子們。(師插話:嚇走孩子們,準確?。┑谌?,是因為小男孩到不了那棵桃樹上,那棵桃樹周圍就都是冬天。

師:不錯!現在請你們(指一對同桌)用上“當什么的時候,花園變成了什么”這個句式,連起來概述一下這個童話故事。

生:當巨人不在的時候,孩子們來到花園里玩,花園這個時候是春天。

生:當巨人趕走了孩子們,并在周圍砌了一堵高墻時,花園里是冬天。

生:當孩子們從墻洞里偷偷爬進花園時,花

園又是春天。

生:當孩子們玩耍時,巨人從房子里出來嚇走了孩子們,這時花園里又是冬天。

生:當小男孩到不了樹上時,那棵桃樹周圍全是冬天。

生:當巨人出來看見那個小男孩,把他抱起來放到樹上時,其他孩子也來了,這個時候花園里再次變回了春天。

師:最后再加上一句,從此以后——

生:從此以后,巨人陪著孩子們在花園里一起玩,花園就一直是春天了。

師:掌聲感謝兩位同學,說得真好!現在,誰能根據這張花園的季節變化地圖,講一講《巨人的花園》這個故事?(出示故事地圖,見圖2)

圖2

生:巨人離家的時候,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花園里鳥語花香,生機勃勃,一片春天的景象;巨人回家后,粗暴地趕走了孩子們,砌了一堵高墻,從此花園里只有雪、霜、北風和冰雹在肆虐,寒冷凄涼,一片冬天的景象;當孩子們從墻洞里爬進花園玩耍的時候,花園又出現了美麗而又奇特的春天景象;小男孩怎么都爬不上樹枝的那一個角落,那里仍然是寒冷的冬天;當巨人走進花園,孩子們都被嚇跑了,整個花園頓時就變成了冬天;當巨人把小男孩抱上樹枝,春天立刻回到了花園。巨人拆掉了圍墻,和孩子們一起玩耍,從此,花園就永遠是春天的模樣。

(生鼓掌)

板塊二? ? 巨人的改變

師:巨人的花園,一會兒是春天,一會兒是冬天,很奇妙。下面,我們來讀一讀春和冬的景象。春天的景象比較美,請女同學來朗讀春天的景象;冬天的景象一般比較冷,請男同學來朗讀??凑l能把春天和冬天的景象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生自由練習朗讀)

師:讀好的請把書放下?,F在請你們推薦兩個同學,一個女同學讀春天,一個男同學讀冬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巨人花園里的春天和冬天:巨人離家,孩子們到花園去玩,這時——

(女生配樂朗讀第2自然段:花園的春天)

師:但是,當巨人回家趕走孩子們,砌了一道高墻——

(男生配樂朗讀第7自然段:花園的冬天)

師:然而這時,巨人看見一幅奇特的景象——

(女生配樂朗讀第11自然段前半部分:花園的春天)

師:但是,在花園里最遠的角落里——

(男生配樂朗讀第11自然段的后半部分:花園的冬天)

師:那種低沉的聲音讓我們感覺到了冬季的寒冷。巨人看見這個情景,輕輕地走下樓來。然而這時——

(男生繼續配樂朗讀第13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花園的冬天)

師:這時,沒想到巨人——

(女生配樂朗讀第13自然段的后半部分:花園的春天)

師:從那以后——

(生齊讀第14自然段)

師:許多年過去——

(生齊讀第15自然段)

師:掌聲感謝兩位同學。童話是美的,所以我們要用美的朗讀來想象,來感受。

師:同學們,花園一會兒變成春天,一會兒變成冬天。那么,究竟是誰改變了花園的季節?

生:是孩子們改變了花園的季節。因為孩子們一來,花園里立馬變成了春天;孩子們被巨人趕走了,花園里出現了冬天。

師:沒錯,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覺得除了孩子們,還有巨人。因為當巨人自私的時候,花園里就變成了冬天;當巨人發現自己的錯誤不再自私時,把圍墻拆了,孩子們重新進來,花園里又變成了春天。

師:掌聲送給她!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生:我覺得是布告牌改變了花園的季節。因為布告牌一掛上,花園里就沒有孩子了,所以花園就變成了冬天;布告牌一拿走,花園就變成了春天。

師:布告牌是誰豎的?(生:巨人。)也就是巨人決定了花園到底是春天還是冬天,因為他讓孩子們進來,花園就成了——

生:(齊答)春天。

師:把孩子們趕走,花園就成了——

生:(齊答)冬天。

師:巨人一開始是什么樣的,讀——(生齊讀巨人樹告示牌的部分)

師:這時候的巨人是什么樣的?用一個詞。

(板書: 自私)巨人自私地把孩子們趕走,砌起高墻,花園就成了冬天。再看,讀——(生齊讀巨人拆告示牌的部分)

師:這時候的巨人是什么樣的?

生:這時候的巨人是寬容的、無私的。

師:是的。這時候他是寬容的,是無私的,(板書:無私)因為他把自己的花園變成孩子們的花園,所以這個花園就成了春天。讀到這里,我們就知道了花園一會兒變春天、一會兒變冬天的原因是,巨人對孩子們的態度變化。那么,我們就要問這樣一個問題了,(出示)讀——

生:(齊讀)是誰改變了巨人?

師:我們都知道巨人很強大,人在巨人面前就像螞蟻,就像一個小指頭,那么到底是誰改變了巨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前后四個同學展開討論,從課文中找依據。

(生默讀,討論)

生:我覺得改變巨人的是孩子們,因為孩子們剛開始去巨人的花園里玩的時候,被巨人趕出去了,后來他們從墻洞里鉆進去,一些孩子都爬到了桃樹上面,桃樹就變成了春天的顏色;但是有一個小男孩太矮了,爬不到桃樹上去,那一個角落就仍是冬天的景象。這就讓巨人知道了,孩子們才能讓這個花園重新變回春天。

師:掌聲送給她!說得有理有據,是孩子們改變了巨人。

生:我覺得是冬天,也就是說北風、霜、冰雹跟雪,它們懲罰了巨人,讓巨人的花園一年四季都是冬天。之后孩子們從墻洞鉆進來了,花園就變成春天了。巨人知道不能那么自私,所以才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花園的季節。

師:是誰改變他的?是霜、是雪、是北風、是冰雹,這四個家伙懲罰了誰?

生:(齊答)巨人。

師:你自私我就要懲罰你,一懲罰,他就明白了。掌聲鼓勵他!這位同學有新的發現,太了不起了。還有嗎?

生:我覺得是那個最小的小男孩。

師:這個小男孩小到什么程度?

生:連那棵桃樹都爬不上去,他是最小的那個。沒有爬上桃樹的時候,他在那里哭,那棵桃樹的小角落里都是冬天。后來巨人看見了這個小男孩哭才心軟了,就把那個小男孩抱到了桃樹上,這個時候花園里就是春天了。

師:說得太好了!是那個小小的男孩改變了巨人。這個小男孩太小了,怎么會改變如此龐大的巨人呢?

生:小男孩讓他知道了,孩子們進來才能把花園變成春天,所以是小男孩改變了巨人。

師:注意,小男孩讓巨人心軟了。巨人的心原來是很硬的,對吧?現在變軟了,你們的心什么時候會變得很軟很軟?

生:我在看到有些人很弱小的時候,就會心軟,然后去幫助他。

師:你這時候有一顆什么樣的心?

生:善良的心。

師:看到那些弱小的,你會心里產生一種什么感情?

生:是一種憐憫。

師:是一種同情,是一種憐憫。巨人看到那個很小很小的小男孩的時候,心里產生了憐憫,產生了同情,他的心就變軟了。還有沒有不同的答案?

生:我覺得是巨人和孩子們一起改變了巨

人。因為一開始巨人狠心趕走了孩子們,然后花園里就出現了冬天的景象,但是孩子們偷偷溜進來又開始玩耍,花園里就出現了春天。但是一個小男孩上不去桃樹,巨人心軟了,幫助了小男孩,才使得孩子們不再害怕巨人,愿意到他的花園里玩。我覺得如果巨人自己不發現自己的錯誤,也是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

師:人什么時候改變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發現自己的自私,他才會改變自己。說得真好!讀一讀這一段話——

(生齊讀:巨人看見這個情景……)

師:這里有兩個非常關鍵的詞,一個是——

生:(齊讀)明白。

師:第二個是——

生:(齊讀)后悔。

師:最后他的心變軟了,所以最終是誰改變了巨人?是巨人自己改變了自己。孩子們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自私,小男孩喚醒了他內心的善良。(板書: 善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顆小小的善良的心,它就像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一個天使,而這種自私、這種貪婪、這種無情就像人內心的魔鬼。天使才能趕走魔鬼,善良才能趕走內心的自私。

板塊三? ? 美好的選擇

師:在這個童話里有很多人物,比如巨人、孩子們、那個小小的男孩,小鳥、花、桃樹、草,還有北風、冰雹、雪、霜……如果在這個童話里面,你最想成為誰?說說理由。

生:我最想成為巨人,因為我也想要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能立馬改正,這樣的話就可以做一個好巨人。

師:掌聲送給他!人只要改變自己就能越來越美好,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善良的巨人。

生:我想變成故事當中那個小小的男孩,因

為這樣的話就可以幫助巨人,喚醒他的善良。

師:對社會上那些自私的人,我們可以喚醒他們。你有一顆善良的心,你有一顆天使般的心。

生:我最想成為這個童話里的孩子們。因為是孩子們讓巨人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所以巨人才會去改變自己。我想成為孩子們,就是想去讓別人發現自己的錯誤,并改變,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師:掌聲送給她!記住,孩子們就是這個花園里最美的花朵。

生:我想成為這個童話里的春天,因為是春天帶給了花園美好、和諧、友善的景象。

師:好的!還有不同的選擇嗎?

生: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成為冬天。如果有一個人自私,我就想要用懲罰讓他改變。

師:掌聲送給他!你們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你想成為冬天,你想成為霜、成為雪,對吧?但是你不是要害別人,而是要改變別人。這個世界上除了愛,除了善良,也應該有對別人那種小小的善意的懲罰。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這個童話,你最想成為的那個人,他一定是善良的,一定是心中有愛的。童話是美好的,童話就是讓人有愛,讓人變得更加善良。最后還有一個問題,(出示)讀——

生:(齊讀)在童話原文里,小男孩究竟是誰?

師:回去看一看原文,小男孩到底是誰?相信同學們對這個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下課!

教學反思

童話是純虛構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沒有一個是真的。但是,學生就是喜歡讀童話,秘密就在于童話以“假”的故事,塑造了“真善美”的形象,滿足了學生的美好愿望,溫暖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如果說寓言的教學,是直白的說理,那么童話的教學,應該是無聲的感染和啟迪,讓學生在閱讀中跟著作者一起去想象,在想象中獲得心靈的洗禮。

《巨人的花園》又名《自私的巨人》,寫了一個巨人從朋友(吃人巨妖)那里回來之后,就變得自私起來,趕走了在花園里玩耍的孩子們,遭受了嚴冬的折磨;后來,巨人被一個小男孩喚醒了內心的善良,懺悔自己的自私,最終把自己的花園變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教材改編后的故事,暗示著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善良的天使和自私的魔鬼,博愛、謙卑、時時懺悔自己的過失,才能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天使。如何在學生的心里播下善良的種子,讓他們在長大成人、變得強大之后,仍然永葆一顆博愛的謙卑之心?這是學生的精神成長需要,也是童話教學的邏輯起點。據此,我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設計了“三讀三問”的童話教學板塊:

“三讀”指的是三次“有目的”的閱讀。第一次是“讀出花園的季節變化”,借用一張“魚骨圖”,邊讀邊標出故事中寫了幾次春季,幾次冬季,進而再邊讀邊概括每次變化的原因,從而梳理出故事的結構地圖;第二次是“講述花園的季節變化”,借助這張“魚骨圖”,有序而概要地講述故事的情節內容,以此整體把握故事;第三次是“讀好花園的季節變化”,借助想象和配樂朗讀,走進童話的世界里,感受花園春季的美麗、可愛、奇特、美妙、生機勃勃,體驗冬季的凄涼、寒冷、死氣沉沉。三次“有目的”的閱讀,從梳理情節、講述故事到有感情地朗讀,呈現讀為主線的階梯式學習過程,梳理是講述的基礎,有感情地朗讀是對概要講述的細節還原。其間的“魚骨圖”,是梳理故事情節的工具,呈現的是故事的結構地圖,更是講故事、編故事的思維地圖。學生可以借助這樣的“故事地圖”,運用對比的構思方法,來創編新的童話故事,為后續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支架。

“三問”指的是三個“有意思”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是誰改變了花園的季節”,學生從故事的人物中尋找改變花園季節的原因,發現不同的人物對花園季節的影響:小鳥、桃樹和花草等,是花園春季的標志,而雪、霜、北風和冰雹,則是花園冬季的標志;孩子們來到花園,春天就回來了,孩子們被趕出花園,冬天就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男孩,哭的時候,周圍就是冬季的景象,笑的時候,周圍就是春季的景象;巨人趕走孩子們,花園變成了冬季,抱起小男孩,讓孩子們回到花園,春天就回到了花園。那么,究竟是誰決定了花園的季節變化?這是一個發現與比較的閱讀過程,理清人物之間的因果關聯,才能最終找到合理的解釋。第二個問題是“是誰改變了巨人”,這是一個更具挑戰性的問題,學生有了前一個問題的思考,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從不同的人物視角發現影響或改變巨人的種種可能:有小鳥、桃樹和花草們的鮮明態度;有雪、霜、北風和冰雹的小小懲罰;有孩子們帶來的變化;有小男孩的心靈喚醒;有巨人自己的懺悔。從眾多的可能中,通過關聯性的層層思辨,最終發現唯有巨人才能改變他自己,錘煉了學生的思考力和辨析力,也領悟了人只有自己才能最終改變自己的道理。第三個問題“你最想成為童話中的誰”,這是一個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學生的不同選擇背后,折射出的是做人做事應該遵循的價值觀,無論是選擇孩子們、小男孩、巨人以及小鳥、桃樹、花草,甚至是雪、霜、北風、冰雹,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成為善良的人,給別人帶去美好,或者讓別人更加美好,或者是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問題直指童話教學的核心價值,不可或缺。

誠然,一個經典的童話故事,

值得教的“點”還有很多,比如“對比的方法”“花的象征意義”“練寫玩耍的情景”以及選文省略的“巨人之死”“小男孩的救贖”等,取舍的依據是語文課程的目標定位、教材的編寫意圖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需要改進的是,在童話教學中,還應該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對于童話故事中各種形象的感受和思辨,需要設計更富情趣的實踐活動。最后,我想說的是,閱讀童話,并不是讓學生停留在童話的世界里,而是讓學生經歷現實的苦楚之后,仍然相信童話,仍然相信美好!

(作者單位: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程開甲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茹

猜你喜歡
花園里景象巨人
杯中異景
國內
小熊當當聆聽花園里的聲音
冬天的景象
花園里的芬芳
黑白鍵
花園里的秘密
直立的石巨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