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探索實踐

2024-04-11 17:21王艷霞王寧
山東農機化 2024年1期
關鍵詞:岱岳區農作物秸稈

王艷霞 王寧

秸稈綜合利用是促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如何對農作物秸稈實現資源化利用,是各類科研機構和各級政府一直非常重視的課題。作為一名基層農業工作者,將本地區多年來秸稈綜合利用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總結,并就制約秸稈綜合利用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對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現狀

泰安市岱岳區糧食種植面積3.53×104hm2,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和玉米,大約年產小麥秸稈1.4×105t,玉米秸稈1.6×105t。結合當地實際,多年來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上進行了很多實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秸稈粉碎還田,補充田地養料

農作物秸稈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有機物質,可以有效地補充田地養料,調節土壤性能,有助于農作物的生長。隨著聯合收割機的普及應用,現在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在收割時就將秸稈直接粉碎還田了,土地深耕時可以將秸稈埋入土壤中,通過自然條件腐爛后成為土地的養料。

(二)直接作為牲畜飼料或者青儲后作為飼料

秸稈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牲畜飼料,小麥秸稈一般采取直接打捆離田,送到養殖場作為牛羊的飼料,由于小麥秸稈營養價值較低,適口性差,岱岳區養殖戶用作飼料的量較少;由于成熟之后的玉米秸稈粗纖維含量比較高,直接對牛羊進行投放,不利于其消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主要采取對青玉米秸稈連同玉米一起進行貯存或將其加工成顆粒狀等方法來提高牲畜的消化率;同時,通過過腹還田,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作物種植效益,促進循環農業發展。

(三)粉碎后與人畜糞便混合發酵

沼氣是我國農村生活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用于農民日常的取暖和煮飯,有利于鄉村生態環境建設。2014年前后,泰安市曾大力推廣農村建沼氣池,將粉碎的農作物秸稈、蔬菜黃落葉等和畜禽糞便作為沼氣池的發酵原料,沼渣回田作為肥料,探索形成了“豬—沼—菜”“豬—沼—果”“一池三改”等生態農業模式。經高度厭氧發酵生產沼氣,用于農戶做飯、照明;沼液、沼渣作為優質肥料培肥地力,既改善了農民的生活質量、環境衛生條件,又增加了有機肥源,達到了增收節支的目的。但是沼氣池也存在建設維護麻煩,有安全隱患,產氣不均、不能常年使用等弊端,隨著農村家用電器和燃氣的普及應用和養殖業的規?;l展,大部分戶用沼氣池被廢棄。

(四)作為農村生活燃料和燃燒供熱、燃燒發電

農作物秸稈自古以來都是農村主要的生活燃料來源。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生活環境的提升及電器燃氣的普及應用,農作物秸稈正在逐漸退出農村作為燃料的舞臺。但是農作物秸稈是一種重要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于熱電的燃料。目前,岱岳區受制于農作物秸稈收集運輸能力不足,用于工業燃燒發電的農作物秸稈比例很低。

(五)作為工業制品的原料

農作物秸稈主要是由纖維組成,可以作為造紙、塑料和一些建筑材料的原料。小麥秸稈、玉米秸稈、棉花秸稈以及高粱秸稈是造紙的重要原料,可以生產包裝紙、紙板等;農作物秸稈還可以制造可降解地膜,可以減少對土地的化學污染;在建筑業中,可以利用農作物秸稈制成隔板、輕體板等;有些農作物秸稈中含有多種糖類物質,還可以作為原材料生產乙醇。因為岱岳區及周邊縣市區相關企業很少,秸稈在這些方面的應用也很少。

(六)作為菌類生長基料

由于農作物秸稈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所以對其進行一定的處理之后,可以作為菌類的生產基料。將粉碎后的農作物秸稈從大田中用摟草機摟成堆,再用打捆機壓縮打捆,運到雙孢菇種植企業,與畜禽養殖糞便、糠麩、棉籽餅、豆粕餅等按比例混合,經過一次發酵隧道的前發酵和二次發酵隧道中菇床上的后發酵兩個發酵階段,完成培養料的發酵。經過兩次發酵后的培養料,就成為種植雙孢菇的基料。生產雙孢菇后的菌渣,在土壤中進一步被分解后,能使土壤形成具有良好透氣、蓄水能力的腐殖質,避免土壤的板結現象,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從而增加單位土壤面積的生產效益,是優良的農作物肥料,形成“秸稈—食用菌—有機肥—農田”的循環經濟模式。但是該利用方式存在菌類菇棚建設和發酵隧道建設投入較高及生產技術要求較高的問題,所以推廣受限。

二、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的制約因素分析

政府缺乏有力的政策推動。秸稈綜合利用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但是政府沒有強有力的政策引導和支持,農業、環保、財政、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各自為政,難以形成合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不到位,宣傳引導力度不夠,公共服務不足,基礎設施配套不足。

(一)相關機械普及應用不足。目前,大型收割機械已經普及,不管是玉米秸稈還是小麥秸稈,在收割的同時就被粉碎拋灑在地里了。要是想秸稈還田,需結合土壤類型和墑情,選擇適宜的秸稈還田作業模式,要是需要深翻,就需要深翻機;要是想回收利用,還需要摟草機、打捆機、叉車、運輸車等,一般農戶沒有這個實力,而且秸稈回收投入大,效益差,影響了秸稈回收利用率。

(二)秸稈綜合利用相關產業不健全。有需求才有市場。雖然每年菌菇生產和牛羊飼養需要大量的農作物秸稈,但是,相對當地年產秸稈的總量,占比還是很少。秸稈發電、有機肥制造、秸稈的工業化應用等需要的收集、儲運、加工利用等體系不健全,相關產業發展不成熟,對企業和農民缺少吸引力。

(三)市場不健全,各方參與度不高。秸稈回收利用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依靠政府的推動、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產業化利用主體的發展。當前存在政府引導不足、市場運作機制不完善、相關社會組織不健全、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農戶參與度低等問題。對于農戶來說,秸稈回收需要多種機械,自己難以組織實施,必須依靠社會化服務組織統一組織協調各類機械實施。目前,大型農作物聯合收割機已經基本普及,但是秸稈回收利用相關機械應用仍然很少。

三、關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引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議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科學規劃收儲場地建設,統籌制定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進一步加大秸稈還田、離田、收儲、利用等環節的財政支持方案。利用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支持配備和升級改造大型聯合收割機,摟草、打捆、壓塊等秸稈儲運機械,提升秸稈收儲運輸裝備水平;出臺細化秸稈收儲點建設補貼、標準化收儲池建設補貼、秸稈綜合利用企業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同時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重要意義,秸稈綜合利用的好典型、好經驗、好模式。

(二)培養壯大秸稈綜合利用社會化服務組織。農作物聯合收獲、秸稈打捆壓塊和儲存運輸等都需要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帶動,依托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秸稈收儲站點,配備升級大型聯合收割機、青儲收割機、土壤深翻機、打捆壓塊和儲存運輸機械等,提高秸稈收儲加工利用水平,形成“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實現共贏。

(三)做好離田管理和加工利用工作。解決好秸稈離田后的出口,落實離田利用補貼政策,促進生物質電廠、飼料化企業、原料化企業、壓塊站加快轉化利用;培養秸稈收儲經紀人,做好秸稈收儲銜接,建立健全秸稈回收利用市場秩序;積極推廣秸稈用作飼料、食用菌基料、生物炭原料、養殖場墊料、造紙原料等用途,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王艷霞 泰安市岱岳區農業農村局;王寧 泰安市岱岳區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岱岳區農作物秸稈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解讀“一號文件”:推進秸稈綜合利用
推廣秸稈還田 有效培肥土壤
泰安市岱岳區校園足球發展現狀研究
岱岳區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
秸稈綜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環保吸聲材料——菌絲體膠合秸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