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啟中外文化交流的鑰匙

2024-04-12 06:37劉欣欣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中國書畫中華文化書畫

楊 寧 劉欣欣

澳大利亞的書法家王鶴與書畫家鄧學英將富有中國韻味的書法和書畫帶到海外,以此搭起中外友誼的文化之橋。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敝袊鴷嬍侵腥A文化的燦爛瑰寶。一幅書法,筆力遒勁,氣勢磅礴,字里行間流淌著中國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一幅畫,栩栩如生,靜謐悠遠,墨色流光描繪著中國古老的神韻和靈魂。

熱愛,指引著華僑華人跨越山海,將富有中國韻味的書畫帶到海外。澳大利亞的書法家王鶴與書畫家鄧學英也不例外,墨舞紙上,心隨筆動,他們正奔赴一場場海外的書畫盛會。

用書畫搭起中外友誼的文化之橋

2012年,鄧學英定居澳大利亞后,結識了一批對書畫懷有濃厚興趣的華僑華人,其中包括書法家王鶴。他們萌生了組建協會,將書畫愛好者聚集一堂,共同交流學習心得,弘揚和發展中國書法、繪畫藝術的想法,于是澳大利亞書法家、書畫家協會誕生了。

同年,在鄧學英和王鶴的組織下,澳大利亞書法家協會和澳大利亞書畫家協會正式在澳大利亞悉尼政府部門注冊。起初兩個協會均僅有10余人,如今已分別擁有200多個正式會員,愛好者交流群也早已滿員,來自各個國家書畫愛好者在群里踴躍發言,交流學習心得。王鶴說:“這里就像一個溫暖的家?!北M管大家膚色各異、民族不同,但對中國書畫的熱愛讓他們聚集在一起。

鄧學英從小就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最早接觸的繪畫類型是西方油畫。學習素描時,對著桌上的石膏定位、尋找光源、透視……在描繪景物輪廓和明暗變化的過程中,她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

后來,學習中國畫,緣于一次參觀少年宮舉辦的畫展。鄧學英回憶,在參觀畫展時,一幅牡丹國畫闖入了她的心靈。粉白交織的牡丹花,在畫家筆觸下仿佛活了過來,在風中輕輕搖曳,讓她感受到了春風拂面的溫暖。這種西洋畫缺少的生動意境讓她沉醉,她立刻決定學習中國畫。在學習的過程中,鄧學英逐漸意識到中西融合的重要性。她說:“中國畫講求‘一筆成形,即落筆之時就應該思考清楚這幅畫的構圖,而素描強調的透視關系對中國畫大有裨益?!?/p>

2023年鄧學英和王鶴聯合舉辦了三次書畫展,其中9月的主題是“中西合璧書畫名家精品展”,展出21位華裔書畫名家的佳作,包括油畫和國畫。畫展上,畫家們相互交流學習,各有感悟。開幕式當天,半數多的畫作和書法作品被現場訂購,購買者不乏澳大利亞本地人。

中國書畫還搭起了中外友誼的文化之橋。一次畫展中,一位澳大利亞人直接買下了三幅字畫,一幅是平衡對稱的小篆,還有兩幅是生動活潑的花鳥國畫?!半m然我無法讀懂這些中國漢字,但是我覺得這些方塊字和畫很美,充滿了神秘與魅力!”他表示非常想和中國人交朋友,渴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國藝術的博大精深。因此特地來到畫展,希望通過購買這些字畫作品,作為開啟自己與中華文化交流的鑰匙。

文化傳承者是一艘渡船

“學貴得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有一位良師指導是非??少F的?!蓖斛Q深有感觸地說,盡管他自幼喜好書法,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停留在胡亂涂鴉階段,總是不得要領。在偶然得到兩位書法家的點撥后,他才豁然明白書法之理。王鶴致力于將自己的心得和練習經驗通過書籍和言傳身教的形式傳承下去。移居澳大利亞后,王鶴仍筆耕不輟,他出版了《三百常用字精寫》《寫好楷書——全新解密楷書結構》等書籍,介紹其書法練習的訓練方法,凝結了其對漢字字形結構的解析和中鋒用筆筆法的理解。

鄧學英希望將祖籍國的語言和藝術在大洋彼岸傳承下去?!鞍拇罄麃啴數氐娜A僑華人很注重孩子的漢語學習?!编噷W英說。退休前,她常年在澳大利亞擔任一所學校的老師,負責教華人學生學習漢語和國畫?!皩W生中既有小學生也有高中生,看到他們從一點漢語都不會,到逐漸可以用漢字寫文章,感覺很有成就感?!?/p>

教授書法和國畫二十余載,王鶴與鄧學英也常受邀擔任書法和書畫大賽的評委,祖籍國電視節目的工作人員聯系她遠程指導參與書畫大賽的青少年,共同守護孩子的書畫熱情與夢想。鄧學英說:“文化傳承者是一艘渡船,載著中華文化航行在海外的大洋上?!?/p>

協會在華人社區授課,吸引了不少外國人。有一次,一位澳大利亞年輕人熱情地與他們打招呼:“這看起來非常有趣,我可以加入你們嗎?”王鶴笑著回應,“我們非常歡迎!”王鶴教他如何握筆、用中文寫自己的名字,令他感到十分新奇。鄧學英帶著他用顏料涂抹茶花的花瓣,描繪勾勒茶花的葉子,他驚嘆道,“這和油畫完全不一樣,非常有意思!”鄧學英將這幅他參與完成的茶花送給了這位年輕人。他用剛剛學會的握筆技巧,一筆一劃地題上了自己的中文名,還將自己的字和畫拍照分享到社交媒體上。

來自中國的特別禮物

“協會每個月都會組織一次活動,每天都會組織愛好者線上研討書畫藝術,為有興趣了解中華文化的各國人士提供平臺?!编噷W英介紹說,協會發揮自身特色,每次活動的主題都不一樣,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活動,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與當地文化的交融與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2022年,王鶴和鄧學英獲得授權,參與策劃和籌辦澳大利亞會場的“中國書畫春晚”活動。澳大利亞許多知名書畫家積極響應,先展出佳作,后即興潑墨揮毫,為觀眾送上新年祝福。書畫春晚上,精通楷書、行書和草書的王鶴當仁不讓,用扎實精準的起、行、收筆功底,一氣呵成,寫就大氣渾厚的對聯,秀逸清奇而富有變化。紅紙上落下的一個“?!弊?,筆畫的連貫和飽滿流露出幸福和喜悅。

書法不是曲高和寡的藝術,而是要走進日常生活,尤其是在海外,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

中國畫組的藝術家也不甘落后,龍鳳呈祥、松鶴延年、年年有魚……吉祥喜慶的意象在他們的畫筆下緩緩流淌,傳遞著中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也訴說著海外華人對來年的美好期望。詩歌組的詩人則以時而深情時而歡快的詩朗誦,將大家帶入春節紅紅火火的氛圍。他們的原創詩歌吸納了中國古代詩詞的精髓,也融入了現代的題材,詩歌寄予的新年祝福與時俱進,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4年,第七屆中國書畫春晚·澳大利亞會場成功舉辦,這是兩所協會主辦的第3場書畫春晚。此次,華裔陶瓷藝術家也現身這場文化盛宴,講述陶瓷的起源、發展歷程和制作過程。陶瓷的造型、線條和色彩充滿藝術性和技巧性,它與書畫碰撞出絢麗的文化火花。

隨著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使用紙和筆的頻率下降,書法的功能特性已經逐漸從實用性轉為藝術性。但王鶴認為,“書法不是曲高和寡的藝術,而是要走進日常生活,尤其是在海外,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

今年春節期間,協會還深入澳大利亞當地社區為居民制作春聯福字和書畫,將濃濃年味送入社區。廣場上擺開了書案,墨香四溢。居民紛紛排隊等待,其中不乏外國人,協會成員還向他們介紹中國的春節、福字的寓意以及春聯貼法,居民一邊欣賞書法技藝,一邊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梅花和牡丹是澳大利亞人最喜歡的書畫意象,他們很開心能夠收到來自中國的特別禮物?!编噷W英說,舉辦此類活動,目的是為了增進澳大利亞民眾對中國傳統藝術的了解和理解,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拉近國與國的距離、架起心與心的橋梁,同時擴大澳洲華人在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社會里的地位和影響力,提升中華文化吸引力。

楊 寧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劉欣欣 人民日報海外版實習記者

猜你喜歡
中國書畫中華文化書畫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郭彤:中國書畫拍賣將更加精品化
《中國書畫》征訂
減量提質:2019年春拍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中國書畫大賽
小小書畫廓
中華文化傳承創新的路徑建構
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傳承和發展
書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