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跑一場馬拉松

2024-04-12 07:35丁咔
世界博覽 2024年7期
關鍵詞:神戶跑者大阪

丁咔

2023年京都馬拉松。京都是日本最具代表的觀光城市,擁有眾多世界文化遺產。京都馬拉松的路線堪稱豪華,把諸多景點都容納于42.195公里之中。

2023年11月19日,神戶馬拉松順利迎來了第11屆。這一天,約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齊聚神戶。從市役所出發,一路往西,再折返通過神戶大橋,迎著強風跑向大海。沿途的觀眾多達61萬人,加油助威之聲不絕于耳,讓深秋的港町溫暖如春。時隔4年,這場盛會終于恢復了正常規模。我有幸作為選手中的一員,完成了42.195公里的挑戰。

日本最初的馬拉松

神戶馬拉松給我帶來的體驗很好。官網早在比賽臨近之前就上傳了十分詳盡的參賽手冊,從領物須知、時間安排、交通指引、比賽路線、補給設置、天氣數據、著裝建議等全都標示明確,即使第一次參加也不會過于慌亂。賽前領物的神戶國際展示場位于港灣人工島(Port Island),漂浮在神戶市南約3公里的海面。從三宮站搭乘列車(Portline)到達只需約16分鐘,駛過神戶大橋時,大海之景一覽無余。

參賽包里除了號碼牌、參賽手冊等基本物品,還有一雙名為“向日葵手套”的黃色手套。神戶馬拉松的主題“感謝與友情”,旨在對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后,從世界各地施以援手的人們表達感恩。向日葵是從震災中復興的象征。比賽開始前的儀式上,所有在場者為地震中的犧牲者默哀,一齊唱起復興之歌,然后高舉起戴著向日葵手套的雙手,現場瞬間匯成向日葵的海洋。當發令槍響起,所有人一起從城市跑向大海,像是用自己的腳步為這座復興之城進行最真摯的應援。

神戶馬拉松的歷史不算長,2011年才開始舉辦第一屆。不過,日本馬拉松的發祥地正是神戶。

1909年3月21日,日本舉行了一場“馬拉松大競走”,從神戶湊川筑地到大阪西成大橋東端約32公里,這是日本首次使用“馬拉松”這一名稱。申請者有408人,通過體能測試后入圍120人,后來在預選賽中角逐出20名選手參賽。最終奪得第一名的是來自岡山縣的金子長之助,取得了2小時10分54秒的成績。即便途中草鞋帶子斷開,只能脫掉鞋子繼續跑,金子長之助仍以領先第二名近5分鐘的優勢完賽。

世界最慢馬拉松紀錄

隨著日本民間對馬拉松的熱情日漸高漲,奧運會的馬拉松項目也備受矚目。日本首次派出選手參賽是在1912年的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正是在這一次,21歲的日本選手金栗四三創下了世界上最慢的馬拉松紀錄——54年8個月零6天5小時32分20秒。這里面有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傳奇。

當時天氣十分炎熱,不少選手出現了身體不適的狀況。金栗四三在比賽過程中中暑,跑到附近農家討水喝時失去意識。等到清醒過來已是第二天,他沒有向主辦方申報棄權就自行返回日本。毫無音訊的金栗四三成了傳說中“消失的日本人”,賽事記錄上一直保持著比賽競技的狀態。直到1967年,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55周年時,76歲的金栗四三得以重返當年的賽道,跑完了55年前未完成的比賽,因此也創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最慢世界紀錄。

為了紀念日本最初的馬拉松賽事,民間捐贈了一座紀念碑,設立于起點所在的神戶市役所前。石碑上形象地鏤刻出5名跑者并肩競技的颯爽身姿,臺座上印刻著“日本馬拉松發祥地 神戶”“1909年3月21日AM11∶30”的字樣,銘記著100多年前比賽開始的那一刻。不過,金栗四三回到日本并沒有停止馬拉松的訓練。4年后,他開創了富士登山合宿(一種集訓形式)的先例,也是日本國內首次進行的高原訓練,為后來富士登山驛傳(長距離接力跑賽事)的舉行帶來了直接影響,他因此被譽為“日本馬拉松之父”。

為了培育馬拉松人才,金栗四三大力呼吁舉行長距離接力賽,成為1920年箱根驛傳伊始的契機。至2023年,箱根驛傳已成功舉行了100屆。每年1月2日和3日,由關東地區的大學派出代表隊,從東京到箱根往返接力跑217.1公里,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釀成了一首雋永的新春風物詩。作家三浦紫苑以此為原型創作了小說《強風吹拂》,后又被改編為同名動漫,激勵了無數夢想奔跑的少年。這樣大規模的大學賽事,確實為日本輸送了不少馬拉松苗子。日本現役馬拉松代表選手大迫杰曾代表早稻田大學參加箱根驛傳,并連續兩年獲得了區間賞(區間冠軍)。大學畢業之后,他繼續以專業運動員的身份活躍在世界馬拉松的舞臺,兩度更新了日本男子馬拉松紀錄。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子馬拉松決賽中,以2小時10分41秒的成績排名第6。

日本馬拉松的黃金時代

馬拉松不只是屬于男性的運動,女子馬拉松在日本的關注度亦是不可小覷。1978年,日本首場女子馬拉松賽在東京多摩湖畔舉行。雖然選手只有49名,但是沿道應援者多達10萬人。翌年則誕生了真正的國際女子馬拉松賽事——東京國際女子馬拉松(2008年終止,自2009年被橫濱國際女子馬拉松取代)。此后,大阪國際女子馬拉松(1982年)、名古屋國際女子馬拉松(1984年)等女子賽事陸續舉辦,且一直持續到今日,進一步推動了有利于女性跑者的優良生態。

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女子馬拉松名將高橋尚子和野口水木相繼摘得金牌。2000年至2005年的柏林馬拉松,女子冠軍也都是日本選手。其中,高橋尚子在2001年以2小時19分46秒打破世界紀錄后,又于2002年成功衛冕。2005年,野口水木跑出了2小時19分12秒,再次創下了女子馬拉松亞洲紀錄。而在2024年1月28日舉行的大阪國際女子馬拉松上,前田穗南以2小時18分59秒的成績成功刷新了野口水木的成績,一舉打破了塵封近19年的女子馬拉松亞洲紀錄。

可以說,正是這些不斷挑戰極限的跑者們,締造了屬于日本馬拉松的黃金時代。

頂級的馬拉松體驗

作為世界前列的馬拉松強國,日本的馬拉松賽事體驗一直都是有口皆碑,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充足的賽道補給、熱烈的應援氛圍,足以讓每一個跑者享受其中。東京馬拉松是日本最大規模的馬拉松賽事,與倫敦馬拉松、紐約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名列世界馬拉松大滿貫(WMM),在全世界都享有極高人氣。近年來中簽率大約維持在9%到12%之間,像我這樣屢抽不中的大有人在,但依然阻擋不了一次次報名的沖動。2023年的參賽人數達3.842萬人,其中海外選手為1.2萬人。

相對而言,日本其他賽事參與難度就會低一些。這些年除了神戶馬拉松(2023),我還參加過名古屋女子馬拉松(2017)、京都馬拉松(2018)、大阪馬拉松(2019),每一場賽事都有值得稱道之處。

名古屋女子馬拉松自1984年舉辦以來,已經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女子馬拉松賽事,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田聯白金標賽事。不僅吸引了世界級的女子精英選手同場競技,也給所有的女性跑者帶來了其他賽事所沒有的獨特體驗。完賽獎牌是定制版的蒂芙尼項鏈,每一年的吊墜設計都不同,由身著燕尾服的工作人員親自遞交到手中。自始至終,你都能感受到一種為女性定制的儀式感。

京都是日本最具代表的觀光城市,擁有眾多世界文化遺產。京都馬拉松的路線堪稱豪華,把諸多景點都容納于42.195公里之中。賽場經過嵐山、天龍寺、大覺寺、仁和寺、龍安寺、金閣寺、大德寺、上賀茂神社、鴨川、下鴨神社、京都御苑、銀閣寺、平安神宮,在奔跑中盡情體會自然與人文交織的古都風情。經過仁和寺時,會看到僧人們聚在山門前高舉橫幅當啦啦隊,這可真是不一般的加持。

大阪馬拉松的規模僅次于東京馬拉松,2023年參賽人數約為3.2萬人。大阪是日本著名的商都、海內外游客公認的購物天堂。我于2019年參加時正好是新的路線,起點設在大阪府廳前,以大阪城公園為終點,整個路線相當于在鬧市區游走一大圈,經過御堂筋、難波、通天閣、四天王寺附近,充分讓選手們領略到這座商業之都的繁華,以及大阪人民的爽朗與熱情。

結語

有人形容,日本處在一個全民馬拉松“中毒”的狀態。確實,在日本,馬拉松早就成了普通人的一項日常運動。在賽場上,被高齡跑者趕超并不是稀奇事,他們可能早在年輕時代就開始了長期的訓練。幾乎每個地區都會有當地人引以為豪的馬拉松賽事,不斷地為這座城市創造活力。不僅是參賽選手,很多市民都樂意參與其中,作為志愿者或是應援者,盡到自己的一份力。

也許正是如此良好的運動環境,才培育出了如川內優輝這樣能在波士頓馬拉松上奪冠的業余選手。而屬于日本馬拉松的黃金時代,似乎并沒有結束。

(責編:劉婕)

早在20世紀60年代,

日本馬拉松選手在奧運會嶄露頭角便不再是夢。

1964年,圓谷幸吉在東京奧運會獲得銅牌,實現了日本田徑史上零獎牌的突破。

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君原健二又斬獲一枚銀牌。

如此史無前例的好成績無疑給日本田徑界打了一劑強心針。此后,不斷有選手創造佳績。

1991年,谷口浩美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獲得金牌。

猜你喜歡
神戶跑者大阪
大阪PALETTE連續就業基地
休閑個體的分類及其收益研究——以馬拉松跑者為例
W大阪酒店
神戶人民不養牛
“跟著”習主席去大阪
起而行之 初級跑者的跑-走-跑計劃
大阪ATM幼兒園
中國跑者
馬拉松,過熱了嗎
中國傳統文化在“唐人街”的傳承與認知——關于日本神戶市“南京町”認知方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